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其他 杏林趣话

岐黄小学徒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7/03/08
帖子
393
获得点赞
33
声望
28
年龄
41
所在地
广东 深圳
石人治病

【原文】汝南彭氏墓近大道,墓口有一石人。田家老母到市买数片饼以归,天热,过荫彭氏墓口树下,以所买之饼暂著石人头上.忽然便去,而忘取之。行路人见石人头上有饼,怪而问之。或人云:“此石人有神,能治病,愈者以饼来谢之。”如此转以相语云:“头痛者摩石人头,腹痛者摩石人腹,亦还以自摩,无不愈者。”遂千里来就石人治病。初但鸡豚,后用牛羊,为立帷帐,管弦不绝,如此数年。忽日前忘饼母闻之,乃为人说,始无复往者。

——葛洪《抱朴子·内篇》​

【简评】田家老母遗饼于石人头上,遂言石人有神能治病,传言千里,愈传愈奇。古代寓言有“打井得一人”之说,与此毫无二致。可见流言之可悲!然至今尚有一些偏僻山区,极少数人患病后,不是请医服药,而是求巫信神,真乃令人大惑不解。作为医生应宣传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担负起用事实去教育人们的重任。
 
桑中生李

【原文】南顿人张助者,耕自田,有一李栽,应在耕次,助惜之,欲持归,乃掘取之,未得即去,以湿土封其根,以置空桑中,遂忘取之。助后作远职不在。后其里中人见桑中忽生李,谓之神。有病目痛者,荫息此桑下,因祝之,言李君能令我目愈者,谢以一豚。其目偶愈,便杀豚祭之。传者过差,便言此树能令盲者得见。远近翕然,同来请福,当车马填溢,酒肉滂沱,如此数年。张助罢职来还,见之,乃曰:“此是我昔所置李栽耳,何有神乎?”乃斫去,便止也。

——葛洪《抱朴子·内篇》​

【简评】张助将李栽置空桑中,后人便见桑中忽生李,惊疑为神,引致一场轩然大波。初谓可治目疾,后传能令盲见,祈求者络绎不绝。数年后张助斫去此李,此事方得平息。真乃传言止于智者,解铃还需系铃人。
 
捕獐得鲍

【原文】昔汝南有人干园中设绳绢以捕獐而得者,其主未觉。有行人见之,因窃取獐而去,犹念取之不事,其上有鲍鱼者,乃以一头置绢中而去。本主来,于绢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村里闻之,因共为起屋立庙,号为鲍君。后转多奉之者,丹楹藻棳,钟鼓不绝,病或有偶愈者,则谓有神,行道经过,莫不致祀焉。积七八年,鲍鱼主后行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之说。其鲍鱼主乃曰:“此是我鲍鱼耳,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葛洪《抱朴子·内篇》​



【简评】有人设绳绢以捕獐,行人以鲍易獐,人们便视其为神,于是有病求治,立庙称号,奉祀多年,后来终于真相大白。以上三篇均为东晋之事,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愚昧可笑,但对我们仍有启迪:封建迷信是长期束缚愚弄人民的伎俩,应当受到鞭鞑唾弃!我们要提倡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从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杯弓蛇影

【原文】乐广字修铺,迁河南伊,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见所有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房玄龄《晋书·乐广传》​

【简评】乐广有一客人,疑心原饮之酒中有蛇,而后生疾,此后说明蛇即壁上弓影,客人释疑而病愈。“杯弓蛇影”的成语即据此而来。此文虽短,却揭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致病因素是复杂多样的,疑虑照样可以引起病症,但对于此类,“心病还须心药医”。这就告诉我们:在临证中,凡遇到有心病的人,当审明病因,根据病情变化,采取适当的心理疗法。一般地说,应以解除思想顾虑为主,必要时给予暗示或精神调养,再辅以药物治疗,是能够获得满意效果的。
 
笔头藏针

【原文】李王女公主,患喉内痈毒,饮食不下,召到医官,言:“须针刀开,方得溃破。”公主闻用针刀,大哭不肯治。忽有一草泽医人,云:“某不使针刀,只将笔头蘸药痈上,霎时便溃。”公主喜,遂令治之。王言:“果愈,当补翰林医官,仍酬三百千。”方两次上药遂溃,出脓血一盏余,便觉两日无事。遂酬谢补医官讫,令供其方,医者乃请罪云:“某乃以针系笔心中,遂轻轻划破其溃散耳!”

——甘伯宗《名医录》​

【简评】有位公主患喉痈,畏怯针刀,民间医生则以笔藏锋针,巧妙的治愈了公主的病,这一故事文字朴实可信,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由此联想到,作为一名医生,除了掌握精深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外,还应恪守应有的医学道德,仪表要大方,态度要和悦,言谈要谨慎,操作要轻捷。总之,医生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均与病人的情绪和治疗效果息息相关,否则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而悔之晚矣!
 
巧疗疑疾

【原文】唐时中表间有一妇人,从夫南中效官,曾误食一虫,常疑之,由是成疾,频疗不愈。京城医者知其所患,乃请主人姨奶中谨密者一人,预戒之曰:“今以药吐泻,但以盆盂盛之。当吐之时,但言有一小虾蟆走去,然切勿令娘子知是诳语也。”其奶仆遵之,此疾永除。

又说有一少年,眼中常见一小镜子。医工赵卿诊之,与少年期,来晨以鱼鲙奉候。少年及期赴之,延于阁子内,且令从容,俟客退后,方得攀接。俄而设台子,止施一瓯芥醋,更无他味,卿亦未出。迨禺中久候不至,少年饥甚,且闻醋香,不免轻啜之。赵卿探知,方出,少年以啜醋惭谢。卿曰:“郎君先因吃鲙太多.非酱醋不快。又有鱼鳞在胸中,所以眼花。适来所备酱醋,只欲郎君因饥以啜之,果愈此疾。烹鲜之会,乃权诳也,请退谋餐。”他妙多斯类,非庸医所及也。

——孙光宪《北梦琐言》​

【简评】本文叙述了两则故事。一是由猜疑成疾,虽投药饵,但以暗示获效;二是疑难之症,知其为食鱼鲙而得,终以醋愈之。姑且不管是否合乎情理,但却给人以启迪。作为一名医生,在临证中必须审察病因,揆度病势,灵活而准确的对症施治,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古代要求医生须存仁心,通儒理,精脉诊,识病源,知气运,明经络,晓药性等,这样才能掌握辨证论治要领,从而成为明医。
 
缇萦救父

【原文】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更受同郡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然左右行游诸侯,不以家为家,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简评】太仓公淳于意乃西汉初期著名医学家,为人治病,能决死生。然而,当时的权贵们却想将他占为己有,太仓公不愿,他们便罗织罪名,欲加肉刑。五女随父而泣,太仓公还叹惜生女无用,小女缇萦到京城上书皇帝,使此后废除肉刑,仓公也得以幸免。“缇萦救父”被传为千古佳话。此文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才的成长是很困难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流盲蜚语会使一些有用的人才蒙尘受辱。二是“重男轻女”的陋习实在要不得。二千余年前,缇萦就敢于上书救父,班固曾作诗赞曰:“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便是切中时弊之语。
 
尊贵之病难医

【原文】玉,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而医疗贵人,时或不愈。帝乃令贵人羸服变处,一针即差。召玉诘问其状,对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夫贵者处尊高以临臣,臣怀怖慑以承之。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帝善其对。

——范晔《后汉书》​

【简评】郭玉为人极富有同情心,对贫贱之人治病,必尽力救治;但治贵人之病,却疗效不佳。皇帝问其故,他言尊贵之病有“四难”,并指出他们有狂妄自大、好逸恶劳之恶习,使医生很难消除畏惧审慎之心理,故而难以获效。此文言简意赅,讽刺尖锐,一针见血,振聋发聩,值得深思之。
 
许胤宗用熏法

【原文】许胤宗,常州义兴人也。初,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时王太后病风不能言,脉沉难对,医家告术穷。胤宗曰:“饵液不可进。即以黄芪、防风,煮汤数十斛,置床下,气如雾,熏薄之,是夕语。

——欧阳修《唐书》​

【简评】唐代医家许胤宗对一位口不能服药之病人,采用外熏法治疗。故事虽短,读后感触颇多。祖国医药宝库中,有不少弥足珍贵的治疗方法,有待于后人去发掘,外熏法即是其中一种。令人叹惜的是许多治法被人遗忘,有些人总以为中医的治法无非就是喝苦汤,以至于认为中医只能治慢性病,使许多行之有效的治法置之脑后,渐至无人问津,这无疑对于发扬中医特色是一大遗憾,应予以极大的关注。
 
孙思邈义取仙方

【原文】孙思邈尝隐终南山,与宣律和尚相结,每往来互参宗旨。时大旱,西域僧请于昆明池结坛祈雨。召有司备香灯,凡七日,缩水数尺。忽有老人夜诣宣律和尚求救,曰:“弟子昆明池龙也,无雨久,非由弟子.胡僧利弟子脑将为药,欺天子言祈雨,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加护!宣公辞曰:“贫道持律而己,可求孙先生。”老人因至思邈石室求救。孙谓曰:“我知昆明龙宫,有仙方三千首,尔传与予,予将救汝。老人曰:“此方上帝不许妄传,今急矣,固无所吝。”有顷,捧方而至。孙曰:“尔特还,无虑胡僧也。”自是池水忽涨,数日溢岸,胡僧羞恚而死。孙复著《千金方》三十卷,每卷入一方,人不得晓。

——段成式《酉阳杂俎》​

【简评】唐代伟大医学家孙思邈,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救死扶难,济世活人,被尊为“药王”。此文所述之神话故事,虽然难以置信,但反映出人们崇敬孙思邈的心情,读之不禁为其义取龙宫仙方的精神所感动。
 
治痰嗽方

【原文】绶带李防御,京师人,初为入内医官。直嫔御阁妃苦痰嗽,终夕不寐,面浮如盘,时方有甚宠。徽宗幸其阁.见之以为虑,驰遣呼李,李事先数用药,诏令往内东门供状,若三日不效当诛。李忧挠技穷,与妻对泣,忽闻外间叫云:“咳嗽药一文一帖,吃了今夜得睡。”李使人市药十帖.其色浅碧,用淡齑水滴麻油数点调服。李疑草药性犷或使脏腑滑泄,并三为一自试之,既而无他。于是取三帖合为一,携入禁庭授妃,请分两服以饵。是夕嗽止,比晓面肿亦消。李虽幸其安,而念必宣索方书,何辞以对?殆亦死尔。命仆俟前卖药人过,邀入坐,饮以巨钟,语之曰:“我见邻里服汝药多效,意欲得方,倘以传我,此诸药为银百两,皆以相赠不吝。”曰:“一文药安得其值如此?防御要得方,便当奉告,只蚌粉一物,新瓦炒令通红,拌青黛少许尔”。叩其所从来,曰:“壮而从军,老而停汰,顷见主帅有此,故剽得之。以其易办,姑借以度余生,无他长也。”

——张杲《医说》​

【简评】民间单验秘方,“人每浅薄之”,不以为意。殊不知,“藕皮散血,起自庖人;牵牛逐水,近出野老。”李防御治痰嗽,其方出自民间卖药人,即说明“偏方能治大病”的道理极是。试想,举凡《伤寒论》、《千金方》、《圣惠方》、《串雅》等书中的有效方药,何一不是来自民间?只不过这些幸被医家收集而流传罢了。因此,积极收集整理民间单验秘方,并竭力发掘,使之不被湮没,当是每个中医药工作者义无反顾的责任。
 
取汗不可先期

【原文】范云,初为陈武帝属官。武帝有九锡之命,在旦夕矣,云忽感伤寒之疾,恐不得预庆事。召徐文伯诊视,以实恳之,曰:“可便得愈乎?”文伯曰:“便差甚易,政恐二年后不复起耳”。云曰:“朝闻道夕死犹可,况二年乎”。文伯以火烧地,布桃叶设席,置云于上,顷刻汗解,裹以温粉,翌日愈,云甚喜。文伯曰:“不足喜也”。后二年果卒。夫取汗先期尚促寿限,况不顾表里,不待时日,便欲速效乎?每见病者不耐,未三四日,昼夜促汗,医者随情顺意,鲜不败事。故予书此为医者之戒。

——张杲《医说》​

【简评】范云急于愈病,而让医生先期取汗,病虽暂愈,却遗后患,以致终促寿限。掩卷深思,启迪良多。作为医生,临证时首先要做出正确的诊断,然后再根据病情变化,遣方用药,既要胸有成竹,又不受外界干扰,果断诊疗。对于疑难病证,要追根溯源,透过疾病的现象,看到疾病的本质,治疗时或者攻,或者补,或者攻补兼施,都需心中有敷。一般攻法不可过用.中病即止,绝不可贪图一时俊快,而不顾及后果,盲目使用攻逐之法,从而贻害无穷。
 
笑歌狂疾

【原文】开元中,有名医纪朋者,观人颜色、谈笑知病深浅,不待诊脉。帝闻之,召于掖庭中。看一宫人,每日晨则笑歌啼号,若狂疾,而足不能履地。朋视之,曰:“此必因食饱而大促力,顿仆于地而然”。饮以云母汤,令熟寐,觉而失所苦。问之,乃言大华公主载诞,宫中大陈歌吹,某乃主讴,惧其声不能清且长,吃豚蹄羹饱,而当筵歌大曲,曲罢,觉胸中甚热,戏于砌台上,高而坠下,久之方苏,病狂足不能步也。

——张杲《医说》​

【简评】名医纪朋,观色诊病,一宫人患狂疾,望之乃知其食饱伤力所致,饮之云母汤而愈。后穷其因,果如所料。《难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是指在望诊方面有特殊之长,所以称之为技术精良的神医。众所周知,望诊乃四诊之一,是中医诊断病人神色、形态等的一种手段,只有熟练地掌握这个方法,井参合问、闻、切三诊,才能洞察病由,见微知著,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
 
走马医赘疣

【原文】狄梁公性闲医药,尤妙针术。显庆中,应制入关。路由华州闤阓之北,稠人广众,聚观如堵。狄梁公引辔遥望,有巨牌大字云:“能疗此儿酬绢千匹”。即就观之,有富室儿年可十四五,卧牌下,鼻端生赘,大如拳石,根蒂缀鼻,才如食著。或触之,酸痛刻骨。于是两眼为赘所缒,目睛翻白,痛楚危急,顷刻将绝。恻然久之,乃曰:“吾能为也”。其父母洎亲属叩颡祈请,即辇千绢置于坐侧。

公因令扶起,即于脑后针寸许。仍询病情曰:“针气已达病处乎?”病如颔之。公遽出针,而赘疣应手而落,双目登亦如初,曾无病痛。其父母亲眷且泣且拜,则以缣物奉焉。公笑曰:“吾哀尔病之危逼,吾盖急病行志耳,吾非鬻技者也”。不顾而去焉。

——薛用弱《集异记》​

【简评】狄粱公(即狄仁杰)精通针术,他奉诏路过华州市区城北,见一富家儿鼻尖生一赘疣,痛苦不堪,即在脑后扎一长针,赘疣落手而愈,病家感谢,酬绢千匹,狄公坚辞不受,并声明“吾非鬻技者也”,其言辞何等铿锵有力!古云医道乃仁术,不可邀射名誉,急功近利,应以济世活人为己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韩康卖药

【原文】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常采药名山,卖干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年。时有女子从康买药,守价不移。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耶?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乃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车连征不起,桓帝备礼聘之,康辞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使者发至亭,亭长以韩征君当过,方发人牛备道桥。及见康柴丰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康即与之,因逃遁,以寿终。

——敬虚子《小隐书》​

【简评】东汉时民间医生韩康,以采药卖药为生,先因一女子买药识破而隐居,后因官家请他误认而永不出山。他卖药三十年,言无二价,隐姓埋名,不涉仕途的高风亮节,值得人们敬佩,从而传为千古佳话。但因此而隐居匿医,则甚憾尔!
 
武陵良医

【原文】唐崔铉镇诸宫,有富商舶居,中夜暴亡,迨晓气犹未绝。邻房有武陵医工梁新闻之,乃与诊视曰:“此乃食毒也,三两日非外食耶?”一仆夫曰:“主翁少出船,从不食于他人”。梁新曰:“寻常嗜食何物?”一仆夫曰:“好食竹鸡,每年不下数百只。近买竹鸡,并将充馔”。梁新曰:“竹鸡吃半夏,必是半夏毒也。”命捣姜捩汁抉齿而灌,由是方苏。崔闻而异之,召至安熨称奖,资以仆马钱帛,入就致书于朝士,声名大振,仕至尚药奉御。

——孙光宪《北梦琐言》

【简评】武陵良医梁新通过再三询问仆人,推断其主人乃是食物中毒,然此中毒乃竹鸡食半夏而人食竹鸡所致,举一反三,出奇制胜,后以姜汁而解,果然获效。这种探明医理,洞悉药性,见微知著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古云“医者意也”,益信其言之不谬哉。
 
一针救两命

【原文】北城外多败屋,居民多停棺其中。嘉言偶见一棺似新厝者,而底缝中流血若滴。惊问旁邻,则曰:“顷某邻妇死,厝棺于此”。嘉言急觅其人,为语之曰:“汝妇未死,凡人死者血黝,生者血鲜。吾见汝妇棺底流血甚鲜,可启棺速救也”。盖妇实以临产昏连一日夜,夫以为死,故殡焉。闻喻此言,遂启棺。诊妇脉未绝,于心胸间针之,针未起,而下呱呱作声,儿产,妇亦起矣。夫乃负妇抱儿而归。

——高士奇《牧斋遗事》​

【简评】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深谙医理,察微知著,以棺底流血鲜红为根据,敢于决断生死,从而一针救下两命,孕妇得以重生,婴儿由此分娩。这种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令人叹服不已,值得后世师法。
 
梧桐叶催生

【原文】滑寿字伯仁,号樱宁,工古文词,善医。……其治人疾,不拘于方书.而以意处剂,投无不立效。秋日,姑苏诸仕人道游虎丘山,一富家有产难,挽回,诸仕人不可,先生登阶,见新落梧桐叶,拾与之曰:“归急以水煎而饮之”。未登席,报儿产矣。皆问此出何方,樱宁曰:“医者意也,何方之有?夫妊已十月而未产者,气不足也,桐叶碍秋气而坠,用以助之,其气足,宁不产乎?”

——许浩《复斋日记》​

【简评】元代医家滑伯仁精于医药,用梧桐叶催生获奇效,并言“医者意也”之理,赖梧桐叶行金秋肃降之气而坠落,难产乃产妇正气不足而致,借其气而催生,实非梧桐叶之功,应深悟个中奥妙!
 
秦皮解毒

【原文】尝有一田家,忽病癞,通身溃烂,号呼欲绝。西溪寺僧识之,曰:“此天蛇毒耳,非癞也”。取木皮煮汁.饮一斗许,令其恣饮,初日疾减半,两三日顿愈。验其木,乃今之秦皮也。然不知天蛇何物。或云:“草间黄花蜘蛛是也。人遭其螫.仍为露水所濡,乃成此疾”。露涉者亦当戒也。

——沈括《梦溪笔谈》​

【简评】沈括为宋代科学家,亦精医药,善于观察,用秦皮治愈黄花蜘蛛毒之记载,想必不谬。然秦皮清热解毒之品,用之自然获效。由此想到,民间流传着许多单验方,确有神奇的效果,应当大力发掘,进行整理研究,从而开发出高效速效药来,为人民健康服务。
 
红光验尸

【原文】太常博士李处厚知庐州慎县,尝有殴人死者,处厚往验伤,以糟胾(zi自)灰汤之类薄之,都无伤迹。有一老父求见,曰:“邑之老书吏也。知验伤不见其迹,此易辨也,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以水沃其尸,有迹必”。处厚依其言,伤迹宛然。自此江淮之间官司往往用此法。

——沈括《梦溪笔谈》​

【简评】此文以简洁的字句,描述了用日光滤取红色,以提高伤痕与周围皮肤的反衬度,用来检查伤痕的方法。这是我国关于滤光应用的最早记载。虽然这种方法未免失之简单,但却寓有极深的哲理。祖国医药学历史悠久,有许多宝贵的防病治病经验,这些都来自于实践。诸如望舌诊脉判证候,观色验齿察病情,用帛验小便测知黄疸向愈情况等,凡此种种,都是通过千百次实际的观察和总结才得来的。无疑,这些方法在救死扶伤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时至今日仍有学习和借鉴的必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