•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爆发力与耐力

涂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21/09/02
帖子
2364
获得点赞
353
声望
83
所在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
人的体力可以区分为爆发力和耐力。爆发力也好,耐力也罢,都要消耗能源物质,不同的力消耗不同的能源物质。爆发力主要消耗葡萄糖,耐力主要消耗脂肪酸。如果你要参加百米短跑比赛,主要依靠的是爆发力,比赛前应该吃饱米饭,而不是吃饱红烧肉。如果你参加长途跋涉,应该吃饱红烧肉,而不是吃饱米饭。因为米饭主要是葡萄糖,红烧肉主要是脂肪酸。

肝硬化病人主要是耐力减弱,爆发力减弱得比较不那么严重。为什么,因为西医的肝脏(不是中医的肝藏)在脂肪代谢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没有那么重要。吃饱米饭后,骨骼肌本身会把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为糖原储存起来。在骨骼肌持续运动过程中(持久运动时)会优先消耗骨骼肌自身储存的糖原,把它分解为葡萄糖。当糖原分解完以后,运动的骨骼肌消耗血液中的脂肪,即把血液中的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再分解脂肪酸作为能源物质为骨骼肌提供动力。而空腹时血液中的脂肪由肝脏产生。肝硬化时肝脏产生脂肪的能力降低,导致病人的耐力显著降低。

爆发力也好,耐力也罢,都是力气。力气在中医叫做气。气虚表现为爆发力和/或耐力减弱。所以,气虚其实可以区分为爆发力气虚和耐力气虚。可能不同的补气药,有的补爆发力为主,有的补耐力为主。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可以区分不同补气药的不同的补气效果,以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吃饭一般既吃米饭(或面粉),也吃肉类。米饭或面粉主要是葡萄糖,肉类主要是脂肪酸。两者都是力气的直接开源。当人体作剧烈运动的,也就是产生强大的爆发力时,主要是消耗葡萄糖,而不能消耗脂肪酸。这是因为,葡萄糖分解可以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而脂肪酸分解必须在有氧的情况下进行。当人们短跑比赛时,骨骼肌作最大强度的运动,此时是无氧运动,不能分解脂肪酸,只能分解葡萄糖。当人们作长时间持续运动时,必须把运动强度控制下来,以保证作有氧运动,这样就可以节约葡萄糖,而消耗脂肪酸。为什么要节约葡萄糖呢,因为脑细胞和红细胞不能分解脂肪酸,必须有足够的葡萄糖供应。由于这个原因,人体会自动调节葡萄糖消耗的速度。剧烈运动的持续时间不能太长,你想太长也长不了。
 
一般情况下,进食后既摄入了葡萄糖,也摄入了脂肪酸。

进食后摄入人体的葡萄糖主要有如下五个去路:
①被细胞即时消耗。譬如剧烈运动的骨骼肌,脑细胞和红细胞。
②被骨骼肌细胞合成为肌糖原,储存起来供骨骼肌剧烈运动时使用。
③被肝细胞合成为肝糖原。
④被脂肪细胞合成为脂肪。
⑤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把葡萄糖合成为脂肪。即脂肪从头合成途径。

一般是按照上述的顺序优先进行的。

进食后摄入的脂肪酸(包含于脂肪中)以乳糜微粒的形式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在空腹时,乳糜微粒被消耗了,此时肝细胞把它自身在餐后储存的脂肪,和把血液中的脂肪酸合成为脂肪,合成为极低密度脂蛋白释放到血液中,以替代乳糜微粒发挥作用。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为细胞供应脂肪酸。

乳糜微粒是小肠细胞合成的,而极低密度脂蛋白是肝细胞合成的。所以,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空腹都会增加肝细胞负担,导致肝脏疾病加重。高脂肪膳食也会增加肝细胞负担。

所以,肝炎也好,肝硬化也罢,正确的膳食原则是: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少食多餐。另外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持久运动。
 
肝脏疾病(即西医的肝脏疾病,不是中医的肝病),包括肝炎和肝硬化,会表现为全身耐力减弱,中医诊断为脾气虚。所以,西医的肝脏实际上主要是中医的脾藏范畴。

所以,不能把西医的肝与中医的肝混为一谈。西医的肝是形而下的东西,属于器,叫做肝脏。中医的肝是抽象概念,是形而上的东西,属于道,叫做肝藏。道与器怎么可以混为一谈,而当今的中医普遍犯这样的错误。需要反复提醒,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否则中医理论就变成伪理论。
 
本文旨在说明,西医的肝脏属于中医的脾藏概念范畴。脾藏的作用是给全身供应营养物质,而肝脏(不是肝藏)是起这个作用的。
这里除了提到了中医,并无中医的体系.
 
厉害 很有见解 我也有感受到爆发力和耐力,但这个和中医的肝脏关联性大否还有待思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