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11/09
- 帖子
- 1636
- 获得点赞
- 519
- 声望
- 113
简单的基本功,古代很多医生都没能掌握好,所以古代庸医误人案例太多,这也是为啥古代人寿命不高的原因之一。名医叶天士深深明白庸医杀人不见刀的危害,所以在其离世时就告诫子孙,没悟性和本事,不要轻易从医。他在用小青龙汤时,都习惯去掉麻黄和细辛,其谨慎可见一斑。
如今媒体科普遍地,教材随手可及,但其中提到的都是典型例子,实际病人的症状和情况要复杂得多。于是,很多入门者遇到似是而非的疑问就会多。如果做不到心中明亮,那自学治病就只能是碰运气。
本贴不在于教学基本功,而是强调认识的重要性。虽不免老话重提,但从论坛中的争论就可以看到,诊断结果还是各持己见无法统一。难怪中医被人诟病。
下面是一些医案,不妨测试一下自己,根据信息判断病属寒证还是热证,或寒热夹杂证,是虚证、实证(虚实夹杂以其主要部分为准)。若能直接精确到某方证,更妥。看看是否独立诊断对。
辨别寒热虚实是为了确定大方向不出错,而不是为了套方(光知道寒热虚实还无法开方)。至于六病、脏腑、卫气营血辩证,那是后话。
如今媒体科普遍地,教材随手可及,但其中提到的都是典型例子,实际病人的症状和情况要复杂得多。于是,很多入门者遇到似是而非的疑问就会多。如果做不到心中明亮,那自学治病就只能是碰运气。
本贴不在于教学基本功,而是强调认识的重要性。虽不免老话重提,但从论坛中的争论就可以看到,诊断结果还是各持己见无法统一。难怪中医被人诟病。
下面是一些医案,不妨测试一下自己,根据信息判断病属寒证还是热证,或寒热夹杂证,是虚证、实证(虚实夹杂以其主要部分为准)。若能直接精确到某方证,更妥。看看是否独立诊断对。
答案:虚寒证。1.中年男,胸痛心悸气短。每夜自觉气上冲咽喉,气窒,冷汗出,心悸胀痛不休。舌水滑,脉沉弦,偶现结象。
答案:实热证。2.少男,咳吐大量涎沫,呕逆吐,胸痛背胀,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舌红苔白滑,脉弦滑。
答案:寒热错杂虚证。3.中年男,染疫,作寒热,眩呕。进羚羊犀角大黄数服,病益剧。谵语,手足振,昏不识人。
答案:虚寒证。4.中年妇,久患泄利,腹痛肠鸣,日行二三次,下秽物无臭,无灼热感。素短气懒言,小便短少。舌胖色淡,苔灰白而腻,脉沉缓无力。
答案:虚寒证。5.中年男,口干咽燥,饮不解渴,小便清长,舌微红,苔白腻,脉濡数。曾投数剂清热养阴药皆不效。
答案:实寒证。6.中年女,便秘,五六日一行,坚如羊屎。口渴不欲饮,心悸胸满。自觉气上冲,头晕,夜益甚。面身浮肿,小便短少,面青,舌胖色淡而水滑。
答案:实热证。7.中年男,吐血,口干舌燥,面色痿黄,胸中滞痛,六脉涩而有力。
答案:寒热错杂实证。8.少女,下利,日十余行,原谷不化。进参术后下利愈甚,每夜心烦不得眠。
答案:虚寒证。9.中年男,患伤寒,往来寒热,口苦渴。误用泻下、利水、凉血之剂,大便日数十行,口仍见渴,呃逆眩晕,面青,脉寸绝尺大。
辨别寒热虚实是为了确定大方向不出错,而不是为了套方(光知道寒热虚实还无法开方)。至于六病、脏腑、卫气营血辩证,那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