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疑问求解 引经药,实际作用有多大?谢谢!

nowisall

声名鹊起
杏叶会员
注册
2014/01/12
帖子
225
获得点赞
17
声望
18
引经药,“将不归于某经的药物的功效,引导到该经”。但强调必须有引经药的医家,我好像没看见。此外,在治疗某个疾病的时候,多数药、关键药都在相关的经上,是不是也不需要引经药了?
 
中医理论从宋元就开始乱套了。归经理论是一个败笔发明。神农本草经都没提到经络和归经,伤寒论也没提归经,从不影响疗效。内经说过,中药即毒药,来自西方,病邪进入脏腑时使用。病邪在经络的,用针刺就行,用不着使用毒药。
 
中医理论从宋元就开始乱套了。归经理论是一个败笔发明。神农本草经都没提到经络和归经,伤寒论也没提归经,从不影响疗效。内经说过,中药即毒药,来自西方,病邪进入脏腑时使用。病邪在经络的,用针刺就行,用不着使用毒药。
谢谢指导,我也感觉归经理论在教材上提及,但没见有谁实际应用和证实有明显的效果
 
谢谢指导,我也感觉归经理论在教材上提及,但没见有谁实际应用和证实有明显的效果
不客气。中药主要是四气五味升降沉浮起到效果,没有说哪个药物专门入什么脏腑或经络的。因为内经说五味入五脏,只是先入而已,不存在药物只进入某一脏腑经络,而不进入其他。

归经理论的谬误很容易通过逻辑反驳,例如辛散的风药,按理说与厥阴风木的肝同气,理应先入厥阴肝经,或入需风气平衡(湿土需风)的太阴脾经,但却被归为入膀胱经或小肠经。
 
实践重于思辨,参考资料:

《卡培他滨联合不同归经引经药抗乳腺癌肺转移疗效研究》
《引肝经药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CGRP的影响-PDF》
《引经药川芎治疗头痛的临床观察与现代研究》
 

附件

引经药,“将不归于某经的药物的功效,引导到该经”。但强调必须有引经药的医家,我好像没看见。此外,在治疗某个疾病的时候,多数药、关键药都在相关的经上,是不是也不需要引经药了?

是这样的,选方用药的时候就已经针对病位【经络脏腑】进行过考虑。
为了提高疗效,化裁基础方时会加引经药的,所以最终处方通常已经具有靶向性了。
 
用引经药的实践远远早于归经理论的出现。
《伤寒论》中六经皆有主药,这个主药就是中医的靶向药,
它们既是主要功效的提供者,也是相应病位的引经药

比如:
太阳病主药:桂枝【中风】、麻黄【伤寒】
阳明病主药:石膏【经证】、大黄【腑证】
少阳病主药:柴胡【郁证】、黄芩【火证】
太阴病主药:干姜【寒证】、芍药【热证】
少阴病主药:附子【寒证】、地黄【热证】
厥阴病主药:吴萸【寒证】、连梅【热证】

又如:
葛根与桂枝麻黄同为太阳经药,但是:
【项背强几几】的靶向药是【葛根】: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再如:
龙骨和牡蛎同为具有平肝息风、镇惊安神功效的药,但在《伤寒论》中:
《药征续编》:凡仲景之治动也,共活法有三:有胸腹之动,则以牡蛎治之有脐下之动,则以龙骨治之;有胸腹脐下之动剧,则以蜀漆治之。此为仲景治动之三活法矣。故仲景之方,有以蜀漆配之牡蛎者,或有配之龙骨者,或有配之龙骨、牡蛎者,是又仲景用蜀漆之法也。本论不载此法者,盖属脱误,故晋、唐以来,无有知蜀漆之功者。
 
足厥阴肝经上巅顶,头顶痛属于【厥阴头痛】。
头顶痛无论寒热,在辨证选用的基础方中,加上吴茱萸可获奇效。


尤其是在治疗头顶痛无论寒热的情况下,‌通过在辨证选用的基础方中加入吴茱萸,‌可以获得显著的疗效.jpg
 
是这样的,选方用药的时候就已经针对病位【经络脏腑】进行过考虑。
为了提高疗效,化裁基础方时会加引经药的,所以最终处方通常已经具有靶向性了。

虽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考虑单独添加引经药,但在某些情况下是需要的。

拓展运用经典成方治疗特殊病位的疾病时需要添加引经或靶向定位的药。

比如:【独活寄生汤】本身是为【祛风湿、补肝肾、腰腿痛】而创立的,
如果要将它【拓展应用】到治疗【肝肾亏虚、风湿侵袭】所导致的【上半身的疼痛】,
就要将【添加相应经络或部位的靶向药】:羌活【后头痛】、川芎【偏头痛】、藁本【头顶痛】、葛根【颈肩痛】、防风【背痛】、桂枝【上肢关节痛】……

注:此处头顶痛选用藁本引经定位,因为病机大前提是风湿侵袭,藁本是解表祛风药,而吴茱萸是温里药。
 
别偷换概念,如果用实验证明引经药有引经作用,那就要证明药物到达了特定经络。但是经络本身如何通过实验确认都是个难题,更不用说测量药物进入经络的定量测量了。

药物具有某个部位的治疗功能,属于功效描述推理演绎的结果,跟经络无关,也无需用“引经”解释。比如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芍本身就有除血痹的效果,很多与血液相关方剂都会用到白芍,比如冻疮外用人参细辛桂枝白芍等,就是温通血脉除血痹作用的应用,跟什么肝经、脾经没关系。
 
西医承认【循证医学】,没有必要阐明机理。

根据中医理论所【指定的经络】是明确的,经络的循行路线和经络所连接脏腑是确定的,
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加引经药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别是客观的,这就OK了。

经络是什么、存不存在,那是另外的问题了。
 
最后编辑:
临床能够验证一个【假说】,那么这个假说就是成立的。

至于假说的实质是什么,另行研究。
 
【假说】、【定义】、【设什么什么】……这些指定的前提条件本身是不需要论证的。
 
证明药物到达了特定经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引经”就是自圆其说的空想理论。把“引经”都偷换概念称为“引导到达特定部位”,这逻辑谬误居然没人指出。

有句话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奥卡姆剃刀原理)——用简单的理论就能解释的,没必要在此基础上改造出更复杂的理论来解释。既然药物功能中就足以概括或者蕴含(推理可知)它能治疗特定部位,那还有必要要加个什么虚构的“引经”理论吗?
 
加引经药是为了在治疗中提高对经络所过所连之处的疾病的疗效,
不是为了证明药物有没有更多的到达相应位置,不要把目的和形式本末倒置。

不要认为药物需要更多的到达指定位置才能够提高其病症的疗效,
不要认为更多的药达病所是提高疗效的唯一形式,活性炭及炭化类中药不吸收还能解毒呢。
不要僵化的定义【引经】是【引导药物有效成分入经】,为何不定义【引经】为【引导疗效入经】

中医的【上病下治、围魏救赵、滋水涵木、通腑平喘……】
诸如此类的治疗策略和方法,都是间接治、反向治,并不是直接送药入病灶、正面攻克疾病所在病位。
 
还是那句话,奥卡姆剃刀准则,无需“中间商”也能解释的话,故作玄虚显得愚蠢。而且“引导药物有效成分入经”这种定义显得薄弱,因为不去考虑经络存在性与定义的合理性,那么我完全可以提出一个xx(叫什么名字无所谓,比如神通广大)经,它也通过药物能治疗的病所在位置,那这药物到底入你说的经还是我说的经?只要我的信众多,那大伙都承认入我定义的经而不是你定义的经——过去说的中医骗子,就最擅长玩这种逻辑诡辩。

逻辑很重要,必要性与充分性,先搞清楚。做实验最需要要严谨。
 

鸡内金加入利尿方剂中,
可以使不具有排锶功能的方剂,变成能够排泄放射性锶的处方。

因为锶有亲骨髓性【锶自己具有定位性】,而鸡内金能够加速锶的排泄,
因此鸡内金的功效也具有了定位性,从而支持和强化了鸡内金归肾经【肾主骨生髓】和膀胱经的属性。


下面视频是:迷信西医化疗和放疗,最后死于过度治疗的两个案例。
第二个案例就是用【亲骨髓性】的放射性核素【锶-89】进行全身放疗,
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被摧毁而丧命的【视频3分45秒开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