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手太阴脉
冲虚子
冲虚子
手太阴肺经在《足臂十一脉灸经》(本系列文章均简称为《足臂》,以下不再注明)中名为臂泰阴脉,在《阴阳十一脉灸经》(本系列文章均简称为《阴阳》,以下不再注明)里称为臂钜阴脉,到了《灵枢经˙经脉篇》时,命为肺手太阴之脉。
《足臂十一脉灸经》对臂泰阴脉的描述是:
臂泰(太)阴脉:循筋上廉,以奏(走)臑内,出夜(腋)内廉,之心。其病:心痛,心烦而意(噫)。诸病此物者,皆灸臂泰(太)阴脉。
诠释并讨论:臂:上肢。泰:太。循:沿着。筋:这里指上肢大筋。上廉:前臂的桡骨侧(大拇指一侧)。奏:同“走”。臑:肱部。夜:同腋,腋下、腋窝。之:至。《足臂》记载说,臂太阴脉(从拇指内侧开始)沿着前臂大筋诊断桡骨一侧,行至肱部内侧,在腋窝内侧在表皮显示出脉动,然后进入心脏。臂泰阴脉的易得病是心痛、心烦而打嗝。遇到这种病,均针刺臂泰阴脉的寸口之中(太渊穴)。
《阴阳十一脉灸经》为臂钜阴脉,具体描述为:
臂钜阴之脉:起于手掌中,出臂内阴两骨之间,上骨下廉,筋之上,出臂内阴,入心中。是动则病:心滂滂(彭彭)如痛,缺盆痛,甚则交两手而战,此为臂蹶(厥),是臂钜阴之脉主治。其所产病:(胸)痛,(脘)痛,心痛,四末痛,(瘕),为五病。
诠释并讨论:臂内阴:手臂屈侧面。两骨:指上臂的尺骨和桡骨。上骨:桡骨。下廉:这里指尺侧。《阴阳》对臂钜阴脉循行路线的描述是,从手掌中开始,在上臂屈侧面的尺骨和桡骨之间的表皮表现出脉动,往上在上臂屈侧呈现出脉动,然后进入心脏。其循行和《足臂》基本相同,只是起点有点不一样,前者似乎在大拇指内侧,而《阴阳》臂钜阴脉是从手掌中出发的。本段缺字较多,现均依从马继兴先生的校释,对其中字词的补正不予赘述,冲虚子的本系列文章的《足臂》、《阴阳》文本均尊马继兴先生,具体可查阅马先生著作《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对于“是动则病”、“其所产病”的意思,冲虚子已在拙作《从十一脉灸经到<黄帝内经>之一膀胱足太阳脉》中有详细阐述,简言之,“是动则病”是《阴阳》原作者的总结,“动”是变动、异常的意思。“其所产病”是其后学做的补充性的总结。《阴阳》原作者认为,当臂钜阴之脉脉动出现异常时,就会出现心跳快且嘭嘭有声而心痛,缺盆痛,严重时双手颤抖,这就是是臂厥,属于臂钜阴之脉主治。《阴阳》的后学补充总结为:当臂钜阴之脉脉动出现异常时,会产生胸痛,胃脘痛,心痛,四肢末端痛,瘕共五种病。瘕:腹内的肿块。和《足臂》相比,尽管对循行路线的认识变化不大,但对疾病的认识则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后学的补充,表现得尤为明显。
《灵枢经﹒经脉篇》的描述是: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诠释并讨论:到内经时期,经脉已经和脏腑之间完成了配合,手太阴之脉也正式定名为“肺手太阴之脉”。其循行路线的方向也由十一脉灸经时期的向心变为远心,其起点在中焦。三焦的概念起于何时尚需研究,但到《经脉篇》时期,已经可以成熟地使用了。中焦,《灵枢经﹒营卫生会第十八》说:“中焦并于胃口”,张介宾更由此而断为中焦在脐上四寸。其实,三焦是个区域概念,或者是一个功能性概念,不能理解为一个具体的解剖学概念,所以根据古人的意思,大概定于胃脘区比较合理。属、络:张介宾说:凡在本经者皆曰属,以次通彼者皆曰络。本段的“络”指的是肺手太阴经在起点胃脘部和大肠相交通。本段的“属”指的是肺手太阴经在穿过横膈膜统辖了肺脏。属,本义为连接,这里是隶属。出:在《足臂》和《阴阳》里,“出”均有呈现之意,故冲虚子皆翻译为“在……的表皮下表现出脉动”,但在《经脉篇》里,“出”字的这个意思并不明显,需要具体语境具体理解,本段的“肺手太阴之脉,……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的两处“出”字,都有在指端表皮下表现出脉动的意思。瞀(mào):张介宾解释为木痛不仁,丹波元简解释为烦乱。冲虚子认为,此句从《阴阳》继承而来,《阴阳》为“甚则交两手而战”,“战”:同“颤”,发抖。故张介宾的解释近似。肺手太阴之脉的循行路线是:始于中焦(胃脘区),向下交通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管辖了肺脏。从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下向肘中,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进入寸口,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到大指的指尖表现出脉动。肺手太阴之脉还有一条支脉,从腕后走向食指内侧,也在指尖表现出脉动。这条经脉的易得病是咳喘,缺盆痛,严重时双手颤抖而麻木不仁,这种情况叫做臂厥。其后学的补充说明是:为肺脏所生的病,咳嗽,气喘,呼吸粗重(“渴”当为“喝”),心烦气憋,前臂外沿痛、麻木,手心热。如果病人气盛,肩背容易受风而痛,出汗后容易伤风,小便频而少。如果病人气虚,就会感到肩背寒凉而痛,气短,小便颜色异常。其通用的治则是“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一句是用人迎气口脉法对虚证、实证的判别,是一句补充的话。
小结及讨论:
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以及《阴阳十一脉灸经》相比,改造或发展后的这条经脉除了具有由十一脉灸经到十二经脉的共同变化外(可参见冲虚子之前对膀胱足太阳脉、足少阳脉等论述文章),最大的变化一是细化、增加了循行的细节,增加了一条支脉。二就是改造成了肺系经脉,而在《足臂》和《阴阳》中均是一条心系经脉。三是增加了诸多器官的关联,如络大肠、行少阴心主之前等。这种巨大的变化是由临床实践还是抽象思维臆断推动的,目前还说不大清楚,我们直观看到的只是巨大的变化。
本经脉的重要病候的发展变化是值得品味的。《足臂》和《阴阳》在经脉循行路径上变化不大,《阴阳》记载的原始病候对心的疾病的记载是一致的,但《阴阳》远比前者丰富而具体,特别的起后学的补充说明更是如此。《经脉篇》尽管有很大的变化,但显然是从《阴阳》承袭而来,就是说,两者之间的继承关系是很明确的,特别是两者的“是动则病”的内容更是接近,但《经脉篇》中后学的补充部分大幅度增加了当时医学对疾病的理解,尤其是对病因的解释,可以说是吸收了当时的医学学术成果。
治则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同样是针刺,十一脉灸经时期只是找到了合理的针刺点,而在内经时代,已经有了泻、补、疾、留、炎等刺法,自然极大的提高了治疗效果。有必要提及的是,此时,人迎气口脉法已经很成熟了,《经脉篇》可以说是对人迎气口脉法的实践总结。
如果想对古代经脉学创始期有更多的了解,建议再翻看拙作“《黄帝内经》新解构”系列文章,其观点就不在此赘述了。
诠释并讨论:到内经时期,经脉已经和脏腑之间完成了配合,手太阴之脉也正式定名为“肺手太阴之脉”。其循行路线的方向也由十一脉灸经时期的向心变为远心,其起点在中焦。三焦的概念起于何时尚需研究,但到《经脉篇》时期,已经可以成熟地使用了。中焦,《灵枢经﹒营卫生会第十八》说:“中焦并于胃口”,张介宾更由此而断为中焦在脐上四寸。其实,三焦是个区域概念,或者是一个功能性概念,不能理解为一个具体的解剖学概念,所以根据古人的意思,大概定于胃脘区比较合理。属、络:张介宾说:凡在本经者皆曰属,以次通彼者皆曰络。本段的“络”指的是肺手太阴经在起点胃脘部和大肠相交通。本段的“属”指的是肺手太阴经在穿过横膈膜统辖了肺脏。属,本义为连接,这里是隶属。出:在《足臂》和《阴阳》里,“出”均有呈现之意,故冲虚子皆翻译为“在……的表皮下表现出脉动”,但在《经脉篇》里,“出”字的这个意思并不明显,需要具体语境具体理解,本段的“肺手太阴之脉,……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的两处“出”字,都有在指端表皮下表现出脉动的意思。瞀(mào):张介宾解释为木痛不仁,丹波元简解释为烦乱。冲虚子认为,此句从《阴阳》继承而来,《阴阳》为“甚则交两手而战”,“战”:同“颤”,发抖。故张介宾的解释近似。肺手太阴之脉的循行路线是:始于中焦(胃脘区),向下交通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管辖了肺脏。从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下向肘中,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进入寸口,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到大指的指尖表现出脉动。肺手太阴之脉还有一条支脉,从腕后走向食指内侧,也在指尖表现出脉动。这条经脉的易得病是咳喘,缺盆痛,严重时双手颤抖而麻木不仁,这种情况叫做臂厥。其后学的补充说明是:为肺脏所生的病,咳嗽,气喘,呼吸粗重(“渴”当为“喝”),心烦气憋,前臂外沿痛、麻木,手心热。如果病人气盛,肩背容易受风而痛,出汗后容易伤风,小便频而少。如果病人气虚,就会感到肩背寒凉而痛,气短,小便颜色异常。其通用的治则是“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一句是用人迎气口脉法对虚证、实证的判别,是一句补充的话。
小结及讨论:
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以及《阴阳十一脉灸经》相比,改造或发展后的这条经脉除了具有由十一脉灸经到十二经脉的共同变化外(可参见冲虚子之前对膀胱足太阳脉、足少阳脉等论述文章),最大的变化一是细化、增加了循行的细节,增加了一条支脉。二就是改造成了肺系经脉,而在《足臂》和《阴阳》中均是一条心系经脉。三是增加了诸多器官的关联,如络大肠、行少阴心主之前等。这种巨大的变化是由临床实践还是抽象思维臆断推动的,目前还说不大清楚,我们直观看到的只是巨大的变化。
本经脉的重要病候的发展变化是值得品味的。《足臂》和《阴阳》在经脉循行路径上变化不大,《阴阳》记载的原始病候对心的疾病的记载是一致的,但《阴阳》远比前者丰富而具体,特别的起后学的补充说明更是如此。《经脉篇》尽管有很大的变化,但显然是从《阴阳》承袭而来,就是说,两者之间的继承关系是很明确的,特别是两者的“是动则病”的内容更是接近,但《经脉篇》中后学的补充部分大幅度增加了当时医学对疾病的理解,尤其是对病因的解释,可以说是吸收了当时的医学学术成果。
治则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同样是针刺,十一脉灸经时期只是找到了合理的针刺点,而在内经时代,已经有了泻、补、疾、留、炎等刺法,自然极大的提高了治疗效果。有必要提及的是,此时,人迎气口脉法已经很成熟了,《经脉篇》可以说是对人迎气口脉法的实践总结。
如果想对古代经脉学创始期有更多的了解,建议再翻看拙作“《黄帝内经》新解构”系列文章,其观点就不在此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