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伤寒金匮度量考

六经八纲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20/12/08
帖子
698
获得点赞
111
声望
43
所在地
大陆以外
大概现在认同的说法有一两=3-5克的. 还有认为一两等于13-15克的.

古代秤不方便应该不追求误差那么小,3-5克差距不大,下文按照3来讨论. 13-15克差距不大,下文按照15来讨论.



以麻黄汤为例: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按1两等于15克,那3两麻黄那是40多克, 相对现代麻黄只用几克就明显有效.

这里杏仁用70个大概大概是30克.

如果按照3两等于9g来说,好像和杏仁重量不成比例.

但这里的杏仁只是补益用,不排除比例失调也合理的可能.



黄芪3两,芍药3两,桂枝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

大枣十二枚(约等于35克)

黄芪3*3=9克

从比例来看. 但不否定,大枣只是辅佐,量大有失比例也正常,且很多方的大枣都是十二枚. 所以这个观点仅能参考.不能否定是一两为3克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两,桅子十四枚,大黄二两

栀子十四枚,大概在25克,

这里茵陈藁,六两 应该是 6*3=18 还是6*15=80g

还有大黄, 2两, 应该是2*3=6 还是2*15=30g

以我经验来看,还是应该是一两算3克比较合适, 6克大黄足以让人泻了.



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芒消二两

桃仁五十个大概是20克.

这里大黄4两 应该是4*3=12克,还是4*15=60克

虽然此方要泻下,但是60克大黄,根据个人用药经验还是太太过.

且还有芒硝二两,这么看也应该是2*3=6克,还是2*15=30克.





下面以药材重量和水量比例来推算:

出土量具证明 伤寒论的一升就是现在的200ml.误差大概1%. 这个业界大概没有争议.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三两+三两+二两+三两=11两 大枣十二枚=35克

这里赘述一下, 大枣肯定是干的,古代经济不足以支持鲜货,拿过鲜枣的就是知道,是很容易坏的. 生姜也是干姜,是嫩干姜.

11两应该是11*3=33克,还是11*15=165克

如果按照15克来算,165+35克等于是200克. 干药材.

水七升大概是1.4升,要煮到三升,也就是600毫升.

600毫升,几乎无法溶解这200克药材.

不大可能是说让减去药渣的水量,因为药渣膨大后沉淀底部太难判断药液有多少,只能说是看液面剩余三升.



先随便写一点,后面写 钱和分铢
 
古今度量争议百年未有定论,可取最小值与最大值逐步增减以测疗效,当今环境还有谁再去做那试药人呢? :014:
 

附件

古今度量争议百年未有定论,可取最小值与最大值逐步增减以测疗效,当今环境还有谁再去做那试药人呢? :014:

现在西药研发要做几期临床实验,有不少吃【试药饭】的【职业药人】。

中医要做临床实验,也可以花钱招募志愿者。
 
现在西药研发要做几期临床实验,有不少吃【试药饭】的【职业药人】。

中医要做临床实验,也可以花钱招募志愿者。
在医院看见过招募试药志愿者的广告。医院的中医,看过病以后不关心疗效。在苏州,镇、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的中医,看完病后还煞有介事的要求患者留下手机号,但是从不联系。
 
比例对就行,伤寒论计量单位不统一,1两换算成3克就和其他计量药材的比例失衡了
为什么不注重分量最关键一点就是伤寒论的煎煮方法和现代的煎煮方法不一样
现代的煎煮方法
药材需要先浸泡30-120分钟,然后大火烧开再煮30-120分钟
而伤寒论的煎煮方法
无需浸泡,直接用开水煎煮
和现代的煎煮方法比起来,少了“浸泡”和“煮开”的过程
汤药就是药材的水溶液,浸泡和煮开能使药材析出更多的有效成分,用“伤寒论的分量+现代的煎煮方法”来煎药,普通药还好,碰到承气汤之类的虎狼药就是老寿星吃砒霜找死

再说一下比例,像是茵陈蒿汤
(栀子14个=14g,这个大多数伤寒论用量论文都用这个数字,教科书"伤寒论选读 第五版"里写栀子14个=7g,25g这个说法是有人说大颗的栀子14个=25g)
#伤寒论原版(汤剂)
茵陈蒿六两、大黄二两、栀子十四个
茵陈蒿6两=90g,大黄二两=30g,栀子十四个=14-25g
茵陈蒿:大黄:栀子=6:2:0.93-1.67
#通俗伤寒论(汤剂)
绵茵陈一两、酒炒生川军一钱、焦栀子十四枚
茵陈蒿:大黄:栀子=10:1:4.7-8.3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汤剂)
茵陈六两,大黄二两,栀子十四枚
茵陈蒿18g、大黄6g、栀子14-25g(原文引用“茵陈蒿六两,现在就是六钱,三六一十八,不到20g”)
茵陈蒿:大黄:栀子=6:2:4.7-8.3
#现代医案(论文:茵陈蒿汤古今医案方证对比研究)
统计结果发现现代医案中
茵陈最常用剂量分别为 30g(38.27%)。其次为 15g(14.4%)。最大剂量为 120g,最小剂量分别为 3g。平均剂量为27.8g,中位数为30g。
大黄最常用剂量分别为 6g(22.64%)。其次为 10g(21.23%)。最大剂量为 30g,最小剂量分别为 0.3g。平均剂量为 8.9g,中位数为 9g。
栀子最常用剂量分别为 10g(31.88%)。其次为 15g(24.02%)。最大剂量为 24g,最小剂量分别为 3g。平均剂量为 11.0g,中位数为 10g。
茵陈蒿30g、大黄9g、栀子10g
茵陈蒿:大黄:栀子=6:1.8:2
#台湾中医药司(汤剂)
茵陈蒿18g、大黄6g、栀子6g
茵陈蒿:大黄:栀子=6:2:2
#汤本求真(汤剂)
茵陈蒿21.5g、大黄7g、栀子7g
茵陈蒿:大黄:栀子=6.1:2:2
#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提取物颗粒)
茵陈蒿:大黄:栀子=4:1:3=6:1.5:4.5

从比例来看大多数人认为栀子十四个=汉代2两
(通俗伤寒论这个属于绍派因地制宜了)
(日本汉方这个是中成药,貌似是用了汉代1两=现代1钱的说法+栀子14个=14g,然后减轻了大黄用量,和刘渡舟的比例最像,这应该是近代伤寒派的标准用量了)

本人看法是伤寒论的方子有中成药就买中成药
不得已自己煎药除非按照汉代煎法煎药,否则还是用台湾中医药司之类的用量靠谱
真要较真的话原版分量(1两=15g)除以3来煎
像是茵陈蒿汤,用量就是茵陈蒿30g,大黄10g,栀子4.7个(4.7-8.3g)
按照汉代1两=现代1钱来计算有些方子的比例就失衡了,也不符合考证
 
最后编辑:
我看了很多的注解,确实很少人注意研究,张仲景在汉代,开一次的方药,其实相当于当今的几次?
只有郝万山老师提到了。。

而且郝万山自己亲自到博物馆借回了目前出土的的汉代的量具,自己亲自用量具测量,这比很多人只是书面泛泛而谈应该真实得多。。当然也只是郝万山老师的个人看法,好像并不被官方教材采纳。。

当然临床医家的用量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积累的临床经验,辨证地加减吧。。
记得很多人说过,学中医如果执着于死守某一个具体的数字,那么可能把中医学死了。。
例如:肺朝百脉,难道肺只能朝一百条经脉?难道超出一百条的其他的经脉,肺就不朝了?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 “服一升”,一次只吃一升。上诉的药量,是三次治疗量。

汉代
1斤=248克
1斤=16两
1斤=液体250毫升
1两=15.625克


清代
1斤=16两=590克
1两=10钱=36.9克
1钱=10分=3.69克
1分=0.37克

==============
按照张仲景的桂枝汤3次的治疗量,所以换算当今的开一剂中药的量,基本符合当今的目前实际状况

1剂桂枝汤,当今的剂量:
桂枝三两(去皮) =15.68*3/3= 15 克
芍药三两 ==15.68*3/3= 15 克
甘草二两(炙) 15.68*2/3= 10 克
生姜三两(切) =15.68*3/3= 15 克
大枣十二枚(擘)=12/3=4 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