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疑问求解 心包和三焦的五行属性

修道习医小师弟弟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23/01/24
帖子
32
获得点赞
2
声望
8
年龄
37
所在地
澳洲
请问一下各位老师心包和三焦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我看到一个老师讲的 三焦是阳火 心包是阴火 但是找不到出处。
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其他看法。
谢谢
 
请问一下各位老师心包和三焦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我看到一个老师讲的 三焦是阳火 心包是阴火 但是找不到出处。
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其他看法。
谢谢
应是出於黃元御之说。
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
脏有[心主]相火之阴,腑有[三焦]相火之阳也。
《四圣心源》
个人看法,湊数之脏腑而已,可以不理。
心主即膻中,今之心包也,若有破损者,即心包积液而压迫心脏者,古今中外,皆几乎数息而亡。
而三焦,乃上焦中焦下焦之合稱,若自为一腑,则岂非是将脏腑全包?
PS:三焦作为[脉诊]或有其必要,但作为[腑]则並非必要。
所謂五藏者,藏五氣而不寫,故滿而不能實;
五府者,寫五味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
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魄門亦為府,使水穀不得久藏也。
故曰:府實而不滿,藏滿而不實也。
《五脏別论》已被我魔改
本来脏腑的定义很简明,即是味入腑,气入脏。
由於[气与味]皆只得五,所以理应只得五脏及五腑。
其後五气[风寒暑湿燥]变为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则理当由五脏变为六脏,而非五腑变为六腑,对否?
但事实上,在五运六气裡,六气对应的是地支,而五运对应的是天干,所以六气对应的才变成了六腑。
换言之,五运六气使用的仍然是[风寒暑湿燥]五气而已。吊诡吗?感觉被骗了吗?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寫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寫者也。魄門亦為五藏,使水穀不得久藏。
看《内经》前後矛盾,若要破解此矛盾,但凭自心矣。
你要此五腑丫,还是要[胆·胃·大腸·小腸·膀胱]此五腑呢?

结论是若敲定三焦为腑,则会让[脏腑之界说]失效,这样值得吗?
 
应是出於黃元御之说。

个人看法,湊数之脏腑而已,可以不理。
心主即膻中,今之心包也,若有破损者,即心包积液而压迫心脏者,古今中外,皆几乎数息而亡。
而三焦,乃上焦中焦下焦之合稱,若自为一腑,则岂非是将脏腑全包?
PS:三焦作为[脉诊]或有其必要,但作为[腑]则並非必要。

本来脏腑的定义很简明,即是味入腑,气入脏。
由於[气与味]皆只得五,所以理应只得五脏及五腑。
其後五气[风寒暑湿燥]变为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则理当由五脏变为六脏,而非五腑变为六腑,对否?
但事实上,在五运六气裡,六气对应的是地支,而五运对应的是天干,所以六气对应的才变成了六腑。
换言之,五运六气使用的仍然是[风寒暑湿燥]五气而已。吊诡吗?感觉被骗了吗?

看《内经》前後矛盾,若要破解此矛盾,但凭自心矣。
你要此五腑丫,还是要[胆·胃·大腸·小腸·膀胱]此五腑呢?

结论是若敲定三焦为腑,则会让[脏腑之界说]失效,这样值得吗?
完了我越来越懵了:011::011::011::011:


除了这个那个老师还画了个太极图然后配了个八卦,说是归藏经的八卦排列是他老师传下来的。
配的是这个图
1681379794766.png

八卦是这样
巽离坤
震***兑
艮坎乾

老师你觉得呢?
 
最后编辑:
除了这个那个老师还画了个太极图然后配了个八卦,说是归藏经的八卦排列是他老师传下来的。
八卦是这样
巽离坤
震。兑
艮坎乾
这是大忽悠吧?
这只不过是後天(文王)八卦图而已,怎么会是歸藏易呢?
万物歸藏其中,乃以罹(音离)卦为终点,即清华简之八卦(亦即我论壇之头象)。

巽勞坤
震。兑
艮罹乾
那 内经我 应该怎么去看或者理解呢
或许先略过(懸掛起,置而不论)中医基础裡面之五行学说,先实践实践,再领悟五行吧。
反正[脏腑表裡]之治法,较为简单直接而且有效。
 
最后编辑:
请问一下各位老师心包和三焦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我看到一个老师讲的 三焦是阳火 心包是阴火 但是找不到出处。
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其他看法。
谢谢
《外经微言》(黄帝外经)有明说,特别是包络配腑篇,以及后面的各个脏腑篇也有。说的很详细,希望能帮到你
 
三焦 心包络 历来都是争议的话题,并无定论

在大佬 二戒的支持下 我读到了程知的《医经理解》,其中观点比较独特,值得参考。

细读过程中我也敲成文字稿了,只是还没校对,发出来共同学习

手心主心包络命门辨

滑氏云:以用而言,谓之心主;以形而言,谓之心包络。是心包络之即心主,不待辨矣。惟以心包络为里心外膜,千古愦愦,不可不以经文考证也。夫包者,包胎之名,即子户也,精以此藏。其在女子者,则有形如合钵,可以系包,其络下联于两肾,而上属于心,故谓之心包络。故《评热篇》曰:包脉者,属心而络于包中,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衰少不来。《奇病论》曰:包络者系于肾。若云里心外膜,则经文未有著见也。夫心既为一藏矣,岂有心外脂膜复为一藏之理?肝脾肺肾,其系属处莫不有膜,以心外之膜为一藏,则亦将以肝脾肺肾之膜皆为一藏乎?且夫藏者,有藏之名也。遗此人生藏精之户,而以脂膜当之,必不然也。包者抱也。经所谓以抱人形,《六书正伪》谓包胎乃单包字,象子未成形而包裹于中,俗作胞。盖溺胞字也。其音为脬。故《五味论》曰:膀胱之胞薄以懦。《痹论》曰:胞痹者,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后人所以相沿而误者,由不知包之为包,又不知胞之非包,而遂杜撰其说,以包络为里心外膜,亦不经甚矣。



至以手心主解为心之主用,此亦不然。《邪客篇》曰: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灵兰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膻中者,臣使之官。《天元纪》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凡君主之称,皆指心也。则谓包以心为主则可;谓心以包为主则不可。冠履之名义,不容不正也。试验之,人苟有动于心,则相火随之而动,精气因而飞越。岂非包之以心为主乎?《经脉篇》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冠心主于上。言其经以心为主也。



然所称命门者,果何藏也?曰命门即心包络也。命门之名,未见于经,惟《根结》诸篇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而《经》即注曰:命门者目也。考之《铜人》《甲乙》诸书,惟十四椎下有命门一穴,正当两肾之中。而《三十二难》曰:肾有两者,非皆肾也,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精藏,女子以系包(此段见《三十六难》)。王叔和因遂其说,谓肾名包门子户,脉合右尺。夫以命门为藏精系包之处,则命门为包门无疑矣。然以命门为包门是也。以命门偏局右肾,非也。夫两肾皆肾也。两肾之之中命门也。故《黄庭经》曰:前有幽阙,后有命门。梁丘子注曰:两肾中间为命门。《仙经》又曰:两肾之间一点明,逆为丹母顺为人。今夫人之耳目手足皆两也。左为耳目,未闻其右不为耳目也。左为手足,未闻其右不为手足也。但天之气不满西北,故人之右耳目常不如左耳目聪明。地之气不满东南,故人之左手足不如右手足刚强。肾居下,地道也。其刚阳亦应在右,则谓左肾主肾之真阴,右肾主肾之真阳,则可。谓左为肾右为命门,则不可也。夫命门既以藏精系包,精何为独藏于右,包何为独系于右?试以女子验之,未闻其子宫偏于右也。若命门在右,则铜人命门一穴,当取之十四椎右,不应取之十四椎中。故张景岳曰:肾者,坎水也。坎卦内奇而外偶,肾有两者,坎外之偶也。命门一者,坎中之奇也。一以统两,两以包一。是命门总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乎命门。命门者,精气之海,死生之穴。若命门亏损,则五藏六府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故许学士唯知补肾,薛立斋独重命门,王太仆所谓壮水之主,益火之源也。故命门即包门也,又名子户,又名子宫,又名血室。道家谓之丹田,又谓之玉房。其门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当关元、气海之间。以其精气由此出入,男女由此施生。故有门户之称。以其为生之门死之门。故谓之命门。故命门即包门也。《经》谓之心包络这,以其络属之心也。后人谓之命门者,以其窍通乎肾也。《刺禁》曰: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七节之傍,肾也。中有小心,命门也。命门为心火之相,故谓小心也。《胀论》曰:石瘕生于包中,寒气客于子门。是子门即包也。东垣亦云:包络一名命门,故心主也,包络也,命门也,一言而三名也。而谓之相火,心包络为相火之内司,三焦为相火之外配。故十二经以手厥阴心主与手少阳三焦为表里。后人所以有三焦与包络配,妇有三焦与命门配之疑者,缘不知命门之不偏居右肾,又不知命门之即包络。虞天民、张景岳知命门之不在右肾,而不知命门之即包络,由不知包之非裹心外膜也。学者苟知包之非裹心外膜,又知命门之不在右,则之命门之即包络。而三焦两配之疑与脉诀遗失心包之疑皆可豁然矣!



扶生氏曰:三焦者,际上际下之府;心包络者,际上际下之藏也。其形特异于诸藏府,而世不察,以为名焉耳。三焦上贯膈而下注膀胱,故为诸阳之总卫,心包络上属心而下络包,故为诸阴之总司。三焦之气,虽云上贯膈而下注膀胱,而实则面首四支无所不贯。心包络之脉,虽云上属心而下络包,而实则自夹脊双关,上透顶门,以至手足节髓,无所不通。但三焦际于上下而其原在下,故三焦谓之原气,《难经》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十二经之根本也。心包络际于上下,而其主在上,故包络谓之心主。《内经》曰: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然则扶阳者求之卫气,而养阴者责之心火。其识上下轻重者乎?
 
三焦 心包络 历来都是争议的话题,并无定论

在大佬 二戒的支持下 我读到了程知的《医经理解》,其中观点比较独特,值得参考。

细读过程中我也敲成文字稿了,只是还没校对,发出来共同学习
若依《医经理解》之所言,则心包与命门,皆为女子所独有乎?
如此的话,则心包与生育有絕大之关系矣,但证据呢?
外腎(睪丸)与卵巢,当为相当的种子,而结成不同之果子而已。
则鬍子与月经,也是男女之別、之果報也。
~~~~~

君相两火、己戊两土,也无的解确论,先生有何看法?
三焦与心包呢?
不知能否听听先生之见解呢?
 
最后编辑:
好像开始只发现十一经,心包是后来加进去的。心包具体指何也不明确。三焦可能可以是淋巴或者间质通道这些体液调解系统。
 
若依《医经理解》之所言,则心包与命门,皆为女子所独有乎?
如此的话,则心包与生育有絕大之关系矣,但证据呢?
外腎(睪丸)与卵巢,当为相当的种子,而结成不同之果子而已。
则鬍子与月经,也是男女之別、之果報也。
~~~~~

君相两火、己戊两土,也无的解确论,先生有何看法?
三焦与心包呢?
不知能否听听先生之见解呢?
男有精室、外肾。生命之门,谓之命门。
三焦,体内膜系,上、中、下三分
心包络,体内血络系统,由上至下,上络心,下系肾、命门
当然,这大体只是程氏观点,是否认同,倒是可以见仁见智:029:
 
好像开始只发现十一经,心包是后来加进去的。心包具体指何也不明确。三焦可能可以是淋巴或者间质通道这些体液调解系统。
说明 十一、十二都只是人为的定义,目的都是通过这些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而已
包括五藏六腑,不也有六藏六腑的说法
 
中医学並非天授神与,乃是一步一脚印的走来,十二经之前是十一经,十一经之前呢?
六脏六腑之前是五脏六腑,那五脏六腑之前呢?

那些说[中医学]不以[人体解剖]为根据,而竟然能知悉五脏五腑者,合理吗?

肝心脾肺腎,是为五脏,胆·小腸·胃·大腸·膀胱,是为五腑。
而脏腑互为表裡之说法,根据何在?
而脏腑配以五行之说法,又有何根据呢?

若中医学真有规矩,而其规矩乃是[脏]藏五气而不泻,[腑]泻五味而不藏。
那作为第六腑的[三焦]合乎资格吗?
那作为第六脏的[心包]又合资格否?

若有逆反中医学之理者的学说,它还是中医学吗?
~~~~~

有人说《内经》乃伪书,我则认为不是伪书,只是有伪作或註解竄入正文而已。

有一现象很奇怪,内经一出世就达到了当时之巅峰,但之後的中医学,又极需要创新及補全,那该怎么辦?

而五行之说及火有君相,正正是两个创新及補全之极坏例子。
 
最后编辑:
为什么这样说?《周易参同契》中有段话说:“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首先,这裡似乎有个问题必須得要先搞清楚,即离南坎北,则坎离两卦必然是相冲相怼,那么[戊与己]是相鄰丫?还是相怼的呢?
若[己与戊]並非相鄰,则就必然是相怼的囉,不是吗?

第二,坎为阴为水,则水为腎,而且戊为阳己为阴,那不该是坎己月精,离戊日光了吗?怎么会是坎戊月精,离己日光的呢?
到底[己土]是在北与水相依为[阴土]丫?还是在南与火相伴为[阳土]的呢?
我们确定真的要將[戊己土]与这样的[八卦]掛上钩吗?

第三,五脏变六脏,则[戊己两土]乃是说[肝心脾肺腎+胃],但[胃]明明是腑而非脏呀,不是吗?
而[君相两火]则是说[肝心脾肺腎+心包],但使用时又改成[三焦]相火,怎么这又变成了[腑]呢?
会否是变为腑,方为正常的呢?
而这个所谓的正常是什么意思的呢?
~~~~~
我以为,戊己土是无形的,是一种阴阳升降的状态。心包是离中之阴爻,与肾气相通;三焦是坎中之阳爻,与心气相通。心包和三焦亦是无形的,是火水心肾上下交易的气象,
楼主犯浑了吧?

事实上,言[己戊两土]也好,论[君相两火]也罷,皆只不过是为了让五运能与六气相结合,而产生之两套学说吧了,但正宫娘娘却只能得有一位呀。
所以揀得了两火,就選不了两土呀,不是吗?
难道楼主认为此两套学说,能同时成为[正宫娘娘]的吗?

由於楼主之两火是虚无的,而两土也是飘渺的,所以正宮娘娘之爭,就可以休矣!
 
若中医学真有规矩,而其规矩乃是[脏]藏五气而不泻,[腑]泻五味而不藏。
那作为第六腑的[三焦]合乎资格吗?
那作为第六脏的[心包]又合资格否?
那这俩 就不管了?
还有说心包带心受邪的 也不对吗?
 
那这俩 就不管了?
还有说心包带心受邪的 也不对吗?
三焦乃指上焦(心肺),中焦(肝胆脾胃)及下焦(大腸·小腸·腎·膀胱),即五脏五腑?
那么三焦就是一个虚腑。
心包,之前叫心主或膻中,即气海,也是虛脏。
但楊某人说它乃是心包膜之後,就改稱为手厥阴心包经,即由虚变实,这合理吗?
那手少阳三焦经呢?

结论就是五脏五腑为实,而心主(膻中)三焦为虚。
而三焦属木,心主属金,因为少阳属木,厥阴属金。
不过这五行属性意义不大。
因为表裡关系比五行关系更大。
 
最后编辑:
看看经典再结合解剖,心包就是心脏包裹的空腔;三焦就是人体的身体空腔。就是容器,心包经与三焦经是人体的经脉,就是共振线。五行就是五种运动,学习中医必须认知中医理论名词术语表达的客观规律。
 
纠结这种有争论的问题属于钻牛角尖。
或者把其它问题弄懂了自然就有自己的解读了。
赞同,没什么实际的用途,除非是某一派的典籍,需要知道这一派理论的逻辑关系,否则没有什么定论,也不大能用得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