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黄可清《四部医纬·辨证第三》

唐融儿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14/09/29
帖子
2677
获得点赞
930
声望
113
年龄
44
所在地
湖南浏阳
辨证与辨病

古无“症”字,证的意思就是判断疾病的根据,也就是人生病的异常表现,这些现象谓之“症状”。由于一些类似的病总是出现一些相似性的症状群,这些症状群背后往往有一个相同的根本原因,导致“证”的涵义引申成:症状背后的根本原因。故有: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证、气虚证、阴虚证等等。于是近古以来,医家区别“症”与“证”:症指症状、症状群,证指根本原因。不管由于误会还是偶然,历史总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因此我接受这种区别。

病是由多种症状组成的相对固定的症状群,给这个集合(症状群)命名,就谓之“某某病”。现代所说的“综合征”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只是不给出具体病名。但是同一病的根本原因并不同,例如哮喘:有的是阳明腑实(热)证,有的是气虚证+蓄水证,有的是肾阳虚证,等等不一而同。中医治病重在治本,证是造成疾病的根本原因,故以辨证为先。一个病例,可以同时包含几种证;一个证型,也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因此辨证之后,还要辨病,辨具体病位、病态、病源。辨证可以把握正确的方向,辨病可以确定具体的目标点,使治疗更精确。

通常我们所说的辨证施治是广义的,实际上包含了辨证型和辨病。辨证施治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辨病因;二是辨病位。





辨病因又可分为两个方面:辨病源和辨病形病态。对病因有两种看法:

一是强调外因导致人体病变,以消灭外因为主要疗法,这是西医的传统。当然,西医也有针对内因的疗法。

二是强调人体自身生理变化,以纠正、修复生理状态为主要疗法,这是中医的传统。当然,中医也不否定外因,在某些疾病中也注重针对外因的治疗,例如蛇伤的伤口处理。



辨病源:辨内外伤

外伤最常者,六淫也!传统认为六淫乃:风、寒、暑、湿、燥、火。但“暑”是由湿、热等因素组成的复合外邪,不当并论。而应加入毒,凡疬气、疫毒之属统称为毒。故六淫当为:风、寒、湿、燥、火、毒。诸邪多兼风,而兼毒则病重。另有机械外伤、虫蛇外伤、食伤、中毒等。

“风”是中医理论中最复杂的概念之一。最初,风仅指外感之风。寒、暑、湿、燥、火皆挟风而来,故风为六气之首、风为百邪之首。后来,医者发现由外伤导致的某些症状,内伤时也会出现,于是将“风”转借到内伤辨证。如肠风、肝风、失心疯。其中肝风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阴虚燥热生风,二是肝郁痰火生风。由于外邪六气皆挟风,医家认为内邪皆是因风而起,于是:风为百病之长。在临床中:辨别外风和内风是极其重要的;病人如果二者兼有,就要辨别孰轻孰重。

内伤者有二:

一是饮食内伤,造成内部生理病变,如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

二是情志所伤。先贤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圣贤之道也。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不是必然的,是因人而易的。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分两种途径:一是直接影响生理,二是通过影响心理再间接影响生理,但两者都不一定会造成必然影响。例如雾霾,有气管炎病史的人就很敏感,但是肺功能强大的人就能挺住。糟糕的天气可能对某些人的心境造成影响,但有些人的心境就不会受到影响。

另有过劳者,既是外伤又是内伤。过逸者则为内伤。

内伤造成的生理病变:湿、燥,脂膏积聚,痰阻血瘀,气郁气滞,都是辨证的重点。辨内外伤在临床中非常重要。治疗皮肤病首要就是辨内外伤,所谓中医外科,只是病灶在体表,并不一定是外伤致病;很多皮肤病只是内伤疾病的继发证,病源在里。又如四逆汤证,寒入少阴只是肾阳被遏,并非真阳虚,仍是外伤,故温阳而不补阳;而真阳虚就属于内伤了,那就得温阳补阳并用。又如发热,首先得辨是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若是兼而有之,就得辨孰轻孰重。



辨病形病态: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的“表里”二纲,实际是辨病位的。

表里:《伤寒论》中,“表”仅指足太阳膀胱经。后学增益,于脏腑经络之中亦分表里,遂亦成相对性概念。而后之增益,所益于临床者少;通常所指为前者,又庶几为固定性概念。在伤寒学、温病学中的表证,分别指足太阳膀胱经经证和手太阴肺经经证,皆不包括脏(腑)证。因此,辨病位的“表里”二纲实际可被更精确的经络脏腑辨证替代。

阴阳:乃相对性概念,无固定所指。所指相对两方中,一方为阴则一方为阳,譬如今学之“正负”概念也。表为阳则里为阴;热为阳则寒为阴;实为阳则虚为阴;气为阳则血为阴;背为阳则腹为阴。阴阳,既能代指生理实体,又能代指病理现象,诚无所指而无不指!

寒热:为病理现象。病理现象除了寒、热,还有风、湿、燥、毒、邪诸等,所有内外伤都可以造成病变。其中以风的概念最为繁杂,“风”可分为:外伤之风和内伤之风。内伤之风生于肝,又分为两种:一是阴血亏虚生燥风,此乃水浅不养龙导致阳气上亢;二是痰湿瘀血阻滞经络生湿风,此乃阴盛阳闭,多为闭证。外伤之风可挟寒热,内伤之风多属热。

虚实:指示生理的盛衰。用以描述气、血、津,诸脏腑经络,一切人体组织。也用以描述代指生理实体的“阴阳”,故谓之阴虚、阳虚。气血:为生理实体。广义的血还包括:津,以及津的病变物痰涎。气的病变有气郁、气滞、气陷、气虚等;津血的病变有:湿、燥、血热、血寒、痰阻、血瘀诸等。通常说的阴虚燥热,乃指津亏;真阴虚则是指血中精微(蛋白质等)匮乏。

综上所述,八纲辨证所包含的内容应该这么广泛,才能全面的辨出病形病态。除此八纲之外,还需辨“脱闭”:发热无汗为闭,出汗无热为脱;二便不通为闭,二便失禁为脱;痉挛弓张为闭,瘫软萎靡为脱;吸多呼少为闭,呼多吸少为脱;脉弦紧涩结为闭,脉松软濡散为脱。辨闭证与脱证,在重症救护、疑难杂症中尤为重要。脱闭之辨并不等同于虚实,而是综合气血虚实病位的复合辨证。例如:冬季气血闭于里,外周气血少则易伤寒;夏日气血盈于外,中气反易虚脱,而体表则易热闭。

与脱闭相关的还有关格,关格脉象讲的就是这个。闭的病位叫“关”,关以外的部位就是“格”。某些部位气血郁积过多,必然造成某些部位气血过少,气血少的部位就是被“格”了。夏季易感风热,从内伤的角度看其实是气血关在外周之闭证。









辨病位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的理论基础是阴阳离合论:六经者,足六经也。六经学派是由四经学派、五经学派发展而来,而其源则是阴阳二经。阴阳二经者,太阳与少阴也。六经辨证证既是经络辨证,又是脏腑辨证。因为,六经学派本身就是五经学派与五脏学派结合的产物。

六经实际上以太阳匹配天,少阴匹配地;伤寒先中太阳,阳虚者直中少阴。以少阳配东方,取太阳初生之义,故曰“少阳”;以阳明配南方,南方阳光最厉,故曰“阳明”,故实热多从阳明生;以西方配厥阴,“厥”者“闭”也,太阳下山则阳闭,故曰“厥阴”;以太阴配北方,北方阳光最少,故曰“太阴”。太阳在天,少阴在地,余四者在天地之间,故传四经曰:病入里。

又四方:太阳初生于东方,落闭于西方,少阳通厥阴,以使三阴三阳相通,故曰少阳为三阳之枢,厥阴为三阴之枢。北方阳光最少,南方阳光最厉,故病灶在胃肠者:寒者归于太阴,热者归于阳明。四者同在天地之间,在中焦,常同病、相互传变,此类四方相通之理也!

天在上、为上焦,心肺亦居上焦,太阳伤寒以内伤角度看,就是心肺气血功能失调。地在下、为下焦,肾在最下,故配地也。四脏学派以心配太阳,肾配少阴。在藏象学看来,伤寒也是内伤,是外因造成心肾功能异常。桂枝通心肾之阳,麻黄行血发汗,自汗者则以芍药敛汗回心。



太阳根起于至阴,沿足掌外侧从后上行,巡行路线全部是人体的阳处,故曰太阳;少阴根起于涌泉,涌泉乃足掌最阴处,故为阴中之阴,故名此经为少阴。因此,太阳为阳本经,少阴为阴本经。此阴阳学之初,始有二经也。足太阳膀胱经为三阳之屏,为阳本经;足少阴肾经为为三阴之屏,为阴本经。太阳又为少阴屏障,故阳盛者太阳伤寒,阳虚者直中少阴。若以六经而论,太阳为表;而三阴之中,少阴又为表。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云: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溢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体实者太阳伤寒,先传阳明,再少阳,再太阴,再少阴,再厥阴。这是无内虚、内实者,才会逐一传变。某经内虚者,风寒则跳跃传入;某经内实者,则某经独挡一面御邪,甚至引起免疫亢奋,导致内伤与外感并作。

故《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又云:

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此段描述的事起病就是太少两感。太阳伤寒传里慢,而少阴伤寒传里速。太阳伤寒传阳明,少阴伤寒厥阴、太阴;三阴之枢厥阴传三阳之枢少阳,少阳又可以传阳明。体虚者,六经皆可直中伤寒。或云伤寒化热者,其实本有内伤之热也,或某经独盛导致免疫亢奋发热,寒岂能化热。如麻杏石甘汤证,就是太阳虚而阳明盛,风寒闭表导致阳明遏闭而热愈盛。



《伤寒卒病论》并非仲景凭空独创,其中病证已有载于《素问》者。

《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云:

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溢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此文泛论十二经者,不分手足、或手足并论。此篇描述的多夹杂内伤疾病,而仲景描述的是治伤寒病。伤寒方,本非只治伤寒病,只是以伤寒为线索而编纂的!由于此文描述不详,《伤寒论》条文又是从外伤角度去描述,所以只能大致找一下对应的方剂。

此篇所载:太阳其终,有可能是桂枝加附子汤证。少阳之终,应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之证。阳明之终,实者应为大承气汤证、桃核承气汤证、大陷胸汤证;虚者当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少阴终者,应为真武汤证。太阴终者,面赤者或是猪苓汤证;面黑伤寒者,或为小青龙汤证。厥阴终者,或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云:

帝曰:善。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岐伯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䯒不可以运。太阴之厥,则腹满䐜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痛,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䯒内热。

此篇所云:巨阳之厥,为越婢汤证;阳明之厥,为抵挡汤之类;少阳之厥,为大柴胡加芒硝汤证;太阴之厥,为大承气汤证;少阴之厥,为猪肤汤、猪苓汤之属;厥阴之厥,为桃核承气汤证。此皆热厥之证。仲景生于东汉之末,天下动荡,民不聊生。故内伤者少,而伤寒者多。于是以伤寒为经,编撰医书,后世不读《素问》,误以为经方不能治热病、杂病。

《灵枢·忧恚无言第六十九》亦载: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利,故无音。这不就是伤寒直中少阴,苦酒汤、半夏散证吗!

仲景既殁,数年之后,《伤寒卒病论》又经王叔和编纂。《伤寒论》六经病中,少阳胆经、太阴脾经两卷何故篇幅极少?此亦叔和重编之故也!叔和出自《难经》学派,承习独取寸口脉法,寸口六部以:心、肝、肺、胃、肾五者为纲,其中并无胆、脾。叔和以独取寸口脉法勘伤寒,但因伤寒乃六经辨证体系,没法取消这两卷,只能尽量缩小篇幅。历史就是这样有趣,出自经络学的六经学派,最后被出自心主五脏学派的难经学派整编了一回。想当初经络学派看不起藏象学派,不亦令人唏嘘!

今传《伤寒论》从《辨不可发汗第十五篇》起,就不是仲景原著,乃后学增益。宋版《伤寒论》最后出现的一个方剂“竹叶石膏汤”在十四篇末尾,此后各篇中再未出现新的方剂。又一至四篇大部分为他人所加,仅《脉经》中记载过的《张仲景论脉第一》为仲景所作。

《伤寒论》虽以外伤、六经辨证为经,却暗藏内伤、脏腑辨证为纬。因此,能用经方治伤寒,算是入门;能用经方治杂病、内伤,才算出师!





脏腑辨证

有一种极端的观点,完全否定藏相与实体脏器的关联,这不仅否定了汉代医学的历史,于医理上也是不相符的。但是将藏相学中的脏器功能与实体脏器等同,也是片面的。藏相原本是对应人体脏器的,但受汉代解剖学水平的限制和五脏中心论、足六经派的影响,藏相学描述的藏相功能与现代生理学认识的脏器功能是有同有异的。经典是可以被修正的,这才是科学的精神、也是哲学的精神。因此藏相学说应该参照现代生理学的发现不断自我修正,形成新的脏腑辨证。

对此我们做一下比较分析:

心:人的神智功能主要在脑。但并非与心无关,心脏主导的血液循环系统直接影响神经系统和脑的工作。原本五脏学派是以心为君,匹配太阳经,后由于受六经学派的打压,心的地位下降了。又由于心肾关系密切、同为少阴,一些心脏功能、疾病被归入肾经。

心包络:实际上可以并入心脏。古人实际所区别者:心脏功能紊乱,则是心包络代心受病,营热证亦属此类;心脏自身发生脏器病变,则是真心病。划分两个脏腑虽不科学,但病理区分却又有道理。

肺:肺自己不能布津,肺通过呼吸影响心脏的功能,才能主导人体的水液走向、分布、代谢,也就会影响到汗、大小便的状况。肺主皮毛,与伤寒温病皆关系密切,所不同者:寒从脚入(涌泉)而热从头入。

肝:古人远远没有认识到它是消化系统的统帅。治痰先治肝。肝的功能被过多的归入脾胃;另外和胆的关系纠缠不清。四脏学派之少阳肝经,就是少阳胆经。

胆:肝胆关系密切,胆怯实际上还是属于肝脏的功能异常引起的。胆主要是分泌胆汁,参与消化。六经辨证中,肝热证常被认为是少阳郁热;肝胆二经,寒证从肝而论,热证从胆而论,皆因肝为阴、胆为阳也。总之,六经辨证将热病归于三阳,寒病归于三阴。古人误认为胆是藏而不泄的,故以为胆藏魄。但是,肝胆与神志是有关系的,病治卷中将详述。

脾:传统所认为脾主运化,但是运化功能实际是由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尿的排泄主要由肾脏、膀胱所主,与心脏等也相关,因此水患之病并非仅仅是脾病。我们今天应该这样去理解“脾主运化”。

胃:古人讲的胃气概念扩大了,并不仅指胃的消化能力;是指以消化系统的“运化”为核心,兼及整个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故曰:有一分胃气,便有一份生机。所以,胃气一绝,输液也没有用。脾胃关系密切,六经辨证所言脾胃还包括肠道功能,其中:热证多从胃而论,寒证多从脾而论,盖因胃为阳明、脾为太阴也。

小肠:尿不是由小肠直接送到膀胱的,对此古代的认识是错误的。但是营养主要由小肠吸收,进入肝脏;小肠消化不畅郁热,直接传心与肝,因此“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相表里”还是有道理的,这个手少阴心经实际涵盖了实体肝脏一些方面。

大肠:所谓脾经湿热、虚寒,实际所指脏器是肠道,脾虚泄泻、脾肾阳虚泄泻,这个脾实际指的脏器是肠道。由于六经辨证无手阳明,故以足阳明统论之。又将大肠热证归阳明,大肠寒证归太阴脾经,亦据阴阳而别也。

三焦:三焦的“决渎”功能主要由小肠、腹静脉系统、肠系膜淋巴系统承担。腹腔积水用泻下法治疗,是腹水直接向肠道里渗透。

肾:藏相学中“肾”,除了肾脏,还包括肾经、脊柱及所有骨骼、骨髓。脊柱上连后脑,故后脑之病多属肾经;脊柱之尾连接阴茎,故房事劳伤也属肾经。督脉为诸阳之帅,又控制脊柱支配整个骨骼系统;肾主骨,实际上将督脉的功能亦归为肾经。

膀胱:原本属于肾脏的排泄功能,反而部分的归到了膀胱,这实在是高估膀胱了。五脏学派原由心脏匹配太阳经,六经学派改以膀胱匹配太阳。或因太阳伤寒,多涕唾涎水、或虚者则自汗,皆因尿路不通、水津逆行也!然此皆膀胱经证!膀胱腑证水不利则多归于脾肾(如五苓散证),唯太阳蓄水证复归为膀胱。

奇恒之腑:人的大脑、小脑、脑干是三节脊椎发育而来,故脑病从骨。脑为髓海,肝肾实则髓海充盈;若肾精亏,脊柱之气陷,神就不能清扬。但脑为诸阳之会,故各经之病皆可病脑;又开七窍,外邪无孔不入,正邪常相争于此。

男女生殖系统与肝肾两经关系最密切。大脑、小脑、脑干与生殖系统又存在升降盈亏关系:用脑过多,气血盈于上而亏于下,必至生殖系统虚弱;房事频繁,气血盈于下而亏于上,必至清窍虚弱。

又脑与脏腑共荣衰,生殖系统与外周共荣衰,故:

夏季周身和生殖系统气血盈,性功能强;脏腑气血亏,清窍亦失养,思考能力下降。冬季气血盈于脏腑和清窍,思考能力强;周身和生殖系统气血亏,性功能也下降。多动少思之人,周身和生殖系统气血盈;多思少动之人,脏腑和清窍气血盈。热带为什么没有诞生先进的文明,环境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

但是也有例外,服生附子药剂后,脑压(里)与手臂压(外周)同时上升,这应该要从寒热升降方面去解释!还有:气升浊降、血行污排,则内外同盛,冬不怕冷、夏不怕热;若是痰淤阻滞、污浊泛滥,则气陷血滞,以至于内外同衰(大实生羸弱),又怕冷又怕热。又有:大剂量泻下,则内外同降。





奇经八脉

督脉统帅诸阳,主气、主动。被归属于肾经,载肾气上行于脑,又使肾主骨、生髓。

任脉,统帅诸阴,主血、主运化。聚诸脏腑气为中气,主运化、司吐纳。

-----故任脉当降,督脉当升,任降督升则气血、经络畅通和顺。若是心肝抑郁、或运化受阻,导致任脉不降,就会上火;若是补了气血,不能从任脉沉降再从督脉升发出去,反而从任脉向上逆行,就会补出更大的火来。故服附桂八味丸之类的药忌动怒。

肝为气分之末,又为血分之始,真阴实由肝所生。肝生真阴,输于心,再散布于诸经、周身。真阴沉降于肾,肾则生真阳,真阳输于督脉散布:上则养神,中则运气于中枢,下则收纵宗筋、带脉,内摄脏腑、健运骨骼,外主皮毛开阖。若肝阴不生,则当疏肝;肝阴不降,则当泻心也。----肝阴不降,肾阳不生。此乃气血阴阳转化互用之道也,别此则万病了然于胸!四逆汤以甘草蓄水生阴,以姜附温阳祛寒;八味丸以地黄滋阴养血,以肉桂温阳化湿。此皆生阴化阳也!二方分别以甘草、地黄为君,皆因:阴生阳长、阴为阳母,欲复其阳、先存其阴!所不同者:四逆汤治寒遏阳闭,八味丸治阳虚水盛。

冲脉,主下焦。

带脉,根系于督脉,主女胞男胞也。阳气虚弱则督脉无力、任脉松弛,督任无力系住带脉,胎大则不安。男子虽无胎产,亦有带脉,肚大肥胖者,带脉不堪重负拖累督脉,以至阳气不通。故肥人多气虚、阳痿、神弱,皆因督脉病也,诸阳不通也。

阴跷脉、阳跷脉,主动,督脉行气而使之。

阴维脉、阳维脉,主静,任脉行血而维之。



经络脏腑联合辨证

事实上,外感内伤皆人自病耳,只是辨病源也。经络之间的关系,疾病传变要比经典所云复杂得多,几乎任意两经、任意两脏腑皆可同病,皆可相互传变。外邪不病人,人亦可自病,何处过虚、何处过实皆可病也。如上篇所述人体阴阳生化之道,就牵连诸多脏腑,因此复杂疾病必须诸经络脏腑统一辨证。将十二经络、奇经八脉、诸脏腑(包括奇恒之腑)统一起来,形成经络脏腑辨证,以偏概全可谓之“经络脏腑统一辨证”。它不但可以兼容六经辨证,也可以兼容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卫分证,即手太阴肺经之经证,亦八纲之表证。所别者,寒从脚入而热从上入,故多从手太阴而论。

气分证,即手太阴肺、脾、胃、肠之脏证、腑证,还包括部分肝胆功能证,亦八纲辨证之里证。

营分证,即肝、心、心包络之脏证、腑证,乃血热引起诸脏之病,亦八纲辨证之里证。

血分证,即心、肾诸脏腑和整个血液系统之证,乃血热之极导致血液自病,亦八纲辨证之里证。

吴塘的三焦辨证既是辨病程,也是辨病位:他说的上焦病就是卫分证;中焦病主要是气分证,略兼及营血;下焦病主要是营分证和血分证。

从内伤的角度看:所谓外感风热,其实是气血关于外周之闭证;气分证,就是肺胃气血亢盛;营分证,即为气血内闭、热不能外散;血分证,乃气血内闭、破经走脉妄行。温病与伤寒、内伤与外伤,只是视角不同,而对象的本质是一致的。



三焦辨证:

位置三焦说滥觞于五脏六腑学派,出自《难经》,也是辨病位的,《难经·三十一难》曰: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傍。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纳),以传导也。其治在脐下一寸。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气街。

结合现代生理学,我认为:横膈膜以上为上焦;横膈膜以下、网油膜以上为中焦,十二指肠归为胃经,为中焦;被网油裹住的、和生殖系统为下焦。

三焦辨证强调了位置相近的脏腑之间的特殊关系,此必然导致密切的疾病传变。例如:胸腔积液可以往肺中渗透,胃肠积水可以渗透到腹腔中,腰椎病可以影响胃肠功能,肺、胃病可以引起腰背痛。三焦辨证在引经用药、按病取穴上皆有裨益,但必须在以脏腑辨证为基础,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后世庸医不辨脏腑,泛论三焦、治不中的,则谬矣!



辨升降沉浮也是以位置三焦说为理论基础。如痔疮、前列腺炎、脚气等病,病在下,降无可降,就要结合升法。头部的疾病也要用升药,将健康的气血、和药物带到清窍,才能使化痰化瘀的药发挥作用,才能使降药将污浊降下来。还有肺部疾病,更是要辨升降沉浮。

至于沉浮,还与阴阳表里有关:阴盛阳闭、痰水壅盛则为沉;阴虚阳亢、津亏离散,则为浮。虚阳上浮所致寒湿腹泻、小便不利、出汗发热,若脉浮则用五苓散;伤寒入里,腹泻腹痛,脉沉细者,则用附子理中汤。前者收纳浮阳,为潜阳之法;后者温阳固本,升阳补气。

而玉女煎治上盛下虚,既有实火的成份,也有心肾虚火的成分。用石膏、知母镇上;麦冬、地黄夯坝蓄水,保心肾两少阴;牛膝降火,引命门真火潜入肾水。

尝治伤寒十日之久,耳鸣、耳胀、头痛、鼻塞流涕、人中干红脱皮,脉沉细,余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吴茱萸、生姜、当归+人参、茯苓、白术、炙草、陈皮、黄芩,三剂痊愈。此证耳鸣、耳胀非白虎汤证之实火,乃三昧真火上炎所致!督脉遏闭不升,阳火只能逆行于任脉,温阳升督则任脉自降,此亦升阳散火之理也。



三一辨证

辨病位病灶:经络脏腑统一辨证。

辨病形病态:八纲辨证。

辨病原病因:内外伤辨证。

三者合一,就能实现最精确的辨证施治,余谓之“三一辨证”。此外,还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做到因时、因地、因人辨证施治。此又合三一之谓。

伤寒学六经辨证,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十二经络表里关系,都说明了疾病的传变关系。但是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疾病的传遍关系更为复杂。有经传经、经传络、经传脏腑、脏腑传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诸如此类,当勤读医书、敏于实践,自然工多艺熟!
 
辫升降沉浮,还包括出入。比如回光返照,就是阳气脱离身体的反应。一个医生如果不能识别回光返照,那就要给病人送终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