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气、形、血、脉

涂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21/09/02
帖子
2279
获得点赞
347
声望
83
所在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
《黄帝内经》:“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要理解这段原文,需要正确而清晰地理解什么是气,什么是形,什么是质,什么是血,什么是脉。

什么是气,什么是形,什么是质。古人认为宇宙由气、形、质三个要素组成。气盛于天,质充于地,形产生于天地之间。阳气产生气,阴气产生形。《黄帝内经》说“阳化气,阴成形”。那么,在天地之间必有一个中间地带,此处气生形,热聚成火。然后,阴气还使形产生质。于是就会产生木火土金水,名曰五形,通常叫做五行。其实“行”字通“形”字。五行之中,唯有火有形而无质,其它四行既有形又有质。阴气使气聚,气聚产生热。阴气使热聚,热聚产生火而成形。阴气使火聚,火聚产生质而成木。阴气使木聚成水,使水聚成土,使土聚成金。按照这样的顺序,人体的生命物质从木开始,到金结束。所以《黄帝内经》说:“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这里的“生成”,是“生命的生成”的意思。生命的生成,始于木,终于金,其间有水、土两个中间地带。

什么是血,什么是脉。谷进入人体后,“变化而赤”,是为血。也就是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经过“赋形”,使之成为器。就像天然玉石经过琢磨而变成玉器。对于人的生命来说,谷是道,血是器。谷本身没有用,变成血才有用。所以吃饭后必须经过消化吸收才行,否则就没有用,会导致腹泻呕吐,必须它饭食赶快排出来。在人体之内,血必须流动。血流动的管道叫做脉。那么,这里说的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西医说的血。脉管不能简单理解为西医说的血管。在西医,最细微的血管是毛细血管,直径以微米计算。在中医,最细微的脉管达到分子水平。血通过这么细微的脉管到达人体的分子结构,以供营养。那么,脉管的粗细以纳米计算。

气随血行。气血循脉管流动,从表入里,从宏观结构深入到微观结构。这种走向叫做纵向,称为经脉。同时,血脉还有横向流动,从胃肠道流遍全身。这种走向的血脉叫做络脉。最表层的络脉叫做孙脉,属于络脉之细微者。譬如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即属于孙脉。大大小小的动脉、静脉和淋巴管都属于络脉范畴。经脉起自于孙脉,而不是络脉。气血从孙脉到达于府,经脉起自于府,入里于藏。藏乃是分子结构层面的器官,府乃是细胞结构层面的器官。气血络脉到从孙脉,从孙脉到府,然后从府深入到经脉,经脉纵向流入到藏。

气血之脉有实有虚。气血来自于谷。谷实则理应气血之脉实。也就是说,人能吃能消化,气血应该旺盛。假如气血不足,这是病态。气血既实,形体也就应该充实。假如形体虚,这也是病态。另外,血实理应气盛,血虚理应气虚,如果气盛血虚,气虚血盛,这也是病态。气血虚实理应与血脉虚实相应。假如气血盛而血脉虚,或者气血虚而血脉盛,这都是病态。什意思呢,就是说,如果病人的生命活动很强,而脉管很细微,这是病态。如果病人脉管很粗大,而生命活动很弱,这也是病态。

这段原文告诉我们,健康人不见得生命力都很强。健康还是不健康,是以能不能吃,生命活动强还是不强,和脉管粗细,三者之间是否一致来判断的,而不是以生命活动强还是不强来判断。
 
最后编辑:
这段原文用来理解糖尿病是最典型的例子。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病人特别能吃能消化吸收,而体重却越来越减轻。或者病人肥胖而缺乏耐力。这都是病态。这段原文用来理解阳明病也是典型的例子。病人脉实气盛,却不能吃。这是病态。
 
《黄帝内经》原文:“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伤寒的病理特点是“气盛身寒”。伤寒的主要症状有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发热、无汗、脉浮紧都显示气盛。浮紧脉乃是实脉。恶寒显示身寒。这也是病态。

暑病的病理特点是“气虚身热”。暑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出汗、脉虚弱。发热、出汗显示身热,出汗、脉虚弱显示气虚。

把伤寒、暑病、温病三者对比。温病的病理特点是“气盛身热”。病人发热而恶热,出汗、脉洪大或滑。洪大脉和滑脉都是阳脉,阳脉表示气盛。发热而恶热、出汗,表示身热。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气盛身热得之温病。

记住这三句话,我们就可以鉴别伤寒、温病和暑病,不至于混淆不清。
 
《黄帝内经》原文:“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这段原文论述的是温病,也就是阳明病。“汗出辄复热”:病人一边发热一边出汗,出汗不能使热退清,只能减轻发热,过不多时发热又加重,然后又出汗,这种情况反复出现。“而脉躁疾不为汗衰”:一般情况是发热出汗后脉会衰弱下来,而这种情况下出汗不能使脉衰弱下来。躁疾指脉力强而脉率数。病人发热出汗后脉仍然是那么强劲并且脉数。病人“狂言不能食”:狂言,即烦躁不安,甚至“妄言骂咧不避亲疏,弃衣而走,登高而歌”。这是典型的阳明热病。病在阳明,“不能食”是自然之理。

所以这段原文说的是阳明温病,也就是阳明病,是温病必有的病情过程。为什么阳明病会出现这样的病情呢,是因为“阴阳交”。原文明确告诉我们,“交者死也”。谁说阳明病没有死证。

这段原文告诉我们,温病的病理特点是 气盛身热
 
接上

《黄帝内经》原文:“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出汗需要消耗谷,也会消耗精。温病时“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是因为邪气被打压下来了,人体之精取得了胜利。既然精取得了胜利,理应不再不能食,也理应不再发热。可是病人却再次发热,且继续不能食,这是为什么呢?再次发热是邪气又强起来了,出汗提示继续消耗精。消耗的精需要谷来补充,可是病人却不能食。那么可想而知,病人会走向死亡的。

“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失志,即发生记忆错乱。记忆错乱提示神明衰弱下来了,这是已经动摇了生命的根基。生命的根基都动摇了,死期还远么。

这段原文是解释温病的疾病原理乃是“阴阳交”。什么是阴阳交,就是邪气强盛,病人的正气已经衰弱下来了,精已经不足以支持正气。为什么精不足以支持正气呢,因为阳明病导致不能食,精被消耗后得不到补充。这是死证,不是后世某些医者说的阳明无死证。
 
最后编辑:
再接上

《黄帝内经》原文:“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

这段原文是补充说明温病为什么会出现阴阳交,也就是论述温病从起病到出现阳明病过程中的情况。温病之所以是温病而不是伤寒,是因为邪气之中含有“风”性,而不是象伤寒的邪气那样是单纯的“寒”性。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风邪首先也是侵犯太阳,导致风温,而不是伤寒,也不是中风。此时病人发热出汗、口渴、不恶寒反恶热,烦躁、身体困重、精神状态欠佳、脉阴阳俱浮(见伤寒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风为阳邪,阳邪必消耗阴气和精。精不足则出现厥。什么是厥?就是气盛极而衰的转折。“汗出而身热者,风也”:一般情况下,发热出汗后不再发热,譬如伤寒发热就是如此。之所以出汗后又发热,是因为风邪起作用。如果风邪仅仅局限于皮毛和肌肉之表,被称为太阳中风。如果风邪侵入于经络和府,就被称为风温。“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对比一下更好理解。太阳中风汗出后也可以再次发热,但是不会“烦满”。出现烦满,提示邪气侵犯于经络和府。胃府受损则“不能食”,不能食则“精不俾”而被消耗。于是越来越精不足。越来越精不足,则导致“厥”,也就是气盛极而转衰。病人出现烦满。这种厥叫做风厥。烦满,即心里烦躁,心窝部满闷。

“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这句话是补充说明为什么风温会从太阳温病转化为阳明温病。是因为“巨阳”(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也就是膀胱与肾为表里。风温之邪从太阳经往里传,到达阳明经而导致阳明胃府疾病。同时又必然从阳明经再往里传,到达少阴肾藏。风温邪气作为阳邪,必直接损伤人体的阴精,也就是导致肾不能藏精。为什么不能藏精,是因为阳明胃府受损而不能食,精被消耗而得不到补充。同时风邪直接损伤肾精。精不足则导致厥。

所以,总而言之,温病从太阳传阳明,又从阳明传少阴,是因为风温邪气乃是阳邪,阳邪本身就会直接损伤人体的阴精,导致胃不能消食,肾不能藏精,而偏偏阳邪还专门消耗肾精,不像伤寒之阴邪本身并不直接消耗肾精。温病的传变比伤寒的传变更快速,因为伤寒的传变是太阳传阳明,阳明传少阳,少阳传太阴,太阴再传少阴,一步一步传,不太容易跳跃式传播。而温病会跳跃式传播。于是很快就会出现厥。厥,就是少阴病的表现,用《伤寒论》的话来说,“脉微细,但欲寐”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