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如何量化三阴三阳

星月追珩

声名鹊起
杏叶会员
注册
2023/11/23
帖子
532
获得点赞
172
声望
43
年龄
52
所在地
加拿大蒙特利尔
内经记载,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
气学发展历程:
一气时代:初气为一点,气之增长为一膨胀为一球;
二气时代:气分阴阳二气,线性增减;
四气时代: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平面圆图,左升右降;
六气时代:还是平面圆图,而且把厥阴定位一阴并不符合整体阴阳量的变化,此时阳气初升,阴气初降,应该与阳明相对。也许是考虑了生长壮老已和生长化收藏的因素吧。一阴合一阳,二阴合二阳,三阴合三阳,才能体现生长壮老已的阴阳平衡性。三阴三阳主要用于中医上。
内经记载,阴阳不以数推以象。既然不能以数推,为何还要用三阴三阳代替六气?阴阳数太多,以点表述不了,一线表述不了,以平面也不完全。那么是否可以用三维立体图来表述呢?
本气风寒暑湿燥火根据其作用特性可以分为三组变量,一个动力。
三组变量:1、寒热;2湿燥;3光暗(火)。一个动力:风
用现代术语可用温度、湿度、亮度代替。(可惜论坛没有作图功能,很难表示出来)。
用x、y、z轴分别代替温度、湿度、亮度,
三维坐标图出现。坐标点的数值就可以判断阴阳值。
虽然中医不需要那么精确的数值,但仅仅三阴三阳的话还是可以估测的。

抛砖引玉,欢迎拍砖。
 
1,平面圆图本就是三维立体的,由冬(终=始)春丶夏丶秋丶冬,不是一个平面的团圜,而是一个立体的螺旋曲线(本质上的时间线)。

2,三阴三阳=六节,所以六节并没有取代六气。
就正如[春夏秋冬]之四时,当对应[温暑凉寒]四个天之气。而此四气与四时根本就不会变动,那为何六节与六气就可以任意移动呢?恁什么呀?
别忘了四时与六节皆只是历法而已,六节与四时同为容器,而其内容物就是[寒暑凉温]与[寒暑燥湿风火]之气。
六节其实还有一个不会变的称谓,即初之气至终之气,它与廿四节气挂上了钩,是故太阳丶太阴之流,可以休矣。

3,若要量化六节,可参考我们是如何去量化四时。亦可以说是将四时细分为六节。

若根据《四气调神大论》之所言:
春夏秋冬=生长杀藏=少阳(肝)丶太阳(心)丶太阴(肺)丶少阴(肾)。
所以阳是生与长,即由小童变为成人,即少阳去太阳,阴是杀与藏,即由成人变为死人,即太阴去少阴。

二三四五终初=热火燥寒风湿=太阳(心)丶阳明(胃)丶少阳(肺)丶少阴(肾)丶太阴(脾)丶厥阴(肝)。

两者之不同是由于四时乃是以冬夏至来分阴阳,所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而六节则以春秋分来分阴阳,所以夏秋为阳,冬春为阴,所以三阴三阳,必定是连续的。
所以少阴君火丶少阳相火丶太阴湿土丶阳明燥金丶太阳寒水丶厥阴风木。这完全是乱来的丶不可信的鬼话。
。三组变量:1、寒热;2湿燥;3光暗(火)。一个动力:
三组?
水的三态因日之火,而造成寒热燥湿,更极端的还有阳炎与冰封。这整个过程是会产生风,但风不是因,而只是果。
所以风只是封之伪装,即掩人耳目之不传之秘也。
寒湿遘沟,燥热相临,风火相值,其有闻乎?
风与火相对冲,而火与燥热属阳的一边,风与寒湿则属阴的一边。
它们就是中医学裡,所谓双向调节之核心隐秘!
 
最后编辑:
时差气异;位异气差。
沙漠之中,燥火太过,水湿不及,万物难存;极地之内,寒水太重,火热不及,物亦难存。燥金可以舍弃?湿土可以舍弃?
高山上,从下往上植物生长各异,平地之人上入青藏高原的高原反应与位差无关?
人类可以生存的土地就那么一小块。上气与下气相合,没有太过与不及,才能生化,才能繁衍而不息。

即使你舍弃了代表方位的五行概念,你又用什么来来替换,单以东西南北中吗?
所表现的象有区别吗?最多剔掉五行概念的生克关系而已。
 
最后编辑:
四气时代: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平面圆图,左升右降;
丶丶(暑火)太阳丶丶丶丶丶丶
(湿木)少阳丶丶少阴(燥金)丶
丶丶丶丶太阴(寒水)丶丶丶丶

左升右降顺时针转,此乃易学之四象,非是中医学的四象。
中医学的四象,据《四气调神大论》而言:

阴丶阳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杀丶长丶丶太丶丶太阴丶太阳丶
藏丶生丶丶少丶丶少阴丶少阳丶

少阳,太阳,太阴,少阴,右升左降逆时针转。

心者,阳中之太,通于夏气。(暑火)
肺者,阴中之太,通于秋气。(燥金)凉
肾者,阴中之少,通于冬气。(寒水)
肝者,阳中之少,通于春气。(湿木)温

两套四象学说,分别在哪?
中医学为何要引入後者此套四象学说呢?
 
最后编辑:
如何量化三阴三阳?
这等于是问,如何量化六节?
但这问题有问题,六节四时一岁,不就是量化後的结果了吗?
本质上该问的是,如何量化气?
而将气分为二丶四或者六,本质上就是量化的结果,这算是一个丐题吗?

若要将气量化,则先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它必须先是一个循环,而事实上,它就是一个循环,古语称之为环流,或一气週流。

于是一气,既可分为阴阳(=两仪)之上下两个半岁,又可分为木火金水(=四象)之四时。

而更具体之量化,则可图示如下:

阴丶丶丶阳丶
丶丶实丶丶丶
半亏丶半盈丶
丶丶虚丶丶丶

右升左降逆时针转
其量化数据为:
虚=0,实=1,半盈半亏=1/2。
内经记载,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
依此作图如下:

阳丶丶丶丶丶丶丶阴丶
丶丶丶阳明二丶丶丶丶
少阳一丶丶丶太阳三丶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太阴六丶丶丶厥阴四丶
丶丶丶少阴五丶丶丶丶

其量化数据为:
少阴=0,阳明=1,厥阴太阴=1/3,少阳太阳=2/3。阳为盈,阴为亏。

这个量化之推演及结果,楼主可赞同否?
但此图能与内经说的对得上号吗?
 
最后编辑:
部落里没有专职医师,大祭司就是最好的医师,同时也是先知。
至于易,指易经体系,形成于商末,64卦都出来了,你认为四象属于易经体系吗?
至于左升右降,还是右升左降,只是观察角度不同。你甚至还可以说前升后降。
在你创建一个理论前,最好加一个前提条件。

歪楼了,还是回到主题。
人类对自然的观察最早感知到是白天黑夜,天与地,这是阴阳理论的萌芽期;
再进一步观察,太阳出来,除了光还有热,然后就赋予一个新元素热,单用阴和阳来描述万象,显得太抽象,于是细化,出现寒凉温热,四象论出现;
劳作过程中,认知到自然万物归类组成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出现;
到伏羲时代,观察更细,风雷,山泽,天与地,水与火,先天八卦成。
到这差不多了。
每一个新理论都是对前一理论的总结细化。这是因为人的认知不断增长。
至于六经体系,也是对四象的细化,主要研究自然与人体结合。

前面提到,阴阳不以数推,阴阳细化成千上万。这里只针对风寒暑湿燥火。
日出,有光有热。
有光亮,睁眼,活动,阳气增加;夜晚降临,无光,闭眼睡觉,阴气主之;
日升,温升,阳升;日落,温降,阴升;
春天,太阳北移,温升,水蒸发为水汽,地气上升;此时温度提升不高,水汽上升离地表不高,遇冷化雨降落,天气下降; 此时节,地气天气活动于地表附近,人感知为梅雨;到夏季,温度继续上升,地气上升到高空才遇冷化雨下落。
温度上升还会引起不同地域、地表与高空的气压差,形成风;
地表火的燃烧消耗了氧气,风又送来氧气,风助火势;
火越大,温度提高,气压变低,风又来了,再助火势;
湿度温度组合阴阳:寒湿,潮热;干冷,燥热。
风湿组合:风湿,风燥。
风温组合:风寒,风热;
光热组合:厥冷,火热。
。。。。。想到这么些,应该还有。
 
最后编辑:
至于易,指易经体系,形成于商末,64卦都出来了,你认为四象属于易经体系吗?
我说的是,阁下首帖所说的
四气时代: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平面圆图,左升右降;
乃是易经的四象,而非内经的四象。
难道先生认为四象只得一个乎?

虽谓医易同源,但医与易却并非一母所生。
内经裡虽有《九宫八风》这一篇易经的历法记载,但对中医学无甚帮助。
至于左升右降,还是右升左降,只是观察角度不同。你甚至还可以说前升后降。
请问是如何的不同呢?
 
我说的是,阁下首帖所说的

乃是易经的四象,而非内经的四象。
难道先生认为四象只得一个乎?

虽谓医易同源,但医与易却并非一母所生。
内经裡虽有《九宫八风》这一篇易经的历法记载,但对中医学无甚帮助。

请问是如何的不同呢?
在你面前固定树立一个旋转的风车,假设此时是逆时针转;那么你在跑道对面回头看,那就是顺时针转。
面朝东方,太阳在你前面升起。你不动,下午太阳就从你后面降落。
假如你在直升机上方看螺旋桨是逆时针转,头的方向不变,你到直升机的下午仰面观看,又是顺时针。
这个问题答案你早就知道,为什么还这么问?
 
在你面前固定树立一个旋转的风车,假设此时是逆时针转;那么你在跑道对面回头看,那就是顺时针转。
面朝东方,太阳在你前面升起。你不动,下午太阳就从你后面降落。
假如你在直升机上方看螺旋桨是逆时针转,头的方向不变,你到直升机的下午仰面观看,又是顺时针。
这个问题答案你早就知道,为什么还这么问?
兄台答非所问矣!
前面我说易经之四象,乃为顺时针转,而内经之四象,则为逆时针转。
但您却回答说,这只是观察角度之不同而已,即是此顺转逆转一事,并无标准可言。

但是我之东方,与先生之东方,不会有所不同吧,不是吗?

不是得先有个观察对象存在,才有个上下左右吗?
而此项存在,就决定了它到底是顺转还是逆转,对吧?

若内经记载的原本是逆转,而後人却因为易经之关系而误以为是顺转,那不就是大错特错了吗?
 
好吧。面南左升右降,面北右升左降。
逆势针为顺,顺时针为逆。
为什么用顺时针,是遵循易经看问题的方法。
本人接受的不只是中医,也在研究道学。
看什么书就用什么方法。老带着质疑之心是接受不了那方面的知识。
这就是答案。
咱们似乎不同频。
 
i
面南左升右降,面北右升左降。
逆势针为顺,顺时针为逆。
请教一下,为何逆时针为顺,顺时针为逆呢?
为何不是顺时针为顺,逆时针为逆呢?
可有出处丶根据?
 
i

请教一下,为何逆时针为顺,顺时针为逆呢?
为何不是顺时针为顺,逆时针为逆呢?
可有出处丶根据?
逆时针为天道,顺天道为顺;顺时针逆天道,为逆。修炼之人均为逆天道行事,所以用的顺时针。在我看来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已。
 
六气时代:还是平面圆图,而且把厥阴定位一阴并不符合整体阴阳量的变化,此时阳气初升,阴气初降,应该与阳明相对。
是时冬春之际,当为阴气之极,是故阴极而阳生,即是阳气初生。
是故阴气降尽,阳气初升

所以太阴当与阳明相对。

阴之极,当为至阴,至阴不就是太阴了吗?
太阴当佔子位且为终之气,不是吗?
厥阴当佔寅位且为初之气,这样不合理吗?

丶丶丶丶丶相火火气三丶丶丶丶丶丶
君火热气二丶丶丶丶丶土位湿气四丶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木位风气初丶丶丶丶丶金位燥气五丶
丶丶丶丶丶水位寒气终丶丶丶丶丶丶

木位必为厥阴风木,对吧?
而水位当为太阴寒水吧?
那么金位则必定是少阴了吧?

仅在逻辑上来说,太阳寒水必定是错!

先生既已生疑,何解还要继续去抱残守缺?

传统上三阴三阳之量化结果为
风热火湿燥寒,对吗?
因天之序,盛衰之时,就是此六气了吗?
 
最后编辑:
是时冬春之际,当为阴气之极,是故阴极而阳生,即是阳气初生。
是故阴气降尽,阳气初升

所以太阴当与阳明相对。

阴之极,当为至阴,至阴不就是太阴了吗?
太阴当佔子位且为终之气,不是吗?
厥阴当佔寅位且为初之气,这样不合理吗?

丶丶丶丶丶相火火气三丶丶丶丶丶丶
君火热气二丶丶丶丶丶土位湿气四丶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木位风气初丶丶丶丶丶金位燥气五丶
丶丶丶丶丶水位寒气终丶丶丶丶丶丶

木位必为厥阴风木,对吧?
而水位当为太阴寒水吧?
那么金位则必定是少阴了吧?

仅在逻辑上来说,太阳寒水必定是错!

先生既已生疑,何解还要继续去抱残守缺?

传统上三阴三阳之量化结果为
风热火湿燥寒,对吗?
因天之序,盛衰之时,就是此六气了吗?
不同场合有不同排序,下面我列出经典里的几种排序。
1、伤寒论六经疾病传变排序: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这个排序没有循环。
2、伤寒论日气血量排序
。。。。。太阳
。。。少阳。。阳明
。。。厥阴。。太阴
。。。。。少阴
这个排序符合黄帝内经对厥阴、阳明的解释。因为昼长夜短的原因,是不可能等分的。
厥阴为极暗,阳明为极昼,两个是相对应的。内经只解释幽明,与阳量无关,不要钻牛角尖。
3、客气降临排序
。。。。。厥阴
。。。太阳。。少阴
。。。阳明。。太阴
。。。。。少阳
这个排序与阴阳量有关。
4、主气排序
。。。。。少阳
。。。少阴。。太阴
。。。厥阴。。阳明
。。。。。太阳
这个排序与一年六气运行相关。
5、人体六经排序
按12经气血流注顺序排序。

这么多排序,你慢慢整合吧。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