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第五十八难》曰: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此论中阴阳的概念并不一致。
“中风之脉和湿温之脉”中:阳是指轻取,阴是指重按。
“热病之脉”中:阴阳是指寸口三部的前与后,靠寸部为阳,靠尺部为阴,阴阳俱浮是指寸关尺三部皆浮(轻取),但是沉之(重按)又散涩了。此句“浮之”是指轻取,“沉之”是指重按。
而“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一句:首先应该是指重按轻取皆紧涩,同时也可以指寸关尺三部皆紧涩。而按照我的理论,纯伤寒(无内伤),三部变化是一致的,无须分寸关尺,详见后文论述。
中风,即桂枝汤证之属。
湿温,即伤暑之湿证,脾胃湿浊伤中,又下利伤阴。以虚证为主,故其脉:轻取濡而弱,按之小而急。
伤寒,即麻黄汤证之属。
热病,即中暑之燥证。沉取散涩,气阴两虚也。宜与:人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之属。
温病,即风热诸证也。
孰云古人不知温病?古书历历在目也!后世所论者为狭义伤寒,只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皆归温病。
1.1伤寒(风寒感冒)
有起病为纯表证者,有起病即表里同病者;有因未治、误治而传变者,以至于多经同病。伤寒,可投药速已;延误亦可酿成重证,甚至病入膏肓。
1.11桂枝汤证,核心指征:脉浮不紧、自汗潮热、恶风、苔薄白。
1.12麻黄汤证,核心指征:脉浮紧、无汗发热、恶寒、或身痛头痛、苔薄白。通常发热比桂枝汤证重。
兼证、变证举例
越婢汤证、麻杏甘石汤证,乃太阳伤寒兼阳明燥热证。此因患者原有阳明内热,外寒闭表使内热郁闭而加剧。所异:前者阳明燥热,以致汲水过度;又肺强则水不下利,行于皮下与外寒互结、积聚而肿。后者肺虚,阳明燥热袭肺,以致喘咳不已。麻杏甘石汤证西医当作“肺炎”治,如黑熊绣花,数日不能止咳;而经方1~2剂即差。
伤寒兼证、变证繁多,余者不一一细数,熟读仲景原著、《方解》即可。
伤寒,身痛者太阳病也,头沉重者伤湿也;头紧痛、骨骼疼痛者,病入阴也。
伤寒,阳盛者太阳受之:太阳伤寒,阳明实者寒包热;阳明虚者,寒湿而呕;阳明虚、少阳强者,则成不和证。少阳者,三阳之枢也。太阳、少阳同病,先解少阳之枢;三阳同病,常以解少阳为重;少阳、阳明同病,属热者可泻阳明而救少阳,用大柴胡加芒硝汤之属;属寒者宜同而温之,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之属。此所以少阳为三阳之枢也。但是,外感由太阳传入少阳,必然累及阳明;内伤由阳明传入少阳,则未必累及太阳,常因久病、病重方才累及太阳。
伤寒,阳弱者直中少阴:少阴肾经与督脉相连,所谓肾主骨者,实督脉(脊柱)为骨骼之中枢也。脊椎之顶连脑干,故少阴伤寒、后脑先痛。痛至颠顶,则病入厥阴。痛至前额及两侧,则病入太阴;太阴实涵盖三阴,太阴病则三阴全病。三阴伤寒,痛至两侧耳内最逆。(热病先痛两侧,痛至后脑最逆。)少阴伤寒,四逆汤主之;厥阴伤寒,脏证吴茱萸汤主之,经证当归四逆汤主之;太阴伤寒,上三方合而主之。
太阴伤寒有两种:一是伤寒直中太阴,呕逆、头紧、沉重,附子理中汤可解;二是病由少阴传厥阴、再传太阴,病至太阴则三阴同病,须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阴阳传变:
少阳为枢、厥阴为枢,二枢相互沟通,犹日月东起西落也。少阳病失治,传于厥阴,厥阴再传少阴、太阴。少阳传厥阴,多变为热病,盖因少阳实,则厥阴亦实也。
厥阴病不治,可传少阳,少阳传阳明,以至六经皆寒。由阳传阴,由阴传阳,皆可致六经同病。亦有体弱者,起病则六经同病。
外寒,阳遏者头胀;外热,引阳而浮者,头或胀;阳自盛者,头亦胀。湿者头沉重;伤寒误服凉药,头愈沉重。燥者头中虚空茫然,发散过度耗津,头中空荡,服地黄、葛根、芍药、甘草解。
阳明燥热,狂躁,前额胀痛、不沉重;阳明湿热,焦虑,头胀、沉重。
少阳燥热,烦躁,耳侧胀痛、不沉重;少阳湿热,呕逆,头胀、沉重。
少阴燥寒,惊恐,后脑紧痛,不沉重;少阴寒湿,恶寒,头胀、沉重。
厥阴燥寒,慌乱,颠顶紧痛、不沉重;厥阴寒湿,痹厥,头胀、沉重。
太阴燥寒,呃逆,全脑紧痛、不沉重;太阴寒湿,呕逆,头胀、沉重。
《素问·脉解》: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越,故耳鸣也。伤寒亦常有耳鸣者,然有虚实之分:阳明实者麻杏石甘汤、白虎汤、大柴胡加芒硝汤之属,或承气汤类、抵挡汤类。若是少阴伤寒日久病及三阴,虚阳浮越者,当温阳治三阴。详见《辨证》篇,辨升降沉浮一节。
尝治伤寒十几日,耳鸣、耳胀、头痛、鼻塞流涕、人中干红脱皮,脉轻取浮濡、按之沉细,余以:麻黄10 g、细辛5 g、附子15 g、吴茱萸10 g、生姜10 g、当归15 g、白参15 g、茯苓30 g、白术30 g、炙草15 g、陈皮10 g、黄芩10 g,三剂痊愈。此证耳鸣、耳胀,非白虎汤证之实火,乃三昧真火上炎所致!
又治伤寒十几日,鼻腔肿痛、干燥,脑漏,粘涕色黄、似果冻难出,头闷,后脑、颈部沉重、麻木不仁。脉浮滑有力、按之弦紧。首诊疏方:姜黄20 g、蝉蜕10 g、大黄20 g、僵蚕20 g、麻黄10 g、桔梗15 g、荆芥穗30 g、防风15 g、细辛5 g、白芷15 g、川芎15 g、当归15 g、生石膏30 g、礞石30 g、黄芩15 g、法半夏15 g、天竺黄10 g、地龙20 g、升麻6 g、甘草6 g。
每剂另以乳香3 g、没药3 g,散服。
服完2剂,去礞石、天竺黄,加重楼、制南星各10 g又服2剂,共四剂而差。《本草纲目》载有一物:梁上尘。一般药物难以加工到如此细度,此物可飘入窦管深处,使黏涕嚏出。昔时乡间百年土屋寻常可见,今已难得!
1.2风寒阻窍
太阳伤寒,气盛者经受之,气弱者脏腑受之,寒过太阳即入清窍。
伤寒哈欠不止者,风寒袭肺,少时即咳。病从足膀胱太阳经传手太阴肺经。
鼻塞,无哈欠或偶有哈欠者,风寒阻窍也,其不咳、或偶有微咳。又兼流涕者,乃湿盛、寒水客于清窍(脑)。
气实者,卫表抵御风寒;气虚者,则风寒阻窍;更虚者,风寒袭肺。
1.21风寒阻窍证
用嘴呼吸多,病多入手六经;用鼻呼吸多,病多入足六经。风寒阻窍易使寒入六经,当用荆防败毒散。核心指征:脉浮或浮紧;无汗、发热或轻、恶寒重,鼻塞、头疼重于身疼。或有清涕。
因寒入六经,不全在太阳,故脉或不紧、发热或轻;风寒入里,恶寒重;寒阻清窍,故鼻塞、头通重于身痛,或全身乏力。兼微咳者,气虚益重也,当用人参败毒散;虽加人参,亦可增加桔梗用量。
1.22寒湿阻窍证
羌活胜湿汤主之。核心指征:脉浮或浮紧,鼻塞,舌苔白厚,头胸闷、恶心,周身沉重、疼痛。清涕多,无汗或微有潮汗。
因其湿重,故:苔厚,头胸闷、恶心,周身沉重;清涕增多,或微有潮汗。
1.23 寒湿气虚证
可用玉屏风合桂枝汤加减应用,亦可合时方、时药。附医案:
哑科验案:清涕不断
女婴,8月龄,体重约8.5kg。因天气变冷,忽然清涕不断,就诊时病已四日。其涕清稀、无色不黏,随拭随出。无鼻塞,苔薄白。观其精神爽朗、活泼,无发热、无汗,一日之中除偶有两三哈欠以外,无丝毫表证迹象。为疏方:
黄芪10 g 白术10 g 防风3 g 羌活3 g 苍耳3 g 藁本5 g 甘草2 g
煎两次混合服用,三剂痊愈。此证本当用散剂,但患者年幼,恐灌服发生危险。辨证要点:虚重实轻、湿多寒少。忌用辛夷、葱白之属。
上案之方虽治此病,但重于去实而轻于补虚;玉屏风加桂枝预后稍好,要服七剂以上才能增强体质,但易助内热风火。余所验之最效者,余谓之为《振中葆育汤》一般剂量:
黄芪10 g 党参10 g 苍术10 g 干姜10 g 桂枝10g 大枣10 g 五味子10 g 半夏5 g 炙甘草5 g
成人使用,当二至三倍药量。
此方为桂枝去芍药加味而成;又与小青龙暗合,可视作青龙去麻细芍,加参芪术枣。适用于小孩体弱,宗气虚弱,食欲不振,常流清涕、易感冒。虽不咳,亦当用五味子、半夏,敛肺清热,以免升发过度。实有内热者,宜加减使用。一般一二剂差,食欲大振,三四剂即体质大幅增强,预后极其良好。体弱者可续服至七剂以上,后续可略作变更,如苍术易为白术。兼它证者,可以灵活加减:肝旺痰湿加黄芩、地龙,肺热加前胡,清窍寒重加防风、当归。
然临床往往虚实相间,错综复杂。治一孩,自述鼻涕倒流入口腔中。处方:
黄芪15 g 白术12 g 防风6 g 苍耳13 g 藁本10 g
甘草5 g 干姜10 g 泽泻10 g 前胡10 g 地龙10 g
2剂痊愈,无不适。若是成人,可取此2~3倍量。
此案以气虚痰湿壅盛为主,故以玉屏风合甘草干姜汤加味。然因湿盛,甘草只用5克,更加泽泻利尿升阳。无鼻塞、头痛,不用麻黄、桂枝、羌活、辛夷之属,只用苍耳、藁本除痰湿。为妨前药温燥伤及肝肺,加前胡地龙平肝清肺,又降其痰,此乃本案最高明之处。古人云:学医难在识药遣方矣!
某女,45岁,咳嗽哮喘、痰中带血。先予三剂《新定喘汤》,不再咳,也不再哮喘,但仍嗽血。主述易感冒流清涕,头闷头痛,于是想起专为小儿而设的《振中葆育汤》为疏方:
黄芪30g、党参30g、苍术15g、炙甘草15g、干姜15g、桂枝30g、大枣6枚、五味子15g、半夏15g、枳实15g、桃仁泥15g
5剂。不想两剂痰中已不见血(不代表没有潜血),根据病情嘱其自备药物加减:嗽黄痰加黄芩、地龙各15g;头闷、头痛加当归、防风各15g。服完5剂,再加5剂,又嘱其每日服白参15克。服完半斤人参后回信,已不容易感冒,即使轻度感冒,也不咳嗽。
1.24寒湿阻窍兼内热证
驱外寒,总体参考上节;注意虚实寒湿之偏重,加减应用。变证加减应用:肾寒者,附子;口干者,加葛根;湿极甚者,加茯苓、泽泻。
凡鼻塞,涕浓稠或杂有浓稠者,必有内热。外寒与内热相博于清窍,故鼻塞;内热煎熬水津,故涕浓。因头乃诸阳之会,故内热可能来自诸经;故此病百案可有百方,不一而同。
表寒里热者,参考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
阳明腑实者,以泻下为上。参考承气汤类、抵挡汤类,可加引经药白芷、川芎、地龙等。
胃中燥热者,参考白虎汤类,加知母、花粉等;胃中湿热者,参考连芩汤类,加半夏、竹茹等。
肺中燥热者,参考白虎汤类,加芦根、薏米等;肺中湿热者,黄芩、半夏、地龙。尿不利者加车前子。
肝胆湿热者,可参考柴胡汤类、泻心汤类、陷胸汤类,与茵陈蒿汤等加减。。
心肾湿热者,参考四妙丸,加木通、黄连等。
1.25痰热闭窍急救方
姜黄30 g 大黄45 g 黄芩45 g 黄连30 g 芒硝15g 蝉衣20g
贡菊30 g 川芎30 g 石菖蒲60 g 广地龙30 g 全蝎8~12g 蜈蚣3~5条
心热盛者加磁石100 g,肝热盛者加生石决明100 g,发狂者加明矾、朱砂(散服)、磁石,急煎而服。
略缓,可兑入竹沥100 ml、姜汁3 ml 服。亦可服大剂牛黄蛇胆川贝液。亦可用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对证治疗。亦可以五胆八宝药墨磨汁,淋口腔、鼻腔内。
外用可予取嚏散
寒闭者:细辛、皂荚、白芷、瓜蒂、冰片(冰片少许,其余各等份)
热闭者:芒硝、皂荚、白芷、瓜蒂、冰片(冰片少许,其余各等份)
碾成极细粉,吹入鼻腔中。
1.3风寒袭肺
哈欠不止,少时必咳。风寒破卫表,过清窍,郁闭太阴肺经,需与其它伤寒证区别。患此者多气虚,故多有痰,咳嗽并举。多兼表证,核心指征:胸闷,喜热饮,微口干、咳吐黄浓痰。
黄浓痰者,感染也;寒邪多燥,又寒郁气滞而津伤,故使肺中寒热互蕴。通宣理肺丸主之,妙在以前胡、黄芩清肺热。可据寒热虚实之况加减。
此证当与伤寒诸证区别,尤其是与表里皆寒的小青龙汤证区别。又稍口干,乃因水津不布,与阳明燥热不同。大青龙证乃里有燥热,而此乃里有湿热痰阻。
哑科验案:
小孩一岁多,鼻流清涕,口水多,咳嗽有水声,痰清稀起泡略黏,夜卧烦躁不安。舌润淡红,苔白略厚。为疏方:
茯苓15g白术15g桂枝3g炙草3g干姜3g旱法夏3g僵蚕10g
二剂,服一剂,诸证消退,一晚安睡、未咳一声。
----此方与《诊断》篇“苓桂术甘汤去桂加菊”案一样,都是苓桂术甘汤加减。经方自可套用,亦可随意加减,同样效若桴鼓。何必守株待兔,徒作庸人自扰。
哑科验案:风寒阻窍兼咳嗽、哮喘
婴儿,7月龄。因晚上打被子受风寒引起。
首诊:有哈欠、鼻塞,鼻涕有清稀、有粘稠,发热无汗。为疏方:
黄芪6 g 白术6 g 防风3 g 羌活3 g 辛夷3 g 苏叶5 g 麻黄2 g 枳壳3 g 炙甘草3 g
二剂后不再发热,但病情有变:
舌苔白中泛黄、偏厚。鼻塞,鼻涕有清稀、有粘稠,偶有黄浊。咳嗽、痰鸣,哮喘。痰涎饔盛,质粘起泡。为疏方:
党参10 g 黄芪10 g 白术10 g 茯苓10 g 炙甘草3 g 羌活3 g 防风3 g
麻黄2 g 白果5 g 杏仁5 g 黄芩5 g 前胡3 g 旱法夏3g 葶苈子10g 僵蚕5 g 陈皮3g 枳实3g
二诊2剂,三诊2剂,用药稍有小异,记不清了。四剂痊愈。
一般风寒透过清窍袭肺以后,会减轻清窍的压力。风寒阻窍与肺病同时重者,较为少见,加上内有肝风湿热,因此用药颇为掣肘,故四剂方愈。
本案初诊,其误有二:其涕粘稠,必有内热;风寒袭窍,仅以芪、术卫外则不足,必加参、苓以实中。余每忆此类,常懊愧不已;谨此志之,籍以自砺,兼诫后学。共和六十七年岁在乙未葭月初四日浏阳黄可清。
2.1风热
2.11风热郁表
核心指征:脉浮、或数,苔薄白或微黄,发热无汗或微有潮热,头闷、无精打采。
病在卫分,银翘散主之。
2.12风热犯肺
核心指征:脉浮数,表证稍退,而咳嗽、口干加剧。多为燥咳,无痰、少痰。
此证重在气分,风热破卫表而袭肺,桑菊饮主之。
患风热者,除强受外邪者,多因本有内热以致招引外邪。变证兼证加减:阳明燥热者,加石膏、知母,花粉;阴虚重者,加地黄、玄参、麦冬;肝脏燥火重者,倍杭菊,加生石决明、生牡蛎。
本有湿热者,当按湿热治。
2.13热入营血,按卫气营血辨证治疗!
温病热入营血,亦可刮痧急救、寻痧放血、刺十宣放血。热厥者,掐人中、刺人中、内关。
2.2暑病
暑天汗多尿少,汗多易至津亏血燥,尿少则使血热。暑天阳气盛,气血汇集于体表,故内阳、外阳相争于表。气血被关闭在外周,就会中暑;脏腑气血不足,被格拒导致中虚。故中虚者不宜服大剂黄芪,凡咳嗽者无论寒热虚实皆当慎用黄芪。若是多食生冷,又使中气更虚,病则吐泻。里中虚寒,顿受外寒直中肠胃,也易得吐泻之病。下利重者,亡其阴。
2.21暑湿
核心指征:脉浮滑数或濡数,舌苔白厚或黄,头身沉重,恶心脘痞。
表寒者,香薷饮;寒热并有者,新加香薷饮。然亦可用伤寒方加减,只需对证即可。
湿盛兼热者:六一散加减。
湿热两盛者:滑石、竹叶、黄连、木通、鱼腥草、车前草等加减。
内伤寒饮者:藿香正气丸。
寒湿伤中重者,理中汤、四逆汤之类。常用药如下:
附子、干姜、吴萸、苍术、半夏、黄芩、黄连、茯苓、泽泻、人参、炙草、苏梗、赤石脂、灶心土、明矾。
2.22暑燥
暑热兼燥者: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等加减,热盛者加蝉衣、花粉。夏日心绪亢奋急躁者,血液加速流向四周,脏燥生热而成此证。蝉衣甘寒、泻心润燥,最宜此证。
阴暑一证,为外感风寒,兼脾胃水湿、心血津亏燥热。故当解表、建中、补津并重:
甘草15g 盐制乌梅30g 冰糖100g 麻黄10g 杏仁15g 桔梗15g 炒苍术15g 炒厚朴15g 炒枳壳15g 人参15g
---临床寒热虚实各有不同,当灵活加减。
2.23 暑热与伤中综合症
暑天气血行于外周,如果散热不畅,则郁闭;脏腑气血少,故中气反虚弱。暑天耗气,暑病多兼气虚;多食生冷,又伤湿。第一步:掐人中,刮痧透热,寻痧放血,刺十宣放血。然后灌药。有鲜薄荷者,可用其擦身。急重症用药,多应先救其中,常用药:
人参、苍术、 茯苓、干姜、炙甘草、陈皮、木香、藿香、半夏、黄连、槟榔、厚朴、草果、砂仁等
气虚重,多用补气药;气滞者,多用理气药;湿盛者,多用利湿药;寒重者,多用温中药。
其中缓,可解其外,常用药方:人参白虎汤、银翘散,蝉衣、白芍、鲜薄荷、鲜鱼腥草、鲜车前草等。
2.3湿热与燥热。
燥热病通常血中津亏,要重用葛根、升麻、生石膏、芦根、白茅根、花粉、青黛等增水灭火,以使营热从血中透出,从卫表而散。气营两燔者,要与凉气药配合。但中虚者不可过于寒凉,伤中气则使毒内陷,气虚血热者要配伍相关健脾补气药。麻疹之治法多属此类,转营透气大概也是如此。
湿热通常是痰湿积聚,常用:黄芩、黄连、瓜蒌籽、白芥子、红花、白芷、防风、归尾、地龙、僵蚕等活血化痰除湿之品。痰阻一除,病不难愈。
麻疹、水痘乃毒自里出,世上本无解斯毒之药,唯有透疹而出能解。此类病当外避风寒、内忌油腻,使其透而不郁、不闭!疡科诸疾亦当参考此节,分燥湿虚实等等。
3咳嗽哮喘
3.1咳嗽,前文已讲多种;亦有纯虚证者,例如阴虚干咳,只一副生脉饮治好者亦有;此类种种,将在以后各章附论。咳嗽只是一种证状,而重在治本。《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复有经络、筋骨受伤者,亦令人咳嗽。故咳嗽一症,必辨诸经络脏腑方能溯其源,然后治其本。经络脏腑,又需辨其病形病态,湿热、燥热、湿寒、燥寒,气血阴阳之虚实,血瘀、痰积等内外伤。以上皆需详细稽查,方能一举中的。
前医云,内不治咳嗽,实乃未得其法也。此举三例,以资参考。
两小儿伤寒三日,大的11岁,小的6岁。咳嗽有水声,汗出低热,不欲饮食,稍有清涕,舌苔白浊,脉浮有力。此因三日前受寒,表虚不固,风寒袭肺,兼有食积,痰湿内盛。为处方:
桂枝15g 白芍15g 炙草10g 大枣6枚(去核) 生姜10g 杏仁泥15g 厚朴15g
黄芩15g 法夏15g 前胡15g 地龙15g 太子参30g
一剂,煎两次混合。大儿服2/3,小儿服1/3,分两次服。大儿服完药,小儿只服了一次,不到一半,次日皆痊愈,一声不咳。
肝郁热、痰粘难咯案:
北柴胡10 g 白芍15 g 郁金15 g 旱法夏10 g 黄芩15 g 芦根15 g 全栝楼40 g 生姜5 g
(药店无全瓜蒌,代以瓜蒌皮20 g 加炒蒌仁碾碎20 g)
一剂收功,豁然开朗,粘痰尽除。凡见痰粘,必疏肝泻心。
肋骨骨折导致肺积水方:
黄芩30 g 半夏15 g 槟榔30 g 枳实30 g 厚朴30 g 大黄30 g 芒硝10 g 明矾6g 土虫10 g 葶苈子60 g
泽兰30 g 桃仁20 g 郁金15 g 香附15g 三棱15 g 莪术15 g 降香10 g 苏木10 g
一剂而痰减大半,二剂而止。
3.2至于哮喘:哮乃痰阻而鸣,嗽而不解则哮;喘乃扩张失控,咳而不解则喘。有喘而不哮者,如麻杏甘石证、白虎汤证、大承气汤证,此皆属燥热者。湿寒、湿热者,必哮喘并举。
哮喘有因它病传肺者,如血寒而哮属当归四逆汤证者;肺自哮喘者,表里皆寒者多宗《小青龙汤》,表寒里热者,也可用《大青龙汤》,但生石膏是增液清燥热的,痰湿盛者反不宜。痰湿盛、虚实并有者,《新定喘汤》主之。
麻黄6 g 杏仁15 g 白果仁12g 桔梗10 g 芦根10 g 前胡10 g 旱法夏10 g 黄芩10 g 党参15g 白术10 g 茯苓10 g 陈皮10 g 枳实10 g 甘草5 g 生姜3片
剂量可以酌情调整。痰湿极重者,加苍术、泽泻;痰湿极重而心肝火旺、血热者,不宜苍术,则加地龙、车前子、莱菔子、葶苈子适量。粘痰难咯者,加全栝楼;痰浑浊灰黄色而肺燥(感染)者,加鱼腥草20~50 g不等。气虚甚者,党参可加量。胸闷者,加桃仁泥20 g,头煎开几分钟即可,可使肺络免受邪毒之伤。
此方一剂定喘止咳,二剂神清气爽,三剂收功,无胸闷气短等后遗症。
哮喘咳嗽厉害者,多咽喉红肿。幼儿无脉可凭,成人喘咳不止,脉象往往失真,亦不足为凭,故当慎用桂枝。肺部疾病用药,除八纲辨证外,应特别注意升、降、湿、燥。此方表里通治,与“通宣理肺丸”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又有过之而无不及。
体弱有哮喘史者,伤寒初起即可用此方。余屡患斯疾,曾因伤寒只有表症而只用表药,反弄巧成拙,换数方后病加剧,仍以此方三剂收功。此方发表之功,不可斗量。余亦曾用射干麻黄汤等,效果均不理想。兼它证者,均可用此方先救其急。
此方以补助攻,发表之功不可斗量,止呕止泻亦神效。尝治一四月龄婴儿,前医误投过寒之药,刻诊:发热、咳嗽哮喘、呕吐、腹泻,投以此方,入口即呕,喝了几次才喝进几毫升药汤,申时一服,当夜定喘咳止、热退,次日呕吐、腹泻好转,三日痊愈,只有打嗝四五日后才完全消失。
咳嗽哮喘,痰涎壅盛严重者,胸满不得卧,不宜用芍药、乌梅、山楂之属。痰清稀属虚寒者当利尿升阳,利尿之法:平肝、泻心、健脾、温阳,地龙、木通、苍术、泽泻、车前子、桂枝、附子、细辛等,可择机而用,但都需以麻黄为君。不管内外科,凡水津外溢,皆可用甘草干姜汤。温阳利尿,不仅仅是排掉多余的水,还可以使逆行任脉之阳火下潜。再从督脉升发出去,任降督升,自然气血和畅。
若是阳明积滞,甚至便秘者、蓄血者,当泻阳明以救太阴,常用承气汤类、抵挡汤类加减,可加炒瓜蒌子(碎)、炒莱菔子(碎)、生乳香、生没药等化痰通便药。痰粘难咯者,则用大小陷胸法。此类不宜用银花、竹叶、芦根、白茅根、桑白皮、土茯苓、车前子之类清热利尿药,这些药非但清不了阳明热毒,还会利尿升阳,加重病情。用灭火器灭火,必须对准火苗根部,若是对着外焰喷,火苗压下去会横射烧裤裆。用清热利尿治此证,就像是对着外焰喷灭火剂。
还有一类虚实并重者,当攻补并用:
扶正常用:人参、炙甘草、茯苓、炕白术、蜂蜜、附子、肉桂粉、补骨脂、淫羊藿等
攻邪常用:枳实、厚朴、大黄、炒瓜蒌子(碎)、炒莱菔子(碎)、生乳香、生没药。
-----虚实并重者,生死常在一线之间,故药味、剂量都必须精确计算。
痰湿哮喘患者,大多肝旺脾弱、肺肾两虚、上实下虚,虚阳上浮,甚至亡阳欲脱。任脉不降,督脉不升,气血逆行于任脉,外邪荫闭督脉。亦有平时不喘,长年哮鸣者,乃痰盛、慢性气管病变,已属难治。成年人肺泡出现大空洞,不可逆。治当平肝、健脾、消导、夯肾。常用:黄芩、半夏、僵蚕、地龙、茯苓、白术、附子、人参、南沙参、白果仁、莱菔子、桔梗、甘草等。
肺心病患者,多见真武汤证,此虽不能根治,却可救一时之急。可惜世人多不信中医,虽冤死而不悔。
药治一时,养益终生,需注意调养:饮食清淡、有节。避寒暑和敏感源。晨练吐纳,以提升肺功能;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最要疏肝泻心、少思寡欲:“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3.3 肺痈。
痰浮而痈沉,因为痈使自身组织腐败变成的。苇茎汤主之,常用:
鱼腥草、金荞麦、苇茎、白茅根、冬瓜籽、瓜蒌子、薏米、桃仁、 桔梗、甘草、乳香、没药等
气虚者,加人参或党参。肝亢肺燥者,加生牡蛎、瓦楞子。肝热风动或涎盛者,加僵蚕、地龙。痰热者,加天竹黄、竹沥,佐少许鲜姜汁。血瘀重者,可加茜草、蒲黄、三七、血竭等。
3.4 肺痨
古称传尸,今论为结核杆菌感染,此菌如梅毒可在人体任何组织繁衍,故难治。西医已有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案,今用中医治者鲜少。其证多属阴虚,久则气阴两虚。无痰,或略有痰;多燥伤肺络出血、淤血。中医治咳并非难事,难在使病菌绝迹。若患者有所不适,中药可以辅助治疗,主要是做生理支援、使患者舒适。
4 伤寒常见发热归类总结:
《伤寒论》中,风寒表证有两种最基本证型,即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其中桂枝汤证由于表虚自汗,发热并不严重;麻黄汤证由于无汗,故发热重。又有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悉数依法而治。项背强几者,葛根汤加减。葛根、白芍为对药,调和营卫绝妙,头痛甚者加川芎。寒入少阴者,发热脉沉,麻黄细辛附子汤。余亦尝以麻黄汤加当归、陈皮助其发表,得效良好。
伤寒诸热必得汗而解,然有屡服不得汗者,或微汗而热不解者,其必有变证、兼证。
4.1 太阳表证兼阳明蓄血证。教科书上称之为太阳蓄血证,其实蓄血的是阳明。手阳明大肠经蓄血,然后病传胃、肝、胆;如果出现心烦不寐、神昏谵语等症状,就已经伤及心与心包。治法:根据表之虚实以麻黄汤、或桂枝汤、或其它一方与桃核承气汤相加减。
另有抵当汤证与桃核承气汤证又不同。桃核承气汤证是病由气分传至营血,病源在气分,故以泻下为主、活血为辅。抵当汤证病源在血分,故以破血为主、泻下为辅。
4.2 太阳蓄水证。太阳蓄水证通常有汗,是由于痰湿郁阻而热不得解;体温或许不很高,但持续不退。病程日久或输液治疗,最易引起腹泻。治法:根据表之虚实程度,解表药与五苓散加减,湿病轻者易之以苓桂术甘汤。一般情况下,以桂枝汤加党参、白术、茯苓即可。在复杂情况下,还有配伍活血药的活血利水法,配伍温阳药的温阳利水法,各需临机应变,恕不赘言。此证当表里双解!时方常配伍羌活、防风,然对于蓄水在里效果弱,竭阴血太过又不能治其源。
表寒、里有湿热证,可用黄芩、黄柏、泽泻、灯心草等。据说有并发湿热黄疸者,加利湿退黄药,茵陈蒿汤主之。蓄血证并发黄疸者,只需泻下救胆,不需用利湿退黄药。
4.3 太阳表证兼营热证。常见畏寒、发热、心烦不寐、神昏谵语,而无其它兼证。我见过的都是无汗的表实证。此证只用麻黄汤、葛根汤等无效。治法:解表剂加黄连、栀子。清营热,此乃古人绝招,即《伤寒论》诸泻心汤之法;以今学而论,就是抑制免疫亢奋,然此法需辨证清晰才能用。树木抗拒寒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进化成针叶树,一种是落叶过冬。抑制免疫亢奋就类似于落叶树的生存方法。常绿阔叶林只能在温暖的地方生存,越往热带树叶越大,热带叶面巨大的常绿阔叶树,在亚热就不能生存。
曾治一小儿,首诊予麻黄汤一剂,无一丝效果。复诊发现患者舌尖变得很红,嘴唇也红,手脚心温度高于它处,就在原处方上加两味:麻黄4 g、桂枝5 g、杏仁6 g、炙甘草3 g、栀子3 g、黄连粉1 g(兑汤服),加适量蜂蜜矫味,二剂痊愈。心在上焦,故黄连散服。此法需辨证无误才能用,没有10成把握不要用。
生地之类甘寒凉血药不可用,用则引寒入血,最伤肝、肾。余曾以身试药,解表药加生地15g、丹皮10g,只服半剂即头痛,颠顶犹痛甚。退而思其理:苦寒药燥,虽寒凉而能迫血中水外出,故无留寒之虞;甘寒药润,引体液中水补于血,反引寒入血。
然鲁南名医许太海尝用冰糖、地黄合麻黄汤治伤寒,或许是北人多食煎烤麦制品、陈醋、生蒜,以致体燥津亏,单用麻黄汤则发不出汗,必须以冰糖、地黄补充津液、提高血容量。抑或更有真阴虚者,当予阿胶合地黄之属。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此论中阴阳的概念并不一致。
“中风之脉和湿温之脉”中:阳是指轻取,阴是指重按。
“热病之脉”中:阴阳是指寸口三部的前与后,靠寸部为阳,靠尺部为阴,阴阳俱浮是指寸关尺三部皆浮(轻取),但是沉之(重按)又散涩了。此句“浮之”是指轻取,“沉之”是指重按。
而“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一句:首先应该是指重按轻取皆紧涩,同时也可以指寸关尺三部皆紧涩。而按照我的理论,纯伤寒(无内伤),三部变化是一致的,无须分寸关尺,详见后文论述。
中风,即桂枝汤证之属。
湿温,即伤暑之湿证,脾胃湿浊伤中,又下利伤阴。以虚证为主,故其脉:轻取濡而弱,按之小而急。
伤寒,即麻黄汤证之属。
热病,即中暑之燥证。沉取散涩,气阴两虚也。宜与:人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之属。
温病,即风热诸证也。
孰云古人不知温病?古书历历在目也!后世所论者为狭义伤寒,只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皆归温病。
1.1伤寒(风寒感冒)
有起病为纯表证者,有起病即表里同病者;有因未治、误治而传变者,以至于多经同病。伤寒,可投药速已;延误亦可酿成重证,甚至病入膏肓。
1.11桂枝汤证,核心指征:脉浮不紧、自汗潮热、恶风、苔薄白。
1.12麻黄汤证,核心指征:脉浮紧、无汗发热、恶寒、或身痛头痛、苔薄白。通常发热比桂枝汤证重。
兼证、变证举例
越婢汤证、麻杏甘石汤证,乃太阳伤寒兼阳明燥热证。此因患者原有阳明内热,外寒闭表使内热郁闭而加剧。所异:前者阳明燥热,以致汲水过度;又肺强则水不下利,行于皮下与外寒互结、积聚而肿。后者肺虚,阳明燥热袭肺,以致喘咳不已。麻杏甘石汤证西医当作“肺炎”治,如黑熊绣花,数日不能止咳;而经方1~2剂即差。
伤寒兼证、变证繁多,余者不一一细数,熟读仲景原著、《方解》即可。
伤寒,身痛者太阳病也,头沉重者伤湿也;头紧痛、骨骼疼痛者,病入阴也。
伤寒,阳盛者太阳受之:太阳伤寒,阳明实者寒包热;阳明虚者,寒湿而呕;阳明虚、少阳强者,则成不和证。少阳者,三阳之枢也。太阳、少阳同病,先解少阳之枢;三阳同病,常以解少阳为重;少阳、阳明同病,属热者可泻阳明而救少阳,用大柴胡加芒硝汤之属;属寒者宜同而温之,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之属。此所以少阳为三阳之枢也。但是,外感由太阳传入少阳,必然累及阳明;内伤由阳明传入少阳,则未必累及太阳,常因久病、病重方才累及太阳。
伤寒,阳弱者直中少阴:少阴肾经与督脉相连,所谓肾主骨者,实督脉(脊柱)为骨骼之中枢也。脊椎之顶连脑干,故少阴伤寒、后脑先痛。痛至颠顶,则病入厥阴。痛至前额及两侧,则病入太阴;太阴实涵盖三阴,太阴病则三阴全病。三阴伤寒,痛至两侧耳内最逆。(热病先痛两侧,痛至后脑最逆。)少阴伤寒,四逆汤主之;厥阴伤寒,脏证吴茱萸汤主之,经证当归四逆汤主之;太阴伤寒,上三方合而主之。
太阴伤寒有两种:一是伤寒直中太阴,呕逆、头紧、沉重,附子理中汤可解;二是病由少阴传厥阴、再传太阴,病至太阴则三阴同病,须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阴阳传变:
少阳为枢、厥阴为枢,二枢相互沟通,犹日月东起西落也。少阳病失治,传于厥阴,厥阴再传少阴、太阴。少阳传厥阴,多变为热病,盖因少阳实,则厥阴亦实也。
厥阴病不治,可传少阳,少阳传阳明,以至六经皆寒。由阳传阴,由阴传阳,皆可致六经同病。亦有体弱者,起病则六经同病。
外寒,阳遏者头胀;外热,引阳而浮者,头或胀;阳自盛者,头亦胀。湿者头沉重;伤寒误服凉药,头愈沉重。燥者头中虚空茫然,发散过度耗津,头中空荡,服地黄、葛根、芍药、甘草解。
阳明燥热,狂躁,前额胀痛、不沉重;阳明湿热,焦虑,头胀、沉重。
少阳燥热,烦躁,耳侧胀痛、不沉重;少阳湿热,呕逆,头胀、沉重。
少阴燥寒,惊恐,后脑紧痛,不沉重;少阴寒湿,恶寒,头胀、沉重。
厥阴燥寒,慌乱,颠顶紧痛、不沉重;厥阴寒湿,痹厥,头胀、沉重。
太阴燥寒,呃逆,全脑紧痛、不沉重;太阴寒湿,呕逆,头胀、沉重。
《素问·脉解》: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越,故耳鸣也。伤寒亦常有耳鸣者,然有虚实之分:阳明实者麻杏石甘汤、白虎汤、大柴胡加芒硝汤之属,或承气汤类、抵挡汤类。若是少阴伤寒日久病及三阴,虚阳浮越者,当温阳治三阴。详见《辨证》篇,辨升降沉浮一节。
尝治伤寒十几日,耳鸣、耳胀、头痛、鼻塞流涕、人中干红脱皮,脉轻取浮濡、按之沉细,余以:麻黄10 g、细辛5 g、附子15 g、吴茱萸10 g、生姜10 g、当归15 g、白参15 g、茯苓30 g、白术30 g、炙草15 g、陈皮10 g、黄芩10 g,三剂痊愈。此证耳鸣、耳胀,非白虎汤证之实火,乃三昧真火上炎所致!
又治伤寒十几日,鼻腔肿痛、干燥,脑漏,粘涕色黄、似果冻难出,头闷,后脑、颈部沉重、麻木不仁。脉浮滑有力、按之弦紧。首诊疏方:姜黄20 g、蝉蜕10 g、大黄20 g、僵蚕20 g、麻黄10 g、桔梗15 g、荆芥穗30 g、防风15 g、细辛5 g、白芷15 g、川芎15 g、当归15 g、生石膏30 g、礞石30 g、黄芩15 g、法半夏15 g、天竺黄10 g、地龙20 g、升麻6 g、甘草6 g。
每剂另以乳香3 g、没药3 g,散服。
服完2剂,去礞石、天竺黄,加重楼、制南星各10 g又服2剂,共四剂而差。《本草纲目》载有一物:梁上尘。一般药物难以加工到如此细度,此物可飘入窦管深处,使黏涕嚏出。昔时乡间百年土屋寻常可见,今已难得!
1.2风寒阻窍
太阳伤寒,气盛者经受之,气弱者脏腑受之,寒过太阳即入清窍。
伤寒哈欠不止者,风寒袭肺,少时即咳。病从足膀胱太阳经传手太阴肺经。
鼻塞,无哈欠或偶有哈欠者,风寒阻窍也,其不咳、或偶有微咳。又兼流涕者,乃湿盛、寒水客于清窍(脑)。
气实者,卫表抵御风寒;气虚者,则风寒阻窍;更虚者,风寒袭肺。
1.21风寒阻窍证
用嘴呼吸多,病多入手六经;用鼻呼吸多,病多入足六经。风寒阻窍易使寒入六经,当用荆防败毒散。核心指征:脉浮或浮紧;无汗、发热或轻、恶寒重,鼻塞、头疼重于身疼。或有清涕。
因寒入六经,不全在太阳,故脉或不紧、发热或轻;风寒入里,恶寒重;寒阻清窍,故鼻塞、头通重于身痛,或全身乏力。兼微咳者,气虚益重也,当用人参败毒散;虽加人参,亦可增加桔梗用量。
1.22寒湿阻窍证
羌活胜湿汤主之。核心指征:脉浮或浮紧,鼻塞,舌苔白厚,头胸闷、恶心,周身沉重、疼痛。清涕多,无汗或微有潮汗。
因其湿重,故:苔厚,头胸闷、恶心,周身沉重;清涕增多,或微有潮汗。
1.23 寒湿气虚证
可用玉屏风合桂枝汤加减应用,亦可合时方、时药。附医案:
哑科验案:清涕不断
女婴,8月龄,体重约8.5kg。因天气变冷,忽然清涕不断,就诊时病已四日。其涕清稀、无色不黏,随拭随出。无鼻塞,苔薄白。观其精神爽朗、活泼,无发热、无汗,一日之中除偶有两三哈欠以外,无丝毫表证迹象。为疏方:
黄芪10 g 白术10 g 防风3 g 羌活3 g 苍耳3 g 藁本5 g 甘草2 g
煎两次混合服用,三剂痊愈。此证本当用散剂,但患者年幼,恐灌服发生危险。辨证要点:虚重实轻、湿多寒少。忌用辛夷、葱白之属。
上案之方虽治此病,但重于去实而轻于补虚;玉屏风加桂枝预后稍好,要服七剂以上才能增强体质,但易助内热风火。余所验之最效者,余谓之为《振中葆育汤》一般剂量:
黄芪10 g 党参10 g 苍术10 g 干姜10 g 桂枝10g 大枣10 g 五味子10 g 半夏5 g 炙甘草5 g
成人使用,当二至三倍药量。
此方为桂枝去芍药加味而成;又与小青龙暗合,可视作青龙去麻细芍,加参芪术枣。适用于小孩体弱,宗气虚弱,食欲不振,常流清涕、易感冒。虽不咳,亦当用五味子、半夏,敛肺清热,以免升发过度。实有内热者,宜加减使用。一般一二剂差,食欲大振,三四剂即体质大幅增强,预后极其良好。体弱者可续服至七剂以上,后续可略作变更,如苍术易为白术。兼它证者,可以灵活加减:肝旺痰湿加黄芩、地龙,肺热加前胡,清窍寒重加防风、当归。
然临床往往虚实相间,错综复杂。治一孩,自述鼻涕倒流入口腔中。处方:
黄芪15 g 白术12 g 防风6 g 苍耳13 g 藁本10 g
甘草5 g 干姜10 g 泽泻10 g 前胡10 g 地龙10 g
2剂痊愈,无不适。若是成人,可取此2~3倍量。
此案以气虚痰湿壅盛为主,故以玉屏风合甘草干姜汤加味。然因湿盛,甘草只用5克,更加泽泻利尿升阳。无鼻塞、头痛,不用麻黄、桂枝、羌活、辛夷之属,只用苍耳、藁本除痰湿。为妨前药温燥伤及肝肺,加前胡地龙平肝清肺,又降其痰,此乃本案最高明之处。古人云:学医难在识药遣方矣!
某女,45岁,咳嗽哮喘、痰中带血。先予三剂《新定喘汤》,不再咳,也不再哮喘,但仍嗽血。主述易感冒流清涕,头闷头痛,于是想起专为小儿而设的《振中葆育汤》为疏方:
黄芪30g、党参30g、苍术15g、炙甘草15g、干姜15g、桂枝30g、大枣6枚、五味子15g、半夏15g、枳实15g、桃仁泥15g
5剂。不想两剂痰中已不见血(不代表没有潜血),根据病情嘱其自备药物加减:嗽黄痰加黄芩、地龙各15g;头闷、头痛加当归、防风各15g。服完5剂,再加5剂,又嘱其每日服白参15克。服完半斤人参后回信,已不容易感冒,即使轻度感冒,也不咳嗽。
1.24寒湿阻窍兼内热证
驱外寒,总体参考上节;注意虚实寒湿之偏重,加减应用。变证加减应用:肾寒者,附子;口干者,加葛根;湿极甚者,加茯苓、泽泻。
凡鼻塞,涕浓稠或杂有浓稠者,必有内热。外寒与内热相博于清窍,故鼻塞;内热煎熬水津,故涕浓。因头乃诸阳之会,故内热可能来自诸经;故此病百案可有百方,不一而同。
表寒里热者,参考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
阳明腑实者,以泻下为上。参考承气汤类、抵挡汤类,可加引经药白芷、川芎、地龙等。
胃中燥热者,参考白虎汤类,加知母、花粉等;胃中湿热者,参考连芩汤类,加半夏、竹茹等。
肺中燥热者,参考白虎汤类,加芦根、薏米等;肺中湿热者,黄芩、半夏、地龙。尿不利者加车前子。
肝胆湿热者,可参考柴胡汤类、泻心汤类、陷胸汤类,与茵陈蒿汤等加减。。
心肾湿热者,参考四妙丸,加木通、黄连等。
1.25痰热闭窍急救方
姜黄30 g 大黄45 g 黄芩45 g 黄连30 g 芒硝15g 蝉衣20g
贡菊30 g 川芎30 g 石菖蒲60 g 广地龙30 g 全蝎8~12g 蜈蚣3~5条
心热盛者加磁石100 g,肝热盛者加生石决明100 g,发狂者加明矾、朱砂(散服)、磁石,急煎而服。
略缓,可兑入竹沥100 ml、姜汁3 ml 服。亦可服大剂牛黄蛇胆川贝液。亦可用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对证治疗。亦可以五胆八宝药墨磨汁,淋口腔、鼻腔内。
外用可予取嚏散
寒闭者:细辛、皂荚、白芷、瓜蒂、冰片(冰片少许,其余各等份)
热闭者:芒硝、皂荚、白芷、瓜蒂、冰片(冰片少许,其余各等份)
碾成极细粉,吹入鼻腔中。
1.3风寒袭肺
哈欠不止,少时必咳。风寒破卫表,过清窍,郁闭太阴肺经,需与其它伤寒证区别。患此者多气虚,故多有痰,咳嗽并举。多兼表证,核心指征:胸闷,喜热饮,微口干、咳吐黄浓痰。
黄浓痰者,感染也;寒邪多燥,又寒郁气滞而津伤,故使肺中寒热互蕴。通宣理肺丸主之,妙在以前胡、黄芩清肺热。可据寒热虚实之况加减。
此证当与伤寒诸证区别,尤其是与表里皆寒的小青龙汤证区别。又稍口干,乃因水津不布,与阳明燥热不同。大青龙证乃里有燥热,而此乃里有湿热痰阻。
哑科验案:
小孩一岁多,鼻流清涕,口水多,咳嗽有水声,痰清稀起泡略黏,夜卧烦躁不安。舌润淡红,苔白略厚。为疏方:
茯苓15g白术15g桂枝3g炙草3g干姜3g旱法夏3g僵蚕10g
二剂,服一剂,诸证消退,一晚安睡、未咳一声。
----此方与《诊断》篇“苓桂术甘汤去桂加菊”案一样,都是苓桂术甘汤加减。经方自可套用,亦可随意加减,同样效若桴鼓。何必守株待兔,徒作庸人自扰。
哑科验案:风寒阻窍兼咳嗽、哮喘
婴儿,7月龄。因晚上打被子受风寒引起。
首诊:有哈欠、鼻塞,鼻涕有清稀、有粘稠,发热无汗。为疏方:
黄芪6 g 白术6 g 防风3 g 羌活3 g 辛夷3 g 苏叶5 g 麻黄2 g 枳壳3 g 炙甘草3 g
二剂后不再发热,但病情有变:
舌苔白中泛黄、偏厚。鼻塞,鼻涕有清稀、有粘稠,偶有黄浊。咳嗽、痰鸣,哮喘。痰涎饔盛,质粘起泡。为疏方:
党参10 g 黄芪10 g 白术10 g 茯苓10 g 炙甘草3 g 羌活3 g 防风3 g
麻黄2 g 白果5 g 杏仁5 g 黄芩5 g 前胡3 g 旱法夏3g 葶苈子10g 僵蚕5 g 陈皮3g 枳实3g
二诊2剂,三诊2剂,用药稍有小异,记不清了。四剂痊愈。
一般风寒透过清窍袭肺以后,会减轻清窍的压力。风寒阻窍与肺病同时重者,较为少见,加上内有肝风湿热,因此用药颇为掣肘,故四剂方愈。
本案初诊,其误有二:其涕粘稠,必有内热;风寒袭窍,仅以芪、术卫外则不足,必加参、苓以实中。余每忆此类,常懊愧不已;谨此志之,籍以自砺,兼诫后学。共和六十七年岁在乙未葭月初四日浏阳黄可清。
2.1风热
2.11风热郁表
核心指征:脉浮、或数,苔薄白或微黄,发热无汗或微有潮热,头闷、无精打采。
病在卫分,银翘散主之。
2.12风热犯肺
核心指征:脉浮数,表证稍退,而咳嗽、口干加剧。多为燥咳,无痰、少痰。
此证重在气分,风热破卫表而袭肺,桑菊饮主之。
患风热者,除强受外邪者,多因本有内热以致招引外邪。变证兼证加减:阳明燥热者,加石膏、知母,花粉;阴虚重者,加地黄、玄参、麦冬;肝脏燥火重者,倍杭菊,加生石决明、生牡蛎。
本有湿热者,当按湿热治。
2.13热入营血,按卫气营血辨证治疗!
温病热入营血,亦可刮痧急救、寻痧放血、刺十宣放血。热厥者,掐人中、刺人中、内关。
2.2暑病
暑天汗多尿少,汗多易至津亏血燥,尿少则使血热。暑天阳气盛,气血汇集于体表,故内阳、外阳相争于表。气血被关闭在外周,就会中暑;脏腑气血不足,被格拒导致中虚。故中虚者不宜服大剂黄芪,凡咳嗽者无论寒热虚实皆当慎用黄芪。若是多食生冷,又使中气更虚,病则吐泻。里中虚寒,顿受外寒直中肠胃,也易得吐泻之病。下利重者,亡其阴。
2.21暑湿
核心指征:脉浮滑数或濡数,舌苔白厚或黄,头身沉重,恶心脘痞。
表寒者,香薷饮;寒热并有者,新加香薷饮。然亦可用伤寒方加减,只需对证即可。
湿盛兼热者:六一散加减。
湿热两盛者:滑石、竹叶、黄连、木通、鱼腥草、车前草等加减。
内伤寒饮者:藿香正气丸。
寒湿伤中重者,理中汤、四逆汤之类。常用药如下:
附子、干姜、吴萸、苍术、半夏、黄芩、黄连、茯苓、泽泻、人参、炙草、苏梗、赤石脂、灶心土、明矾。
2.22暑燥
暑热兼燥者: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等加减,热盛者加蝉衣、花粉。夏日心绪亢奋急躁者,血液加速流向四周,脏燥生热而成此证。蝉衣甘寒、泻心润燥,最宜此证。
阴暑一证,为外感风寒,兼脾胃水湿、心血津亏燥热。故当解表、建中、补津并重:
甘草15g 盐制乌梅30g 冰糖100g 麻黄10g 杏仁15g 桔梗15g 炒苍术15g 炒厚朴15g 炒枳壳15g 人参15g
---临床寒热虚实各有不同,当灵活加减。
2.23 暑热与伤中综合症
暑天气血行于外周,如果散热不畅,则郁闭;脏腑气血少,故中气反虚弱。暑天耗气,暑病多兼气虚;多食生冷,又伤湿。第一步:掐人中,刮痧透热,寻痧放血,刺十宣放血。然后灌药。有鲜薄荷者,可用其擦身。急重症用药,多应先救其中,常用药:
人参、苍术、 茯苓、干姜、炙甘草、陈皮、木香、藿香、半夏、黄连、槟榔、厚朴、草果、砂仁等
气虚重,多用补气药;气滞者,多用理气药;湿盛者,多用利湿药;寒重者,多用温中药。
其中缓,可解其外,常用药方:人参白虎汤、银翘散,蝉衣、白芍、鲜薄荷、鲜鱼腥草、鲜车前草等。
2.3湿热与燥热。
燥热病通常血中津亏,要重用葛根、升麻、生石膏、芦根、白茅根、花粉、青黛等增水灭火,以使营热从血中透出,从卫表而散。气营两燔者,要与凉气药配合。但中虚者不可过于寒凉,伤中气则使毒内陷,气虚血热者要配伍相关健脾补气药。麻疹之治法多属此类,转营透气大概也是如此。
湿热通常是痰湿积聚,常用:黄芩、黄连、瓜蒌籽、白芥子、红花、白芷、防风、归尾、地龙、僵蚕等活血化痰除湿之品。痰阻一除,病不难愈。
麻疹、水痘乃毒自里出,世上本无解斯毒之药,唯有透疹而出能解。此类病当外避风寒、内忌油腻,使其透而不郁、不闭!疡科诸疾亦当参考此节,分燥湿虚实等等。
3咳嗽哮喘
3.1咳嗽,前文已讲多种;亦有纯虚证者,例如阴虚干咳,只一副生脉饮治好者亦有;此类种种,将在以后各章附论。咳嗽只是一种证状,而重在治本。《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复有经络、筋骨受伤者,亦令人咳嗽。故咳嗽一症,必辨诸经络脏腑方能溯其源,然后治其本。经络脏腑,又需辨其病形病态,湿热、燥热、湿寒、燥寒,气血阴阳之虚实,血瘀、痰积等内外伤。以上皆需详细稽查,方能一举中的。
前医云,内不治咳嗽,实乃未得其法也。此举三例,以资参考。
两小儿伤寒三日,大的11岁,小的6岁。咳嗽有水声,汗出低热,不欲饮食,稍有清涕,舌苔白浊,脉浮有力。此因三日前受寒,表虚不固,风寒袭肺,兼有食积,痰湿内盛。为处方:
桂枝15g 白芍15g 炙草10g 大枣6枚(去核) 生姜10g 杏仁泥15g 厚朴15g
黄芩15g 法夏15g 前胡15g 地龙15g 太子参30g
一剂,煎两次混合。大儿服2/3,小儿服1/3,分两次服。大儿服完药,小儿只服了一次,不到一半,次日皆痊愈,一声不咳。
肝郁热、痰粘难咯案:
北柴胡10 g 白芍15 g 郁金15 g 旱法夏10 g 黄芩15 g 芦根15 g 全栝楼40 g 生姜5 g
(药店无全瓜蒌,代以瓜蒌皮20 g 加炒蒌仁碾碎20 g)
一剂收功,豁然开朗,粘痰尽除。凡见痰粘,必疏肝泻心。
肋骨骨折导致肺积水方:
黄芩30 g 半夏15 g 槟榔30 g 枳实30 g 厚朴30 g 大黄30 g 芒硝10 g 明矾6g 土虫10 g 葶苈子60 g
泽兰30 g 桃仁20 g 郁金15 g 香附15g 三棱15 g 莪术15 g 降香10 g 苏木10 g
一剂而痰减大半,二剂而止。
3.2至于哮喘:哮乃痰阻而鸣,嗽而不解则哮;喘乃扩张失控,咳而不解则喘。有喘而不哮者,如麻杏甘石证、白虎汤证、大承气汤证,此皆属燥热者。湿寒、湿热者,必哮喘并举。
哮喘有因它病传肺者,如血寒而哮属当归四逆汤证者;肺自哮喘者,表里皆寒者多宗《小青龙汤》,表寒里热者,也可用《大青龙汤》,但生石膏是增液清燥热的,痰湿盛者反不宜。痰湿盛、虚实并有者,《新定喘汤》主之。
麻黄6 g 杏仁15 g 白果仁12g 桔梗10 g 芦根10 g 前胡10 g 旱法夏10 g 黄芩10 g 党参15g 白术10 g 茯苓10 g 陈皮10 g 枳实10 g 甘草5 g 生姜3片
剂量可以酌情调整。痰湿极重者,加苍术、泽泻;痰湿极重而心肝火旺、血热者,不宜苍术,则加地龙、车前子、莱菔子、葶苈子适量。粘痰难咯者,加全栝楼;痰浑浊灰黄色而肺燥(感染)者,加鱼腥草20~50 g不等。气虚甚者,党参可加量。胸闷者,加桃仁泥20 g,头煎开几分钟即可,可使肺络免受邪毒之伤。
此方一剂定喘止咳,二剂神清气爽,三剂收功,无胸闷气短等后遗症。
哮喘咳嗽厉害者,多咽喉红肿。幼儿无脉可凭,成人喘咳不止,脉象往往失真,亦不足为凭,故当慎用桂枝。肺部疾病用药,除八纲辨证外,应特别注意升、降、湿、燥。此方表里通治,与“通宣理肺丸”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又有过之而无不及。
体弱有哮喘史者,伤寒初起即可用此方。余屡患斯疾,曾因伤寒只有表症而只用表药,反弄巧成拙,换数方后病加剧,仍以此方三剂收功。此方发表之功,不可斗量。余亦曾用射干麻黄汤等,效果均不理想。兼它证者,均可用此方先救其急。
此方以补助攻,发表之功不可斗量,止呕止泻亦神效。尝治一四月龄婴儿,前医误投过寒之药,刻诊:发热、咳嗽哮喘、呕吐、腹泻,投以此方,入口即呕,喝了几次才喝进几毫升药汤,申时一服,当夜定喘咳止、热退,次日呕吐、腹泻好转,三日痊愈,只有打嗝四五日后才完全消失。
咳嗽哮喘,痰涎壅盛严重者,胸满不得卧,不宜用芍药、乌梅、山楂之属。痰清稀属虚寒者当利尿升阳,利尿之法:平肝、泻心、健脾、温阳,地龙、木通、苍术、泽泻、车前子、桂枝、附子、细辛等,可择机而用,但都需以麻黄为君。不管内外科,凡水津外溢,皆可用甘草干姜汤。温阳利尿,不仅仅是排掉多余的水,还可以使逆行任脉之阳火下潜。再从督脉升发出去,任降督升,自然气血和畅。
若是阳明积滞,甚至便秘者、蓄血者,当泻阳明以救太阴,常用承气汤类、抵挡汤类加减,可加炒瓜蒌子(碎)、炒莱菔子(碎)、生乳香、生没药等化痰通便药。痰粘难咯者,则用大小陷胸法。此类不宜用银花、竹叶、芦根、白茅根、桑白皮、土茯苓、车前子之类清热利尿药,这些药非但清不了阳明热毒,还会利尿升阳,加重病情。用灭火器灭火,必须对准火苗根部,若是对着外焰喷,火苗压下去会横射烧裤裆。用清热利尿治此证,就像是对着外焰喷灭火剂。
还有一类虚实并重者,当攻补并用:
扶正常用:人参、炙甘草、茯苓、炕白术、蜂蜜、附子、肉桂粉、补骨脂、淫羊藿等
攻邪常用:枳实、厚朴、大黄、炒瓜蒌子(碎)、炒莱菔子(碎)、生乳香、生没药。
-----虚实并重者,生死常在一线之间,故药味、剂量都必须精确计算。
痰湿哮喘患者,大多肝旺脾弱、肺肾两虚、上实下虚,虚阳上浮,甚至亡阳欲脱。任脉不降,督脉不升,气血逆行于任脉,外邪荫闭督脉。亦有平时不喘,长年哮鸣者,乃痰盛、慢性气管病变,已属难治。成年人肺泡出现大空洞,不可逆。治当平肝、健脾、消导、夯肾。常用:黄芩、半夏、僵蚕、地龙、茯苓、白术、附子、人参、南沙参、白果仁、莱菔子、桔梗、甘草等。
肺心病患者,多见真武汤证,此虽不能根治,却可救一时之急。可惜世人多不信中医,虽冤死而不悔。
药治一时,养益终生,需注意调养:饮食清淡、有节。避寒暑和敏感源。晨练吐纳,以提升肺功能;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最要疏肝泻心、少思寡欲:“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3.3 肺痈。
痰浮而痈沉,因为痈使自身组织腐败变成的。苇茎汤主之,常用:
鱼腥草、金荞麦、苇茎、白茅根、冬瓜籽、瓜蒌子、薏米、桃仁、 桔梗、甘草、乳香、没药等
气虚者,加人参或党参。肝亢肺燥者,加生牡蛎、瓦楞子。肝热风动或涎盛者,加僵蚕、地龙。痰热者,加天竹黄、竹沥,佐少许鲜姜汁。血瘀重者,可加茜草、蒲黄、三七、血竭等。
3.4 肺痨
古称传尸,今论为结核杆菌感染,此菌如梅毒可在人体任何组织繁衍,故难治。西医已有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案,今用中医治者鲜少。其证多属阴虚,久则气阴两虚。无痰,或略有痰;多燥伤肺络出血、淤血。中医治咳并非难事,难在使病菌绝迹。若患者有所不适,中药可以辅助治疗,主要是做生理支援、使患者舒适。
4 伤寒常见发热归类总结:
《伤寒论》中,风寒表证有两种最基本证型,即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其中桂枝汤证由于表虚自汗,发热并不严重;麻黄汤证由于无汗,故发热重。又有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悉数依法而治。项背强几者,葛根汤加减。葛根、白芍为对药,调和营卫绝妙,头痛甚者加川芎。寒入少阴者,发热脉沉,麻黄细辛附子汤。余亦尝以麻黄汤加当归、陈皮助其发表,得效良好。
伤寒诸热必得汗而解,然有屡服不得汗者,或微汗而热不解者,其必有变证、兼证。
4.1 太阳表证兼阳明蓄血证。教科书上称之为太阳蓄血证,其实蓄血的是阳明。手阳明大肠经蓄血,然后病传胃、肝、胆;如果出现心烦不寐、神昏谵语等症状,就已经伤及心与心包。治法:根据表之虚实以麻黄汤、或桂枝汤、或其它一方与桃核承气汤相加减。
另有抵当汤证与桃核承气汤证又不同。桃核承气汤证是病由气分传至营血,病源在气分,故以泻下为主、活血为辅。抵当汤证病源在血分,故以破血为主、泻下为辅。
4.2 太阳蓄水证。太阳蓄水证通常有汗,是由于痰湿郁阻而热不得解;体温或许不很高,但持续不退。病程日久或输液治疗,最易引起腹泻。治法:根据表之虚实程度,解表药与五苓散加减,湿病轻者易之以苓桂术甘汤。一般情况下,以桂枝汤加党参、白术、茯苓即可。在复杂情况下,还有配伍活血药的活血利水法,配伍温阳药的温阳利水法,各需临机应变,恕不赘言。此证当表里双解!时方常配伍羌活、防风,然对于蓄水在里效果弱,竭阴血太过又不能治其源。
表寒、里有湿热证,可用黄芩、黄柏、泽泻、灯心草等。据说有并发湿热黄疸者,加利湿退黄药,茵陈蒿汤主之。蓄血证并发黄疸者,只需泻下救胆,不需用利湿退黄药。
4.3 太阳表证兼营热证。常见畏寒、发热、心烦不寐、神昏谵语,而无其它兼证。我见过的都是无汗的表实证。此证只用麻黄汤、葛根汤等无效。治法:解表剂加黄连、栀子。清营热,此乃古人绝招,即《伤寒论》诸泻心汤之法;以今学而论,就是抑制免疫亢奋,然此法需辨证清晰才能用。树木抗拒寒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进化成针叶树,一种是落叶过冬。抑制免疫亢奋就类似于落叶树的生存方法。常绿阔叶林只能在温暖的地方生存,越往热带树叶越大,热带叶面巨大的常绿阔叶树,在亚热就不能生存。
曾治一小儿,首诊予麻黄汤一剂,无一丝效果。复诊发现患者舌尖变得很红,嘴唇也红,手脚心温度高于它处,就在原处方上加两味:麻黄4 g、桂枝5 g、杏仁6 g、炙甘草3 g、栀子3 g、黄连粉1 g(兑汤服),加适量蜂蜜矫味,二剂痊愈。心在上焦,故黄连散服。此法需辨证无误才能用,没有10成把握不要用。
生地之类甘寒凉血药不可用,用则引寒入血,最伤肝、肾。余曾以身试药,解表药加生地15g、丹皮10g,只服半剂即头痛,颠顶犹痛甚。退而思其理:苦寒药燥,虽寒凉而能迫血中水外出,故无留寒之虞;甘寒药润,引体液中水补于血,反引寒入血。
然鲁南名医许太海尝用冰糖、地黄合麻黄汤治伤寒,或许是北人多食煎烤麦制品、陈醋、生蒜,以致体燥津亏,单用麻黄汤则发不出汗,必须以冰糖、地黄补充津液、提高血容量。抑或更有真阴虚者,当予阿胶合地黄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