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味之性,酸收辛散,甘补苦泻。收与散相反,补与泻相反。所以酸与辛相杀,甘与苦相杀。用药应该避免相杀,不要盲目使用相杀之药组方。不要既用酸味又用辛味,既用甘味又用苦味。
【酸收与苦泻】
所谓收,收敛、收藏的意思,也就是不消灭它,而是不让它发挥作用。酸味药有收敛作用,使人体的阳气收敛,即把人体的阳气藏起来。阳气藏起来即变成阴气。所以酸味的药理作用是把阳气转化为阴气,而不是消灭人体的气。即滋阴抑阳。阴虚阳亢者宜用酸味药。
相比之下,苦味的作用是泻,泻是消灭的意思,把人体的气消灭一些。嫌人体的气太多了,阳气和阴气都太多了,则使用苦味药泻之。既泻阳气,也泻阴气。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人体的正气不嫌多,邪气不嫌少。所以,临床上使用苦味药,多数情况下目的是消灭邪气,同时应该知道也有消灭正气的毒性反应。那么当邪气盛而正气不虚时,尤其是阳气不虚时,才是使用苦味药的适应症。也就是说苦味药用于实证。这种病理状态叫做阴虚内热,又叫做里热证,即前面说的阴虚阳亢,也是酸味药的适应症。所以,苦味药通常与酸味药合用。那么,用苦味药泻火清热,用酸味药滋阴清热。由于苦味药有消灭阴气和正气的毒性反应,用故而用酸味药恰好可以补救。
还有另一种情况也是使用苦味药的适应症,那就是平常肥甘厚味吃多了。《黄帝内经》说的,“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的情况。“色黑”,面色红中带黑,红得发紫的意思。“肾气不衡”,肾气太强,以至于用秤砣不能抗衡它。病人阴阳俱过旺,精血气津都过剩,走路都喘气。此证也是苦味药的适应症。
【辛散与甘补】
在临床上,辛味与甘味也常常合用。辛味的作用是发散,发散必消耗。所以辛味有消耗阴气的毒性反应,它增强阳气而消耗阴气。所谓发散,就是增强阳气,因为阳气之性发散。相比之下,所谓收敛,就是滋补阴气而收藏阳气。辛味增强阳气而消耗阴气,酸味抑制阳气而滋补阴气。甘味增强阳气并且滋补阴气。
所以:
阳虚而阴不虚则用辛味。
阴虚而阳不虚则用酸味。
阴阳俱过盛则用苦味。
阴阳俱虚弱则用甘味。
阴虚阳亢则用酸苦味。
阳虚阴盛可用辛苦味。
阳虚甚而阴亦虚,用辛甘味。
阴虚甚而阳亦虚,用酸甘味。
【酸收与苦泻】
所谓收,收敛、收藏的意思,也就是不消灭它,而是不让它发挥作用。酸味药有收敛作用,使人体的阳气收敛,即把人体的阳气藏起来。阳气藏起来即变成阴气。所以酸味的药理作用是把阳气转化为阴气,而不是消灭人体的气。即滋阴抑阳。阴虚阳亢者宜用酸味药。
相比之下,苦味的作用是泻,泻是消灭的意思,把人体的气消灭一些。嫌人体的气太多了,阳气和阴气都太多了,则使用苦味药泻之。既泻阳气,也泻阴气。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人体的正气不嫌多,邪气不嫌少。所以,临床上使用苦味药,多数情况下目的是消灭邪气,同时应该知道也有消灭正气的毒性反应。那么当邪气盛而正气不虚时,尤其是阳气不虚时,才是使用苦味药的适应症。也就是说苦味药用于实证。这种病理状态叫做阴虚内热,又叫做里热证,即前面说的阴虚阳亢,也是酸味药的适应症。所以,苦味药通常与酸味药合用。那么,用苦味药泻火清热,用酸味药滋阴清热。由于苦味药有消灭阴气和正气的毒性反应,用故而用酸味药恰好可以补救。
还有另一种情况也是使用苦味药的适应症,那就是平常肥甘厚味吃多了。《黄帝内经》说的,“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的情况。“色黑”,面色红中带黑,红得发紫的意思。“肾气不衡”,肾气太强,以至于用秤砣不能抗衡它。病人阴阳俱过旺,精血气津都过剩,走路都喘气。此证也是苦味药的适应症。
【辛散与甘补】
在临床上,辛味与甘味也常常合用。辛味的作用是发散,发散必消耗。所以辛味有消耗阴气的毒性反应,它增强阳气而消耗阴气。所谓发散,就是增强阳气,因为阳气之性发散。相比之下,所谓收敛,就是滋补阴气而收藏阳气。辛味增强阳气而消耗阴气,酸味抑制阳气而滋补阴气。甘味增强阳气并且滋补阴气。
所以:
阳虚而阴不虚则用辛味。
阴虚而阳不虚则用酸味。
阴阳俱过盛则用苦味。
阴阳俱虚弱则用甘味。
阴虚阳亢则用酸苦味。
阳虚阴盛可用辛苦味。
阳虚甚而阴亦虚,用辛甘味。
阴虚甚而阳亦虚,用酸甘味。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