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8808
- 获得点赞
- 67
- 声望
- 10
- 年龄
- 54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曹东义
在中医的经典里,我们见到的是黄帝要“著之玉版,藏之金匮”,岐伯也是避席再拜,称一些理论是“先师所口传”。
一部《黄帝内经》就是岐伯向黄帝传授医学知识的问答记录,是师徒之间心灵交流,岐伯所传授的医学知识,也是继承自前代医学家的理论与临床经验,有文字记载的内容,也有“先师口传”的“不刊之论”。
《灵枢·师传》说:“黄帝曰: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着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优,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岐伯曰:远乎哉问也。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黄帝对于岐伯传授的“书本知识”很不满足,还要听先师“心藏,弗着于方”的内容。
岐伯多次对黄帝说“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所谓“此上帝所秘”也就是宫廷帝王法律禁止流传的医学知识,也就是长桑君所说的“禁方书”。当然,只要是有价值的东西,法令禁止流传也不一定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先师传之”。学下民间,医学就开始“大众化”的进程,也为医学发展拓展了空间。
为什么医学传授这么神秘呢?是出于保守吗?这需要历史地看问题。
首先是医学的对象是人体,古人对于医学知识的社会作用格外看重。《汉书·艺文志》曾经指出,好的医生可以促使疾病向痊愈的方面转化,而技术差的医生却可以造成不良后果。甚至愤而提出“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也就是不请医生治疗,也比误治好。现在仍然有“庸医杀人不用刀”的民间谚语,可见医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难能可贵的是,几千年之前,黄帝就有这样深刻的认识。他说:“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
一个执政者,一个国家的管理者,对于医学传承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并且权衡利弊之后,一往无前地探索医学真理,实在令人敬佩。
岐伯面对黄帝的坦诚,也不敢怠慢,他知道黄帝忧国忧民,也知道黄帝了解医学之后的作用,绝不是一个医生可以代替的。因此,他回答说:“请遂言之也。《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岐伯引经据典,也充分说明他不敢以医学发明人自居,而是“学有渊源”,《上经》有可能来于上古,也有可能高贵无比,也有可能是关于人体上部的经脉的学问。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说明医学知识是人类的财富,需要积累,也需要传承。
岐伯说:“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当然,重视色脉是中医的特色,中医的特色绝非色脉一端。
黄帝从岐伯那里学来的医学知识,并没有把它作为“个人藏品”收藏起来,而是与臣子们时常切磋,雷公就是黄帝传授的弟子之一。但是,雷公不够聪明,时常搞错医学原理,黄帝就不客气地加以批评教育。
《著至教论》就是《内经》里一篇,黄帝教学的课程记录。“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雷公的回答不能说不认真,他学习医学的决心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他的医学修为却不值得恭维。
黄帝告诉他:“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雷公知道阴阳学说的重要,但是对于阴阳学说在医学里的具体应用,不是很清楚。黄帝不满地说:“子若受传,不知合至道以惑师教,语子至道之要。病伤五脏,筋骨以消,子言不明不别,是世主学尽矣。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
《素问·示从容论》说:,黄帝退朝之后,还想着医学传承的事,就把雷公召来,讨论医学传承。
“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失,子务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为世所怨。雷公曰: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别异比类,犹未能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帝曰:子别试通五脏之过,六腑之所不和,针石之败,毒药所宜,汤液滋味,具言其状,悉言以对,请问不知。”
黄帝督促雷公的学习情况,检查他掌握医学知识的实际情况,雷公回答说:“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当投毒药,刺灸砭石汤液,或已或不已,愿闻其解。”面对临床疗效不高的难题,雷公很困惑,按说提出来讨论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黄帝很不满意他的回答,发起火来:“公何年之长,而问之少,余真问以自谬也!吾问子窈冥,子言《上下篇》以对,何也?”
“年之长”的雷公,不是好学青年,而是一个老臣,本来应该给面子,少批评,多教育,但是黄帝铁面无私,以一个“问之少”批评他幼稚,这的确让人很没面子。学习医学就要经得起这样的考问,才会成为一个大医。
黄帝告诉雷公,学习不深入,往往有失误,可以辱没师名,应该谨慎。
这四种过失是:“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社会上道听途说的学医之人不少,因此,黄帝感慨地说:“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混饭吃的“衣食医”,在黄帝时代已经出现了,所以高明医学家对于学术传承是很谨慎的。
当然,古代医学家“行医半径”很有限,“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也不是没有顾虑的,所以保守一点,也是自我知识产权保护的早期自发行为,无可厚非。
曹东义
在中医的经典里,我们见到的是黄帝要“著之玉版,藏之金匮”,岐伯也是避席再拜,称一些理论是“先师所口传”。
一部《黄帝内经》就是岐伯向黄帝传授医学知识的问答记录,是师徒之间心灵交流,岐伯所传授的医学知识,也是继承自前代医学家的理论与临床经验,有文字记载的内容,也有“先师口传”的“不刊之论”。
《灵枢·师传》说:“黄帝曰: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着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优,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岐伯曰:远乎哉问也。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黄帝对于岐伯传授的“书本知识”很不满足,还要听先师“心藏,弗着于方”的内容。
岐伯多次对黄帝说“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所谓“此上帝所秘”也就是宫廷帝王法律禁止流传的医学知识,也就是长桑君所说的“禁方书”。当然,只要是有价值的东西,法令禁止流传也不一定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先师传之”。学下民间,医学就开始“大众化”的进程,也为医学发展拓展了空间。
为什么医学传授这么神秘呢?是出于保守吗?这需要历史地看问题。
首先是医学的对象是人体,古人对于医学知识的社会作用格外看重。《汉书·艺文志》曾经指出,好的医生可以促使疾病向痊愈的方面转化,而技术差的医生却可以造成不良后果。甚至愤而提出“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也就是不请医生治疗,也比误治好。现在仍然有“庸医杀人不用刀”的民间谚语,可见医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难能可贵的是,几千年之前,黄帝就有这样深刻的认识。他说:“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
一个执政者,一个国家的管理者,对于医学传承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并且权衡利弊之后,一往无前地探索医学真理,实在令人敬佩。
岐伯面对黄帝的坦诚,也不敢怠慢,他知道黄帝忧国忧民,也知道黄帝了解医学之后的作用,绝不是一个医生可以代替的。因此,他回答说:“请遂言之也。《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岐伯引经据典,也充分说明他不敢以医学发明人自居,而是“学有渊源”,《上经》有可能来于上古,也有可能高贵无比,也有可能是关于人体上部的经脉的学问。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说明医学知识是人类的财富,需要积累,也需要传承。
岐伯说:“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当然,重视色脉是中医的特色,中医的特色绝非色脉一端。
黄帝从岐伯那里学来的医学知识,并没有把它作为“个人藏品”收藏起来,而是与臣子们时常切磋,雷公就是黄帝传授的弟子之一。但是,雷公不够聪明,时常搞错医学原理,黄帝就不客气地加以批评教育。
《著至教论》就是《内经》里一篇,黄帝教学的课程记录。“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雷公的回答不能说不认真,他学习医学的决心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他的医学修为却不值得恭维。
黄帝告诉他:“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雷公知道阴阳学说的重要,但是对于阴阳学说在医学里的具体应用,不是很清楚。黄帝不满地说:“子若受传,不知合至道以惑师教,语子至道之要。病伤五脏,筋骨以消,子言不明不别,是世主学尽矣。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
《素问·示从容论》说:,黄帝退朝之后,还想着医学传承的事,就把雷公召来,讨论医学传承。
“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失,子务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为世所怨。雷公曰: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别异比类,犹未能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帝曰:子别试通五脏之过,六腑之所不和,针石之败,毒药所宜,汤液滋味,具言其状,悉言以对,请问不知。”
黄帝督促雷公的学习情况,检查他掌握医学知识的实际情况,雷公回答说:“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当投毒药,刺灸砭石汤液,或已或不已,愿闻其解。”面对临床疗效不高的难题,雷公很困惑,按说提出来讨论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黄帝很不满意他的回答,发起火来:“公何年之长,而问之少,余真问以自谬也!吾问子窈冥,子言《上下篇》以对,何也?”
“年之长”的雷公,不是好学青年,而是一个老臣,本来应该给面子,少批评,多教育,但是黄帝铁面无私,以一个“问之少”批评他幼稚,这的确让人很没面子。学习医学就要经得起这样的考问,才会成为一个大医。
黄帝告诉雷公,学习不深入,往往有失误,可以辱没师名,应该谨慎。
这四种过失是:“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社会上道听途说的学医之人不少,因此,黄帝感慨地说:“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混饭吃的“衣食医”,在黄帝时代已经出现了,所以高明医学家对于学术传承是很谨慎的。
当然,古代医学家“行医半径”很有限,“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也不是没有顾虑的,所以保守一点,也是自我知识产权保护的早期自发行为,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