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健康知识 奇恒之势乃六十首

调和阴阳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23/10/06
帖子
10
获得点赞
0
声望
1
所在地
烟台
1721614387961.png
 
最后编辑:
其左下一者无病,余奇恒之势实乃六十有二首。

分而视之,奇恒之势不过十首耳。
 
讲详细说明。

这帖子就是为你发的。

首先,左寸关尺,心肝肾
右寸关尺,肺脾心包
五脏六腑表里
浮取侯阳
沉取侯阴

第一循环,肺-大肠-胃-脾,右寸关,四种脉象
第二循环,心-小肠-膀胱-肾,左寸尺,两种脉象
第三循环,心包-三焦-胆-肝,左关右尺,四种脉象

全排列组合,75种,12种右寸关尺平,无病,与左有病矛盾,舍弃,1种左右寸关尺均平,无病。

即62种病脉,1种无病脉。
 
这帖子就是为你发的。

首先,左寸关尺,心肝肾
右寸关尺,肺脾心包
五脏六腑表里
浮取侯阳
沉取侯阴

第一循环,肺-大肠-胃-脾,右寸关,四种脉象
第二循环,心-小肠-膀胱-肾,左寸尺,两种脉象
第三循环,心包-三焦-胆-肝,左关右尺,四种脉象

全排列组合,75种,12种右寸关尺平,无病,与左有病矛盾,舍弃,1种左右寸关尺均平,无病。

即62种病脉,1种无病脉。
据我理解,六十首乃讲脉。脉有五(纲领脉),变有六。以心脉为例,。心脉急甚者为瘈瘲;征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为为瘖;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
一脉十二病。五脉六十病也。
 
据我理解,六十首乃讲脉。脉有五(纲领脉),变有六。以心脉为例,。心脉急甚者为瘈瘲;征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为为瘖;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
一脉十二病。五脉六十病也。

邪气藏府病形

缓急、小大、滑涩

缓急即松紧,对应禁服篇的代、紧,对应治疗方法的砭、针、灸

小大即细粗,对应本输篇的荥输经合

滑涩即浮沉,对应经脉篇的脉势,该篇采用人迎寸口对比脉法,对应独取寸口的一浮一沉,同浮或同沉,无法给出。即有言,

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

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

所以,缓急、滑涩均不必分四阶,滑涩是在藏讲的,心滑肾必涩,反之依然。

其势者,更倾向于滑涩浮沉。
 
人迎寸口相等曰平人,今人迎寸口相等而病者,病不在血脉,而中医治病以脉为基础,经脉者所以处百病…。病不在脉,中医无能为力,故日难治。
人迎阳脉也,寸口阴脉也。两相等日阴阳平衡,人迎大者曰阳病,寸口大者曰阴病。人迎阳明脉也,寸口太阴脉也,太阴阳明是人体气血量最大的经脉,就像长江与黄河的水量多少可以大致反映全国的旱涝情况,小江小河不足以反映全身。
 
人迎寸口相等曰平人,今人迎寸口相等而病者,病不在血脉,而中医治病以脉为基础,经脉者所以处百病…。病不在脉,中医无能为力,故日难治。
人迎阳脉也,寸口阴脉也。两相等日阴阳平衡,人迎大者曰阳病,寸口大者曰阴病。人迎阳明脉也,寸口太阴脉也,太阴阳明是人体气血量最大的经脉,就像长江与黄河的水量多少可以大致反映全国的旱涝情况,小江小河不足以反映全身。

经脉篇的人迎寸口脉对比法只是适用于是动则病的脉法。此盛虚之所谓也。

而对于是主X所生病,并没有给出脉法,而有言,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经脉篇的人迎寸口脉对比法只是适用于是动则病的脉法。此盛虚之所谓也。

而对于是主X所生病,并没有给出脉法,而有言,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怎么可能,人迎寸口对比法适用干任何病。除非邪气未入经,未影响到大经气血。未入经而病谓之奇邪。
人迎寸口对比法中,寸口指广义的寸口,泛指寸关尺。也就是说两者作比较你要拿寸关尺中的最大那个脉与人迎去对比。
 
怎么可能,人迎寸口对比法适用干任何病。除非邪气未入经,未影响到大经气血。未入经而病谓之奇邪。
人迎寸口对比法中,寸口指广义的寸口,泛指寸关尺。也就是说两者作比较你要拿寸关尺中的最大那个脉与人迎去对比。

并没有,还有缪刺、巨刺、经刺,原因就是这个脉法有问题。

而独取寸口脉

滑涩对应取经
小大对应用穴
缓急对应方法

如此不需要辨证,把脉、调脉即可。
 
色见于明堂(鼻也,鼻,阳明也)。脉见于寸口(太阴也)。诊断获取的信息基本上都在太阴阳明。因为它们气血量大,能够代表全身气血的状况。
 
据我理解,六十首乃讲脉。脉有五(纲领脉),变有六。以心脉为例,。心脉急甚者为瘈瘲;征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为为瘖;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
一脉十二病。五脉六十病也。
请问这是出于那本书的呢?

楼主那套与先生的这一套,似乎是这套更为合理一些,但理由我一时也说不出,为何呢?
 
最后编辑:
请问这是出于那本书的呢?

楼主那套与先生的这一套,似乎是这套更为合理一些,但理由我一时也说不出,为何呢?
黄帝内经啊。
内经中提及的经典,有,上经下经,揆度,奇恒等。
《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金匮》者,决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
这些书是先秦秘传禁书。史记仓公传中也提及这些书。
关于黄帝内外经,扁鹊内外经的来历之前我在本坛发过,实际上黄帝内经是这些禁书所改编来。原因是仓公是这禁书秘传中的一员,但不幸受到官司,然其医术声名在外,文帝欲将这些方技造福百姓,故仓公不得不交出,但禁书受毒誓诅咒,内经篇幅中提到黄帝授雷公禁书是要割臂歃血的,发誓不能外泄,且得其人才传,非其人不传。所以要公布干众必须改头换面更改书名。黄帝内经其实应该是杂合了以上禁书的一些内容。上经言气之通天,应该是现在五运六气的部分内容。下经金匮应该是素问的部分内容,揆度应该是诊断,奇恒六十首应该是讲脉证分类,什么脉什么病。
其实奇恒六十首,大概率是五脉六变。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