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荨麻疹后,又给自己治疗了一个腹胀病,肚子鼓有气排不出来,大便难。
这是一段有趣的治疗,弯路走不少
咋一看大便难、肚子胀,很容易想到大黄、厚朴之类的药,所以给自己诊断了一下
脉:有力、时而弦
症:微怕冷、微怕风,偶尔发一点荨麻疹,运动出汗,有白痰,偶尔咳,肚子鼓、腹部中脘区域按微疼、腹部咕噜咕噜叫、时而有水悸跳、不能吃冷东西(喜温热),主动打嗝、噫食物臭气,感觉吃饭不消化,吃一点就饱,吃姜粥舒服、大便不太成型且难大便、小便利。每天下午会有点发热
病:诊断为阳明太阴病
期间陆续用了
1、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生汤: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2、厚朴七物汤:阳明病发热,十余日,脉浮而数,腹满,饮食如故者,厚朴七物汤主之
3、生姜泻心汤: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上述方剂部分加了些小量附子(因为精神一般)、干姜(胃感觉不消化)
结果是:有大便出,但总感觉不爽,且肚子依然胀气
坚持喝了一周,效果一般。
怎么回事,腹胀不是用厚朴吗消气吗?大便难不是用大黄下吗?
我认为诊断肯定哪里出错了
期间看书看到一句话:有表先解表,无表先解痞,无表无痞才能下
我潘然醒悟。
再摸自己脉象,没错有力,是阳症,寸关尺都不浮,但是我寸口脉上溢了,横纹头上面有些较明显的浮脉,我看黄帝内经是说这是阴乘阳位,认为是体质的问题,要慢慢调整,但我在想这可能也是【浮脉】,可以判定为太阳病。
原来是这样,居然是这样?!
再看看我自己的状态,微怕冷、微怕风,偶尔发一点荨麻疹这都是太阳病症状啊。我咋都给忽略掉了
由于下午总感觉会有点发热,那就是时而寒时而热,如疟状,且身有痒,
我考虑用桂枝+麻黄剂: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桂二越一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升麻汤
逐个排除吧
身体没有浮肿:桂二越一汤排除
没有发热没有黄痰:大青龙汤排除
没有吐脉有力:麻黄升麻汤排除
热少寒多、小便可、大便差:桂麻各半汤排除(但身痒这一条有可能)
身体不疼、不发热、只是少汗:麻黄汤排除
剩下桂二麻一汤和小青龙汤
伤寒论原文:
桂二麻一:
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与白虎汤;若形如疟(忽冷忽热),一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小青龙汤: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小青龙汤主之。
似乎小青龙汤更对症,包括心下有水气(悸动)、少腹满、一点咳嗽、不口渴、脉浮紧、痞症(气痞)
好,我决定用小青龙汤。一大早冲了一包小青龙颗粒(药方能买到,省去自己煮的功夫了)
神奇了,喝下去没两三分钟,放了一个很长的屁!
紧接着吃早餐,喝热粥,微微出了点汗,便意来了!而且大便很顺畅也成型
这可把我惊到了,哪那么神奇啊?!
接着又去捂了点汗,又排了一次大便。
就去上班了,上班路上,感觉平时讨厌的冷风都少了很多,没那么怕冷了?!
---------
我的乖乖
当初学完伤寒论发现伤寒2/3都在太阳篇,很多条文都讲误诊错下,还鄙视了庸医一番。
得,今儿轮到自己了,给自己当了一回庸医,明明有表证,但还是用了大黄剂给自己用了下法(虽然注意到有表症,选用的大黄剂是带桂枝的,但效果不好)。
真笨呐!
这件事让我得到一个感受:很多症状,表面上是主证,其实根据六经辨证出来的,最应该解决的不是这些症状,正确的做法是按顺序一条条治,先表再里。这就是为什么麻黄汤被大家看做是个感冒药,但却可以治疗高血压、也可以治疗脑溢血(很多医案有记载)。我今天算是感受到了,不要根据自己以为的主证来治,要从六经辨证抓起。
困扰自己两周的腹胀就一包小青龙解决了大半,真有意思
自治之路真好玩
这是一段有趣的治疗,弯路走不少
咋一看大便难、肚子胀,很容易想到大黄、厚朴之类的药,所以给自己诊断了一下
脉:有力、时而弦
症:微怕冷、微怕风,偶尔发一点荨麻疹,运动出汗,有白痰,偶尔咳,肚子鼓、腹部中脘区域按微疼、腹部咕噜咕噜叫、时而有水悸跳、不能吃冷东西(喜温热),主动打嗝、噫食物臭气,感觉吃饭不消化,吃一点就饱,吃姜粥舒服、大便不太成型且难大便、小便利。每天下午会有点发热
病:诊断为阳明太阴病
期间陆续用了
1、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生汤: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2、厚朴七物汤:阳明病发热,十余日,脉浮而数,腹满,饮食如故者,厚朴七物汤主之
3、生姜泻心汤: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上述方剂部分加了些小量附子(因为精神一般)、干姜(胃感觉不消化)
结果是:有大便出,但总感觉不爽,且肚子依然胀气
坚持喝了一周,效果一般。
怎么回事,腹胀不是用厚朴吗消气吗?大便难不是用大黄下吗?
我认为诊断肯定哪里出错了
期间看书看到一句话:有表先解表,无表先解痞,无表无痞才能下
我潘然醒悟。
再摸自己脉象,没错有力,是阳症,寸关尺都不浮,但是我寸口脉上溢了,横纹头上面有些较明显的浮脉,我看黄帝内经是说这是阴乘阳位,认为是体质的问题,要慢慢调整,但我在想这可能也是【浮脉】,可以判定为太阳病。
原来是这样,居然是这样?!
再看看我自己的状态,微怕冷、微怕风,偶尔发一点荨麻疹这都是太阳病症状啊。我咋都给忽略掉了
由于下午总感觉会有点发热,那就是时而寒时而热,如疟状,且身有痒,
我考虑用桂枝+麻黄剂: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桂二越一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升麻汤
逐个排除吧
身体没有浮肿:桂二越一汤排除
没有发热没有黄痰:大青龙汤排除
没有吐脉有力:麻黄升麻汤排除
热少寒多、小便可、大便差:桂麻各半汤排除(但身痒这一条有可能)
身体不疼、不发热、只是少汗:麻黄汤排除
剩下桂二麻一汤和小青龙汤
伤寒论原文:
桂二麻一:
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与白虎汤;若形如疟(忽冷忽热),一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小青龙汤: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小青龙汤主之。
似乎小青龙汤更对症,包括心下有水气(悸动)、少腹满、一点咳嗽、不口渴、脉浮紧、痞症(气痞)
好,我决定用小青龙汤。一大早冲了一包小青龙颗粒(药方能买到,省去自己煮的功夫了)
神奇了,喝下去没两三分钟,放了一个很长的屁!
紧接着吃早餐,喝热粥,微微出了点汗,便意来了!而且大便很顺畅也成型
这可把我惊到了,哪那么神奇啊?!
接着又去捂了点汗,又排了一次大便。
就去上班了,上班路上,感觉平时讨厌的冷风都少了很多,没那么怕冷了?!
---------
我的乖乖
当初学完伤寒论发现伤寒2/3都在太阳篇,很多条文都讲误诊错下,还鄙视了庸医一番。
得,今儿轮到自己了,给自己当了一回庸医,明明有表证,但还是用了大黄剂给自己用了下法(虽然注意到有表症,选用的大黄剂是带桂枝的,但效果不好)。
真笨呐!
这件事让我得到一个感受:很多症状,表面上是主证,其实根据六经辨证出来的,最应该解决的不是这些症状,正确的做法是按顺序一条条治,先表再里。这就是为什么麻黄汤被大家看做是个感冒药,但却可以治疗高血压、也可以治疗脑溢血(很多医案有记载)。我今天算是感受到了,不要根据自己以为的主证来治,要从六经辨证抓起。
困扰自己两周的腹胀就一包小青龙解决了大半,真有意思
自治之路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