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五味与五藏

涂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21/09/02
帖子
2279
获得点赞
347
声望
83
所在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
古人说: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对于这些说法需要正确理解。

苦与甘是一对矛盾,酸与辛是一对矛盾。味苦则不甘,味甘则不苦。味酸则不辛,味辛则不酸。所以,一个东西或一味药,不能既甘又苦,既酸又辛。而不相互矛盾的两个味道是可以并存的。

酸入肝。黄帝内经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肝的基本作用是产生津,津的化学本质是细微而稀的营养物质。譬如淀粉是液,而葡萄糖是津。蛋白质是液,而氨基酸是津。甘油三酯是液,而脂肪酸和甘油是津。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是液,那么丙酮酸、乳酸、阿法酮戊二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是津。津的特点是细微而不浓稠。不细微则细胞不能利用,不稀则细胞中毒。津与液相比较而言。最津的津乃是各种有机酸。肝的作用是把液分解为津,并且为细胞供应津。当人体直接进食有机酸过多时,肝直接向细胞供应过多的各种有机酸,那么脾胃就会废用性萎缩。

一般情况下,人体进食是以液为主的。液经过中焦脾胃的作用,为细胞供应初步的津,譬如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而在细胞内,肝把它们分解为最终的津即各种有机酸,为细胞供应生命活动需要的基本物质。然后,细胞的肾把津合成为液,其中最重要的被称为精。整个人体有肝肾,每个细胞也有肝肾。

酸味的基本作用是补肝。酸在细胞内有两个去路,一个去路是被肝彻底分解而释放能量,作为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另一个去路是被肾合成为液,尤其是各种精。细胞利用津,必优先满足其彻底分解释放能量的需要,有余者被合成为液。所以,肝虚表现为津亏,而不是液亏。液亏属于肾亏。

所以古人说酸入肝,而不是入肾。
 
辛入肺。黄帝内经说:“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肺金的基本作用是抑制心火,也就是抑制气,不让它太旺盛。古人说辛入肺,意思是说辛味抑制肺气,而不是帮助肺金抑制心火。实际上辛的作用与酸的作用相反。酸是补肝而抑制脾胃的,而辛是助火而增强脾胃的。实际上辛味入的是心,补的是火。辛味入肺而抑制肺,补助心火。所以,说辛入肺可以,说辛入心则更准确一些。

古人说气,如果不特意指明是阴气,都指的是阳气。辛味入心而助火,火过旺必消耗津液。所以,实际上说辛味入肝最为准确。

酸入肝而补肾,辛入肝而助心。所以,津液不足者治以酸味,心火虚弱者治以辛味,心火虚弱最显著的临床表现为脾胃不足。脾胃不足者治以辛味,脾胃过旺者治以酸味。

如果进食辛辣为太过,或者吃多了辛味之药,就会导致“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筋脉沮驰,形容人的形体枯竭,也就是肾虚肝阳的临床表现。这是因为心火过旺消耗肾精。肾虚者治以酸甘,慎用辛味。

总而言之,可以看做是辛入肺而抑制肺金,助心火而消耗津液,导致肾精亏虚。“精神乃央”,精和神都因为味过于辛而受到央及。先是精亏,亏甚则神明乱,神明乱则死。
 
甘入脾。黄帝内经说:“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在整个宇宙,火与金的阴阳取得平衡而产生水。在人体,心火与肾水的阴阳取得平衡而产生肝木。辛味入肺而抑制肺,增强心火而促进津彻底分解释放能量。酸味入肝而补肾。甘味入脾而直接双补肝肾。肝肾双补则心火过旺,通俗地说也就是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太强了,强过头了。其临床表现是“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肾气不衡”,即肾水不能控制心火。“色黑”,即营养过剩者面色红得发紫。“心气喘满”,即生命活动太旺盛了,全身肥满,走路都喘气。

古人说辛甘化阳,细究起来辛和甘所化的阳有所不同。辛味专门产生阳气,导致阴虚阳亢。甘味则阴阳双补。虽然是双补,补过头了也不行,会导致“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的。

甘入脾,补脾乃是阴阳双补,阴阳双补谓之补气。所以甘味的作用是补气,而不是单独补阳气或阴气。辛味单独补阳气,酸味单独补阴气。所以阴虚者治以酸,阳虚者治以辛,阴阳俱虚弱者治以甘,阴阳俱过旺者治以苦。
 
请教:《内经》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这里说的“肝苦急”,是“急”什么?为何甘能缓之?“缓”在此是何意?
 
请教:《内经》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这里说的“肝苦急”,是“急”什么?为何甘能缓之?“缓”在此是何意?
甘与苦是一对矛盾。苦过头治以甘,甘过头治以苦。肝的作用是产生津,也就是最基本的营养物质,譬如各种有机酸。当肝虚时,细胞发生急性营养不良,突出临床表现被称为肝木乘脾土,表现为胃肠痉挛性腹痛。这是紧急情况,此种情况必治之以甘味为主,辅之以酸味。“缓”是使这种紧急情况缓解下来。

甘补脾,脾生肝肾。补脾是阴阳双补,补阳气则补肝,补阴气则补肾。实际上是急补肝肾。譬如芍药甘草汤,重用炙甘草,辅之以白芍。

疾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急性脾胃虚弱,也就是细胞的急性营养不良,最突出表现于消化道。为什么最突出表现于消化道呢,因为人体的调节机制会优先满足重要器官。
 
苦入心。黄帝内经说:“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苦与甘是一对矛盾。甘补脾,那么苦抑制脾气。既然说甘入脾,不能又说苦入脾。实际上甘与苦都是入脾的,前者增强脾气,后者削弱脾气。

为什么说苦入心呢?意思是说苦的基本作用是抑制心火(而甘的基本作用是增强心火,以阳生阴长,阴阳双补)。

这里需要区分脾与胃,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胃的基本作用是为整个人体提供各种营养物质,也就是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脾的基本作用是为每个细胞提供各种最基本的营养物质,也就是为肝提供产生津的原料。胃支持脾,脾支持肝,肝支持肾。脾的基本作用被古人称之为“濡”,濡养细胞的意思。苦味对抗甘味而抑制脾的濡养功能,故谓之“味过于苦,脾气不濡”。那么为什么“胃气乃厚”呢,这是人体的“反馈机制”决定了的结果。

反馈机制区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木材燃烧属于正反馈。一堆木材,点燃一根木材,产生的火焰和阳气会点燃其它的奴才,使一堆木材越烧越旺,不能自我控制。这是典型的正反馈机制。人体的生命活动既有正反馈机制,又有负反馈机制。负反馈机制对抗正反馈机制,使心火不会越烧越旺,而是细火慢烧。当人体需要增强火势时,负反馈机制受到抑制,正反馈机制起主导作用。当人体需要控制心火时,正反馈机制受到抑制,负反馈机制起主导作用。

脾与胃之间存在着反馈机制,既有正反馈又有负反馈。当进食苦味过头时,脾气不濡,那么正反馈机制作用于胃,增强胃气,也就是增强食物消化吸收功能。

所以,当脾气虚时治以甘,胃气盛时治以苦。如何判断胃气盛?胃是阳,脾是阴。胃气盛是阳亢,阳亢的原因是阴不足,阴不足的原因是存在邪火,消除邪火的办法是治以苦寒,苦寒的基本作用是抑制心火。

所以,李东垣脾胃论说:“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这是饮食不节制导致的胃气厚而脾气不濡的病证。急治以苦,缓图以甘。如果是平时饮食味过于苦导致的,则直接治之以甘。
 
咸入肾。黄帝内经说:“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咸味代表各种矿物质,它们的基本作用是保存水分。人体需要保存足够多的水分,凭什么不让水分过多排出体外呢,依靠各种矿物质的存在。我们知道,葡萄糖也可以保存水分,为什么还需要依靠各种矿物质来保存水分呢,这是因为葡萄糖的浓度不能太高。另外,各种不同的矿物质还有它们各自的特殊作用。

当人体进食的矿物质过多时,水分过多,心气就会受到抑制。心气受到抑制,意味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突出表现为“大骨气劳,短肌”。人体的长骨萎缩,肌肉缺乏。也就是形体越来越枯萎。实际上这是肾气虚,而不是肾气盛。

古人说肾为水藏,但是不能简单理解为肾虚是缺水,增加矿物质来保存水分来解决问题。肾的基本作用是产生精,精的基本作用是产生神,神的基本作用是维持健康的生命活动。水分过多会抑制心火,心火不足会抑制脾胃,脾胃不足会导致肝肾虚弱,肾虚表现为精亏,精亏表现为“大骨气劳,短肌”。

所以,咸入肾的结果是抑制肾气。就像苦入心是抑制心火,辛入肺是抑制肺金。酸入肝是补肝,甘入脾是补脾。
 
辛味的作用是发散,酸味的作用是收敛。二者的作用相反。

甘味的作用是补气,苦味的作用是泄气。二者的作用相反。

辛与甘合起来重在增强阳气,酸与甘合起来重在增强阴气。二者的作用相反。

酸与苦合起来削弱阳气,酸味单独增强阴气。

酸与辛不要合起来使用,苦与甘不要合起来使用。
 
《伤寒论》原文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

【理解】
古人把医生区分为上中下三个档次。上档医生懂得养生,教导众人如何养生防病。中档医生治病治本,下档医生治病治标。这里的原文乃是把中档医生看做是上档。古人说上工治未病,并不是这里说的治肝先治脾,而是根本就不生病,研究如何养生防病。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原文的意思是,上工当治肝先治脾,即治肝补脾(实际上这是中工之所为)。治肝先治脾,这是治病治本。脾是本,肝是末(标)。之所以发生肝虚,乃是因为之前已经存在着脾虚。实际情况是脾虚导致肝虚,肝虚导致肾虚,肾虚表现为阴虚,阴虚表现为肝阳上亢。肝阳上亢消耗脾气。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什么是恶性循环?恶性循环就是正反馈机制。治肝补脾的作用机制是打破恶性循环,打断正反馈机制。但是,也有脾不虚而出现肝虚的情况,这就不要补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这段话指出肝虚病的基本治疗原则:“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什么是肝虚?肝的基本作用是产生津,也就是为细胞供应可以直接利用的各种有机酸。为细胞供应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这是脾的任务。把这些物质分解为各种有机酸,这是肝的任务。这些有机酸被称为津,肝的作用是产生津。肝虚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各种有机酸消耗过快,肝供应不过来。另一个方面是肝不能为肾供应足够的原料,导致肾不能产生足够的液和精。也就是病人的阴气不足。病人的临床表现为肾阴虚而肝阳上亢,以肝阳上亢为主要矛盾。这种情况的治疗原则是以酸为主,以苦为辅,以甘为佐。“补用酸”,意思是说直接给细胞供应各种有机酸。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给病人进食各种有机酸,它们未必能进去细胞。补用酸,真正的意思是使用可以加强细胞分解葡萄糖、氨基酸或脂肪酸的药物,让细胞自己产生足够的津。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意思是说,在细胞分解产生津的能力足够强大以后,需要加强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的供应,也就是甘味补脾。酸补肝是主,甘补脾是佐。而还需要苦味来抑制心火。

“焦苦入心”。肾阴虚而肝阳上亢证,肝阳源自于心火。心火与肝阳有什么区别?心火是君火,肝阳是相火。心君本来就需要产生火,否则全身不能产生生命活动。但是,心君之火必须受到抑制。心君之火不受控制,就表现为肝阳上亢。酸味的作用是收敛肝气,也就是抑制津彻底分解释放能量,而增加肾产生精,即把各种有机酸合成为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譬如各种酶,肝阳上亢的具体机制是津彻底分解释放能量,而肾不能产生精。用酸味的作用在于促使津合成为精,用苦味的作用是抑制心火,从而抑制肝阳。苦味的作用是辅助。“助用焦苦”,助是辅助。辅助区别于佐。辅与佐的区别,譬如两国打仗,主攻军队向敌人阵地开炮,这是主。军工厂加快生产炮弹,这是佐。用计谋瓦解敌人的斗志,这是辅。辅的作用比佐的作用更重要。所以,治疗肝虚证,补用酸是主,助用焦苦,这都是必须的,而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则不是必须。这是因为,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只是外界干涉。只要用酸味补肝,用苦味抑制心火,那么使用不使用甘味补脾并不那么要紧,因为解决了紧急情况,缓慢的措施人体自会采取的。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古人把阴阳理论已经很完善了,而五行理论并未完善。所以这段原文不好理解。我们不妨另辟蹊径,根据阴阳理论自己创立五行学说。
 
《伤寒论》原文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杵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藏府之纹理也)

这段原文重在论述上工如何治未病,也就是如何防病。

所有的致病因素无非三大类:
①外邪致病
②内伤致病
③外伤致病

外邪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黄帝内经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要防止外邪致病,主要办法是维护人体的正气,也就是不要导致内伤。所以前两条可以合并为一条。所谓不要导致内伤,也就是要懂得如何养生。万一发生了内伤,要及时上工治未病,要治本,譬如治肝补脾,而不是只知道治标。

所以,上工治未病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不要内伤,另一个方面是避免外伤。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藏府之纹理也”。腠,指人体的结缔组织。理,本义是纹理,实际上在这里还是指腠,即结缔组织形成的纹理。不要把腠和理分开为两个概念,它们是合起来指称一个东西,那就是人体的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淋巴管都位于结缔组织之中,结缔组织是细胞之间信息交换的中介。更重要的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腠理之中。外邪入侵必先侵犯腠理,把邪气消灭于腠理,则邪气无法损伤正气。正气内存则邪不可干。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