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华夏古人的哲学思维,任何体系都有其气,气区分为正气和邪气,又区分为上和下。正气在上,邪气在下。譬如一个社会是一个体系,官方在上,民间在下。官方有正气和邪气,正气在上,邪气在下。民间也有正气和邪气,正气在上,邪气在下。上压制下,而不是下压制上。所以,是正气压制邪气,而不是邪气压制正气。又譬如一个人体,也可以区分为上和下,正气和邪气,正气在上,邪气在下,正气压制邪气,而不是邪气压制正气。所以,《黄帝内经》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道理就在这里。古人又有云,“邪不压正”,也是这个道理。
人体之气区分为上和下,正气与邪气。正气在上压制邪气,邪气在下扰乱正气。当人体的正气不虚弱时,邪气就没有能力扰乱正气,当人体的正气虚弱时,邪气就会扰乱正气。
古人又认为,阳气在上,阴气在下。那么,阳气是正气,阴气是邪气。正气维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邪气扰乱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所以,当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不正常时,也就是出现疾病时,一定是因为在上的正气虚弱,也就是阳气不足。这是疾病诊断的最基本原则。
有人会说,阴虚火旺的病人也要顾护阳气吗?当然也要。滋阴降火,目的是清除邪火,而不是抑制正气。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正气在上,邪气在下,正气维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使用寒凉药清火,必须以不削弱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为前提。也就是说,寒凉药的力度不能强到导致正常生命活动虚弱。
《黄帝内经》说:“阳化气”,“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意思是说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阳气推动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充足才能产生阴气,阳气不足则阴气也会虚弱下来。一切疾病都是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虚弱,都有阳虚,哪怕是阴虚火旺也有阳虚的问题,也要顾护阳气。虽然阴气是阳气的物质基础,但是物质基础又以阳气为基础。有人会说,你这是玄学的论调。其实不是,而是没有真正理解清楚阴阳之间的关系而已。
人体之气区分为上和下,正气与邪气。正气在上压制邪气,邪气在下扰乱正气。当人体的正气不虚弱时,邪气就没有能力扰乱正气,当人体的正气虚弱时,邪气就会扰乱正气。
古人又认为,阳气在上,阴气在下。那么,阳气是正气,阴气是邪气。正气维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邪气扰乱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所以,当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不正常时,也就是出现疾病时,一定是因为在上的正气虚弱,也就是阳气不足。这是疾病诊断的最基本原则。
有人会说,阴虚火旺的病人也要顾护阳气吗?当然也要。滋阴降火,目的是清除邪火,而不是抑制正气。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正气在上,邪气在下,正气维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使用寒凉药清火,必须以不削弱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为前提。也就是说,寒凉药的力度不能强到导致正常生命活动虚弱。
《黄帝内经》说:“阳化气”,“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意思是说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阳气推动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充足才能产生阴气,阳气不足则阴气也会虚弱下来。一切疾病都是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虚弱,都有阳虚,哪怕是阴虚火旺也有阳虚的问题,也要顾护阳气。虽然阴气是阳气的物质基础,但是物质基础又以阳气为基础。有人会说,你这是玄学的论调。其实不是,而是没有真正理解清楚阴阳之间的关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