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原文:“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这段原文大致阐述了伤寒、温病的邪气传变规律和顺序。
医学发展到《黄帝内经》诸篇著作时代,虽然创立了伤寒、温病、暑病等名词术语,却还没有在概念上明确区分伤寒与温病和暑病。所以,原文应该理解为伤寒与温病的共同提纲。实际上,伤寒与温病都是按照上述的顺序传变的,只是传变速度不同而已。伤寒一般经过上述六个阶段的传变,一步一步传。而温病则往往会跳跃式传变。譬如,风温亦从太阳病起病,而可以快速传到阳明,再跳跃式传入少阴。春温则直接从阳明病起病,快速传入少阴。明显的少阳病和太阴病阶段,一般见于伤寒。所以,“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说的是伤寒。温病则不然,往往死得比较早。“其愈皆以十日以上”,则在伤寒和温病皆然。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句话直接显示原文作者没有在概念上明确区分伤寒与温热病。所谓热病,应该包括温病和暑病。《黄帝内经》对温病与暑病有所区分,说:“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这种区分既不合理,也不明确。至于区分热病与伤寒,也是基本上还没有。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句话虽然说得也符合事实,却不能区分热病与伤寒。它只是指出了伤寒可以演变成热病(这当然是符合事实的)。伤寒邪气传到阳明,就从伤寒演变成热病。气盛身寒为伤寒,太阳病阶段。气盛身热为温病,阳明病阶段。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这段原文把出现“身热”作为阳明病的标志,这与《伤寒论》的有关区分很不同,后者显然更合理。《黄帝内经》把头项强痛作为太阳病的标志,这与《伤寒论》是一致的。既有头项强痛,必有脉浮和恶寒。只是《黄帝内经》说得更简单而已。阳明病的主要症状有“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身热俗称发热,身体温度升高的意思。不得卧是烦躁不安,有《伤寒论》说的“不恶寒反恶热”的意思,这与伤寒论对阳明病的论述也相符。鼻干,其实还常有咽喉干燥、眼睛干燥、大便干燥等等诸多干燥,乃是邪气侵犯于府,导致各种外分泌腺减少分泌,跟阳明病不能分泌消化液而“不能食”是一个道理。但是,身热实际上开始于太阳病阶段,而不是开始于阳明病阶段。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这段原文作为少阳病提纲也是没有错误的,可以与《伤寒论》对少阳病的提纲相互参考。《伤寒论》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邪气已经超出了阳明病阶段,还没有到达太阴病阶段,这是过渡期,属于少阳病阶段。阳明病的特点是邪气侵犯于府。什么是府?府泛指人体所有的内脏器官,包括胃肠道、各种外分泌腺譬如唾液腺、泪腺、眼睛、耳朵等等。阳明病这些内脏器官功能都可以降低。少阳病包括并且超出内脏器官功能降低。“胸胁痛而耳聋”。肾开窍于耳,耳聋不是一般的阳明病内脏器官功能降低的症状,而是超出阳明病,邪气侵犯于少阳府,累及于少阴肾。“口苦、咽干、目眩”。口苦是胆府病,目眩是厥阴肝藏受累,咽干是阳明病的症状。
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所谓“未入于藏“,不是疾病没有累及于藏,而是邪气没有侵犯于藏。邪气侵犯于藏,标志是出现里寒证,而不仅仅是某些内脏器官功能降低。某些内脏器官功能降低是气虚证,而不是里寒证。邪气还没有侵犯于藏,就是还在三阳阶段,仍然适用辛散之法。所谓“可汗而已”,不要理解为辛温发汗,应该理解为使用辛味药发散邪气。什么是发散邪气,就是使邪气向表透出,而不是从里消失。向表透出叫做汗法,从里消失叫做清法。太阳、阳明和少阳都适用汗法,阳明和少阳还适用清法。说三阳“可汗而已“,显然说得过头了,因为阳明和少阳仅仅使用汗法是不够的,还需要使用清法。什么是清法,就是苦寒泻火法。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太阴病,“腹满而嗌干”。嗌干即咽喉干燥,为阳明病的症状。腹满,是太阴病的症状。太阴病是里寒证,腹满是里寒,还可以出现腹泻等症状。少阴病是不仅仅有里寒症状,还出现了“脉微细,但欲寐“。关于少阴病的论述,《黄帝内经》的描述失去参考价值。关于厥阴病,“烦满而囊缩”。烦是烦躁,烦躁在阳明病和少阳病期可以存在,在太阴病和少阴病期不能存在,在厥阴病期又出现。为什么,因为厥阴病阳气开始回复。囊缩的道理也是如此。所谓囊缩,指阴囊有收缩力,健康状态和三阳明病都是如此。而太阴病和少阴病期阳气太弱,阴囊失去了收缩力。到厥阴病期恢复收缩力。按理说阳气太弱会表现为全身乏力,为什么单拿阴囊收缩乏力来作为厥阴病的标志?因为观察阴囊比较方便和灵敏。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这段原文大致阐述了伤寒、温病的邪气传变规律和顺序。
医学发展到《黄帝内经》诸篇著作时代,虽然创立了伤寒、温病、暑病等名词术语,却还没有在概念上明确区分伤寒与温病和暑病。所以,原文应该理解为伤寒与温病的共同提纲。实际上,伤寒与温病都是按照上述的顺序传变的,只是传变速度不同而已。伤寒一般经过上述六个阶段的传变,一步一步传。而温病则往往会跳跃式传变。譬如,风温亦从太阳病起病,而可以快速传到阳明,再跳跃式传入少阴。春温则直接从阳明病起病,快速传入少阴。明显的少阳病和太阴病阶段,一般见于伤寒。所以,“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说的是伤寒。温病则不然,往往死得比较早。“其愈皆以十日以上”,则在伤寒和温病皆然。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句话直接显示原文作者没有在概念上明确区分伤寒与温热病。所谓热病,应该包括温病和暑病。《黄帝内经》对温病与暑病有所区分,说:“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这种区分既不合理,也不明确。至于区分热病与伤寒,也是基本上还没有。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句话虽然说得也符合事实,却不能区分热病与伤寒。它只是指出了伤寒可以演变成热病(这当然是符合事实的)。伤寒邪气传到阳明,就从伤寒演变成热病。气盛身寒为伤寒,太阳病阶段。气盛身热为温病,阳明病阶段。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这段原文把出现“身热”作为阳明病的标志,这与《伤寒论》的有关区分很不同,后者显然更合理。《黄帝内经》把头项强痛作为太阳病的标志,这与《伤寒论》是一致的。既有头项强痛,必有脉浮和恶寒。只是《黄帝内经》说得更简单而已。阳明病的主要症状有“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身热俗称发热,身体温度升高的意思。不得卧是烦躁不安,有《伤寒论》说的“不恶寒反恶热”的意思,这与伤寒论对阳明病的论述也相符。鼻干,其实还常有咽喉干燥、眼睛干燥、大便干燥等等诸多干燥,乃是邪气侵犯于府,导致各种外分泌腺减少分泌,跟阳明病不能分泌消化液而“不能食”是一个道理。但是,身热实际上开始于太阳病阶段,而不是开始于阳明病阶段。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这段原文作为少阳病提纲也是没有错误的,可以与《伤寒论》对少阳病的提纲相互参考。《伤寒论》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邪气已经超出了阳明病阶段,还没有到达太阴病阶段,这是过渡期,属于少阳病阶段。阳明病的特点是邪气侵犯于府。什么是府?府泛指人体所有的内脏器官,包括胃肠道、各种外分泌腺譬如唾液腺、泪腺、眼睛、耳朵等等。阳明病这些内脏器官功能都可以降低。少阳病包括并且超出内脏器官功能降低。“胸胁痛而耳聋”。肾开窍于耳,耳聋不是一般的阳明病内脏器官功能降低的症状,而是超出阳明病,邪气侵犯于少阳府,累及于少阴肾。“口苦、咽干、目眩”。口苦是胆府病,目眩是厥阴肝藏受累,咽干是阳明病的症状。
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所谓“未入于藏“,不是疾病没有累及于藏,而是邪气没有侵犯于藏。邪气侵犯于藏,标志是出现里寒证,而不仅仅是某些内脏器官功能降低。某些内脏器官功能降低是气虚证,而不是里寒证。邪气还没有侵犯于藏,就是还在三阳阶段,仍然适用辛散之法。所谓“可汗而已”,不要理解为辛温发汗,应该理解为使用辛味药发散邪气。什么是发散邪气,就是使邪气向表透出,而不是从里消失。向表透出叫做汗法,从里消失叫做清法。太阳、阳明和少阳都适用汗法,阳明和少阳还适用清法。说三阳“可汗而已“,显然说得过头了,因为阳明和少阳仅仅使用汗法是不够的,还需要使用清法。什么是清法,就是苦寒泻火法。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太阴病,“腹满而嗌干”。嗌干即咽喉干燥,为阳明病的症状。腹满,是太阴病的症状。太阴病是里寒证,腹满是里寒,还可以出现腹泻等症状。少阴病是不仅仅有里寒症状,还出现了“脉微细,但欲寐“。关于少阴病的论述,《黄帝内经》的描述失去参考价值。关于厥阴病,“烦满而囊缩”。烦是烦躁,烦躁在阳明病和少阳病期可以存在,在太阴病和少阴病期不能存在,在厥阴病期又出现。为什么,因为厥阴病阳气开始回复。囊缩的道理也是如此。所谓囊缩,指阴囊有收缩力,健康状态和三阳明病都是如此。而太阴病和少阴病期阳气太弱,阴囊失去了收缩力。到厥阴病期恢复收缩力。按理说阳气太弱会表现为全身乏力,为什么单拿阴囊收缩乏力来作为厥阴病的标志?因为观察阴囊比较方便和灵敏。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