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8808
- 获得点赞
- 67
- 声望
- 10
- 年龄
- 54
■中医常据天人合一的整体营养观运用食物来达到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的目的。
■中医理论认为,机体失健,乃阴阳失调所致,所以治疗和饮食养生等则以调理阴阳为基本原则。
■对特殊人或患者,不主张采用与常人一样的饮食模式,可据其不同的体质、职业、信仰与病情,做到审因用膳和辨证用膳。
中医饮食营养学和其他中医学科一样,它的发生与发展,因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其理论与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特点体现于宏观与整体观方面。
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
中医认为,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和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这种人和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包括饮食营养方面。早在两千年前,古代医家就认识到饮食的性质对机体的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影响。例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载的“五味所入”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指出的“五味所生”等皆说明作为自然界产物的“味”对机体脏腑的特定联系和选择作用。除此,食物对脏腑尚有“所克”、“所制”、“所化”等作用。
中医常据天人合一的整体营养观运用食物来达到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的目的。自古以来,以养生益寿、防治疾病的古代佛、道、儒、医、武各家学说,无不用人体内部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的理论来阐述人体的生、老、病、死规律,同时也无不应用天人相应的法则来制定各种休逸劳作、饮食起居措施,对须臾不可离的饮食内容,以及进食方式提倡既要注意全面膳食“合而服之”,同时又主张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饮食内容亦有所变化,做到“审因用膳”和“辨证用膳”。
调理阴阳营养观
分析历代食养与食疗著作不难看出,传统营养学理论核心就在于掌握阴阳变化规律,围绕调理阴阳进行食事活动,以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
中医理论认为,机体失健,乃阴阳失调所致,所以治疗和饮食养生等则以调理阴阳为基本原则。《素问·骨空论》说:“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或补或泻,都是在调整阴阳,都是以平为期。
关于饮食的宜忌,中医也是从阴阳平衡出发的,于阴平阳秘有利则宜,反之为忌。例如痰湿病人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忌食辛辣;老人若阴不足阳有余,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发育期儿童无特殊原因不宜进补;某些患者,如皮肤病人、哮喘病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胃寒患者忌食生冷食物等。其实质是为防止犯虚虚实实之弊。总之,要做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
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制备方面中医亦注重调和阴阳,使食物无寒热升降之偏颇。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须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菜肴偏于寒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等症;又如食用韭菜等助阳之品,常配以蛋类以滋阴,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食药一体营养观
1.食药同源
中医学历史表明,食物与药物同出一源,二者皆属于天然产品。食物与药物的性能相同,具有同一的形、色、气、味、质等特性。因此,中医单纯使用食物或药物,或食物与药物相结合来进行营养保健,或治疗康复的情况是极其普遍的。在《内经》所载的13个方剂中,有一半是食物成分,这也是最早的“药膳”方。在《五十二病方》中有1/4为食物成分方剂,《伤寒论》112方中则占1/2以上。在以上古方中,应用桂、姜、枣、椒、茴、扁豆、薏米、甘草、酒、醋,乃至动物胶膏等食物是极为普遍的。
2.食药同理
食物与药物同用,除因食药同源外,主要基于食物与药物的应用由同一理论指导,即食药同理。中医认为,机体衰弱失健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意味着阴阳两方面的互相消长,如阴阳的偏盛偏衰等。如何调整这种阴阳失调,张景岳说:“欲救其偏,则惟气味之偏者能之。”食物与药物一样,皆属气味之偏者,正如《寿亲养老新书》所说:“水陆之物为饮食者不管千百品,其五气五味冷热补泻之性,亦皆禀于阴阳五行,与药无殊……人若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食物的防治疾病作用,也是通过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或补虚扶弱,调整重建脏腑气机功能,来达到消除阴阳失调的。
3.食疗与药疗关系
食药同源,食药同理,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众多的本草、方剂典籍中,不难发现食药同用的例证。如采用乌鸡、羊肉、驴皮、猪肤、鸟卵、葱、姜、枣等以补益阴阳气血或调补胃气,进而达到防治疾病之效。而从大量古代食谱、菜谱、茶谱中又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不少药物,如枸杞、山药、黄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类,以提高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治疾病的功效。
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相结合营养观
数千年的饮食文化历史表明,中华民族的饮食习惯从整体来看,是在素食的基础之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的。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和《素问·藏器法时论》所说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所谓全面膳食,就是要长期或经常在饮食内容上尽可能做到多样化,讲究荤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散小吃,以及食与饮等之间的合理搭配。既不要偏食,也不要过食与废食。但另一方面,对特殊人或患者,也不主张采用与常人一样的饮食模式,可据其不同的体质、职业、信仰与病情,做到审因用膳和辨证用膳。(尤海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理论认为,机体失健,乃阴阳失调所致,所以治疗和饮食养生等则以调理阴阳为基本原则。
■对特殊人或患者,不主张采用与常人一样的饮食模式,可据其不同的体质、职业、信仰与病情,做到审因用膳和辨证用膳。
中医饮食营养学和其他中医学科一样,它的发生与发展,因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其理论与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特点体现于宏观与整体观方面。
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
中医认为,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和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这种人和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包括饮食营养方面。早在两千年前,古代医家就认识到饮食的性质对机体的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影响。例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载的“五味所入”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指出的“五味所生”等皆说明作为自然界产物的“味”对机体脏腑的特定联系和选择作用。除此,食物对脏腑尚有“所克”、“所制”、“所化”等作用。
中医常据天人合一的整体营养观运用食物来达到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的目的。自古以来,以养生益寿、防治疾病的古代佛、道、儒、医、武各家学说,无不用人体内部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的理论来阐述人体的生、老、病、死规律,同时也无不应用天人相应的法则来制定各种休逸劳作、饮食起居措施,对须臾不可离的饮食内容,以及进食方式提倡既要注意全面膳食“合而服之”,同时又主张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饮食内容亦有所变化,做到“审因用膳”和“辨证用膳”。
调理阴阳营养观
分析历代食养与食疗著作不难看出,传统营养学理论核心就在于掌握阴阳变化规律,围绕调理阴阳进行食事活动,以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
中医理论认为,机体失健,乃阴阳失调所致,所以治疗和饮食养生等则以调理阴阳为基本原则。《素问·骨空论》说:“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或补或泻,都是在调整阴阳,都是以平为期。
关于饮食的宜忌,中医也是从阴阳平衡出发的,于阴平阳秘有利则宜,反之为忌。例如痰湿病人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忌食辛辣;老人若阴不足阳有余,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发育期儿童无特殊原因不宜进补;某些患者,如皮肤病人、哮喘病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胃寒患者忌食生冷食物等。其实质是为防止犯虚虚实实之弊。总之,要做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
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制备方面中医亦注重调和阴阳,使食物无寒热升降之偏颇。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须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菜肴偏于寒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等症;又如食用韭菜等助阳之品,常配以蛋类以滋阴,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食药一体营养观
1.食药同源
中医学历史表明,食物与药物同出一源,二者皆属于天然产品。食物与药物的性能相同,具有同一的形、色、气、味、质等特性。因此,中医单纯使用食物或药物,或食物与药物相结合来进行营养保健,或治疗康复的情况是极其普遍的。在《内经》所载的13个方剂中,有一半是食物成分,这也是最早的“药膳”方。在《五十二病方》中有1/4为食物成分方剂,《伤寒论》112方中则占1/2以上。在以上古方中,应用桂、姜、枣、椒、茴、扁豆、薏米、甘草、酒、醋,乃至动物胶膏等食物是极为普遍的。
2.食药同理
食物与药物同用,除因食药同源外,主要基于食物与药物的应用由同一理论指导,即食药同理。中医认为,机体衰弱失健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意味着阴阳两方面的互相消长,如阴阳的偏盛偏衰等。如何调整这种阴阳失调,张景岳说:“欲救其偏,则惟气味之偏者能之。”食物与药物一样,皆属气味之偏者,正如《寿亲养老新书》所说:“水陆之物为饮食者不管千百品,其五气五味冷热补泻之性,亦皆禀于阴阳五行,与药无殊……人若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食物的防治疾病作用,也是通过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或补虚扶弱,调整重建脏腑气机功能,来达到消除阴阳失调的。
3.食疗与药疗关系
食药同源,食药同理,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众多的本草、方剂典籍中,不难发现食药同用的例证。如采用乌鸡、羊肉、驴皮、猪肤、鸟卵、葱、姜、枣等以补益阴阳气血或调补胃气,进而达到防治疾病之效。而从大量古代食谱、菜谱、茶谱中又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不少药物,如枸杞、山药、黄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类,以提高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治疾病的功效。
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相结合营养观
数千年的饮食文化历史表明,中华民族的饮食习惯从整体来看,是在素食的基础之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的。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和《素问·藏器法时论》所说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所谓全面膳食,就是要长期或经常在饮食内容上尽可能做到多样化,讲究荤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散小吃,以及食与饮等之间的合理搭配。既不要偏食,也不要过食与废食。但另一方面,对特殊人或患者,也不主张采用与常人一样的饮食模式,可据其不同的体质、职业、信仰与病情,做到审因用膳和辨证用膳。(尤海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