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学习:感染性疾病分期方法
【原文】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阳道实,阴道虚。
【理解】
感染性疾病的进展过程可以有三种分期方法,分别是二分法、三分法和六分法。
①二分法
在中医发展的早期,古人对感染性疾病进展过程采用二分法,于是就有了“阳道实,阴道虚”的基本论断。二分法是把整个过程区分为前后两个期,前期是阳病,后期是阴病。前期邪气在表,也就是在阳,称为阳病。后期邪气入于里,也就是在阴,叫做阴病。邪气在表的时候,阴气不虚,精气不亏,而邪气盛,所以是实证,故曰阳道实。邪气入于里时,精气已夺,无论邪气盛还是不盛,都是虚证,故曰阴道虚。
②三分法
还可以对感染性疾病进展过程采用三分法,即区分为前中后三期。
按照上面的二分法,前期的实证实际上是阳虚而阴不虚,后期的虚证实际上是阴阳俱衰弱,那么两者之间其实必有一个过度期,叫做阴虚阳亢期。阳虚是寒病,黄帝内经说的伤寒就是这个疾病状态。阴虚阳亢是热病,黄帝内经说的热病就是这个疾病状态。阴阳俱衰弱是虚病。
就是说,感染性疾病进展过程有一个基本规律:从寒病到热病再到虚病。
③六分法
在中医发展过程中,后来分期更完善,出现了六经辨证,这就是六分法。这里不多说。
【原文】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阳道实,阴道虚。
【理解】
感染性疾病的进展过程可以有三种分期方法,分别是二分法、三分法和六分法。
①二分法
在中医发展的早期,古人对感染性疾病进展过程采用二分法,于是就有了“阳道实,阴道虚”的基本论断。二分法是把整个过程区分为前后两个期,前期是阳病,后期是阴病。前期邪气在表,也就是在阳,称为阳病。后期邪气入于里,也就是在阴,叫做阴病。邪气在表的时候,阴气不虚,精气不亏,而邪气盛,所以是实证,故曰阳道实。邪气入于里时,精气已夺,无论邪气盛还是不盛,都是虚证,故曰阴道虚。
②三分法
还可以对感染性疾病进展过程采用三分法,即区分为前中后三期。
按照上面的二分法,前期的实证实际上是阳虚而阴不虚,后期的虚证实际上是阴阳俱衰弱,那么两者之间其实必有一个过度期,叫做阴虚阳亢期。阳虚是寒病,黄帝内经说的伤寒就是这个疾病状态。阴虚阳亢是热病,黄帝内经说的热病就是这个疾病状态。阴阳俱衰弱是虚病。
就是说,感染性疾病进展过程有一个基本规律:从寒病到热病再到虚病。
③六分法
在中医发展过程中,后来分期更完善,出现了六经辨证,这就是六分法。这里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