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贾六金老的这种辨证经验才适合初学者,可惜太少!

nowisall

声名鹊起
金标会员🌹
注册
2014/01/12
帖子
204
获得点赞
15
声望
18
初学者,除了教材外,想学些更广泛、更深入的东西,挺难的。很多都晦涩,贾老这个关于风寒风热的辨证经验就很简明!
1783871980.jpg
 
来源:http://www.njxzyyy.cn/kpwh/1084.html
《风寒风热辨别清,小儿感冒发热诊治八要》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上海市中医医院薛征

感冒发热是小儿常见、多发的病症之一。及时而准确地辨证施治,可防传防变防兼夹,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笔者总结整理首届全国名中医、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贾六金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的八个要点,有裨于临证掌握使用。

  表里先后遵古训

一般而论,凡有表证当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使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但病证往往是表里混杂出现,并不单纯,在诊治外感发热性疾病时,必须辨清标本先后、轻重缓急来决定治疗原则。正如《素问·标本病传论》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为妄行”,表证多具备新发病、邪在外、证较重、病情急的特征,在标与本的关系中属于标的方面,应当急则治其标。

《医学心悟》告诫后学:“医家误,失标本,缓急得宜方是稳,先病为本后为标,纤悉几微要中肯。”《伤寒论》对标本理论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都是讲的有表证先治表,只要表证存在,未传未变,仍当继续解表,不可攻下治里。

  风寒风热辨别清

小儿感冒,风热证、风寒证居多,暑邪感冒因有严格的季节性,相对较少。对风热、风寒两证的鉴别,虽主证有不同,舌脉有区别,看似简单,其实有难度。比如恶寒和恶风,这种主观感觉,需要有一种客观体征作为诊断要点。

贾六金辨别风热、风寒两证,首先看口咽部。咽峡发红,咽部疱疹,软腭充血,有红斑、出血点,但见一症即可辨为风热证;咽不红,脸色苍白,面颊鬓角、上臂外侧皮肤如鸡皮状,毫毛直立,摸之碍手,是风寒证的诊断要点。

  警惕温疫防误诊

温疫是感受疫疠之邪而发生的多种急性传染病的统称。常见的一些急性传染病的前驱期,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如发热、咽痛、疲乏无力、食欲下降、头痛身痛等,为许多传染病所共有,非常类似小儿感冒症状。一般持续1~3天后,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会充分显现,如麻疹、水痘、猩红热、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还要注意有无黄疸、肝脾肿大、脑膜刺激征等,注意鉴别,以防误诊误治。

传染病的早期诊断,要详细认真询问预防接种史和传染病史,根据疾病早期独特的症状和体征,如麻疹的柯氏斑,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病情复杂多兼证

小儿感冒后常出现兼证,可有夹痰、夹滞、夹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兼证也很常见。

一是腹痛。腹部为外邪所侵,客于肠胃之间,使气机不畅、经络不通而发生腹痛,多为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二是颈部臖核肿痛。为外感风热、痰毒互结而成,症见颈部臖核肿大疼痛,相当于西医单纯性颈淋巴结炎。

三是耳痛。风热之邪犯表亦可伤及孔窍,或已有肝胆火热循经上乘,内外合邪,蒸灼耳道,壅遏经脉而致耳痛,属于现代医学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常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腺样体肿大,炎症直接蔓延到咽鼓管,管腔黏膜充血肿胀,妨碍鼓室正常通气和引流而发病。年幼儿用手抓耳,拍打头部、哭闹、烦躁不安,年长儿常自诉耳痛、耳鸣、耳闭塞感或胀满感等。风热感冒兼耳痛为多,治疗应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清泻肝胆之火,如龙胆草、夏枯草、丹皮等。

  发热早期防惊风

感冒发热早期易兼夹急惊风,多因小儿感受风热时邪,郁于肌表,化热化火,热极生风,风助火旺,风火相煽,引动肝风,出现发热、项强、神昏、抽搐等症,西医学称热性惊厥。其发作多与发热性疾病中体温骤然升高有关,70%以上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在防治小儿惊风方面,古代医籍颇多记载,《幼科证治准绳》仅关于小儿惊风的方剂就汇集了300余首。关于惊风的先兆,早在唐代已有详细观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了20余条,如“手白肉鱼际脉黑、鼻孔干燥,大小便不利,眼不明上视喜阳”等惊风先兆。王清任亦总结了20种惊风先兆症状,如“顶门下陷,昏睡露睛,口中摇舌,不能啼哭,哭无眼泪,但见一二症,则知将来必抽”。在王清任看来,治惊风“古方不效”,医者无策,“将欲抽风之前,必见抽风之症”告知病家,也是一种责任。

清代沈金鳌在《幼科释谜》中所述“凡乳儿欲发惊风者,先神志不足,恍惚惧人,劄目上视,左顾右盼,伸手握拳,闷郁努气,情志不如寻常,皆惊风先兆”,较切合临床实际。有惊风既往史的小儿,家中常留一些药品如中成药安宫牛黄丸,西药地西泮、丙戊酸钠片和苯巴比妥片等以应急也是很好的措施。发作即刻,针刺人中、合谷、涌泉、百会等有效。

  遍身微汗要记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发汗是治疗表证的大法,但要运用得当,若发汗不彻,腠理闭塞,营卫不通,病邪深入,易流传经络;发汗太过,会导致伤阴伤阳,邪未尽解,正气已虚。所以在汗法的具体运用上既要遵循法度,也要寻找规律。

张仲景运用汗法为医者“垂方法,立津梁”。《伤寒论》桂枝汤方煎服法中昭示后人“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遍身微汗是一种最佳状态,标志着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至于“遍身”如何掌握:凡下肢特别是小腿微微有汗,即表明全身汗已发透。

  有汗身凉脉和缓

“脉静”一词源自《伤寒论》,“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静”是相对于脉数疾而言,意为脉证相符,病情未发生变化。后世医家常用“脉静身凉”表述表解里和,邪去正安,病已康复。此处的“脉静”应理解为脉象已正常,应指和缓,往来甚匀,不疾不徐。

感冒发热,脉象多见浮数或浮紧。《濒湖脉诀》讲“数而弦急为紧脉”“紧来如数似弹绳”,紧脉包含在数脉之中,随着表邪透解,病因清除,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此时表现为皮肤湿润,一般要持续数小时至一两天,脉象由数、紧变为和缓,神清气爽,霍然而愈。

  热退复升详审因

感冒发热如果表解、便通、食消、热清,疾病即愈,若热退后复升,要认真详细察辨,如汗不如法,病重药轻,劳复食复,兼变证蜂起等,小儿多见食复和兼变证。《素问·热论》言:“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小儿发热初降,消化功能尚未恢复正常,过食肉食或食量过大,会引起病情复发。兼变证的出现也很常见,如结合现代医学,要考虑病毒和细菌的合并感染,以及支原体、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的合并感染,需要重新辨治。
 
找论文可以上【道客巴巴、豆丁、原创力文档】等网站。

道客巴巴上有【察咽喉,辨寒温】这篇文章,全文仅一页。

截图:
 

附件

  • 察咽喉,辨寒温.png
    察咽喉,辨寒温.png
    216.3 KB · 查看: 36
少量图片的OCR识别,可用【诚华OCR】在线文字提取:


1996年第4期

中医药研究

• 47 •

发热,脉象岂能不数!再者,数脉与緊脉所主
病症穴不相同,二脉能否兼而并现?
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注道到,很多属于温
病范ES的急在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和某些发
热性疾病,在其早期多有不同表现、不同程度
的咽喉部的症状和体征,如咽喉发红、发痒、
干燥、肿痛、假膜、化脓、疱疹、出血点以及乳
样斑块等,有时可延及悬雍垂、软顿、齿龈及
口腔.特别是一些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几乎都
有咽喉部的症候表现.
法定传染病中,白喉(咽白喉〉,咽痛,咽
部红肿,扁桃体上有灰白色片状假膜,不易剥
脱,用力擦去有小:a出血,假膜可逐渐扩大,
延及顎弓、悬雍垂和咽后壁等处»流行性脑脊
魅膜炎,在其上呼吸道感染期,多有咽痛,鼻
咽部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猩红热.起病即
有咽痛,咽部和扁桃体充血,扁桃体上有点片
状黄白色渗出物,顒部粘膜充血,轻度肿胀,
并可见红色小点或出血点,麻疹,前驱期主要
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和麻疹粘膜疹,有时在
起病1〜2日可见前驱疹,在软顎、悬雍垂、扁
桃体、咽后壁尊处粘膜出现散在的棕红色#、
点,增多和融合后,即可引起咽部疼痛,吞咽
不适,直到皮疹髙潮时才开始消退,流行性出
血热,在起病后2〜3日,可有软锁瘀点.另
外,百日咳、流感、脊88灰质炎等,也有咽喉部
红肿疼痛的表现.
普通传染病中•风疹•有轻度上呼吸道
炎,部分病人在软顿及咽部可有玫瑰色或出
血性斑疹,水痘,前驱期为上呼吸道炎症状,
出疹期部分患者口腔'软顎、喉部等处亦可出
现疱疹|婴儿急疹,咽炎是其重要体征;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咽部充血相当普遍,约半
数患者有咽痛,扁桃体和悬雍垂除充血外,均
可有少许白色分泌物•扁桃体上偶有伪膜形
成.吞咽疼痛.软硬额交鼎处及咽弓处可出现
小出血点或红色斑点,齿龈也可肿胀,并有溃
疡.另外,流行性腮腺炎、Q热等咽痛、咽炎

很常见. •
感染性疾病中,有的是局部病变就是以
咽喉部的症状为主,如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
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合膜热、奋森氏咽帔
炎等病,有的是程度不同的咽炎表现,如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病毒性心肌
炎、轮状病毒肠炎、耶尔森氏菌小肠结肠炎
尊.再如白色念珠菌病,在软顎、咽后壁等处
粘膜出现白色乳疑样斑块。
另外,还有一些其它发热性疾病,如川崎
病,粒细胞缺乏性咽峡炎、白血病性咽峡炎
等,咽喉部的症状也很突出,例子很多,不再
赘述。
上述例证充分说明,详细检査、观察咽喉
部位的病理变化,常能及早发现诊断线索,为
伤寒与温病的鉴别提供客观条件.
此外,还因为咽喉与脏腑的关系密切,尤
其是肺.脏腑都直接和间接地通过经络与咽
喉相联系.手太阳小肠经循咽I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都挟咽;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
经、足厥阴肝经都循喉咙.咽喉与肺的关系就
更为密切,肺居上焦.与卫气相通.其经脉上
循喉咙。因此,肺卫和上焦的异常变化通常能
反映到咽喉部. ‘
肺卫表证时,咽喉部的症状出现较早.
“温彌上受,首先犯肺”,温热之邪侵犯人体,
从口鼻而入,先犯肺卫,出现一系列肺卫表
证.咽喉为肺之门户,呼吸之通道,温热之邪
犯肺,咽喉首当其冲,所以,咽喉部的症状出
现较早也是必然的.
伤寒是风寒之邪犯太阳,其病机是卫阳
被遏•营阴郁滞,太阳经气运行不畅,在其早
期不应有咽喉红肿疼痛尊表现.
鉴于此,作者认为,在外感发热性疾病早
期,发热恶寒轻重难辨,表虚表实难分寒温,
脉数脉紧难定属性时,咽喉部的临床表现,可
做为早期鉴别伤寒与温病的关键症候,客观
依据.





PDF格式:
 

附件

  • 察咽喉,辨寒温.pdf
    15.7 KB · 查看: 11
《贾六金中医儿科经验集》样章:
 

附件

  • 运动场上英姿飒爽(摄于1998年4月30日).jpg
    运动场上英姿飒爽(摄于1998年4月30日).jpg
    436.2 KB · 查看: 36
  • 五台山中健步如飞(摄于2018年8月9日).jpg
    五台山中健步如飞(摄于2018年8月9日).jpg
    547.6 KB · 查看: 44
  • 贾六金教授与3岁孙女合影,她告诉爷爷,长大也要学中医.jpg
    贾六金教授与3岁孙女合影,她告诉爷爷,长大也要学中医.jpg
    482.7 KB · 查看: 44
  • 《贾六金中医儿科经验集》样章.png
    《贾六金中医儿科经验集》样章.png
    189 KB · 查看: 30
  • 《贾六金中医儿科经验集》样章.zip
    1.8 MB · 查看: 15
哦,我是贾六金的“再传弟子”,我们的儿科老师就是贾的学生,可惜我们的儿科课时太少,老师经常在课堂上面提贾老贾老,哈哈哈。我的同学们也不太在乎这门课程,我却非常重视,老师在课堂上主要讲临床经验,同学们听得云里雾里,主要是同学里面用中药治儿科的,少得很。
 
版主是贾老的再传弟子,我是再再传弟子:014:
 
贾老辨风寒和风热的经验,才是从临床中走过来总结的经验。。
我在网上找了一张图,配合我等小白学习。。

一个高明的中医师,一般都有自己的一套总结经验。。高明的西医同样也有一套自己诊断和用药!

我小孩之前感冒发烧咳嗽的,去看看西医儿科医生,我熟悉的有2个水平很好的儿科西医,他们的疗效很好!他们的西医用药看上去也很平淡(对比他们科室的其他儿科西医或者其他三甲医院的儿科西医),但疗效却很好!
他们的号,一放出来,基本秒完!他们中午基本上每天加班到中午2点下下班(同科室的其他西医同事12点就下班了)他们经常加班看病人到晚上7/8点,同科室的其他西医同事,五点半准时下班了!我也试过凌晨4点现场排队加号。。:010:


另外,看到贾老诊治小儿肺炎,麻杏石甘汤用得非常溜,根据麻黄和石膏的剂量变化,风寒风热都可以应用,扩大了麻杏石甘汤的应用范围。。根据辩证再结合其他方子,用得非常得心应手。

风寒风热.JPG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