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一脉灸经到《黄帝内经》之六:大肠手阳明脉
冲虚子
冲虚子
大肠手阳明脉在《足臂十一脉灸经》(本系列文章均简称为《足臂》,以下不再注明)中名为臂阳明脉,在《阴阳十一脉灸经》(本系列文章均简称为《阴阳》,以下不再注明)里称为齿脉,其文本均遵马继兴先生校释。到了《灵枢经˙经脉篇》时,命名为大肠手阳明之脉,并沿用至今。
《足臂十一脉灸经》对臂阳明脉的描述是:
臂阳明脉:出中指间,循骨上廉,出臑外廉,上走枕,之口。
其病:病齿痛。££,££。诸病此物者,皆灸臂阳明脉。
诠释并讨论:《足臂十一脉灸经》对臂阳明脉的循行路线记载为:从中指中间可以感受到脉动的位置开始,沿着拇指一边的前臂骨头边沿,在肱骨的外沿的皮下表现出脉动,往上走行到头部后面的枕骨,然后到口部。出:冲虚子均解释为在皮下表现出脉动。循:沿着。臑:肱骨。枕:枕骨。之:到、至。主要病候有牙齿痛,还有的两种因缺字无法释出。治疗的办法是灸阳明脉的阳池附近。
《阴阳十一脉灸经》为齿脉,具体描述为:
齿脉:起于次指与大指,上出臂上廉,入肘中,乘臑,穿颊,入齿中,挟鼻。是动则病:齿痛,朏(左出右月)肿,是齿脉主治。其所产病:齿痛,朏(左出右月)肿,目黄,口干,臑痛,为五病。
诠释并讨论:《阴阳》对齿脉的循行路线的记载是:开始于拇指与食指之间,往上行到前臂的拇指一侧的骨头表皮下表现出脉动,后入于肘中,行到肱部,再往上穿过脸颊,进入牙槽骨,终止于鼻子的两侧。乘:本义为登、升,这里指上行。朏:甲本、乙本、丙本均为“朏”,马继兴先生认为应为(左出右月),读 zhuō,眼眶下部。原本记载的主要病候是牙痛、眼眶下部肿,都属于齿脉治疗的。后学的补充说明除了牙痛、眼眶下部肿外,增加了目黄,口干,肱部痛三种,共计五种病。
《灵枢经﹒经脉篇》的描述是: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诠释并讨论:《经脉篇》将此脉定名为大肠手阳明之脉,其循行路线是:从食指指尖开始,沿食指桡侧上行,出合谷入虎口,进入阳溪穴处,沿着前臂拇指一侧,向上进入肘弯外侧,再沿上臂后边外侧上行,至肩部,后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然后进入锁骨上窝,联络肺脏,向下贯穿膈肌管控大肠。从锁骨上窝走一条支脉,向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中,回过来挟着嘴的两旁,在人中处左右交叉,上挟鼻孔两旁。两骨之间:虎口。两筋之间:阳溪穴处。髃骨:肱骨头。柱骨:锁骨。缺盆:锁骨上窝。原记载的主要病候是牙痛脖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虚则寒栗不复”一句当时后学的补充总结,这样的文字体例来源于《阴阳十一脉灸经》,并非《经脉篇》创造,但此时已不能理解“其所产病”的含义了,只好生造了“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这一句,也导致了后人再也无法正确认识其意思了。关于这个问题,冲虚子已在“从十一脉灸经到黄帝内经”系列文章里有详细阐述,在此不予赘述。这里不能按照字面对“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进行解释,意思还是冲虚子所理解的为后学的补充说明。后学补充的主要病候为:目黄口干,鼻出血,喉咙疼痛、嗓子沙哑。肩前肱骨痛,食指痛、麻木不仁。如果正气过多就会出现经脉经过的部位发热、肿大;如果正气不足就会打寒颤。后面是人迎气口脉法切出的脉象以及通用治则,即如果脉盛,就用泻法治疗;如果脉虚,就用补法治疗;如果病人体热,就用针的疾刺法治疗;如果体寒,就用留针的方法治疗;如果出现陷下的脉象,就用艾灸的办法;如果脉象既不盛也不虚呢,那就直接在本经上取穴针刺。“以经取之”一句的意思是,脉象上没有明显的盛虚,说明疾病也不是由于盛虚引发,故不用前述的办法,而是直接在有病的这条经脉上、本段即肺手太阴脉上找到病位附近的穴予以针刺即可。什么是脉盛呢?寸口的脉象比人迎强三倍的脉象;什么是虚脉呢?寸口弱于人迎脉的脉象。
讨论:
《经脉篇》和《足臂》、《阴阳》有明显的传承关系,和《阴阳》的关系更近一些。
除了共有的发展、变化外,具体的发展和变化,主要是在十一脉灸经时代,这条经脉更多的是表达者和牙齿的关系,《阴阳》更是直接将其命名为齿脉,但《阴阳》中所记载的诸如目黄,口干等病候,显然和牙齿没有关系,大量实践后,终于意识到和大肠的关系更大,所以相应地对循行路线做了延伸和改造,主线自然直接“属”大肠,原来到牙齿的主线反而变成了支线,改造后的这条经脉就完全是大肠经了。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经脉篇里的这条手大肠阳明经对大肠系统疾病的认识是不足的,这一点通过和《针灸学》比较就很清楚了,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学》记载手大肠阳明经的主要病候增加了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等属于大肠系统的疾病,就是明证。
诠释并讨论:《经脉篇》将此脉定名为大肠手阳明之脉,其循行路线是:从食指指尖开始,沿食指桡侧上行,出合谷入虎口,进入阳溪穴处,沿着前臂拇指一侧,向上进入肘弯外侧,再沿上臂后边外侧上行,至肩部,后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然后进入锁骨上窝,联络肺脏,向下贯穿膈肌管控大肠。从锁骨上窝走一条支脉,向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中,回过来挟着嘴的两旁,在人中处左右交叉,上挟鼻孔两旁。两骨之间:虎口。两筋之间:阳溪穴处。髃骨:肱骨头。柱骨:锁骨。缺盆:锁骨上窝。原记载的主要病候是牙痛脖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虚则寒栗不复”一句当时后学的补充总结,这样的文字体例来源于《阴阳十一脉灸经》,并非《经脉篇》创造,但此时已不能理解“其所产病”的含义了,只好生造了“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这一句,也导致了后人再也无法正确认识其意思了。关于这个问题,冲虚子已在“从十一脉灸经到黄帝内经”系列文章里有详细阐述,在此不予赘述。这里不能按照字面对“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进行解释,意思还是冲虚子所理解的为后学的补充说明。后学补充的主要病候为:目黄口干,鼻出血,喉咙疼痛、嗓子沙哑。肩前肱骨痛,食指痛、麻木不仁。如果正气过多就会出现经脉经过的部位发热、肿大;如果正气不足就会打寒颤。后面是人迎气口脉法切出的脉象以及通用治则,即如果脉盛,就用泻法治疗;如果脉虚,就用补法治疗;如果病人体热,就用针的疾刺法治疗;如果体寒,就用留针的方法治疗;如果出现陷下的脉象,就用艾灸的办法;如果脉象既不盛也不虚呢,那就直接在本经上取穴针刺。“以经取之”一句的意思是,脉象上没有明显的盛虚,说明疾病也不是由于盛虚引发,故不用前述的办法,而是直接在有病的这条经脉上、本段即肺手太阴脉上找到病位附近的穴予以针刺即可。什么是脉盛呢?寸口的脉象比人迎强三倍的脉象;什么是虚脉呢?寸口弱于人迎脉的脉象。
讨论:
《经脉篇》和《足臂》、《阴阳》有明显的传承关系,和《阴阳》的关系更近一些。
除了共有的发展、变化外,具体的发展和变化,主要是在十一脉灸经时代,这条经脉更多的是表达者和牙齿的关系,《阴阳》更是直接将其命名为齿脉,但《阴阳》中所记载的诸如目黄,口干等病候,显然和牙齿没有关系,大量实践后,终于意识到和大肠的关系更大,所以相应地对循行路线做了延伸和改造,主线自然直接“属”大肠,原来到牙齿的主线反而变成了支线,改造后的这条经脉就完全是大肠经了。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经脉篇里的这条手大肠阳明经对大肠系统疾病的认识是不足的,这一点通过和《针灸学》比较就很清楚了,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学》记载手大肠阳明经的主要病候增加了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等属于大肠系统的疾病,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