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名词解释

涂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21/09/02
帖子
2375
获得点赞
360
声望
83
所在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
什么是“象”

《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易:指一个事物有很多个变化方向,譬如A可能变化为B,也可能变化为C,或变化为D、E、F、G,等等。这些变化方向叫做易。易学是研究事物变化方向的学问。事物虽然有很多个变化方向,但是这些变化方向会集中于某个范围,这个范围必有两个极端,譬如上端和下端。这两个极端就叫做太极。譬如人体的体温会变化,而体温变化必有一个范围,低于35摄氏度,或高于41摄氏度,人很快就会死亡。那么35摄氏度和41摄氏度就是太极。体温有太极,宇宙也有太极。

太极生两仪。太极会产生两仪。太极与仪的区别,仪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即现象。太极是仪的内在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观察仪,可以研究其背后的本质。譬如人体的体温这个事物,它在35和41摄氏度之间变化,这两个数字是两仪。这两个数字是体温这个事物的两个极端状态决定的,这两个极端状态叫做太极。

两仪生四象。什么是“象”?把事物变化范围作四分法,每个“分区”就是一个象。为什么要作四分法呢,为什么又可以作八分法,还有作六十四分法的呢,这是根据需要来分的。作四分法,是因为把易区分为阴阳两个极端因素,这样就有两个极端状态。两个因素有四个排列组合,这样就有四个象。

那么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所谓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表现。一个事物发生变化,每变化一次呈现一个外在表现,我们给所有的外在表现取一个名称,叫做象。人体的象,则加一个单人旁,叫做“像”。西医给人体照像,得到的图片叫做图像。CT图像,彩超图像。
 
什么是“证”

知道了什么是象,则明白什么是证。各种各样的证统称为象。譬如太阳证,阳明证,少阴证,阳虚证,阴虚证,血虚证,气虚证,等等,每个证都是一个象。证,古人写作“证”,今人写作“征”。西医说的某某“综合征”,用古人的话就是某某综合证。

其实“证“就是“象”,证就是征。当今的我们把它叫做征象。
 
精与真

《黄帝内经》:“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以耗散其,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注意原文中的“精”和“真”。这里解释这两个名词。

精是物质,指具有某种生命活性的物质,犹如社会中的精英人物,他们都有自己某种特长。譬如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它们都是精。

真是气,所以又常常被称为真气。真气是精产生的气。每个精都有它的生命活性,为什么它有某种生命活性呢,是因为它会产生某种气,这种气就叫做真。

精是物质,真是它产生的气,也就是它发挥的作用。古人把真气区分为阴阳。真气的阴气叫做真阴。真气的阳气叫做真阳,真阳又叫做元阳。真气又叫做元气,元气是气之根,真气是指气之根,为什么呢,因为精是气之根。人体生病,如果没有损伤精,那么疾病很快就会完全康复。如果损伤了精,则真气不能完全康复。所以真气又叫做元气。

原文告诉我们,人养生的目的是养精,从而养真气。如果失于养生之道,就会“竭其,以耗散其真”。那么半百而衰。
 
《黄帝内经》:“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原文中的“真气”,就是真。真又叫做真气。原文说的意思是,要按照时节来避开“虚邪贼风”,要“恬淡虚无”,这样才能产生“真气”(真气就是元气,它产生于精)。有了充足的真气,就会产生完美的神。这叫做“精神内守”,那么疾病就不会产生。

精产生真气,真气产生神。精气神都完全,疾病就不会产生。所以,养生的本质是保养精气神。
 
形而上与形而下

古人把宇宙区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为气,中层为形,下层为质。具体来说,上层只有气,中层有气有形而无质,下层有气有形且有质。明白了这样的认识,自然而然地才能明白“形而上”和“形而下”分别是什么意思。

对宇宙的分层分析适用于对任何事物的分层分析,于是乎,对任何事物的分析都可以区分为形而上和形而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抽象的概念,器是具体的东西。

譬如一个国家,政治为形而上,为道。国家机器为形而下,为器。

经济为形而上,为道。企业为形而下,为器。

哲学为形而上,为道。科学为形而下,为器。

中医为形而上,为道。西医为形而下,为器。那么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西医研究必须建立在具体研究各种器(器官)的基础上,必须具体研究各种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由此产生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组织病理学和各种器官的生理学和病理学。而中医不必具体地研究这些器,而是抽象地研究各种概念。

当然,道与器是密切相关的,二者不能分割。所以研究道不能离开器,研究器无法离开道。只是侧重点不一样而已。离开器而研究道,这是试图建空中楼阁。离开道而研究器,这是瞎子摸象。都是不行的。

什么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西方人称之为哲学,中国古人称之为道学。道学,又叫做理学。譬如“程朱理学”是专门研究道学的,也就是研究哲学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古人说的“理学”是指哲学,道学。而今天中国人说的“理科”则恰好相反,专门研究器,而不是研究道。研究器,古人把它叫做学“文”。由此可见。古人说的“理“在今天把它叫做“文”,古人说的“文”在今天把它叫做“理”。恰好对调一下才是对路的。

西医治病是治器,中医治病是治道。所以,西医必须花大力气研究各种器官,中医不必花大力气研究各种器官,而是通过抽象思维建立各种功能系统,譬如五藏学说中的五藏,就是纯粹的五个功能系统,而不是西医说的五个脏器。所以,中医的心不是西医的心,中医的肝不是西医的肝,中医的脾不是西医的脾,中医的肺不是西医的肺,中医的肾不是西医的肾。如果把中医的五藏与西医的这五个脏器等同起来,这是完全彻底的离谱。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