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疑问求解 两个奇奇怪怪、五花八门的问题(真的很想被解答)

姜半夏先生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24/05/25
帖子
3
获得点赞
0
声望
1
年龄
20
所在地
辽宁
各位大佬们好!我是一名去年才入学的医学生,有一些不太明白的事情、和一些小小的想法想问问各位大佬:
1.第一个就是关于内生五邪的归类,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将内生五邪归在了病机里边,为什么我们不把内生五邪直接拆解掉呢?变成导致内伤五邪的各个病因,融进病因辩证里边儿,或者把它归在脏腑辩证里边儿?个人感觉这么多的辩证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那么有没有一种新的辩证将他们全部结合起来呢?理清他们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2.然后就是关于肝阳化风证的问题,为什么肝阳化风证是肝肾阴虚导致的阳亢呢而不是阳偏盛导致的呢?就是为啥是相对的多、而不是绝对的多?
 
阳如何直接偏盛?一者,质能转换不单是个物理定理,生理同样遵循,耗阴才能激发阳气,这就回到相对;或者郁而生热化火,显得阳盛,但郁积就不符合风性善行数变的特性,不好名风
 
2楼言简意赅已经说完。
我补充一些,学习就是需要归纳总结,你可以试着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内伤病因是指由于人的情志、饮食、劳逸等异常,导致气血津液失调、脏腑功能失常的致病因素。
内生五邪,又称 “内生五气”,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腑阴阳失调和气血津液等生理功能异常,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病机变化。
以你举得例子来说:
肝阳化风,指(肝阳偏亢,或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致肝阳亢逆无制而动风(这是你的第二个问题)病机变化。多由于(情志所伤,肝郁化火;或年老肝肾阴亏;或操劳过度等,耗伤肝肾之阴)【病因】,导致阴虚阳亢,风气内动。常见临床表现,轻者可见眩晕欲仆,筋惕肉瞤,肢麻震颤,或见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严重者则卒然仆倒,神志昏迷,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上面的内容均来自十三五中基教材。
属性归类.png

这图各版本教材都有
这就需要我们以人为本,阴阳为纲,上应天之六气,下应地之五行,外合经络,内和脏腑,通过气化出入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思维模式来思辨,指导。
重点是培养整体思维,以阴阳为纲领“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啊。
 
1.第一个就是关于内生五邪的归类,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将内生五邪归在了病机里边,为什么我们不把内生五邪直接拆解掉呢?变成导致内伤五邪的各个病因,融进病因辩证里边儿,或者把它归在脏腑辩证里边儿?个人感觉这么多的辩证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那么有没有一种新的辩证将他们全部结合起来呢?理清他们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内生五邪,其对应者乃是外感六淫。
那么六淫与五邪是否能够一一互相对应的呢?
而外淫内邪,其与脏腑又有何关系呢?
若脏腑乃是被攻伐者,而内邪外淫乃是攻伐者,那攻伐之路径就是六经之病传了吗?
若入路就等于出路,中医治病靠的就只有这个方法吗?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这是医者丶被医者与五邪六淫之间的博弈吗?
 
最后编辑:
内生五邪,其对应者乃是外感六淫。
那么六淫与五邪是否能够一一互相对应的呢?
而外淫内邪,其与脏腑又有何关系呢?
若脏腑乃是被攻伐者,而内邪外淫乃是攻伐者,那攻伐之路径就是六经之病传了吗?
若入路就等于出路,中医治病靠的就只有这个方法吗?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这是医者丶被医者与五邪六淫之间的博弈吗?
大师,求解答🥺,感觉好深奥,越来越哲学了
 
各位大佬们好!我是一名去年才入学的医学生,有一些不太明白的事情、和一些小小的想法想问问各位大佬:
1.第一个就是关于内生五邪的归类,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将内生五邪归在了病机里边,为什么我们不把内生五邪直接拆解掉呢?变成导致内伤五邪的各个病因,融进病因辩证里边儿,或者把它归在脏腑辩证里边儿?个人感觉这么多的辩证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那么有没有一种新的辩证将他们全部结合起来呢?理清他们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2.然后就是关于肝阳化风证的问题,为什么肝阳化风证是肝肾阴虚导致的阳亢呢而不是阳偏盛导致的呢?就是为啥是相对的多、而不是绝对的多?

第一个问题:关于内生五邪的归类问题,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将内生五邪归在了病机里边,主要是因为内生五邪本身还有产生它们的原因。至于把内生五邪拆散作为各个病因融进病因辩证里边去,那是后面学科(如诊断学、内科学等)要做的事情,中基不可能讲得太具体。

第二个问题:肝阳化风,既可以是肝肾阴虚导致的阳亢所引起,也可以是肝阳偏盛所导致。为什么说肝阳偏盛也可以导致肝阳化风呢?其一,单边肝阳偏盛,会导致肝经火旺,火旺灼阴,久之必导致肝肾阴虚。其二,中医认为阴阳失衡会使人生病,就拿肝阳上亢来说,不管哪种原因导致的肝阳上亢都有可能导致人体出问题,比如突然暴怒,气血逆乱,轻则有可能出现胸闷、胁痛、头晕、痉挛等症,重则有可能导心脏病、胃出血、甚至脑溢血等严重疾患。如果教材认为,只有肝肾阴虚才会导致肝阳上亢,那是教材的问题。若教材说:肝阳化风主要是因为肝肾阴虚所引起,那就没问题,因有主要二字,就意味着还有它因。
 
最后编辑:
新生谦虚慎言是学习的最好方法,而不是不懂就问.
学会了,自然就贯通了.
问来问去,仍然想不通,老师也不愿意教了.
当然跟错了老师是误入歧途, 比一张白纸更难拨正.
 
继承和发扬的问题,没有继承何谈发扬?
前辈的归类总是有原因的,质疑是好事,但也不能怀疑一切。
归类整理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将中医理论条理化,避免杂乱无章,便于学习,以免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
只有在全盘了解并理解融汇之后的质疑才是有意义的。
初学者应该尽力去记忆,理解,之后才是融汇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
 
最后编辑:
新生谦虚慎言是学习的最好方法,而不是不懂就问.
学会了,自然就贯通了.
问来问去,仍然想不通,老师也不愿意教了.
当然跟错了老师是误入歧途, 比一张白纸更难拨正.
不懂就问,是好事情啊。
但在提问之前,要先试着自己理解,解决一下。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提问,应该提问。或许哪位高明人士,一句话就能指点迷津呢。
当然,反对那些,自己不去深入思考,就提问的。也许自己努努力就能解决呢?
 
个人感觉这么多的辩证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那么有没有一种新的辩证将他们全部结合起来呢?理清他们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有啊,就是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其他各种辨证的基础和总纲,而其他辨证方法是对八纲辨证的补充和拓展。比如,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就是温病学独特的辨证方法,但是这两个辨证方法是对八纲辨证中的“”的补充和拓展。六经辨证,则是对八纲辨证中“”的补充和拓展。
 
张景岳非常了不起,他在总结前贤辨证方法的基础上,第一个提出二纲六变辨证方法。二纲六变辨证实际上就是八纲辨证。
 
最后编辑:
第一个问题:关于内生五邪的归类问题,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将内生五邪归在了病机里边,主要是因为内生五邪本身还有产生它们的原因。至于把内生五邪拆散作为各个病因融进病因辩证里边去,那是后面学科(如诊断学、内科学等)要做的事情,中基不可能讲得太具体。

金匮要略》中提到:“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 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南宋陈无择医圣的基础上作了发展,提出了三因学说,把致病因素归为三大类: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具体来说,内因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所伤;外因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不内外因则包括饮食饥饱、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仆损伤、中毒以及金疮等。这一学说得到后世医学的重视和认同,对于中医病因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医所讲的病因一般是指致病的初始原因,而初始病因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则通常是放在病机里面。内生五邪(风、寒、湿、燥、火)不是初始致病因素,而是由七情所伤或饮食饥饱太过所造成的病理产物,或是外因六淫致病的愈后残留,故一般放在病机分析里面。之所以把 内生五邪放在病机分析里面,是因为它们和某些疾病的产生和形成直接关联,对某些疾病进行病机分析时不能没有它们。又因某些疾病的产生和形成常常不是单一的内生邪气所致,而是两种以上内生邪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风湿病、癫痫病、肿瘤等等。所以,有时在病机分析时不宜拆解,而必须联用才能说清楚。不知这样说能否为你解惑?
 
最后编辑:
学习中医,要换一个思维,不能用原来的思维解决问题,否则陷入细节,变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楼主问的两个问题体现了传统科学思维,这个是从小到大长期训练形成的思维习惯,但应该慢慢转变过来。

风寒暑湿燥火既有外来,也有内生。但这个内生的因素不是外邪本身,而是“同气相感”所得结果(这是个抽象的概念,不注重客观本质,而注重等效作用,中医中有好多概念都是这样,这好比古代用虚拟的星宿概念设置时间模型,其实有些名字的星体根本是假想的,宇宙中不存在)。综合前面各楼回答,理解就差不多了,虽然还有些细节没有说清楚。但如果要详细说起来就复杂了,这些细节会让初学者陷入泥沼,等到精进后再了解不迟。

因为了解得越深,你就有更多高效的治疗方法,但这涉及到治疗手段,比如导引针灸等。相应的治疗手段也就需要因人制宜(也可也是组合方式)。目前只靠汤药开方治疗的话,很多细节原理是不需要了解得很深的。汤药本身属于内经中说的毒药,它的能力范围和效果也是有限的。最大限度利用好这些功能,帮助身体建立自主恢复能力,才是汤药的治疗正道。也就是说,医学要的目的让人活着,先粗略实现宏观大目标。然后研究精细,做到如何精准快速痊愈。一上来就要精细,要么就会陷入一个局部出不来,变得钻牛角尖,要么就会中途放弃——学习中医要改变原有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至于相对的多、而不是绝对的多这个问题,本质上是虚实概念的问题——绝对多,是邪实;相对多是正虚。从病因来看,有外邪因素,也可能有内因,包括饮食起居甚至先天体质等,但通常是二者组合,或单纯内因所致。用汤药治疗,则根据虚实针对用药即可,无需关心到底病因是什么。
 
1.第一个就是关于内生五邪的归类,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将内生五邪归在了病机里边,为什么我们不把内生五邪直接拆解掉呢?
变成导致内伤五邪的各个病因,融进病因辩证里边儿,或者把它归在脏腑辩证里边儿?
个人感觉这么多的辩证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那么有没有一种新的辩证将他们全部结合起来呢?理清他们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若我说中医学乃是先有病机十九条,然後才発展为六淫五邪及脏腑等等各种辩证之法,这可算是回答了先生之所问耶?

所谓病机,指的是発病之因,発病过程,発病之果的某些模型或模式。
它至少可以分为两类:
1,病位(五脏丶上下)=被攻伐者
2,病因(六淫丶五邪)=攻伐者

而因之前可以有因,果之後又可以有果,所以它是一个可以放大缩小之病机探究。
再者一果可以有多因,一因亦可以有多果,所以先生所设想之捷径是不存在的。

其实这个问题只要去探究一下[病机]两字就可以清楚明白了。
 
最后编辑:
有啊,就是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其他各种辨证的基础和总纲,而其他辨证方法是对八纲辨证的补充和拓展。比如,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就是温病学独特的辨证方法,但是这两个辨证方法是对八纲辨证中的“”的补充和拓展。六经辨证,则是对八纲辨证中“”的补充和拓展。

张景岳非常了不起,他在总结前贤辨证方法的基础上,第一个提出二纲六变辨证方法。二纲六变辨证实际上就是八纲辨证。

金匮要略》中提到:“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 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南宋陈无择医圣的基础上作了发展,提出了三因学说,把致病因素归为三大类: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具体来说,内因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所伤;外因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不内外因则包括饮食饥饱、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仆损伤、中毒以及金疮等。这一学说得到后世医学的重视和认同,对于中医病因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医所讲的病因一般是指致病的初始原因,而初始病因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则通常是通常放在病机里面。内生五邪(风、寒、湿、燥、火)不是初始致病因素,而是由七情所伤或饮食饥饱太过所造成的病理产物,或是外因六淫致病的愈后残留,故一般放在病机分析里面。之所以把 内生五邪放在病机分析里面,是因为它们和某些疾病的产生和形成直接关联,对某些疾病进行病机分析时不能没有它们。又因某些疾病的产生和形成常常不是单一的内生邪气所致,而是两种以上内生邪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风湿病、癫痫病、肿瘤等等。所以,有时在病机分析时不宜拆解,而必须联用才能说清楚。不知这能否为你解惑?

学习中医,要换一个思维,不能用原来的思维解决问题,否则陷入细节,变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楼主问的两个问题体现了传统科学思维,这个是从小到大长期训练形成的思维习惯,但应该慢慢转变过来。

风寒暑湿燥火既有外来,也有内生。但这个内生的因素不是外邪本身,而是“同气相感”所得结果(这是个抽象的概念,不注重客观本质,而注重等效作用,中医中有好多概念都是这样,这好比古代用虚拟的星宿概念设置时间模型,其实有些名字的星体根本是假想的,宇宙中不存在)。综合前面各楼回答,理解就差不多了,虽然还有些细节没有说清楚。但如果要详细说起来就复杂了,这些细节会让初学者陷入泥沼,等到精进后再了解不迟。

因为了解得越深,你就有更多高效的治疗方法,但这涉及到治疗手段,比如导引针灸等。相应的治疗手段也就需要因人制宜(也可也是组合方式)。目前只靠汤药开方治疗的话,很多细节原理是不需要了解得很深的。汤药本身属于内经中说的毒药,它的能力范围和效果也是有限的。最大限度利用好这些功能,帮助身体建立自主恢复能力,才是汤药的治疗正道。也就是说,医学要的目的让人活着,先粗略实现宏观大目标。然后研究精细,做到如何精准快速痊愈。一上来就要精细,要么就会陷入一个局部出不来,变得钻牛角尖,要么就会中途放弃——学习中医要改变原有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至于相对的多、而不是绝对的多这个问题,本质上是虚实概念的问题——绝对多,是邪实;相对多是正虚。从病因来看,有外邪因素,也可能有内因,包括饮食起居甚至先天体质等,但通常是二者组合,或单纯内因所致。用汤药治疗,则根据虚实针对用药即可,无需关心到底病因是什么。

若我说中医学乃是先有病机十九条,然後才発展为六淫五邪及脏腑等等各种辩证之法,这可算是回答了先生之所问耶?

所谓病机,指的是発病之因,発病过程,発病之果的某些模型或模式。
它至少可以分为两类:
1,病位(五脏丶上下)=被攻伐者
2,病因(六淫丶五邪)=攻伐者

而因之前可以有因,果之後又可以有果,所以它是一个可以放大缩小之病机探究。
再者一果可以有多因,一因亦可以有多果,所以先生所设想之捷径是不存在的。

其实这个问题只要去探究一下[病机]两字就可以清楚明白了。
诸位大佬所言极是👍🏻👍🏻👍🏻👍🏻👍🏻
 
内生五邪是在身体内在的代谢中,产生了多余的病理产物,从而又影响到了身体,出现病理状况。
外感六淫是自然界的气候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出现病理状况。
肝以血为体,气为用,血以载气,日常是平衡的,气不会凭空增多,只有血虚阴亏,才显得气相对多了,而出现肝阳上亢、肝阳化风。
各辨证之间的关系,在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就有,仔细研读就能找到答案。
做事是需要借助工具的,各个辨证就类似不同的工具,适合不同的场合,想要一个工具解决所有问题,目前还做不到,当然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期待各位中医人士都认真学习、不断实践,最后能拿出一个解决所有疾病的辨证方法,那就是中医理论的大突破,要知道,自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元四大家、温病,之后暂时还没有理论上的大突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