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祝华英先生是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这个结论。他是用胎息功感觉到的。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的结论:
1)《内经》记载的文献。督脉是夹膂上项,侠脊之脉。《灵枢营气》一侧十四经循行的记录。
2)任督文字分析。任字是左侧人字,右侧竹管。《说文解字》任,符也。符指六寸竹管从中劈开作为信物(虎符的原始器物)。需要取信的双方各执一半。用时把双方的半片竹管合在一起置于胸腹正中线上以示吻合便可取信了(给钱、给物或发兵)。督字的甲骨文上面是用手把带血的兵器放到架子上,下面是一个头、尾和四肢被切掉的乌龟。督下面的目字提示这是一个有双棘突连线的乌龟背甲(壳)。用任命名经脉指该经脉是在夹胸腹正中线上的经脉;用督命名经脉指该经脉是位于棘突连线两旁的经脉。
3)逻辑分析。在一次经脉循环中每一条经脉只能开放一次。因为经脉有相对的不应期。如果任督经脉合并就只能开放两次了。
4)测量任督经脉的长度。任脉四尺五寸,督脉七尺五寸。《灵枢脉度》把督脉写成四尺五寸了。这里有错!实际上是两侧任脉九寸。两侧督脉十五寸。跷脉是画蛇添足,也是用于掩盖谎言。
5)验证任督的穴位。任督的穴位并不在前后正中线上而是在旁开半寸到两分左右的范围。标准是:(1)有凹坑;(2)敏感;(3)可以诱发出任脉或督脉的感传。
6)做大周天。从一侧肺经开始,依次进行经脉的传递。不可以意引气,但要以意推气。这样就不会有泛经发生。
7)刺激周荣穴。周荣穴的穴名提示刺激该穴诱发的感传会依次运行一周(28脉)。
为什么在汉朝时期任督经脉会发生合二为一的情况?因为在《四部医典》或象雄医学文献中有任督位于前后正中线的图示。估计是用小周天方法得到的结论。结果是很难分清左右的,因为离得太近了。当时汉藏交流频繁。来自长江文明的象雄医学也影响了汉朝御医们的观点,所以在汉朝整理《黄帝内经》的时候就被御医们串改了。从此误人子弟两千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