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整段原文有三句,第一句阐述症状和自然转归是自愈,不需要用药治疗。第二句是论述为什么不治疗,等待其自愈。第三句论述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的情况。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病人恶寒发热已经八九天,现在就像疟疾那样,一阵恶寒又一阵发热,交替出现而且交替频率比疟疾更高,一天可以发生二三次交替。发热重而恶寒轻。脉搏微而缓。这是可以自然痊愈的表现,不需要用药治疗,等待自愈就可以了。在一天之内二三次恶寒发热交替,这提示病人的阴气还是充足的,为什么呢,因为很短时间的休养生息就可以恢复阴气。发热重,恶寒轻,提示病人阳气强而阴气不弱,只是由于邪气太强盛,尚不足以一鼓作气发热到清除邪气,故而频繁恶寒发热交替,几个回合战斗才能清除邪气。假如发热轻而恶寒重,那么必为浮紧脉,这是麻黄汤证,需要使用麻黄汤助阳气,给卫气加一把力才能出汗退热而痊愈。病人发热重而恶寒轻,脉微而缓(不紧),不需要用药治疗,可以自然痊愈。脉微而不紧,病人不呕吐,小便清长,提示病人已经邪气不重,强弩之末了。为什么呢?假如脉微是因为邪盛正虚导致的,病人必有里虚症状,譬如频繁呕吐,小便短少,气促,神志不清等。这些都没有,只是脉微,这是邪去而正气有疲态,不需要用药,也不好用药。“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这句话是进一步论述为什么不用药。脉微,提示病人正气虚。恶寒,提示病人阳气虚。综合起来是阴阳俱虚弱,不好用药。由于病人的重要器官功能都是正常的,里气不虚,提示邪气实际上已经清除了,只是正气没有回复而已,等待正气恢复就可以了。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假如病人“面色反有热色”,这是不能自愈的情况,需要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继续发汗。“面色反有热色”是什么意思呢,病人脉微而缓,不呕吐,小便清长,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前面说的邪气已除,而面色必无热色。另一种是面色有热色,证明邪气还没有除,而阴阳俱虚弱,不足以自然清除邪气,需要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助一把力。面无热色,指的是面色偏白,因为阳虚的缘故。面有热色,指面色偏红,证明还有邪气。
总结一下,这段原文其实是告诉大家,如何根据症状判断正气与邪气的对比关系,阴气与阳气的对比关系,从而判断疾病的转归。发热重而恶寒轻,提示病人阳气强而阴气也不弱。假如阴气弱,就不会有恶寒。假如阳气弱,就不会发热重。假如邪气重,就会脉数急,而不是脉缓。假如正气强,就不会脉微。所以,病人的情况是,正与邪频繁交锋,“一日二三度发”,邪气已经清除了,正气也疲惫了,但是重要器官功能都是正常的,里气没有受损,只是疲惫于表而已。
整段原文有三句,第一句阐述症状和自然转归是自愈,不需要用药治疗。第二句是论述为什么不治疗,等待其自愈。第三句论述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的情况。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病人恶寒发热已经八九天,现在就像疟疾那样,一阵恶寒又一阵发热,交替出现而且交替频率比疟疾更高,一天可以发生二三次交替。发热重而恶寒轻。脉搏微而缓。这是可以自然痊愈的表现,不需要用药治疗,等待自愈就可以了。在一天之内二三次恶寒发热交替,这提示病人的阴气还是充足的,为什么呢,因为很短时间的休养生息就可以恢复阴气。发热重,恶寒轻,提示病人阳气强而阴气不弱,只是由于邪气太强盛,尚不足以一鼓作气发热到清除邪气,故而频繁恶寒发热交替,几个回合战斗才能清除邪气。假如发热轻而恶寒重,那么必为浮紧脉,这是麻黄汤证,需要使用麻黄汤助阳气,给卫气加一把力才能出汗退热而痊愈。病人发热重而恶寒轻,脉微而缓(不紧),不需要用药治疗,可以自然痊愈。脉微而不紧,病人不呕吐,小便清长,提示病人已经邪气不重,强弩之末了。为什么呢?假如脉微是因为邪盛正虚导致的,病人必有里虚症状,譬如频繁呕吐,小便短少,气促,神志不清等。这些都没有,只是脉微,这是邪去而正气有疲态,不需要用药,也不好用药。“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这句话是进一步论述为什么不用药。脉微,提示病人正气虚。恶寒,提示病人阳气虚。综合起来是阴阳俱虚弱,不好用药。由于病人的重要器官功能都是正常的,里气不虚,提示邪气实际上已经清除了,只是正气没有回复而已,等待正气恢复就可以了。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假如病人“面色反有热色”,这是不能自愈的情况,需要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继续发汗。“面色反有热色”是什么意思呢,病人脉微而缓,不呕吐,小便清长,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前面说的邪气已除,而面色必无热色。另一种是面色有热色,证明邪气还没有除,而阴阳俱虚弱,不足以自然清除邪气,需要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助一把力。面无热色,指的是面色偏白,因为阳虚的缘故。面有热色,指面色偏红,证明还有邪气。
总结一下,这段原文其实是告诉大家,如何根据症状判断正气与邪气的对比关系,阴气与阳气的对比关系,从而判断疾病的转归。发热重而恶寒轻,提示病人阳气强而阴气也不弱。假如阴气弱,就不会有恶寒。假如阳气弱,就不会发热重。假如邪气重,就会脉数急,而不是脉缓。假如正气强,就不会脉微。所以,病人的情况是,正与邪频繁交锋,“一日二三度发”,邪气已经清除了,正气也疲惫了,但是重要器官功能都是正常的,里气没有受损,只是疲惫于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