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黄帝内经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上与下的区别表现于如下三个方面:
①天在上,地在下。
②外为上,内为下。
③道曰上,器曰下。
所以我们理解上中下三焦,需要包括上述三个方面的意思。古人说心肺在上焦,肝肾在下焦,不仅仅表示心肺在上半身,肝肾在下半身,而且表示心肺在外,肝肾在内,而且还表示心肺属于道,肝肾属于器。
外称为表,内称为里。阳在上,阴在下。所以表证指阳病,里证指阴病。阳脉,大浮速动滑之脉。阴脉,沉涩弱弦微之脉。表证是心肺之病人,里证是肝肾之病。表证病在道,里证病在器。孔子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道之病被称为气病,包括阳虚和阴虚。器之病包括血虚和津液不足。所以,气虚,阴虚和阳虚属于上焦病,而血虚和津液不足属于下焦病。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必从上焦累及下焦。疾病的康复过程,必依赖于下焦恢复正常。
上下又可以区分上下。所以,上焦区分心肺,下焦区分肝肾。气区分阴阳,血区分津液。肝产生津,肾产生液。心产生气,肺抑制气。
以上是二分法。还需要三分法,区分上中下三焦,那么上下焦之间存在着中焦。脾胃位于中焦。
上焦如雾。比喻心肺的作用好比是雾,人体好比为地球生物圈。如果不起雾,那么需要天天下雨,生物圈才能形成。一天不下雨就会干死。雾把生物赖以生存的水及时散布到每个生物。上焦把人体需要的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及时散布到全身各处细胞。细胞获得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就会产生气,产生气的气是阳气(阳化气),阳气的表现称为火。是心产生的火,是肺抑制火的。因为火必须受到控制,否则就会越烧越旺,津液迅速枯竭。
下焦如渎。比喻肝肾的作用好比是流水沟,人体好比是田地和森林。如果没有流水沟,那么天只能起雾,不可以下雨,否则植物就会淹死。肝肾产生津液,并把津液引导到各个细胞。又好比是各家各户供水,心代表动力,肝肾代表水和水管。
中焦如沤。因为人体不能时时刻刻从外界摄入各种营养物质,而是吃一顿保好几个小时乃至于几天。这就需要中焦脾胃。所谓沤,把植物尸体发酵为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肥料,并且把肥料暂时储存起来。中焦脾胃所起的即是此作用。
上焦是形而上者,中下焦都是形而下者。上焦属于道,下焦属于器。上焦之病属于气病,下焦之病属于津液之病,中焦之病属于血病。所谓血,津液之合称也。粗而稠者谓液,细而稀者曰津。
津生于肝,液生于肾,津液皆生于脾胃。而“生”生于心,心受制于肺。
上与下的区别表现于如下三个方面:
①天在上,地在下。
②外为上,内为下。
③道曰上,器曰下。
所以我们理解上中下三焦,需要包括上述三个方面的意思。古人说心肺在上焦,肝肾在下焦,不仅仅表示心肺在上半身,肝肾在下半身,而且表示心肺在外,肝肾在内,而且还表示心肺属于道,肝肾属于器。
外称为表,内称为里。阳在上,阴在下。所以表证指阳病,里证指阴病。阳脉,大浮速动滑之脉。阴脉,沉涩弱弦微之脉。表证是心肺之病人,里证是肝肾之病。表证病在道,里证病在器。孔子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道之病被称为气病,包括阳虚和阴虚。器之病包括血虚和津液不足。所以,气虚,阴虚和阳虚属于上焦病,而血虚和津液不足属于下焦病。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必从上焦累及下焦。疾病的康复过程,必依赖于下焦恢复正常。
上下又可以区分上下。所以,上焦区分心肺,下焦区分肝肾。气区分阴阳,血区分津液。肝产生津,肾产生液。心产生气,肺抑制气。
以上是二分法。还需要三分法,区分上中下三焦,那么上下焦之间存在着中焦。脾胃位于中焦。
上焦如雾。比喻心肺的作用好比是雾,人体好比为地球生物圈。如果不起雾,那么需要天天下雨,生物圈才能形成。一天不下雨就会干死。雾把生物赖以生存的水及时散布到每个生物。上焦把人体需要的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及时散布到全身各处细胞。细胞获得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就会产生气,产生气的气是阳气(阳化气),阳气的表现称为火。是心产生的火,是肺抑制火的。因为火必须受到控制,否则就会越烧越旺,津液迅速枯竭。
下焦如渎。比喻肝肾的作用好比是流水沟,人体好比是田地和森林。如果没有流水沟,那么天只能起雾,不可以下雨,否则植物就会淹死。肝肾产生津液,并把津液引导到各个细胞。又好比是各家各户供水,心代表动力,肝肾代表水和水管。
中焦如沤。因为人体不能时时刻刻从外界摄入各种营养物质,而是吃一顿保好几个小时乃至于几天。这就需要中焦脾胃。所谓沤,把植物尸体发酵为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肥料,并且把肥料暂时储存起来。中焦脾胃所起的即是此作用。
上焦是形而上者,中下焦都是形而下者。上焦属于道,下焦属于器。上焦之病属于气病,下焦之病属于津液之病,中焦之病属于血病。所谓血,津液之合称也。粗而稠者谓液,细而稀者曰津。
津生于肝,液生于肾,津液皆生于脾胃。而“生”生于心,心受制于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