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现在认同的说法有一两=3-5克的. 还有认为一两等于13-15克的.
古代秤不方便应该不追求误差那么小,3-5克差距不大,下文按照3来讨论. 13-15克差距不大,下文按照15来讨论.
以麻黄汤为例: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按1两等于15克,那3两麻黄那是40多克, 相对现代麻黄只用几克就明显有效.
这里杏仁用70个大概大概是30克.
如果按照3两等于9g来说,好像和杏仁重量不成比例.
但这里的杏仁只是补益用,不排除比例失调也合理的可能.
黄芪3两,芍药3两,桂枝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
大枣十二枚(约等于35克)
黄芪3*3=9克
从比例来看. 但不否定,大枣只是辅佐,量大有失比例也正常,且很多方的大枣都是十二枚. 所以这个观点仅能参考.不能否定是一两为3克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两,桅子十四枚,大黄二两
栀子十四枚,大概在25克,
这里茵陈藁,六两 应该是 6*3=18 还是6*15=80g
还有大黄, 2两, 应该是2*3=6 还是2*15=30g
以我经验来看,还是应该是一两算3克比较合适, 6克大黄足以让人泻了.
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芒消二两
桃仁五十个大概是20克.
这里大黄4两 应该是4*3=12克,还是4*15=60克
虽然此方要泻下,但是60克大黄,根据个人用药经验还是太太过.
且还有芒硝二两,这么看也应该是2*3=6克,还是2*15=30克.
下面以药材重量和水量比例来推算:
出土量具证明 伤寒论的一升就是现在的200ml.误差大概1%. 这个业界大概没有争议.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三两+三两+二两+三两=11两 大枣十二枚=35克
这里赘述一下, 大枣肯定是干的,古代经济不足以支持鲜货,拿过鲜枣的就是知道,是很容易坏的. 生姜也是干姜,是嫩干姜.
11两应该是11*3=33克,还是11*15=165克
如果按照15克来算,165+35克等于是200克. 干药材.
水七升大概是1.4升,要煮到三升,也就是600毫升.
600毫升,几乎无法溶解这200克药材.
不大可能是说让减去药渣的水量,因为药渣膨大后沉淀底部太难判断药液有多少,只能说是看液面剩余三升.
先随便写一点,后面写 钱和分铢
古代秤不方便应该不追求误差那么小,3-5克差距不大,下文按照3来讨论. 13-15克差距不大,下文按照15来讨论.
以麻黄汤为例: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按1两等于15克,那3两麻黄那是40多克, 相对现代麻黄只用几克就明显有效.
这里杏仁用70个大概大概是30克.
如果按照3两等于9g来说,好像和杏仁重量不成比例.
但这里的杏仁只是补益用,不排除比例失调也合理的可能.
黄芪3两,芍药3两,桂枝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
大枣十二枚(约等于35克)
黄芪3*3=9克
从比例来看. 但不否定,大枣只是辅佐,量大有失比例也正常,且很多方的大枣都是十二枚. 所以这个观点仅能参考.不能否定是一两为3克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两,桅子十四枚,大黄二两
栀子十四枚,大概在25克,
这里茵陈藁,六两 应该是 6*3=18 还是6*15=80g
还有大黄, 2两, 应该是2*3=6 还是2*15=30g
以我经验来看,还是应该是一两算3克比较合适, 6克大黄足以让人泻了.
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芒消二两
桃仁五十个大概是20克.
这里大黄4两 应该是4*3=12克,还是4*15=60克
虽然此方要泻下,但是60克大黄,根据个人用药经验还是太太过.
且还有芒硝二两,这么看也应该是2*3=6克,还是2*15=30克.
下面以药材重量和水量比例来推算:
出土量具证明 伤寒论的一升就是现在的200ml.误差大概1%. 这个业界大概没有争议.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三两+三两+二两+三两=11两 大枣十二枚=35克
这里赘述一下, 大枣肯定是干的,古代经济不足以支持鲜货,拿过鲜枣的就是知道,是很容易坏的. 生姜也是干姜,是嫩干姜.
11两应该是11*3=33克,还是11*15=165克
如果按照15克来算,165+35克等于是200克. 干药材.
水七升大概是1.4升,要煮到三升,也就是600毫升.
600毫升,几乎无法溶解这200克药材.
不大可能是说让减去药渣的水量,因为药渣膨大后沉淀底部太难判断药液有多少,只能说是看液面剩余三升.
先随便写一点,后面写 钱和分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