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文化 医话几则

岐黄小学徒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7/03/08
帖子
393
获得点赞
33
声望
28
年龄
41
所在地
广东 深圳
诊余论教——勾直平

为教者,非博学无能胜其任。矧医教,乃医医之教也。语曰:“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而教之所病病知穷。盖中医渊源流长,上自轩歧,下迄仲景,历代名医辈出。论著之广,汗牛充栋;医理之奥,非深研难明。苟非博览群书、精通道艺者焉为人师?更非不学经书、不通字义、妄自矜夸、欺世盗誉辈所能为。古往今来诚如斯言。

吾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故学不可以已也。青出于兰而胜于兰。是故木直中绳,其曲中规。木受绳而直,金就砺则利。吾人应博学而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盖闻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学也。吾固不敏,素尚不耻从而问也。溯自1945年夏,悬壶故里,问疾诊病,以谋生计而已。虽有立言立行之志,良医良相之愿,弗之能也。

张垣解放,投身革命,聆党之教育,方悟业医精难。从医有年,兢兢业业,非敢一日虚废。十年动乱,历经坎珂,不堪回首。落实政策,方得医专任教,何幸如也。宿志竟获夙愿。

盖古之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既为师而不专攻术业,能胜其任者未之闻也。鉴于斯,凡任教者莫不孜孜攻读,究医理之秘,考教育之论,敏于学而不耻于问,恒兀兀以穷年,方识教之与学何其密切。且夫医教之师也,必精于医而更兼达于教。然教育学科自当从师而学。恒求教育理论,遵循教学原则,履行教学计划,详究教学大纲,倍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的,考究教学方法。参阅名著择善而从以匡不逮。由博返约以教后来。然则学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学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矣。老朽不才,宿志足矣。
 
运用比较 搞好教学 ——于沧江

比较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共同属性和不同特点,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是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可以说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在比较中进行的,如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大”也就无所谢“小”,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有所了解,无怪乎有人说:“没有比较就没有认识。”

在中医诊断课教学中合理运用比较,指出各种证候间的共性和差异,并说明共道理,也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可加深学生对各种证候的准确理解和牢固记忆。如在讲解心与小肠病辨证时,证候共有十种之多,若不加联系地单一讲解,则很容易混淆,也不易记住。但如果根据这十种证候的内在联系划分为五组,在授课时加以比较,指出各证候间的共性和个性,并阐明所以有此相同和区别的道理,则学生就易于理解而且印象深刻。

如指出心气虚与心阳虚都有心悸、气短等心气不足的共同主证,但心阳虚则更因气虚失煦而出现畏寒肢冷,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心血虚与心阴虚都有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心血不足、心神失养的共性症状,但心阴虚则更因阴虚生热而出现潮热盗汗,亦较前者为重;
心气郁滞与心血瘀阻同属胸痹范畴,具有心胸憋闷疼痛的共性主证,但前者偏于气滞,故有抑郁易怒、院闷腹胀等气郁表现,而后者偏于血瘀,可见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等血瘀症状;
痰迷心窍与痰火扰心都属心神失常,以精神错乱为主要表现,但前者属阴证,以痴呆喜静为特点,而后者属阳证,以狂躁妄动为特征;
心火亢盛与小肠实热都有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舌红脉数等心火偏旺的表现,但前者以心火内扰心神的神志改变为主证,而后者则以心火下移小肠所致的小便短赤灼痛、甚则尿血为主要表现。

通过对比,既可使学生掌握各证候的内在联系,又可认识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还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些共性和差别,抓住证候的本质,达到理性认识,同时也可避免混淆,加深记忆。所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比较一法,对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是大有裨益的。
 
考试方法琐谈——张金良

《太医局诸科呈文》是论述宋代考试内容的书籍。那时对于一个医生的考核,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一曰墨义,试以记问之博;二曰脉义,试以察脉之精;三曰大义,试以天地之奥与脏腑之源;四曰论方,试以古人制方佐辅之法;五曰假令,试以证候方制之宜;六曰运气,试以一岁阴阳客主与人身感应之理。由此可见,古人对于一个临床医生的考查是多方面的,从其记忆能力、知识的深度广度、诊断的方法、方药的选定、证候的辨别、中医的基本理论等各个方面都要逐一考核。联想到目前各地中医院校在考试制度和方法上,尚有改革的必要。现行的考试方法,基本上采取百分制、闭卷考试,内容偏重于记忆。结果是鼓励学生去死记硬背老师的笔记,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广泛阅读,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较为理想的考试制度,首先应当实行学分制,设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不仅应当包括传统的专业基础课,还应适当开设现代科学技术讲座,如生物医学、遗传工程、光电技术、控制论等。广开选修课,例如《难经》、《甲乙经》、《诸病源候论》、文献检索、论文写作指导等课程。鼓励学生选修与专业相关的课程,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只有这样广泛地交叉选课,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人才。

考试的方法,应该闭卷与开卷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闭卷考基本知识,开卷考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笔试考深度,通过口试考广度。废止现在通行的一个学科结业时只考一次的办法,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综合考核。但这种考试也不是无止境的。实行学分制,学生达到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学分制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服从国家需要的前提下,学生结合个人专长和兴趣进行选修,可充分发挥其智能,也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建立和发展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这充分体现了培养人才的灵活性,可以达到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的。
 
名医轶事——彭静山 孙启凤

本世纪的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沈阳曾经出了一位鼎鼎大名、妇孺皆知的一代名医马二琴先生。马先生名英麟,字浴书,生前有医学巨匠、文坛名宿之称。因爱古琴,早年藏有一张七弦琴,以后又得明代严嵩之子——严世藩的一张古琴,琴名“一天秋”,古香古色,斑烂可爱,遂自号“二琴”。

马老幼年家贫,聪颖异常,才华横溢。学医之时,闻鸡而起,午夜方眠,黄卷青灯, 口诵心惟,真所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马老学医,能举隅反三。例如:有一次他正读王孟英的《温热经纬》:“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老师走来,突然用手掩书问曰:“逆传心包,顺传当传何处?”这一突然发问,颇不易回答。当时马老正襟危坐,沉思熟虑,很快就答道:“书上有几种解释,但根据五行学说,温邪由肺传至心包,是金反尅火,叫做逆传。从经络学说来讲,肺经‘下络大肠,还循胃口’,顺传应传胃府。”老师听后,赞不绝口。

还有一次,老师问诸生曰:“泽泻能利水通淋,为什么在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中用之?”诸生张口结舌。马老站起来应声答道:“泽泻利水除积,通淋去浊,积浊已去,肾阴可补。”老师鼓掌称善。(未完待续)
 
(接上)
马老二十二岁行医,于沈阳大南关广生堂药房坐堂。青年医生,成名不易。马老读书吟诗,怡然自乐。岁暮感怀诗云:“飘泊凤尘又一年,依然瘦骨耸吟肩”,笔名瘦吟馆主,经常在报纸发表诗文,成为沈阳知名诗人。某公年八十,久患便秘,名医不离门,好药不离口,但百用罔效。后聘请马老诊治,马老诊察以后,侃侃而谈:“久患便秘,面色微黑,舌质干而无苔,频频饮水,一口即止,自述腰痛,脉来两尺无力,诊为肾阴亏虚,津枯便秘。”乃用寸云二两,李仁五分,当归五钱,枸杞子四钱,番泻叶三片。服后患者大便自通。该公逢人说项,游扬不已。通过救死扶伤,马老一跃而成名医。

马老医术高明,有胆有识。一次,遇一手背异常高肿的病人,慕名求治,恰有两位名医好友前来议事,乃共磋商。一友提议应活血化瘀,一友主张用清热解毒。马老毅然用利水重剂十枣汤,甘遂加量三钱,二位友人摇头认为万万不可。马老说:“肿而不红,按之凹陷,为积水无疑,屡用化瘀之药不消,既未驱水,其水愈甚,宣可决壅,宜用峻猛之剂,不可养痈成患,泛滥成灾。”乃毅然投药,果然药到病除。

解放后,马老被选为省人民代表及政协委员,并被中国医科大学聘为副教授,是解放后全国的第一位中医教授。马老藏书甚多,古玩罗列,著作多种,对传授中医经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十年动乱中,马老惨遭迫害,愤死于1969年,终年76岁。一代名医,著述只字无存,古玩古籍及心爱的两张琴均荡然无存。但马老济世利人的光辉事迹却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
 
医之基,在习文——韩百灵

余跻身医林,已五十余载,时而回首,却无多少成功之经验可谈。但在曲径多歧、碰壁受挫之后,也常得到启发,而有所得。余之学医,是以攻读四书五经开始,然后精研《内经》、《难经》而涉猎百家言,从源到流。余之学医经历,可概括为“少年立下终身志,勤学好问得真知,博览群书专若一,精通谦虚访良师。”

纵观古今一切自然科学领域,很少有一门学科象中医学那样与文字关系那么密切,古人早就认识到“医家奥旨,非儒不能明。”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不读庄老,不能认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曜天文,并须深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外科正宗》的作者陈实功更明确指出:“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

祖国医药的巨大成果,除一部分掌握在老年中医手中外,绝大部分都记载在中医的文献典籍中,这些书籍都是前人用各个不同时期的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成书年代愈远,语言文字就愈古奥艰深。医学文献更是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内经》、《难经》成书年代早,而且将古代文字、政治、天文、地理知识均包括在内,只有了解当时的政治、文化等背景,才能理解其原义,运用其理论,得心应手。余精读四书五经,攻读了《灵枢》、《素问》、《难经》 等原著几十载,明天地人纪,而发现其专泥医论之弊,缺少方药之论。《内经》后面几篇关于五运六气的理论,没有文字的基本功,没有古典文学的基础,是难以解其义的。《内经·灵兰秘典论》中,用当时政体制度的十种官职,形象地说明人体十二脏腑的主要功能和它们在统一领导下分工合作的整体系统。这样的例子,在经典著作中是很多的。如果缺少文学基础知识,不了解关于古代政治、天文、地理等有关书籍的内容,那么就不能或者不完企能掌握中医学的理论。所以,通过几十年的临证,深感医之基在于熟通文学知识,有了坚实的文学知识基础,就可以敲开医学理论之大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医之精,在于勤——韩百灵

学习中医的门径,不外两端。一者,从源到流,先从《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入手,而后学习方药及临床各科;再者,从流到源,先以诵读《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起步,经过一段临床实践,再钻研中医的经典著作。

无论走哪一条途径,都需要依靠个人的勤奋努力,这是必然的。谈到具体的学习方法,不外以下几点。

首先,要熟读深思,重要的典籍必须熟读精读。其中精要的部分,最好能背诵。只靠泛泛的浏览是不够的,这是我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经验。苏轼说过:“旧书不厌百日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内经》、 《伤寒论》、 《 金贵要略》、《医宗金鉴》等书,应当重点攻读熟诵。余初读时,忘食而诵,灯油耗尽,时或有已,终而达到得心应手。读书不仅要多获得知识,而更应当深入思索,发现疑难问题加以解决,这才是读书的目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学者读书,须是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熟读深思,发现疑滩问题之后,就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用比较、联想的方法,查找线索,多方论证,如剥果皮,如解连环,层层深入,常能发前人之所未发,获得可靠的创见。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既有广博的知识,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更要有丰富的联想、敏锐的观察和灵活的思路。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熟读深思的目的。

其次,要博览专精。中医典籍,洋洋大观,汗牛充栋。现存古医籍有八千余种,诸籍皆览,恐不实际。但高以下为基,积土木石玉,以成大厦。欲学而有成,必读之书,不可不读;须知之事,不可不知。放宽视野,而立于专攻,是学而有进的关键。在泛读的基础上,必细审玩味各家之言,归纳之使其条理化,精思之得其独到之处。读古人书,勤者多有所得,惰则必有所失。如《内经》、《难经》 及仲景学说,皆应通读之,不可寻章摘句,以玄其学,需全面领悟,心有灵犀,可避局隘破碎,守一隅之说教,知杂病而不晓六经,知医理而不知脉法,知古言而不知今说,知一家而不知百家之论,通河间不晓丹溪,专泥东垣之论,而不知从正之学,所谓学识破碎者也。守一世之说,宗一家之言,遵一派之偏,难以贯通整体而窥其全貌,虽攻读数载而有所得者鲜。若专精基于博览,博览必识主体之学,临证有所宗而有所舍,而后必有独识而独得,必由博返约,是学贵于专精,而放眼于宽,方不致一叶障目,两豆塞耳。勤者,既学又专,既博又精,既访又录,既采又舍,可谓善学者也,故而医学之精,全在于勤。

再次,读书要坚持提要勾玄。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把文章的重要内容摘抄下来,并简述自己的见解,持之以恒,必有所得。同时要不断地搜集期刊杂志中自已所需要的资料,以类相从,这样应用时检索就十分方便了。

最后,要坚持实践提高。中医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我们学习中医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所以在学习中医理论的基本规律之后,就要在临床实践中勤于探索,勇于创新,通过实践不断发掘中医学术的精华,不断积累新的临床经验,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使中医的临床疗效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西为中用小议——姚生林

中医如何治疗经西医确诊的疾病,这个问题对初学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的同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中医药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西医已确诊的疾病时,西医的诊断及化验结果仅可供治疗参考,不要为西医病名所束缚。中、西医是两个理论体系,目前还未能将这些理论汇通起来,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必须根据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施治,绝不能轻易用西医的诊断和理论来用中药。如西医诊断的“肝炎”,治疗上主要保肝,以治肝为主,但从中医理论上讲,虽为肝病,但治疗上不能单独治肝,必须根据中医的四诊审察与肝相关的脏腑虚实,予以综合治疗,才能获效。目前治疗肝炎,对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患者,有盲日用中药五味子的偏向,这就有失中医的辨证施治。因五味子酸甘有敛阴之功,若患者舌淡苔腻脉滑而数,此为湿热之象,用之能敛邪,使湿热留恋不去,反使谷丙转氨酶不降,肝病迁延不愈;如患者湿热已清,舌红苔薄,用五味子补阴柔肝,谷丙转氨酶自然下降。这说明只有通过辨证施治,才能提高中医的疗效。否则,仅根据西医辩病用药,效果可能适得其反。《皇汉医学》 中也提到:汉医在于辨证施治,往往获得不可想象的疗效。

有些肝炎患者没有症状,但化验结果不正常,中医运用“四诊”详为辨析而后施治,往往获得较好的疗效。

中医能不能参考西医所作的诊断呢?问题在于能否正确对待,若能正确对待西医的诊断,有时可以帮助中医进一步认识某些疾病的性质、发展及转归。参考西医的诊断应防止似是而非地理解西医的一些术语。如西医诊为炎症,中医便盲目运用苦寒,结果往往不能达到“消炎”的目的。因中医对西医的炎症,有虚、实、寒、热之分,若不辨证地死搬硬套,就达不到预期的疗效。

总之,中医对西医确诊的疾病,必须用中医的理、法、方、药来治疗,西医的诊断和化验结果,仅作为治疗参考。这样西为中用,中西合参,才会收到良好效果。
 
仲景学说浅议——张绚邦

仲景学说由我国东汉医学大师张机(字仲景)所创立。《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反映了他的全部学术思想,包括仲景学说的三个来源、两个组成部分和一个理论核心问题。

三个来源:一是全面地总结并继承了汉以前中医药学理论;二是广泛地吸取了汉和汉以前一些医家的有效方药和各具特色的医疗经验成果,并把它上升为医学理论;三是系统地总结了仲景本人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三个来源也就是《伤寒论·自序》中所强调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和“平脉辨证”三个重要方面。

两个组成部分是“伤寒”和“杂病”。即后世整理编次、分别命名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者既可独立成书,又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仲景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六经表里寒热的辨证施治概念,不仅适用于伤寒,而且适用于杂病。同样,脏腑虚实补泻的辨证施治原理不仅适用于杂病,也适用于伤寒。

因此,仲景学说的理论核心,集中到一点,就是《伤寒杂病论》所全面确立的辨证施治理论,以及在此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所制定的理法方药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伤寒论》的篇名是“辨x x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各篇也都冠以“x x病证并治第x”。病名、辨证和施治,前后呼应,一以贯之。如《伤寒论》全书拟六经分证,六经证候,有主有次。仲景制方特点是结构严谨,选药精炼,配合有度,煎服得法,比更早出现的《内经》十三方,《五十二病方》,有了飞跃的发展。如伤寒太阳表实用麻黄、表虚用桂枝、蓄水用五苓,蓄血用桃核承气,随病而异,随证而异,纹丝不乱。如果说《伤寒》六经和《金匮》杂病的主证提纲确立了辨证施治的基本纲领,那么,《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组成就抓住了辨证施治的重点,方中用药剂量的大小以及随着证情变化而加减化裁药品,都有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又都建立在辨证施治的共同基础上。

《伤寒论》原文第十六条说得好:“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它进一步阐明了仲景所强调的辨证施治原则,首先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观其脉证) ;然后作出正确的辨证分析(知犯何逆) ;最后确定治疗的对策,即主方的选择以及灵活运用药品的加减和剂量的变化(随证治之)。
 
医易同源话阴阳——孟庆云

“医者易也”。医家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方能掌握医学的基本原则,而这个原则出自《周易》的阴阳之理。宋代以后,理学家、医家、道家都以太极图为徽志。在孔府大成殿上、医书上、道观的门上及丹家所戴的阴阳帽上,皆画有太极图象。太极图源于后汉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一书,问世虽晚,但它却高度地集中概括了“易以道阴阳”的精神实质,它既是古人认识世界的字宙模型,也是中医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的图示。

太极图的抽象思维反映着古代学者的高度智慧。其外的圆圈寓意太一(或太乙),又称为太虚图或无极图,即《道德经》中的“道生一”,并示意宇宙万物的运动与循环。中分流线型黑白的两仪,形象地表示幽阴明阳的气化升降开合的妙理,还说明阴阳的对称不是静止的,系“一阴一阳谓之道”之意。先秦时代,气一元论已渐脱筮卦之外壳,始为本源论。太极是道,“道据其一,一即元也”(刘歆《三统历》)。太极的一法天元,是宇宙的玄元妙理:元为天,天为气,气为化,化成形,形为神,神为妙,妙为玄。太极动则为阳,静则为阴。每当这两种力量之一达到自己的极端时,它早就孕育着自己对极的种子,是为阴阳互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黑色的阴与白色的阳以“S”形曲线相隔,又表明阴阳运动是无穷的螺旋式,阴阳间的平衡是离合的关系,而不是对称的一刀切两个半圆式的平衡。

从阴阳学说而论,“偏阴偏阳谓之疾”。治病就是调节阴阳的过程,这也要合乎阴阳互根之理。例如根据阴阳开合之意,有三补三泻的六味丸;据阴生阳长、阳亦生阴之意,八味丸以阴中求阳,益火重在补肾水,后世张景岳创六味回阳饮,在回阳救急之际,又用熟地发回阳不忘补救真阴之蕴义。中医学既然是以阴阳五行学说和气一元论为理论基础,它白然也用太极图为徽志。
 
浅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郝洪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源于《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其义是以天人相应的观点来论述人体养生的原则。

吾师张继有对此理解颇深,他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四时变化的正常规律。人体不论养生防病,还是治疗用药都应顺从四时阴阳的自然变化,使之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才能健康长寿。

在摄生上,他的看法是,四时之春夏主升浮,春温夏热,其性属阳;秋冬主沉降,秋凉冬寒,其性属阴。以人体而言。春夏之季本为阳升,但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令本为阴升,但阴盛于外,而虚于内。因此,他主张平人在饮食上,春夏应食辛凉,但忌过食寒凉,以求养于阳。如贪食寒凉,中阳受损,运化失常,升降失司,易生腹痛、泄泻等疾。秋冬须慎过食温热,应适食甘寒,以养于阴。北方之人,久居寒冷之地,体盛脂肥,腠理致密,阳气内实,且喜食辛辣、浓酒厚味之品,故中满易滞, 内热乃生。

在辨治上,张老认为,做一名好医生,既要通晓四时阴阳的变化,又要掌握病人气血阴阳的盛衰,才能辨证准确,治合阴阳消长之机而无误。故诊治病人时,不可胶执一端。如素体阳虚者,春夏易愈,秋冬易剧,其治需于盛夏阳旺之时,予以培补, 至秋冬其症可缄可缓;若属阳盛之体,每于春夏阳气生发之季,其病易剧,具治不可再施温热之品以火上浇油,而宜用甘寒之品以壮水制火,使其阳平。正如“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训。

同样,一般阴虚病人,每遇冬去春来,易发头晕日眩之疾。这在仲景书中气有类似记载。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中说:“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所言之疾,虽然秋冬易愈,舂夏易剧,但是,若在秋冬之时给了滋补肝肾之品,常可减缓春夏之复发或使其症状减轻。这正是《内经》所谓“冬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之义。

明乎此,则吾辈养生防病,治疗用药,都可顺从四时阴阳的自然变化,视人体气血之盛衰而调之。则大法既明,庶免贻误。
 
[转]张景岳用熟地黄特色

熟地黄是一味常用中药,但很多医家因害怕其滋腻,怕其腻滞碍胃,阻于中焦以生痰饮或致泄泻等,临床常慎用。张景岳善用熟地黄,有“张熟地”之称,来看看他是如何用熟地黄的吧。

1、基于温补思想,于阴中求阳

(1)立足于阳气,论治当温补


张景岳在诊治疾病中重视阴阳,指出阴阳为医道之纲领,但凡诊察疾病施以治疗,都必须先审查阴阳。他指出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的根本,生化之机,阳先阴后,阳施阴受,着重强调了阳气的重要作用。

他提出阳为生之本,凡欲养生者首当保护阳气,治疗疾病则以温补为主,重视温补元阳。

(2)阴阳互根不可偏颇

张景岳认为阴阳原本为一气;阴阳如同水火,二者同根同源不可偏颇。他认为,天地阴阳最重要的变化规律就是平衡,这样才能气令调和而利于万事万物的生长,这是世间变化的道理。强调阴阳二气具有整体性,二者同根同源不可分割。阴阳二气互根互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3)用熟地黄阴中求阳

张景岳基于阴阳互根的基础,提出了补阳的基本大法,即阴中求阳。人之阳气有赖于真阴的滋养,二者同根同源不可偏颇,避免阴阳偏衰一方,应阴阳相济,或助阳配阴,即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或滋阴涵阳,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张景岳认为,熟地黄 “味甘、微苦,味厚气薄,沉也,阴中有阳”。熟地黄产于中州沃土之乡,经过炮制后药性平和,禀至阴之德,善补五脏之真阴,故为阴中求阳之上品。其 “甘”应天气之阳,阳气具有升浮之性,而味甘者具补、和、缓之功,因而可补中,而其 “苦”应地气之阴,阴性沉降,其行为下,而味苦主泻,所以又可泻实。

2、重用熟地黄的依据

张景岳认为,地黄得土之气,而其生者过于寒凉,且又土脏喜暖,因而脾阳不足、脾胃虚寒者用熟地更宜。诸多疾病多由真阴不足所起。

真阴亏损可表现为发热、头疼、焦渴、喉痹、痰嗽、喘气,或脾肾寒逆之呕吐,或虚火上炎之吐血、衄血,或水泛肌肤、阴虚泄泻、阳浮狂躁、阴脱仆地等症状。熟地黄尤擅补五脏真阴,治疗真阴亏损诸证,认为非熟地黄不足以达其效。

精血亏虚之证亦可以熟地黄为补,认为 “诸治之阴血虚损者非熟地不可”。熟地黄味厚,甘厚相合,既入于肝经又具脾土之性,肝主藏血,脾主统血,因而其又具有大补精血之功,“实精血形质第一品纯厚之药”,可用于治疗精血亏损诸证,如脾不统血、营虚失血或肝脾虚损等。

3、熟地黄配伍特色

(1)配伍人参


熟地黄配伍人参为张景岳气血双补最常用之法。他认为气血为人之根本,人参、熟地黄为补气补血之要药。人参有健运之功,补气以人参为主; 熟地黄禀静顺之德,补血以熟地黄为主。

精气不足,真阴亏损者,人参、熟地黄相伍尤为适宜。精气二者犹如阴阳之互生,精能化气,气生精血,张景岳所用多方皆以此方为基础。他指出: “虚在阳分而气不化精者”, “虚在阴分而精不化气者”,以人参、熟地黄为补。“凡诸经之阳气虚者,非人参不可; 诸经之阴血虚者,非熟地不可”。

(2)配伍附子

附子性辛热,为阳中之阳,对熟地黄发挥药效有不可替代的助益作用。张景岳所用之镇阴煎、九气丹等方即用此配伍,以镇阴煎为例,本方 “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则真阳失守,血随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厥冷,危在顷刻而血不能止者”。附子善走诸经,且走而不守,可引火归元,又引补血药归于血分,使熟地黄之效充分滋养真阴,同时因其热性又可回阳,二者相辅相成。

(3)配伍半夏

半夏味大辛微苦,性温,可升可降,为阳中之阴。熟地黄与半夏配伍的方剂中,以金水六君煎为其代表,此方“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痰喘急等证”。

这也正合 《景岳全书·本草正》中“阴虚而水邪泛滥者舍熟地何以自制”之言。肾主水,水为至阴,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肺肾虚寒,水无以制,泛而为停。张景岳金水六君煎基于水生万物、阳根于阴之理,用熟地黄、当归补肾中精血,使精血充而气化以镇,合半夏、陈皮之燥,使水湿潜消而痰咳止,二者相伍,共建金水相生之功。

(4)配伍当归

当归与熟地黄配伍在张景岳《新方八阵》中运用颇多,如大补元煎、五福饮、大营煎、贞元饮、理阴煎等方,均以此二药相伍为主。以热阵之理阴煎为例,脾肾中虚宜温润者最当用之,该方可治真阴虚弱所致诸证,亦可用于“妇人经迟血滞”。

熟地黄与当归均可补血,二者相须为用则补血之效更宏,且当归为 “血中之气药”,既能补血又可行血,亦可防熟地黄之滋腻。二者相伍又可用于真寒假热之证,使人阴气充足,汗从阴分而出,则真寒亦可不攻而散。

4、驳熟地黄滋腻

在历代临床应用中,诸多医家畏熟地黄之滋腻,故临床慎用。张景岳则不以为然,并举崔氏肾气丸治痰浮及仲景八味丸治肾泄之例以排众误。

治痰饮之病,张景岳曰:“治痰者求其本,痰无不清”,认为“湿动为痰”,痰饮多由脾肾虚弱失运水饮内停所致,因而治疗当滋肾化痰以治其本,以熟地黄阴中求阳,肾阴充则真阳足,真阳足则痰自化。

对于拘泥于熟地黄滋腻生湿、用之必伍淡渗利湿之说者,张景岳认为,“温补即所以化气,塞因塞用之妙也”,即以熟地黄滋阴之中温阳兼以化气,气化则湿可自利。

附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金水六君煎

处方
:当归6克 熟地9~15克 陈皮4.5克 半夏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养阴化痰。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喘逆多痰。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7片,煎至280或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如大便不实而多湿者,去当归,加山药;如痰盛气滞,胸胁不快者,加白芥子2.1~2.8克;如阴寒盛而嗽不愈者,加细辛1.5~2.1克;如兼表邪寒热者,加柴胡3~6克。

九版《中药学》教材 熟地

本品为生地黄的炮制品。取生地黄,照酒炖法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或照酒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药性】 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应用】1.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2. 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3.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谜底现浮萍

北宋时,东京汴梁开挖河道,曾挖出一块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写满的梵文大篆,在场的人都不认识。有一个叫林灵素的道士,学识比较渊博,经他仔细辨译,发现是一首梵文的药诗。这首梵文诗记载了一个治风的单方。诗的内容如下:

天生灵草无根干,不生山间不在岸。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梗青青飘水面。神仙一味去沉疴,采时须在七月半。选甚瘫风与大风,些小微风都不算。豆淋酒化服三丸,铁镤头上也出汗。

这件事被李时珍收入《本草纲目·草部》。在诗的头四句描写了一种一植物,无根无干,不生山间,不生岸上,而在水面上漂浮,这不就是浮萍吗?五六两句说它可以入药和采收时间。末四句说的是功效主治和服药剂量:该药具有发汗作用,可用于治疗瘫风、大风,治其他小的风邪也不在话下,治病时将它制成药丸服用,每次的用量为三丸,以豆淋酒化服。这一首诗虽短,却将浮萍的生长环境、植物形态、采收季节、功效主治、剂型剂量、服用方法等内容介绍得十分完备,令人赞叹。所载药方,方名为祛风丹。此方后来被易名为紫萍一粒丹。

世传宋时东京开河,掘得石碑,梵文大篆一诗,无能晓者。真人林灵素逐字辨译,乃是治中风方,名去风丹也。诗云:天生灵草无根干,不生山间不在岸。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梗青青飘水面。神仙一味去沉疴,采时须在七月半。选甚瘫风与大风,些小微风都不算。豆淋酒化服三丸,铁镤头上也出汗。其法:以紫色浮萍晒干为细末,炼蜜和丸弹子大。每服一粒,以豆淋酒化下。治左瘫右痪,三十六种风,偏正头风,口眼喎斜,大风瘫风,一切无名风及脚气,并打扑伤折,及胎孕有伤。服过百粒,即为全人。此方后人易名紫萍一粒丹。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