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学习:阳明脉解篇
【原文】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
帝曰:善!其恶火何也?岐伯曰: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
帝曰:其恶人何也?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连藏则死,连经则生。
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
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
帝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学习】
一、“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
这段原文给我们指出了阳明病有怕火、怕木、怕人的症状。并且试图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体征。
为了便于理解,原文所说的阳明病的所有主要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四组:
① 怕火、怕木、怕人。
② 兴奋。
③ 不欲食。
④ 喘息。
原文解释为什么会怕火?怕火、怕木,是从五行相生相克的角度来理解的。这样解释其实不容易理解,换一个角度解释则容易理解。阳明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是阴虚火旺。既是阴虚火旺,当然怕火。木是生火的,而且木是温暖的,当然就怕木。《伤寒论》告诉我们,怕热是阳明病的必有症状。“不恶寒反恶热”。之所以怕火、怕木,是因为怕热。怕热,所以弃衣而走。弃衣好理解,因为怕木。走,就是不停地走动,为什么?病人不是怕热么,走动不是更热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病人有兴奋,另一个是走动有风。之所以兴奋是因为阳盛。并不是怕热就不愿走动,其实阳虚怕冷才不愿意走动。太阳伤寒,病人身体发热恶寒,阳气不足而不愿意走动。太阳病与阳明病,兴奋还是不兴奋是鉴别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怕热还是怕冷是另一个重要依据。怕热才兴奋,怕冷反而不会兴奋。
简单说,太阳病安静,阳明病兴奋。
原文还顺便说了阳明病不怕金。别人敲击金属,病人没有反应。而敲击木头反而病人受不了。为什么呢,因为病人不是怕噪声,而是怕热。从阴阳平衡状态可以解释。因为金是纯阴,木是阳胜于阴。病人是阳亢,故而怕木不怕金。顺便再问一句,病人怕水吗,也不怕,因为水克火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病人其实喜欢接触水呢。怕木,不仅是病人不愿意接近木头,而且病人从内心就害怕木头,即使远离病人敲击木头,木头发出的声音就会让病人害怕。这个不难理解,心理作用的缘故。
阳明病为什么怕人?后面的原文解释了。“帝曰:其恶人何也?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惋,通怨,也就是病人怨恨别人,讨厌别人。病人平常并不喜欢怨恨别人的,而此时则对别人的言行不能理解。这就是为什么后文又指出病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也就是所谓怕人的意思。本来在平常状态下怨恨别人不见得喜欢说出来呀,而病人处于兴奋状态则喜欢滔滔不绝地埋怨别人。
二、“帝曰:其恶人何也?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连藏则死,连经则生”。这段原文除了解释为什么怕人,还指出病人会出现喘息的症状。所谓喘,指的是呼吸频率增加,并不一定是西医的心肺疾病导致呼吸困难。病人有热病,呼吸频率会加快。这是喘连经,不会死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以为病人发热就会导致呼吸频率增加,而是热病会增加呼吸频率。譬如太阳伤寒证有发热,高达40度都并没有呼吸明显加快。如果是阳明热病,则呼吸频率加快。“喘连藏”,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就是出现了呼吸循环衰竭,当然是死证。“喘连经”是指一般的阳明热病出现的呼吸加快。就是说,阳明病的喘有生证与死证的鉴别问题。
三、“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帝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弃衣而走,登高而歌,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这些症状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烦躁不安。为什么烦躁不安呢,因为有邪火。邪火引起热病,热病引起烦躁不安。
阳明病的病因是邪火,病理是热病,病症是兴奋,病位在里,病性为阳,邪火盛是实证。为什么产生邪火呢,因为阴虚。病人喜欢翻墙上屋,而且还特别有劲,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病人处于兴奋状态。这两组症状可以用“兴奋”两个字概括。
四、不欲食。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容易理解,因为病在阳明胃府。
【原文】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
帝曰:善!其恶火何也?岐伯曰: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
帝曰:其恶人何也?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连藏则死,连经则生。
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
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
帝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学习】
一、“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
这段原文给我们指出了阳明病有怕火、怕木、怕人的症状。并且试图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体征。
为了便于理解,原文所说的阳明病的所有主要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四组:
① 怕火、怕木、怕人。
② 兴奋。
③ 不欲食。
④ 喘息。
原文解释为什么会怕火?怕火、怕木,是从五行相生相克的角度来理解的。这样解释其实不容易理解,换一个角度解释则容易理解。阳明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是阴虚火旺。既是阴虚火旺,当然怕火。木是生火的,而且木是温暖的,当然就怕木。《伤寒论》告诉我们,怕热是阳明病的必有症状。“不恶寒反恶热”。之所以怕火、怕木,是因为怕热。怕热,所以弃衣而走。弃衣好理解,因为怕木。走,就是不停地走动,为什么?病人不是怕热么,走动不是更热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病人有兴奋,另一个是走动有风。之所以兴奋是因为阳盛。并不是怕热就不愿走动,其实阳虚怕冷才不愿意走动。太阳伤寒,病人身体发热恶寒,阳气不足而不愿意走动。太阳病与阳明病,兴奋还是不兴奋是鉴别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怕热还是怕冷是另一个重要依据。怕热才兴奋,怕冷反而不会兴奋。
简单说,太阳病安静,阳明病兴奋。
原文还顺便说了阳明病不怕金。别人敲击金属,病人没有反应。而敲击木头反而病人受不了。为什么呢,因为病人不是怕噪声,而是怕热。从阴阳平衡状态可以解释。因为金是纯阴,木是阳胜于阴。病人是阳亢,故而怕木不怕金。顺便再问一句,病人怕水吗,也不怕,因为水克火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病人其实喜欢接触水呢。怕木,不仅是病人不愿意接近木头,而且病人从内心就害怕木头,即使远离病人敲击木头,木头发出的声音就会让病人害怕。这个不难理解,心理作用的缘故。
阳明病为什么怕人?后面的原文解释了。“帝曰:其恶人何也?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惋,通怨,也就是病人怨恨别人,讨厌别人。病人平常并不喜欢怨恨别人的,而此时则对别人的言行不能理解。这就是为什么后文又指出病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也就是所谓怕人的意思。本来在平常状态下怨恨别人不见得喜欢说出来呀,而病人处于兴奋状态则喜欢滔滔不绝地埋怨别人。
二、“帝曰:其恶人何也?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连藏则死,连经则生”。这段原文除了解释为什么怕人,还指出病人会出现喘息的症状。所谓喘,指的是呼吸频率增加,并不一定是西医的心肺疾病导致呼吸困难。病人有热病,呼吸频率会加快。这是喘连经,不会死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以为病人发热就会导致呼吸频率增加,而是热病会增加呼吸频率。譬如太阳伤寒证有发热,高达40度都并没有呼吸明显加快。如果是阳明热病,则呼吸频率加快。“喘连藏”,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就是出现了呼吸循环衰竭,当然是死证。“喘连经”是指一般的阳明热病出现的呼吸加快。就是说,阳明病的喘有生证与死证的鉴别问题。
三、“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帝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弃衣而走,登高而歌,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这些症状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烦躁不安。为什么烦躁不安呢,因为有邪火。邪火引起热病,热病引起烦躁不安。
阳明病的病因是邪火,病理是热病,病症是兴奋,病位在里,病性为阳,邪火盛是实证。为什么产生邪火呢,因为阴虚。病人喜欢翻墙上屋,而且还特别有劲,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病人处于兴奋状态。这两组症状可以用“兴奋”两个字概括。
四、不欲食。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容易理解,因为病在阳明胃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