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只是浅谈《六节藏象论》当中之六节。
由已答剝出已问,原文谈的只是《内经》裡面,常用之两种太阳历法(即六气历与八风历)。
而得出之结论,乃着眼於[观象授时历]与[威权授时历]之区別,最後则指导医工,千万不要捨本而逐末,更加不可迷信。
~~~
1,余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 [地]以九九制會 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 久矣,不知其所謂也?
2,余已聞天度矣,願聞[氣數],何以合之?
3,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夫子言積[氣]盈閏,願聞何謂[氣]?
注:谈天说地有之,谈天说人无也。
复言九九只得八十一,何以得三百六十五节邪?
且第二答裡,有[地以九九制会],足以证明此问已遭篡改。
~~~~~
在下者有三问,故在上者有三答也。
3,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
注:夫一气者,五三、一十五日也。
六气则有九十日也,谓之一时;然四时该以何物參照而为始呢?而六气又该以何物參照而为纪呢?
六气与四时,总不可能会是同始同终吧?
但这已经是老師的第三次之回答啊!
2,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
注:地之历法,以[二分二至]之前九与後九(九九)而定,则九五、四十五日是也;四十五日为一风,两风九十日为一时,四时为一岁也。
天之历法,以[二分之後]的初六与中六(六六)而決,则六五、得三十日是也;三十日为一月,两月六十日为一气,六气为一岁也。
两历皆为三百六十日之历法也,但那个[天节地制]之会,安在?
天之节地之制者,有何因果之关系呢?
气数气数,充滿了神秘之色彩也。
此段经文语焉不详,无甚可观。
问气数如何合於天度,在上者没有确切之回复,只得再问也。
1,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故大小月,三百六十六日而成歲;積氣餘而盈閏矣。
立端 圭立於始,表正於中,餘推於終,而天度畢矣。
注:首答之焦点在於[始中终]上面。
即开始是晷影观察之[理],中间是晷影观察之[行],最後是晷影观察之[论],是以得岁实在366日与365日之间,乃是因为[太阳]之天行道,其高低的测度完成,而知曉岁闰之事实也。
这裡讲的[积气余而盈闰]者,气余者,或5日或6日,而盈闰者,只得 1日,是故怎么能扯,也扯不到阴阳合历之上,審矣。
況且大月卅一日,小月卅日,得三百六十六日,是为辰(天象)超於历(历日),取的是泻法(即要在黃历中,選一日褪去);。
而三百六十日的话,则是为历(历日)超於辰(天象),取的是補法(即要等过年关及等过岁关)。
今再回过头来看看三百六十五日,则依旧是历超於辰,但缺了的那一日,就不知该於何时,才能夠補得上了?
是故若選365日者,不如選360日,可也。
因为假期更多也。
此即观象授时历,与威权授时历之別也,即威权者会去剝奪人民观象授时之权利也(私习天文者,捕之刑之也)。
~~~
其实医工,既非朝堂裡之天官,又非江湖中的朮士,有必要去通曉那套精密之阴阳历法(农历)吗?
而那套所谓精密之历法,又有多精密呢?
它能夠通用於五湖四海之间吗?
如若黃历真的那么神,那为何五运历与六气历之春始,会相差了九天之多呢?
~~~~~
附錄原文
《六節藏象論》
1,黃帝問曰:余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謂也?
歧伯對曰: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餘而盈閏矣。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餘於終,而天度畢矣。
2,帝曰:余已聞天度矣,願聞氣數何以合之?
歧伯曰: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其氣九州九竅,皆通乎天氣。故其生五,其氣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以應之也。
3,帝曰: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夫子言積氣盈閏,願聞何謂氣?
請夫子發蒙解惑焉。歧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帝曰:請遂聞之。歧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朞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由已答剝出已问,原文谈的只是《内经》裡面,常用之两种太阳历法(即六气历与八风历)。
而得出之结论,乃着眼於[观象授时历]与[威权授时历]之区別,最後则指导医工,千万不要捨本而逐末,更加不可迷信。
~~~
1,余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
2,余已聞天度矣,願聞[氣數],何以合之?
3,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夫子言積[氣]盈閏,願聞何謂[氣]?
注:谈天说地有之,谈天说人无也。
复言九九只得八十一,何以得三百六十五节邪?
且第二答裡,有[地以九九制会],足以证明此问已遭篡改。
~~~~~
在下者有三问,故在上者有三答也。
3,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
注:夫一气者,五三、一十五日也。
六气则有九十日也,谓之一时;然四时该以何物參照而为始呢?而六气又该以何物參照而为纪呢?
六气与四时,总不可能会是同始同终吧?
但这已经是老師的第三次之回答啊!
2,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
注:地之历法,以[二分二至]之前九与後九(九九)而定,则九五、四十五日是也;四十五日为一风,两风九十日为一时,四时为一岁也。
天之历法,以[二分之後]的初六与中六(六六)而決,则六五、得三十日是也;三十日为一月,两月六十日为一气,六气为一岁也。
两历皆为三百六十日之历法也,但那个[天节地制]之会,安在?
天之节地之制者,有何因果之关系呢?
气数气数,充滿了神秘之色彩也。
此段经文语焉不详,无甚可观。
问气数如何合於天度,在上者没有确切之回复,只得再问也。
1,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故大小月,三百六十六日而成歲;積氣餘而盈閏矣。
注:首答之焦点在於[始中终]上面。
即开始是晷影观察之[理],中间是晷影观察之[行],最後是晷影观察之[论],是以得岁实在366日与365日之间,乃是因为[太阳]之天行道,其高低的测度完成,而知曉岁闰之事实也。
这裡讲的[积气余而盈闰]者,气余者,或5日或6日,而盈闰者,只得 1日,是故怎么能扯,也扯不到阴阳合历之上,審矣。
況且大月卅一日,小月卅日,得三百六十六日,是为辰(天象)超於历(历日),取的是泻法(即要在黃历中,選一日褪去);。
而三百六十日的话,则是为历(历日)超於辰(天象),取的是補法(即要等过年关及等过岁关)。
今再回过头来看看三百六十五日,则依旧是历超於辰,但缺了的那一日,就不知该於何时,才能夠補得上了?
是故若選365日者,不如選360日,可也。
因为假期更多也。
此即观象授时历,与威权授时历之別也,即威权者会去剝奪人民观象授时之权利也(私习天文者,捕之刑之也)。
~~~
其实医工,既非朝堂裡之天官,又非江湖中的朮士,有必要去通曉那套精密之阴阳历法(农历)吗?
而那套所谓精密之历法,又有多精密呢?
它能夠通用於五湖四海之间吗?
如若黃历真的那么神,那为何五运历与六气历之春始,会相差了九天之多呢?
~~~~~
附錄原文
《六節藏象論》
1,黃帝問曰:余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謂也?
歧伯對曰: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餘而盈閏矣。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餘於終,而天度畢矣。
2,帝曰:余已聞天度矣,願聞氣數何以合之?
歧伯曰: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其氣九州九竅,皆通乎天氣。故其生五,其氣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以應之也。
3,帝曰: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夫子言積氣盈閏,願聞何謂氣?
請夫子發蒙解惑焉。歧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帝曰:請遂聞之。歧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朞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