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文章,共勉。。
金钊老师是宋兴老师的学生,门诊量非常高,临床疗效非常好。。
=========================
发现中医 | 金钊:学好经典,广涉各家
原创 为中医创造联结的 医中真传 2018-02-20 08:00采访嘉宾
金钊,男,副教授,中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历代(宋元明清时期)医家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肿瘤疾病的中医经方治疗研究;口腔粘膜疾病中医证候研究;自2011年担任中国医学史和中医各家学说课程至今,以传播科学逻辑的中医理论、规范严谨的中医思维模式为己任,教书育人,勤耕不辍,无私奉献,课堂生动活泼、中医氛围浓厚;临床上稍有小成,每日日诊过百,临证强调坚持运用中医整体观、恒动观思想,以辨证为核心,立法遣方。坚定地认为在临证之中,只有辨证精确,层次清晰,用药才能精当,疗效方能显著。反对假中医辨证之名,行针对西医病名对病治疗之实;或仅仅针对症状而机械运用方药;或不求所以然之理,执古不化,皆非中医之正途,必疗效不佳,信念全失。
引 言
有的人说学中医一定要紧紧抓住四大经典,后代各家学说是细枝末节。而有的人却选择从自己喜欢的医家入手,通过各家学说一步步追根溯源。应该如何评价各家学说的地位和作用?为何一些学校甚至取消了各家学说这门课程?今天,中医家记者对话成都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金钊老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家传和学院教育之路,探究中医各家学说的学科价值。
-- 对 话 --
■ 中医家 VS 金钊
家传中医弯路少 学院教育法度良
中医家记者:
您出生于医学世家,是受五代祖传中医的家庭氛围影响,自然而然走上了中医之路吗?家传和学院派的中医教育分别对您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金钊老师:
我走上中医之路确实是很受家庭的影响。一开始我没有想学中医的,因为我喜欢到处去看一看走一走,一直就是很想到处去旅游的性格,不喜欢被禁锢在一个地方。后来因为在读书的时候,特别到高三的时候,看到很多病人是由衷地对我的父亲报以谢意,然后我就觉得这个成就感挺好的,最后就选择了学习中医。
中医家记者:
在你还没有决定学中医之前,您家里人当时也没有劝说您传承吗?
金钊老师:
没有,我家里面的人都比较开明,我所有的志愿都是自己填,没有给我参考之类的。我父亲只是问我想学西医还是中医?他给我讲了一下区别,让我自己选。后来我的父亲极力主张一定先把研究生给读了,多给自己点时间读书,再出来工作。
家传对我最大的影响可能是在要求上。我记得在读书的时候,因为父亲是搞这个专业的,所以就对我比较严一点。上大学的时候,放寒假暑假他都会提醒我去看书,提醒我复习。要看专业书,而不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上。因为家里正好有别的中医书籍,所以我就可以尽早地接触这些书籍。家传还有一个很好的就是,我父亲一开始就给我说学中医一定要会辨证论治,关键就是要坚持辨证,不能见热清热,见血止血。所以可能接触这个思想比较早,我在学习的时候也比较早有一个相应的理解和认识,这个思想就一直贯穿我的学习过程,可能就比家里没有人提醒的一些同学少走一些弯路。我那会儿主要就是在看书,也没有专门去跟诊,因为我父亲说基础不好跟诊就没有多大用。自己基础不牢靠,没有鉴别能力,反而乱花迷眼。所以当时我父亲也没有说你一定要跟诊,顶多有时候说我有一个很好的病案,你可以从某个方面想一想,其他主要时间还是花在专业书的学习上。
所谓学院派呢,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教材为主,是吧,教材其实并不是不好。因为要编教材,大家就必须把教材编得比较中正,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棱角,那么大家学什么?学的是一个法度,学的是一个法则。这个法则是在临床上出现比例最大的、最多的几个情况都给你总结出来,当然不代表它就涵盖临床所有的情况。还有一个,教材上讲一些问题的时候,给我们指明的是在临床上运用的一般性的法则,但我们不能每次用特殊现象去否定它。大部分教材还是写得非常好,我们学中医的人大部分有个共识,就是五版教材编得非常好,大家为什么有这个共识呢?因为非常切合我们中医的实际临床。包括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中医学基础课本其实编的也非常好,虽然里面肯定有问题,因为学术在发展,大家对学术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学科也在发展。所以有一些问题我们既承认但也不能以偏概全去否定教材,毕竟教材是把我们中医最基础的内容概括起来,然后用白话的方式拿过来传道授业。如果今天想想,我们一进学校就开始背黄帝曰岐伯曰,一开始就去背伤寒条文,估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办法接受。因为我们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已经跟古人有很大的差异了,我们实际上还需要这样一个桥梁。
知行合一、淡泊名利的导师
中医家记者
您非常崇拜您的老师宋兴教授,甚至宋老说“您是对他盲目崇拜”。为什么您对宋老这么敬佩,能否分享其中的师生故事?
金钊老师::
我考研究生的时候不知道要去考谁的。因为我父亲跟陈潮祖陈老的关系非常好,父亲也是陈老的学生,然后我父亲就去咨询陈老,陈老就推荐我去考宋老的研究生,还跟我说宋老喜欢文学修养比较好的,古文比较好的学生,鼓励我要把古文学好。后来当年我就考了宋老的研究生,他的这个专业的名字不太好听,叫医史文献专业。因为当时划分学科的时候,要迎合政策所导致的,结果各家学说就变成了医史文献专业里的一个分支,所以大家就对这个学科有很大的误解,我报名的时候,还有人劝我不要考这个专业,当然这是后话,但是我比较相信陈老的话,所以就报考了宋老师的研究生。
宋老确实是理论功底非常扎实,在所有临床的运用都是以理论为指导,而且他最重视的一个是什么呢?他说学医就在于明理二字。他推崇朱熹的一句话,“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所以他所有理论的阐述都试图把临床应用的理阐明。在临证上,在他的教学上,是知行合一,他宣扬什么就一定怎么用,他不会说一套做一套,这方面我非常佩服。因为他学验俱丰,运用中医思维,对诊治预后的判断非常清晰明确,又常常屡起沉疴,所以他在同行中有相当的影响力。
他在生活上非常淡泊,淡泊名利,人也非常低调。比如他说古代的名医留存于著作之中,今天的名医是存在于病人的心目之中,是一种社会的潜意识。很多今天我们大家孜孜以求的头衔和名誉,他既不赞成,更不支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不参与,我觉得宋老面对名利的时候的确做到了知行合一;第二个就是他写文章、写书从来都是自己动笔,我们那时候要发文章,宋老说你在后面写指导老师就行了,不用挂我的名字,现在我也不需要;第三个他在生活上非常淡泊,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发现宋老在生活上要求并不高,非常简朴、非常淡泊,跟师时间长了,就发现老师更多的是追求心灵的自由,学术的自由。
就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让我们学生对他敬佩有加,我想其实不只是我崇拜宋老,如果你在成都可以问一问,很多人都很崇拜宋老的,只不过我讲得多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临床中,他教给我们要坚持辨证论治,告诉我们运用中医治疗疾病时,一定要厘清概念,守定标准,符合逻辑,讲求实际,不要囿于门户之见,他在临床上也是这么实行的。在他自己的临床工作中,他也总是以大医精诚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我想凡是跟过他门诊的,上过他课的学生,对他其实都是崇拜有加。
中医家记者
您博士的导师也是宋老?
金钊老师:
对。到考博士的时候,其实宋老鼓励我去考临床专业,他说临床专业出来好在医院找工作。然后当时我比较嫩一点吧,我就直接问了宋老一句话,我说,老师我想接着学传统中医,我应该去考什么科呢?然后宋老就没有再怎么说话。考试前夕老师还拒绝了我一次,说你去考临床吧,我说不行老师,我都报名了,他说那就好吧。其实各家学说这门学科给人很多的困惑,都以为就是研究医史文献的,所以后来老师招的很多研究生和博士基本上是冲着他的个人魅力来的。最后一年一共十多个人来报考,基本上都是在职的,都是冲着他的个人魅力来的,而不是这个因为学科。因为各家学说名称的问题,导致学科发展起来有非常多的障碍。
被忽视的各家学说
中医家记者
您多年从事各家学说的教学,如何评价各家学说这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为什么一些中医药大学甚至取消这门课程?
金钊老师:
金钊老师:中医各家学说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呢?是研究历代医家的文献为主的一个专业。研究文献的目的是什么呢?是重点研究这些医家的文献里具体的学术价值,其目的是为了在临床上应用!本身这个课程就是具体阐述医学家的学说及其经验的一门后期临床提高课,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中医各科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和主要学术流派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理论水平、丰富临床知识。所以各家学说这门课程关键在于什么呢?我自己的看法是这门课程的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怎么去读这些医家的书,怎么去理解这些医家的话,怎么样去找到这些医家理论的具体应用标准,以期后期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在科研上进行挖掘。所以这门课实际上有很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它和我们的医学史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用去具体研究史学、人文的一些内容,实际上它和我们四大经典是相类似的一门学科。这门课相当于是在给古代名家带学生,带徒弟。帮助他们升华理论认识,提高临床水平,最终成为一个明医,明明白白做学术,明明白白当医生,各家学说并不是也不能只是简单的书斋式的研究一定要和临床精密结合。
所以这门课是非常实用的。比如说金元四大家的刘完素,我们一提到刘完素就认为是寒凉派。刘完素为什么坐寒凉派的头把交椅?可能大多数的学生回答的是什么呢?因为他善用寒凉药。难道善用寒凉药就可以成为一个学派吗?他的理论创建是什么?它在什么前提下才运用寒凉药?什么样的疾病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有什么样具体的标准用寒凉药才是正确的?刘完素是不是所有疾病都用寒凉药?朱丹溪是不是所有疾病都用滋阴药?李东垣是不是把所有发热的疾病都当成气虚来治?如果这样错误理解这些医家的学说,那肯定是没有真正学习各家学说。当然,我们做的工作就是抛砖引玉、引条路,所以实际上各家学说是和四大经典一样重要的引路的学科。这些医家本身就是经典,金元四大家的书难道不是经典吗?李中梓、喻嘉言、尤在泾、张景岳的书难道不是经典吗?我们通过学习各家学说,理清学术的源流,理清历史对疾病的认识,比如一个发热症状,你通过学习就可以基本上把临床上发热的基本症型把握好,剩下的就是在临床上实践,通过实践来对你的知识进行验证,从而最后来提高你的临床水平和学术认识。
中医家记者
很可惜有些学校把这门课取消了。
金钊老师:
我们学校的课程课时还比较多,还有72个课时,虽然有时候我们觉得72个学时也还不够。其它学校取消可能就是混淆了中国医学史、中医文献学和中医各家学说的性质,没有看这门课程研究的内容、具体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所以最后觉得各家学说和文献学差不多嘛,本科的同学可能不需要,然后就取消了。每个学校对这门课程的理解,站的高度不同。其实教各家学说的老师,和教医学史、医古文的老师,从师资来看是有重大差别的。教各家学说的老师必须毕业于医学专业,必须对这些医家的著作有基本的了解,还必须要上临床,还得有深刻的体会。而教医古文的老师可以是不用学医的,主要是文科专业。
中医家记者
很多低年级学生,包括自学中医的朋友,会有个迷茫,到底应该多了解各家学说后再去读经典,还是专心研读经典,再涉猎各家学说?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金钊老师:
肯定是先看经典。因为各家学说各个医家在阐述自身的理论的时候,他的理论的来源在哪里?还是在经典。李东垣的《脾胃论》,大量的篇幅是讲《内经》,里面还有一部分《伤寒》的内容。他也要有一个理论的支撑,那么这一类的内容是来自于哪?还是在经典里面啊。朱丹溪在拜师罗知悌的时候,罗知悌给他说你以前学的方法要不得,那要回到哪里去?要回到经典去学,就是说我们的基础是什么?还是经典。只不过因为经典的语言距离我们太遥远,里面信息量又比较巨大,语意深奥内涵丰富,我们今天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不代表我们就不学,学习经典可以分几个步骤,因为我们《内经》、《伤寒》这类的书也是和临床紧密结合的。在一开始学的时候,很多问题我们不太好理解,所以一开始我们就尽量把和理论基础有联系的一些内容先记下来,尽量去理解,以后在临床上带着问题去体会运用。你至少要先学好基础知识,一般来讲各家的书至少应该是在《内科学》学完以后才能看。一些比如《医学三字经》这一类启蒙读物,一年级就可以学,像《医宗必读》、《医门法律》这类的书则可以在学完中医学基础,对中医有一个相应认识以后再去学。
西方中医教育可借鉴
中医家记者
您不仅执教于成都中医药大学,而且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东方医学院任教,美国的学生和中国学生学习中医,在学习方式和成效上有什么区别?西方教育模式对中医人才的培养有哪里值得借鉴的地方?
金钊老师:
大的区别,我觉得有两个。一是学习的态度上,美国的大部分大学生都是交很高的学费来学的,我记得他们的学费好像一年是将近3万美元,年收入5万多6万美元的话,交完税下来拿到手上净收入才是3万多美元。他们一年交这么多钱来学习中医,学习自主性是非常高的,主观能动性非常强,绝对不会有逃课。在教学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因为学生交了这么多钱,那老师一定要把最实用的、学生目前最需要的知识教授给学生。然后在教材的选择上也比较自由,基本上是老师来指定教材,因为美国没有统编教材。有的学生也不买教材,美国的书很贵,我们讲课的时候可能涉及到几章,告诉他们去图书馆里印一部分资料就行了。美国的教育注重实用性,学生很快就要去临床见习,他们的见习课程和实际操作的课程课时非常多,这是它的优势。比如说针灸,灸法就有三十多个课时,那边就要求老师一定要手把手教,一定要每个人都教会,所以一定有这么多个课时。而且因为涉及到很多法律问题,所以每一个步骤操作都非常细致,要规避很多风险。以前就有学校老师跟我们开玩笑,说你一定要好好教,千万不能烫一个泡,烫一个泡就是25万美元。他们三年里面不学英语,也没有公共课,也没有体育课,跟我们的教学体系不太一样。
另外一个,也是因为它太过于强调实用性了,在理论上的研究就没有像国内的这么深入。当然有一个文化背景差异在,很多问题你没有办法讲得非常深入,特别像我们中医里面的问题。欧美的人受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教育模式的不同,他们的思维是比较直线式的,喜欢把数据进行量化,但是由于有时候太过机械,中医的很多问题就不太便于阐述了。比如说有一次,我给一位老师当翻译,在查房的时候查到一个阴阳两虚的病人,老师说现在先补阳,后面再补阴,然后这个学生就问老师怎么先补阳后补阴。我们说现在侧重点是补阳气,后面再补阴精。然后这个学生就一直听不明白,一直反复问老师怎么样去补。最后我换了一个方式来问他,我说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你说的是时间,步骤,还是什么情况?最后他说,像我扎针灸一样,我前面选择补阳的,那么我扎补阳的穴位半个小时,后面半个小时我就扎补阴的穴位。那么老师说的先补阳后补阴,是前面半个小时喝补阳的药,后面半个小时喝补阴的药,还是具体到什么意思?他就一定要量化,甚至量化到我们看起来可能比较可笑的程度。其实它有自身的应用范围,也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在我们中医临床上,不是用这么一种方法,来衡量中医的。我们中医的标准实际上也是需要量化,但不是用他们这种思维方式,所以他们容易走到一个比较机械的应用的方式上去。这是我们的一个差异,总体来看,各有优势,其实综合一下就好,我们也不能对我们中医的认识有随意性。所以我老师也一直说我们中医要有标准,我们应该把这个标准找出来,但是目前还不能用完全数据化的方式机械的进行一个衡量,这个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关。
东垣学说活学活用
中医家记者
您对李东垣的学说有深入的研究,东垣用药很讲究结合气候特征、气机升降以及脏腑的五行关系用药,而且药量都特别小。您可以结合临床案例谈谈您对李东垣学说的运用吗?
金钊老师:
也不能说我对东垣学说研究得非常深入。因为我硕士博士论文刚好写的是东垣的,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多看了两遍他的书而已。东垣学说的学术思想,其实非常丰富,而且很值得挖掘。我们不能把他的学术思想仅仅禁锢在这么一个补土上面,禁锢在一个补中益气,或者是升阳散火,他实际上是把我们脾胃系统有机的和其他四个系统联系在一起研究,他重点研究了对生理影响最大的这么一个系统,就是后天脾胃系统。内脏病各大系统的修复都要依赖后天,即便是外感病的治疗也是如此。虽然我们对外感的治疗看起来是驱邪,其实最终还是在调动机体的正气。我们用的药物不过是为了调动机体的功能,使机体的功能恢复正常的运转。所以说东垣的学说着眼于后天,它是非常有价值的,不是简单的补中益气、升阳散火。
关于他的用药量比较小这个问题,我想是这样的,量比较小就像我们前面讲的,是一般规律。大量的病人,他的药量不用太大,包括我到有时候去医院会诊,哪怕病人的病情可能比较重,但是我们的量也不是很大。我记得曾经抢救一个急性心衰的病人,我们用的附子的量也就20克,当时用量最大的一味药是山药,用了50克,其他的都是很正常的量。所以药物只是一个引导,是为了引导我们机体恢复正常的一个东西,而不是说我们要用多大的量去祛邪,或者去杀灭什么细菌。既然我们中医是一个因势利导的治疗,不是对抗性治疗,那么我们只要调动机体自身的活力,恢复功能的正常就可以了。那么量有没有用大的时候呢?我在临床上也有用很大量的时候,我的老师也有用的很大量的时候。所以他一再强调我们中医要有标准,量大量小都要有标准。
中医家记者
什么时候需要用大剂量,老师可以举例说说吗?
金钊老师:
辨证要求我们用大量,我们就用大量。辨证要求我们用小量,我们就只能用小量。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治急性出血的时候,无形之气应当急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所以我们就要去急固无形之气。我记得当时那个女性病人是血崩,所以我当时量开得很大。如果当时她不能止血的话,西医给她的建议是切子宫,所以她是抱着最后的希望来的。正好因为她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功能性出血,里面也没有肌瘤。当时我给她开黄芪开了300克,生黄芪100、炙黄芪200,人参开了50克。我开出去以后药房抓药的老师让病人回来问我,说金老师是不是太累了。因为我平时黄芪开20克,连开30克的时候都很少,有时候还只开5克;人参开3克5克的时候比较多,10克都很少,所以药房的同志看到这个处方以后比较迷茫,我说没有累,我才看了一个多小时,怎么会累呢?你就是要吃这么大的量,这是辨证要求。
还有的时候大量一点,是因为病人属于服药很困难的这么一个情况,比如昏迷,然后他用药又喝不进去,我们只能靠用大量的药来提高浓度而已。我们用最平常的量,可能一大碗药,他喝了两三口等于就没喝。那我熬浓一点,他喝两三口,浓度增加了,药效才能得到发挥,所以还要看他服多少。
到底是重剂起沉疴呢?还是四两拨千斤呢?最终一定是要尊重我们中医的标准,标准就是辨证,而不是看病有多重。我们在治癌症的时候也用量很小啊,我们治其它病也有用量很大的时候啊,也不是看他的病情是否急迫。我以前有一个病人,手术以后七天都没有解大便,结果我用的量非常小,他也只喝了一碗,第二天他就排气了。手术七天以后没有排气,这在外科里面是非常麻烦的。我们的用量非常小,就是去引动一下契机,就解决问题了。看起来很急迫,七天不排气了,我们是不是要用很大的量?不一定。重要的在于临床的辨证,辨证要求我们用大量,那就是大量,辨证要求我们用小量,那就应该用小量,这才是真正的用药轻灵。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轻灵而每副药都小量,也不能为了标新立异每副药都用大量,最终还是要尊重我们中医的临床辨证,这才是我们用药的时候所追求的灵动。
中医家记者
在你还没有决定学中医之前,您家里人当时也没有劝说您传承吗?
中医家记者:
在《内外伤辨惑论》中有一篇《四时用药加减法》,讲的是根据四季气候变化用药,那对于四时不分明的地区,比如广东,这一篇的理论怎么落实呢?
金钊老师:
中医最终都是讲辨证的,对吧。像广东这边,四时不是很分明。甚至再往南一点,就只分旱季雨季了,你怎么办?那我们中医讲辨证,不是说就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机械加减。当时我在写论文的时候,我也有这个疑惑。如果我们把它写得非常机械,反而失去李东垣这个观点里面的实质内涵,和他的主旨渐行渐远了。那么我们该学习什么?其实他是相当于帮我们建立一个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去发现规律,然后我们在临床上运用的时候就能更灵活应变。
古人也犯过这个错,在宋朝的时候,很多医家就用五运六气来看病,每一年每个月会生什么病,只要有这个症状,不用去辨证,就对着这么一个五运六气表开药。救过后来大家经过试验发现这条路走不通。中医是讲多因素的,季节气候是影响我们临床辨证的一个因素,不是决定我们用药的唯一因素。我的老师把它总结成十二个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我们在讲各家学说,讲每一个医家具体的学术经验和应用的时候,反复跟学生强调的就是,我们要去把握这些医家理论应用的前提标准,而不是随文衍义,去玩文字游戏,去生搬硬套,甚至生搬乱造。所以像你刚才说的,广东这边气候不同怎么办?那我就选里面可能有用的,比如广东经常这么热,特别以前没有空调的时候,人是长期属于津液无形耗散的状态下,那是不是应该参考一下夏季的应验用药提示呢?而且广东是湿润的比较多,是不是再参考一下里面气虚加湿的治疗方案呢?我们可不可以学习一下他的辨证思路是什么?遣方立意的思路是什么?方剂的结构是什么?至于最后运用哪些药,最后还得根据你的明察来具体决定。所以我们学习任何一个医家,都不能刻舟求剑。
中医治疗流感体会
中医家记者
近期流感非常严重,国家卫计委也出台了防治流感的中医指导方案。从您接触的病人来看,这次的流感有什么样的特点,中医治疗要注意哪些方面?
金钊老师:
其实流感已经过去一个小高峰了。在成都我们看到的发病的特点,把它的一部分界定到温病的范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次流感起病比较急剧,而且它就是由口鼻而入,不是从肌肤而入,又有传染性。按照吴又可的认识来讲,它还有物质性,我们也可以把这次流感列为一个小瘟疫。在治疗上我们最终还是要去辨证,不能因为病人发热热度很高,或者就是因为有传染性,就把它当成温病,进而一味用苦寒药。或者如果只是单纯去运用温病里面的方,像银翘散、桑菊饮,进行一个套方,或者到后期一咳嗽就麻杏石甘,我觉得这样的辨证就太粗了。
这次流感分几个阶段,上一个阶段的流感,它的特点是因寒而起,内以化热,并且夹秽浊之邪,而且这个秽浊之邪,大部分是直走太阴。病人来的时候,特别是小孩来的时候,很多有腹痛,呕吐,严重的时候腹痛剧烈,大便难出或不出。所以我在治疗的时候,初期主要应用微辛微温、微辛微凉的药解表,然后再加一些燥湿化浊、芳香化浊的药,来治疗中焦。如果有大便不通呢,再用一点点宣肺通便的药。如果更严重,比如舌苔黄腻,甚至化燥化热,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在治疗的时候,药物的应用不要太过于辛温,不要太过于苦寒,不要走这两个极端。因为太过辛温,甚至芳化的药用多一点,都容易化燥,而太过苦寒也容易伤中阳,伤了中阳以后邪气难解。那么这是我们在用药上面的一个思路。如果确实秽浊之邪已经太盛,邪气内阻的话,大便好几天都不解,我们还是要运用一点点消导的药物,甚至在此基础上用一点大黄。总体来讲,我们临床上应用的方剂很多,既有银翘散也有荆防败毒散、三仁汤,也有麻杏薏甘一类,有达原饮也有三消饮,当然根据具体情况还要有加减,最终都是要根据临床辨证而定。
这次流感主要是发热的程度深,特别是小孩的发热的程度很深,经常有高热40度好几天前来就诊的。国家的指南也已经说了,不应该使用抗生素,我们看到前期很多运用抗生素,导致中阳受损、邪气郁闭,病情更加复杂的情况。相对来讲,我觉得这次我们中医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很多都可以1天、2天就退热。
关于提高门诊量的建议
中医家记者
您现在的门诊量是非常高的,结合您的经历,您会给中医家年轻的中医生们提高门诊量一个什么样的建议?
金钊老师:
我的建议就是学好基础知识,学好经典,广涉各家,不要囿于一家之言。我昨天还在看我们成都的一个名医的医话——《沈绍九医话》,推荐给我的学生,昨天我在朋友圈又推荐了一次,他的成才之路就特别有提示意义,有参考价值。他一开始就囿于某家学习,囿于伤寒,然后临床效果不好。民国时期没有职称,你行医的话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你的门诊量,靠的就是你的效果。所以一开始他就很愁苦,为什么没有门诊量?为什么我的效果不好?后来有一个游幕来蓉的敬云樵告诉他,你不能只看某一家,你要去重回经典,广涉各家。他照办了以后,很快名满锦里,享誉巴蜀。我们四川的另一个名医蒲辅周蒲老也是同样的见解,他甚至为了提高临床,有时间重新回读经典,把门诊给停了一段时间。
所以我想打好基础知识是一个关键,学好经典,广涉各家。但是看书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去做文字游戏。我们讲各家的时候就是深有体会,各医家的学术理论、学术经验一定是基于临床的,他在临床上有了这样一个认识,反过来才会有一个总结提炼,特别是各家学说书里面的这些医家。所以打好基础后,要认真总结,在临床上带着问题,要反复地去思考,在学术上要精益求精,要追求中正平和。一开始一定要去追求中正平和,不要去猎奇。沈绍九也提到这么一句话,如果诸家之间有矛盾的地方,先去选择最中正平和的一家,然后去互参各家,去找应用标准。比如说朱丹溪和张景岳,张景岳还批判朱丹溪,其实两个人说的都没有错,都有各自具体的应用标准和价值。你真正把这些书看懂以后,在临床上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看疗效才是最持久最稳定的一个评价方式,至于其他的一些手段,可能都只是辅助了,是不会太持久的。
中医家记者
对的。非常感谢金老师的指导,感谢您接受采访!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