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是经络,懂得人体有十二经络,对十二经筋就比较陌生了。十二经络和十二经筋,均都分布在骨骼之外,肌肤当中,是调整脏腑功能的两套组织器官,根据经络和经筋有不同的功能,经络直通脏腑主内,通过调整经络,治疗内脏疾病;经筋不通脏腑,行走于筋肉之间主外,治疗筋肉疾病。
中医治病分为内治和外治两种方法,内治依靠草药,外治法依靠经络;经络疗法也分为两种方法,治内依靠经络,治外依靠经筋。
经络大家较为常见,经筋不常见,缺乏认知,但经筋的应用面极其广泛,是非常实用的方法,这一篇重点讲解经筋。
古人有云:“有诸内,必行于外”、“病藏于内,证形于外”。薛己《正体类要。序》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这段话说明了形体内外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转变,互以影响。经筋性病症会影响内脏功能活动,内脏病变也会反应到体表经筋之上。所以,经络和经筋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各有各的功用,同时,又相互渗透。
我孩子在三十几岁时,发现心脏出了问题,主要反应在心脏搏动上,出现二连率,也称之为室早二联律。经常出现心悸、胸闷、气短。这种频发的室早二联律,如果长时间不愈,会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室速、室颤,导致心脏骤停。医院检查后要求住院,由于当时对心脏认识不足没有住院,采取民间方法自治,如拔罐、按摩、汤药等方法治疗,我也帮助他调整一段,也没有见到疗效,一晃几年过去了病情依旧。
我家珍藏很多中医书籍,他对于这些书籍很感兴趣,没事就翻开看看,然后,在自己身体上揉一揉,就这样的揉来揉去,心脏早搏不知不觉的好了,胸不闷了、气也不短了,自己长本事了,家人和班上同事,只要心脏不舒服,他也敢上手给揉揉,揉完之后都说挺管事心脏舒服,自己的病依靠经络治好了,周围的人也跟着沾点光。
他自治的重点放在胳膊上,胳膊上有肺经、大肠经、心经、心包经、三焦经、小肠经。他的方法是在这些筋肉上揉,用手一直把筋肉揉肿了,然后再肿的地方接着再揉,直至水肿消去为止。他运用的也不知何种方法,反正他的心脏早搏是自己治好的。治病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当心脏不舒服时自己就揉揉,这种方法即是保健,也是治疗,也是养生,不去医院,不打针、不吃药。
他治疗早搏运用的是经筋疗法。经筋疗法是外治法,外治法不治内脏病,为什么早搏治好了呢?这也是中医在治病上的一个特点,运用方法还要归结于经筋,属于筋肉疗法,自治为什么有效呢?体现了人体的整体观,为了说清这个医理、病理,便于认识经筋,还要从经络和经筋的治病机理说起。
什么是经筋呢?明.张介宾提出:“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盛之处,则唯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筋属木,其华在爪,故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而后盛于辅骨,结于肘腕,系于关节,联于肌肉,上于颈项,终于头面,此人身经筋之大略也。”
张介宾把经筋的医理描画的非常清晰,是细化《黄帝内经》关于经筋内容的第一人,一直为后人所尊崇。
经筋功能:络缀形体,著藏经络、通行气血,沟通上下、内外,应天序、护脏腑,联属关节,主司运动,体现生命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经筋是庞大的软组织结构平衡体,是人体最大器官,是一个大系统。经络和经筋是一个综合体,经络在其内,经筋在其外;经络直通脏腑,经筋不通脏腑。经筋内著藏经络、神经、血管、淋巴等系统,经络气血充足时,气血可贮藏于经筋内,以备不时之需,当经络气血不足,经筋气血可弥补之不足。
经筋呈裤带形状,分布在肌肤之下,如同一个半圆形的盖子,盖在骨骼之上,即保护经络及其组织抵御外邪,又为经络提供气血。我孩子自治早搏是遵循经筋理论,通过揉按经筋,刺激到经络、神经、血管、淋巴等系统,加快脏腑之间的气血循环。因手指对筋肉组织的挤压,促使经筋的挛缩、积聚、粘连、瘢痕等,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这样不间断的揉按,不断满足脏腑缺血的需求,迫使经筋内循环系统,打破气血阻碍,筋路受阻、气血瘀滞、营养不良、神经传导不畅及紊乱的状态,心脏的生理功能逐渐得到恢复。
有一年冬季,我的左臀部一直延伸到大腿痛,这种痛不是单一痛,而是麻、酸、痛、胀同时出现,一种疼痛还能忍受,要是几种疼痛同时出现,真是可想而知,为了缓解疼痛,我就站在那抬起大腿来回摆动。这种病症真怪,在屋内呆着痛感减轻,无论是走路和各种活动,都没有大的痛感,只要一到楼外走路疼痛难忍。我从未接触过这样的病症,也没有好的方法治疗,只能在治病当中摸索。我从不去医院,也没有求过医,我自己采取好多方法,大概自治几个月,不知何种方法奏效,大腿疼痛止住了,解决了我的一块心病。
相隔半年多旧病复发,也是在户外行走时出现的,患病的来头与上次一摸一样,在路上出现疼痛怎么自治呢?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黄帝内经》的一条治疗原则,叫做“下病上治”。臀大肌在下,肩膀三角肌在上,取三角肌自治。根据这个思路,我在左右两侧三角肌的前后处触摸,感觉左侧三角肌后面有一行结节,断定三角肌的结节,有可能是引发左侧臀大肌疼痛的治疗点。治疗点确定了,我站在那用手指在三角肌上揉按,越揉痛点越轻,只觉得不一会臀大肌就不痛了,再走路时一切都正常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就这一条治疗原则,臀大肌的疼痛治好了。
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因塌鼻子找到我。这个小女孩的爸爸也是塌鼻子,因为孩子的鼻梁塌陷,自然鼻孔就翘起,看起来非常不舒服。
鼻梁在颧骨弓的中间,是一块较硬的软骨,我用手在鼻梁骨上摸了摸,塌下去鼻梁骨的软骨较硬,我根据阴阳理论,又在鼻翼两侧筋肉上触摸,发现鼻翼两侧骨一面硬,另一面软,较硬的一面就是塌鼻子的治疗点。
产生塌鼻的病因,是由于鼻翼两侧筋肉组织拉力过大,加之遗传因素影响,导致自身发育不健全,所以,将鼻翼拉平形成塌鼻子。病因清楚了,我用手指在较硬的一侧轻轻的揉按,有点像变魔术一样,随着揉按鼻翼逐渐的隆起,只揉按一会鼻翼塌下的鼻子就提高好多,随着鼻翼的提高,两鼻孔也不向上翘了,塌鼻几次就治愈了。
还有一位小学生找到我看脸,这位小女孩的脸一面大、一面小,看上去非常明显,因为脸的大小不一,上下的牙齿也不在中心点。
观察之后我对家长说,这种病症较为复杂,涉及到整个面部的筋肉组织,两侧面肌气血长期严重失调所致,需要反复调整面肌,化除瘀滞才行,是一种不手术的面部整形,没有几个月下不来。家长听我的意见后说,只要能调整过来就行,到医院都看过了没办法治。孩子的牙齿也有问题,她的上下牙的扣齿不正,现在还在戴牙套矫正,上你这来没有戴牙套,孩子也不愿意戴。
我听完介绍之后说,上下牙齿扣齿不正,并不是牙本身的问题,是脸偏造成上颌骨和下颌骨不正所致,两侧脸调整过来,牙齿自然就好了。长期戴牙套矫正,容易把正常的牙根拉偏,牙与牙床把合不严,慢慢造成牙齿松动,牙提前衰老脱落。孩子处于发育时期,面部的骨骼还没有定型,如果采用对症方法调整,及时得到干预,还是有望恢复。病情说清楚了,运用筋肉疗法为孩子调整几天,就能看到脸上的变化。
我运用经筋疗法调整两侧的面肌。通过触诊检查两侧面肌,发现一侧面部筋肉组织较硬,另一侧面部筋肉组织较软,其下颌骨筋肉软硬程度比较严重。
调整总的方案确定了,每天治疗过程中病情还会发生新变化,然后,通过触诊再确定新的治疗点,这样,按照面部的治疗点揉按,十几天面部就发生明显的变化,调整一段时间后,再一次到牙科,牙医说,不用戴牙套了,牙齿已经矫正过来了,家长说,孩子戴几天牙套就不戴了,牙医听后也感到挺惊讶。不戴牙套牙能自行矫正,家长听后当然非常高兴,说明面部筋肉组织经过不断矫正,是上下颌骨发生了变化,脸的大小看的好看多了,是经筋疗法为孩子带来的好运。
全身有骨骼的地方就有经筋,就是说,全身无论何处出现的疼痛,包括四肢、胸廓等都与经筋有关,属于筋肉方面的疾病,通过触诊只要找准病因,气血畅通了,代谢加快了,病情就得到抑制了。
这种治疗方法的难点在病因的确定,确定病因始终贯穿阴阳理论,找出阴阳失衡点,是取得疗效的关键,筋肉组织随着调整,天天要发生新变化。我研究经筋这些年,仍然还有未知的领域,仍然在摸索之中,一人一个样,每个时辰一个样,所以,它的随意性比较大,这就是中医的特点。
有的人采用经筋疗法治病为什么无效?是你确定的治疗点不正确,确定治疗点的基本要领:用两手指同时触摸疼痛部位及对侧的二个点,凭手指在筋肉处的感知,如,两侧或高低、或大小、或有无结节、或宽窄等,这些不同点,就是患病的阴阳失衡点,或称治疗点,然后取高、大、有结节、或窄的部位,通过在这些点上揉按,使其疼痛筋肉组织两侧,达到相同形状的一种方法。
中医治病分为内治和外治两种方法,内治依靠草药,外治法依靠经络;经络疗法也分为两种方法,治内依靠经络,治外依靠经筋。
经络大家较为常见,经筋不常见,缺乏认知,但经筋的应用面极其广泛,是非常实用的方法,这一篇重点讲解经筋。
古人有云:“有诸内,必行于外”、“病藏于内,证形于外”。薛己《正体类要。序》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这段话说明了形体内外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转变,互以影响。经筋性病症会影响内脏功能活动,内脏病变也会反应到体表经筋之上。所以,经络和经筋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各有各的功用,同时,又相互渗透。
我孩子在三十几岁时,发现心脏出了问题,主要反应在心脏搏动上,出现二连率,也称之为室早二联律。经常出现心悸、胸闷、气短。这种频发的室早二联律,如果长时间不愈,会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室速、室颤,导致心脏骤停。医院检查后要求住院,由于当时对心脏认识不足没有住院,采取民间方法自治,如拔罐、按摩、汤药等方法治疗,我也帮助他调整一段,也没有见到疗效,一晃几年过去了病情依旧。
我家珍藏很多中医书籍,他对于这些书籍很感兴趣,没事就翻开看看,然后,在自己身体上揉一揉,就这样的揉来揉去,心脏早搏不知不觉的好了,胸不闷了、气也不短了,自己长本事了,家人和班上同事,只要心脏不舒服,他也敢上手给揉揉,揉完之后都说挺管事心脏舒服,自己的病依靠经络治好了,周围的人也跟着沾点光。
他自治的重点放在胳膊上,胳膊上有肺经、大肠经、心经、心包经、三焦经、小肠经。他的方法是在这些筋肉上揉,用手一直把筋肉揉肿了,然后再肿的地方接着再揉,直至水肿消去为止。他运用的也不知何种方法,反正他的心脏早搏是自己治好的。治病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当心脏不舒服时自己就揉揉,这种方法即是保健,也是治疗,也是养生,不去医院,不打针、不吃药。
他治疗早搏运用的是经筋疗法。经筋疗法是外治法,外治法不治内脏病,为什么早搏治好了呢?这也是中医在治病上的一个特点,运用方法还要归结于经筋,属于筋肉疗法,自治为什么有效呢?体现了人体的整体观,为了说清这个医理、病理,便于认识经筋,还要从经络和经筋的治病机理说起。
什么是经筋呢?明.张介宾提出:“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盛之处,则唯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筋属木,其华在爪,故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而后盛于辅骨,结于肘腕,系于关节,联于肌肉,上于颈项,终于头面,此人身经筋之大略也。”
张介宾把经筋的医理描画的非常清晰,是细化《黄帝内经》关于经筋内容的第一人,一直为后人所尊崇。
经筋功能:络缀形体,著藏经络、通行气血,沟通上下、内外,应天序、护脏腑,联属关节,主司运动,体现生命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经筋是庞大的软组织结构平衡体,是人体最大器官,是一个大系统。经络和经筋是一个综合体,经络在其内,经筋在其外;经络直通脏腑,经筋不通脏腑。经筋内著藏经络、神经、血管、淋巴等系统,经络气血充足时,气血可贮藏于经筋内,以备不时之需,当经络气血不足,经筋气血可弥补之不足。
经筋呈裤带形状,分布在肌肤之下,如同一个半圆形的盖子,盖在骨骼之上,即保护经络及其组织抵御外邪,又为经络提供气血。我孩子自治早搏是遵循经筋理论,通过揉按经筋,刺激到经络、神经、血管、淋巴等系统,加快脏腑之间的气血循环。因手指对筋肉组织的挤压,促使经筋的挛缩、积聚、粘连、瘢痕等,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这样不间断的揉按,不断满足脏腑缺血的需求,迫使经筋内循环系统,打破气血阻碍,筋路受阻、气血瘀滞、营养不良、神经传导不畅及紊乱的状态,心脏的生理功能逐渐得到恢复。
有一年冬季,我的左臀部一直延伸到大腿痛,这种痛不是单一痛,而是麻、酸、痛、胀同时出现,一种疼痛还能忍受,要是几种疼痛同时出现,真是可想而知,为了缓解疼痛,我就站在那抬起大腿来回摆动。这种病症真怪,在屋内呆着痛感减轻,无论是走路和各种活动,都没有大的痛感,只要一到楼外走路疼痛难忍。我从未接触过这样的病症,也没有好的方法治疗,只能在治病当中摸索。我从不去医院,也没有求过医,我自己采取好多方法,大概自治几个月,不知何种方法奏效,大腿疼痛止住了,解决了我的一块心病。
相隔半年多旧病复发,也是在户外行走时出现的,患病的来头与上次一摸一样,在路上出现疼痛怎么自治呢?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黄帝内经》的一条治疗原则,叫做“下病上治”。臀大肌在下,肩膀三角肌在上,取三角肌自治。根据这个思路,我在左右两侧三角肌的前后处触摸,感觉左侧三角肌后面有一行结节,断定三角肌的结节,有可能是引发左侧臀大肌疼痛的治疗点。治疗点确定了,我站在那用手指在三角肌上揉按,越揉痛点越轻,只觉得不一会臀大肌就不痛了,再走路时一切都正常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就这一条治疗原则,臀大肌的疼痛治好了。
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因塌鼻子找到我。这个小女孩的爸爸也是塌鼻子,因为孩子的鼻梁塌陷,自然鼻孔就翘起,看起来非常不舒服。
鼻梁在颧骨弓的中间,是一块较硬的软骨,我用手在鼻梁骨上摸了摸,塌下去鼻梁骨的软骨较硬,我根据阴阳理论,又在鼻翼两侧筋肉上触摸,发现鼻翼两侧骨一面硬,另一面软,较硬的一面就是塌鼻子的治疗点。
产生塌鼻的病因,是由于鼻翼两侧筋肉组织拉力过大,加之遗传因素影响,导致自身发育不健全,所以,将鼻翼拉平形成塌鼻子。病因清楚了,我用手指在较硬的一侧轻轻的揉按,有点像变魔术一样,随着揉按鼻翼逐渐的隆起,只揉按一会鼻翼塌下的鼻子就提高好多,随着鼻翼的提高,两鼻孔也不向上翘了,塌鼻几次就治愈了。
还有一位小学生找到我看脸,这位小女孩的脸一面大、一面小,看上去非常明显,因为脸的大小不一,上下的牙齿也不在中心点。
观察之后我对家长说,这种病症较为复杂,涉及到整个面部的筋肉组织,两侧面肌气血长期严重失调所致,需要反复调整面肌,化除瘀滞才行,是一种不手术的面部整形,没有几个月下不来。家长听我的意见后说,只要能调整过来就行,到医院都看过了没办法治。孩子的牙齿也有问题,她的上下牙的扣齿不正,现在还在戴牙套矫正,上你这来没有戴牙套,孩子也不愿意戴。
我听完介绍之后说,上下牙齿扣齿不正,并不是牙本身的问题,是脸偏造成上颌骨和下颌骨不正所致,两侧脸调整过来,牙齿自然就好了。长期戴牙套矫正,容易把正常的牙根拉偏,牙与牙床把合不严,慢慢造成牙齿松动,牙提前衰老脱落。孩子处于发育时期,面部的骨骼还没有定型,如果采用对症方法调整,及时得到干预,还是有望恢复。病情说清楚了,运用筋肉疗法为孩子调整几天,就能看到脸上的变化。
我运用经筋疗法调整两侧的面肌。通过触诊检查两侧面肌,发现一侧面部筋肉组织较硬,另一侧面部筋肉组织较软,其下颌骨筋肉软硬程度比较严重。
调整总的方案确定了,每天治疗过程中病情还会发生新变化,然后,通过触诊再确定新的治疗点,这样,按照面部的治疗点揉按,十几天面部就发生明显的变化,调整一段时间后,再一次到牙科,牙医说,不用戴牙套了,牙齿已经矫正过来了,家长说,孩子戴几天牙套就不戴了,牙医听后也感到挺惊讶。不戴牙套牙能自行矫正,家长听后当然非常高兴,说明面部筋肉组织经过不断矫正,是上下颌骨发生了变化,脸的大小看的好看多了,是经筋疗法为孩子带来的好运。
全身有骨骼的地方就有经筋,就是说,全身无论何处出现的疼痛,包括四肢、胸廓等都与经筋有关,属于筋肉方面的疾病,通过触诊只要找准病因,气血畅通了,代谢加快了,病情就得到抑制了。
这种治疗方法的难点在病因的确定,确定病因始终贯穿阴阳理论,找出阴阳失衡点,是取得疗效的关键,筋肉组织随着调整,天天要发生新变化。我研究经筋这些年,仍然还有未知的领域,仍然在摸索之中,一人一个样,每个时辰一个样,所以,它的随意性比较大,这就是中医的特点。
有的人采用经筋疗法治病为什么无效?是你确定的治疗点不正确,确定治疗点的基本要领:用两手指同时触摸疼痛部位及对侧的二个点,凭手指在筋肉处的感知,如,两侧或高低、或大小、或有无结节、或宽窄等,这些不同点,就是患病的阴阳失衡点,或称治疗点,然后取高、大、有结节、或窄的部位,通过在这些点上揉按,使其疼痛筋肉组织两侧,达到相同形状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