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7/01
- 帖子
- 669
- 获得点赞
- 21
- 声望
- 0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禹州中医中药炮制技艺
在素有“药都”美誉的禹州,不但有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而且有流传了千年之久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禹州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以其历史的悠久、制作的精细、内涵的丰富,成为今年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其千百年来是如何演绎出“药不经禹州不香”的神话呢?
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吃过中药,但一些懂行者往往会像购物那样讲究药的牌子。同样一种药,非要“吃”某厂产的或某个牌子的,何也?原来,对同一种中药而言,有些炮制技艺能使药效变得很“神”,而有些技艺却只能让其很“平”。如今,精工炮制后的中药的神奇效果,不仅已经成了中药的魂,而且令原本不屑于中药的西方医学界大为叹服。
今天,我们走进有着几千年中药炮制历史的禹州市,试图通过感受这里的“浸、泡、煅、煨、炒、蒸、煮”等的独到之处,感受炮制之法“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也借此感受许昌大地留存千年的文化积淀。
历代名医造就的中药神话
如今在禹州市的大小街道上,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一家紧挨着一家的中药店。在禹州市西关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内,提起重要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每一家店铺的经营者都可称得上是行家里手。
“禹州中药加工炮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禹州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以及富饶的土地吸引了历代名医,不断完善了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形成了‘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经禹州不妙’的民谚。”在以独特的加工技艺而闻名的“杏林春”药铺内,对中药加工炮制技艺钻研了20余年的“杏林春”药铺老板任文政,一说起中药炮制技艺便滔滔不绝。
从任文政的讲述中了解到,早在战国时期,禹州就“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以药材和钧瓷名扬中外。唐朝时期的一代名医———“药王”孙思邈曾长期在河南阳翟(今禹州市)采药行医,并留下了许多神话传说。相传孙思邈在20岁以前,初涉医界,经验不足,很不得志。后在神仙的点化下,孙思邈开始了云游天下、遍访名师的路途。一日,孙思邈行至禹州市城北八里岗时,见到一群人抬着棺材出殡,但棺材里却往外滴着鲜血。见此情况,孙思邈遂上前拦住众人说:“你们怎么抬着活人下葬呢?”众人不相信,他说人死后血会凝固,不会流出棺材的,既然棺材内向外滴血,人肯定没死。众人打开棺材一看,果然不出孙思邈所料。原来,要被埋的是一个十月怀胎的年轻孕妇,因为难产而疼昏过去了。孙思邈遂取出银针,照准穴位扎下去,婴儿便呱呱坠地。从此,孙思邈名声大振,登门求医者络绎不绝。
由于当时的禹州境内药材资源丰富,商业繁荣,孙思邈便长期旅居在这里行医采药,著书立说,先后编纂了《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中医药著作,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及5000多个验方。孙思邈死后,当地百姓将其厚葬于阳翟西关,并集资在城南西南隅建造了一座“药王祠”,殿内供奉着孙思邈的雕像。后来,民间盛传,凡是来禹州学医的人,只要到此瞻仰一下“药王”的圣容,给人治病便十治九愈。为了利用禹州这块风水宝地,各地药商纷纷投资在药王祠以北地带建立门面店铺,两厢药行店铺林立。至今,禹州市仍保留有一条约350米长的“药王祠街”。因此,在禹州境内盛传着“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拜药王不灵”的说法。传说归传说,但孙思邈曾在禹州地区长期活动的事实,却能从众多的史料记载中得到证实。
除“药王”孙思邈之外,汉朝医圣张仲景也曾在禹州悬壶开诊;南齐褚澄,著有《褚氏遗书》,医术绝妙且医论精辟;元朝名医孙相世,家传五代,盛名不衰……到清道光二十年至宣统三年(1840年—1911年),禹州市的知名中医就有182人,到解放前的1920年—1930年期间,禹州的名医达393人。正是由于历代名医荟萃,在禹州才流传下来了独特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并演绎出了许许多多有关名医治病救人和药材加工炮制的传说。
千年积淀的中药炮制技艺
“炮制”在词典的注解是: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方法是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炮制”一词在不同时代含义不同,古代炮制是制药的总称,现代多指对单味药的加工处理。“炮”表示加热,“制”表示制造中药和制伏中药的毒性和偏性。
在原始社会,禹州境内的先人们使用处理食物的方法处理药物,最初的用药形式是口嚼或齿咬,用石头斩断、砸碎等。夏商时期,中药切制形成了一定的形式,到汉魏南北朝时期,药材切制开始了从大块儿入药到细片入药,再到粉末儿入药的转变,形成了一定的切制规格。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汉代的《本草经集注》、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中医中药著作都对中药材的加工炮制进行了注解。到了明代,由于禹州药材集散市场的昌盛,药材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流传,药材加工业随之发展,并出现了丸、散、膏、丹等简单的中成药,到清朝时期达到历史高峰。清嘉庆二十四年,禹州的中成药加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丸散帮”,在“浸、泡、煅、煨、炒、蒸、煮”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而禹州精工制作的药铡刀、药臼、药碾槽、药檑碗等制药工具也因此闻名遐迩。
任文政认为,禹州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药农不但善于栽培而且精通加工炮制。谚语“春刮桔梗夏打靛,秋熏菊花剥沙参,闲不住的冬三月”就是说禹州的药农不但要管理药材的田间栽培,而且要在冬闲时节进行加工炮制,一年四季都没闲时。他说,药材采收后,有的要去芦头、须根、茎叶;有的要去皮,以减毒性;有的品种通过去壳、去心、去瓤、去枝梗、去头、去尾、去翅、去骨、去残肉,以便于采后加工炮制,提高药物的固有疗效。在中药材加工炮制的过程中,饮片切铡讲究刀口,中药炮制讲究色泽,注重货出地道,炮制精细并具特色。
在去年的禹州中药材交易会上,一位老中医还现场挥刀表演了“百刀槟榔”绝技。他那娴熟的刀功很快便吸引了大批中药界专家的眼球。一个大如枣、坚似石的槟榔,经浸泡润制后,能切100多片,且片片见边,薄如白纸,可随风飘扬。更让人叫绝的是药工切制“清半夏”,切片薄如蝉翼,形若羽毛,放在手心一吹,可飘然升起,被中药界称为“蝉翼清夏”。
随着人们医药知识的增加和中药炮制实践经验的积累,一些传统的炮制方法在禹州知名中医的努力下不断改进,出现了如提净、发芽、发酵、制霜等新的炮制方法。中药材经过炮制加工后,起到了保持药物纯净度,利于贮藏,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性能,提高药物疗效,便于制剂和粉碎,以及矫正腥臭等作用。1984年,禹州中药材交易市场恢复后,一些老药工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将中药炮制理论编成歌诀,对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00年年初,禹州市中医院和禹州市区各中药店开展了代客炮制、煎药的服务,炮制加工技术更趋规范。到2005年,禹州市区药材市场的商户、各医院中药房和医药零售店等基本掌握了炮制加工技术,使禹州的中药材疗效得到了明显提高。
如今,禹州市拥有近30万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成了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一批现代化生产的中药加工生产企业也应运而生。虽然中药材的加工业融入了现代的机械化加工技术,但仍保存着传统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形成了以机械加工为主,传统加工技艺并存的特色。
“独门绝技”亟待保护和光大
经过千年的历史演变和传承,禹州中药材的炮制、包装、加工工艺渐趋严格,其加工饮片、丸、散、膏、丹初期诸工序中主要工具有药刀、药碾槽、杵臼、药擂碗、铜蒸笼、夹板等制药工具。禹州精工制作的这些制药工具也因历史悠久、质优物美而闻名全国。据了解,禹州生产的药刀有刀片、刀条、刀鼻三个部件组成,锋利耐用,切药省力,“药刀王”品牌历经百年不衰。其中高家制造的药刀似满月,刀刃锋利,刀口平实,且钢纯火正,好使耐用,时称全国“三把刀”之一。
“禹州中药材加工炮制主要以家庭作坊式为主,加工炮制方式也被作为商业机密,一般不予外传,再加上目前多数药工年龄偏大而又后继无人,传统的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说起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的现状,参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禹州市文化馆馆长王根杰忧心忡忡。
原来,由于禹州市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大多在一个家庭或一个药店内代代相传,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封建思想的影响,药工与药店均以自己独有的炮制技艺为“一家绝技”,密不外泄。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禹州市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大多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单项产品,非规模性生产现象突出。加上一些老药工已年近古稀,年轻人又对传统的炮制技艺不感兴趣等原因,致使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呈现出了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对于这些必须言传身教的中药炮制技术,我们很有必要把它们视为国粹看护好。一些现已不多的或由个别老药工所掌握的“独门秘籍”,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保护和传承。
从中了解到,为有效保护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目前,禹州市委、市政府已把保护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纳入重点保护计划,并建立以文化战略上“定向”、发展蓝图中“定位”、资金投入上“定额”等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制度建设机制,由现有专家、药师、技师、技工及从业人员组织成互动和互补的人才队伍,以促进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经过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禹州市加工炮制的“云片鹿茸”、“百刀槟榔”、“九蒸熟地”、“制萎仁霜”、“蜜制麻黄”等百余种中药,被河南省药材公司、河南省中药研究所列为精品长期收藏,并在全国性专业会议上展出。许多名方、验方和加工炮制技艺被载入医术经典。
中药加工炮制技艺,是禹州市历代名医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期待着它经过当地政府和有志之士的保护、锤炼,继续演绎“药不经禹州不香”的神话。
在素有“药都”美誉的禹州,不但有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而且有流传了千年之久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禹州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以其历史的悠久、制作的精细、内涵的丰富,成为今年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其千百年来是如何演绎出“药不经禹州不香”的神话呢?
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吃过中药,但一些懂行者往往会像购物那样讲究药的牌子。同样一种药,非要“吃”某厂产的或某个牌子的,何也?原来,对同一种中药而言,有些炮制技艺能使药效变得很“神”,而有些技艺却只能让其很“平”。如今,精工炮制后的中药的神奇效果,不仅已经成了中药的魂,而且令原本不屑于中药的西方医学界大为叹服。
今天,我们走进有着几千年中药炮制历史的禹州市,试图通过感受这里的“浸、泡、煅、煨、炒、蒸、煮”等的独到之处,感受炮制之法“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也借此感受许昌大地留存千年的文化积淀。
历代名医造就的中药神话
如今在禹州市的大小街道上,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一家紧挨着一家的中药店。在禹州市西关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内,提起重要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每一家店铺的经营者都可称得上是行家里手。
“禹州中药加工炮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禹州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以及富饶的土地吸引了历代名医,不断完善了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形成了‘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经禹州不妙’的民谚。”在以独特的加工技艺而闻名的“杏林春”药铺内,对中药加工炮制技艺钻研了20余年的“杏林春”药铺老板任文政,一说起中药炮制技艺便滔滔不绝。
从任文政的讲述中了解到,早在战国时期,禹州就“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以药材和钧瓷名扬中外。唐朝时期的一代名医———“药王”孙思邈曾长期在河南阳翟(今禹州市)采药行医,并留下了许多神话传说。相传孙思邈在20岁以前,初涉医界,经验不足,很不得志。后在神仙的点化下,孙思邈开始了云游天下、遍访名师的路途。一日,孙思邈行至禹州市城北八里岗时,见到一群人抬着棺材出殡,但棺材里却往外滴着鲜血。见此情况,孙思邈遂上前拦住众人说:“你们怎么抬着活人下葬呢?”众人不相信,他说人死后血会凝固,不会流出棺材的,既然棺材内向外滴血,人肯定没死。众人打开棺材一看,果然不出孙思邈所料。原来,要被埋的是一个十月怀胎的年轻孕妇,因为难产而疼昏过去了。孙思邈遂取出银针,照准穴位扎下去,婴儿便呱呱坠地。从此,孙思邈名声大振,登门求医者络绎不绝。
由于当时的禹州境内药材资源丰富,商业繁荣,孙思邈便长期旅居在这里行医采药,著书立说,先后编纂了《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中医药著作,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及5000多个验方。孙思邈死后,当地百姓将其厚葬于阳翟西关,并集资在城南西南隅建造了一座“药王祠”,殿内供奉着孙思邈的雕像。后来,民间盛传,凡是来禹州学医的人,只要到此瞻仰一下“药王”的圣容,给人治病便十治九愈。为了利用禹州这块风水宝地,各地药商纷纷投资在药王祠以北地带建立门面店铺,两厢药行店铺林立。至今,禹州市仍保留有一条约350米长的“药王祠街”。因此,在禹州境内盛传着“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拜药王不灵”的说法。传说归传说,但孙思邈曾在禹州地区长期活动的事实,却能从众多的史料记载中得到证实。
除“药王”孙思邈之外,汉朝医圣张仲景也曾在禹州悬壶开诊;南齐褚澄,著有《褚氏遗书》,医术绝妙且医论精辟;元朝名医孙相世,家传五代,盛名不衰……到清道光二十年至宣统三年(1840年—1911年),禹州市的知名中医就有182人,到解放前的1920年—1930年期间,禹州的名医达393人。正是由于历代名医荟萃,在禹州才流传下来了独特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并演绎出了许许多多有关名医治病救人和药材加工炮制的传说。
千年积淀的中药炮制技艺
“炮制”在词典的注解是: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方法是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炮制”一词在不同时代含义不同,古代炮制是制药的总称,现代多指对单味药的加工处理。“炮”表示加热,“制”表示制造中药和制伏中药的毒性和偏性。
在原始社会,禹州境内的先人们使用处理食物的方法处理药物,最初的用药形式是口嚼或齿咬,用石头斩断、砸碎等。夏商时期,中药切制形成了一定的形式,到汉魏南北朝时期,药材切制开始了从大块儿入药到细片入药,再到粉末儿入药的转变,形成了一定的切制规格。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汉代的《本草经集注》、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中医中药著作都对中药材的加工炮制进行了注解。到了明代,由于禹州药材集散市场的昌盛,药材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流传,药材加工业随之发展,并出现了丸、散、膏、丹等简单的中成药,到清朝时期达到历史高峰。清嘉庆二十四年,禹州的中成药加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丸散帮”,在“浸、泡、煅、煨、炒、蒸、煮”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而禹州精工制作的药铡刀、药臼、药碾槽、药檑碗等制药工具也因此闻名遐迩。
任文政认为,禹州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药农不但善于栽培而且精通加工炮制。谚语“春刮桔梗夏打靛,秋熏菊花剥沙参,闲不住的冬三月”就是说禹州的药农不但要管理药材的田间栽培,而且要在冬闲时节进行加工炮制,一年四季都没闲时。他说,药材采收后,有的要去芦头、须根、茎叶;有的要去皮,以减毒性;有的品种通过去壳、去心、去瓤、去枝梗、去头、去尾、去翅、去骨、去残肉,以便于采后加工炮制,提高药物的固有疗效。在中药材加工炮制的过程中,饮片切铡讲究刀口,中药炮制讲究色泽,注重货出地道,炮制精细并具特色。
在去年的禹州中药材交易会上,一位老中医还现场挥刀表演了“百刀槟榔”绝技。他那娴熟的刀功很快便吸引了大批中药界专家的眼球。一个大如枣、坚似石的槟榔,经浸泡润制后,能切100多片,且片片见边,薄如白纸,可随风飘扬。更让人叫绝的是药工切制“清半夏”,切片薄如蝉翼,形若羽毛,放在手心一吹,可飘然升起,被中药界称为“蝉翼清夏”。
随着人们医药知识的增加和中药炮制实践经验的积累,一些传统的炮制方法在禹州知名中医的努力下不断改进,出现了如提净、发芽、发酵、制霜等新的炮制方法。中药材经过炮制加工后,起到了保持药物纯净度,利于贮藏,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性能,提高药物疗效,便于制剂和粉碎,以及矫正腥臭等作用。1984年,禹州中药材交易市场恢复后,一些老药工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将中药炮制理论编成歌诀,对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00年年初,禹州市中医院和禹州市区各中药店开展了代客炮制、煎药的服务,炮制加工技术更趋规范。到2005年,禹州市区药材市场的商户、各医院中药房和医药零售店等基本掌握了炮制加工技术,使禹州的中药材疗效得到了明显提高。
如今,禹州市拥有近30万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成了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一批现代化生产的中药加工生产企业也应运而生。虽然中药材的加工业融入了现代的机械化加工技术,但仍保存着传统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形成了以机械加工为主,传统加工技艺并存的特色。
“独门绝技”亟待保护和光大
经过千年的历史演变和传承,禹州中药材的炮制、包装、加工工艺渐趋严格,其加工饮片、丸、散、膏、丹初期诸工序中主要工具有药刀、药碾槽、杵臼、药擂碗、铜蒸笼、夹板等制药工具。禹州精工制作的这些制药工具也因历史悠久、质优物美而闻名全国。据了解,禹州生产的药刀有刀片、刀条、刀鼻三个部件组成,锋利耐用,切药省力,“药刀王”品牌历经百年不衰。其中高家制造的药刀似满月,刀刃锋利,刀口平实,且钢纯火正,好使耐用,时称全国“三把刀”之一。
“禹州中药材加工炮制主要以家庭作坊式为主,加工炮制方式也被作为商业机密,一般不予外传,再加上目前多数药工年龄偏大而又后继无人,传统的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说起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的现状,参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禹州市文化馆馆长王根杰忧心忡忡。
原来,由于禹州市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大多在一个家庭或一个药店内代代相传,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封建思想的影响,药工与药店均以自己独有的炮制技艺为“一家绝技”,密不外泄。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禹州市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大多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单项产品,非规模性生产现象突出。加上一些老药工已年近古稀,年轻人又对传统的炮制技艺不感兴趣等原因,致使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呈现出了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对于这些必须言传身教的中药炮制技术,我们很有必要把它们视为国粹看护好。一些现已不多的或由个别老药工所掌握的“独门秘籍”,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保护和传承。
从中了解到,为有效保护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目前,禹州市委、市政府已把保护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纳入重点保护计划,并建立以文化战略上“定向”、发展蓝图中“定位”、资金投入上“定额”等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制度建设机制,由现有专家、药师、技师、技工及从业人员组织成互动和互补的人才队伍,以促进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经过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禹州市加工炮制的“云片鹿茸”、“百刀槟榔”、“九蒸熟地”、“制萎仁霜”、“蜜制麻黄”等百余种中药,被河南省药材公司、河南省中药研究所列为精品长期收藏,并在全国性专业会议上展出。许多名方、验方和加工炮制技艺被载入医术经典。
中药加工炮制技艺,是禹州市历代名医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期待着它经过当地政府和有志之士的保护、锤炼,继续演绎“药不经禹州不香”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