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古籍数字化 脉经 全10卷 晋·王叔和撰 宋·林亿编 明翻刻宋绍圣03年刻本 江户医学馆旧藏 日本内阁文库数字化 PDF 下载

二戒老中医

闻名全坛
管理员
注册
2010/04/22
帖子
16550
获得点赞
108563
声望
113
年龄
49
所在地
confidential
2024年02月20日 完成高可读性高兼容性优化。
刻印得的确十分不错。

脉经
此《脉经》由西晋医学家王叔和编撰。全书共分十卷,九十八篇,其内容阐述脉象二十四种并论述脏腑、经络 、病证、治则、预后等。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此为明代翻刻宋嘉定时期何大任本。

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卷四诀四时、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卷六列述诸经病证;卷七-九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八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小儿病证;卷十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本书的最大贡献有二。其一: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其二:本书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

北宋熙宁元年(1086)校正医书局曾刊行《脉经》初刊大字本,其后绍圣三年(1096),国子监又刊行了小字本。到了南宋,又有多种版本,已知有福建建阳书坊刊本、广西漕司刊本,以及太医院何大任刊本和其它未详本,但以上版本均已失传。所幸元代泰定四年(1327),河南龙兴道儒学重刊了《脉经》广西漕司本。此后,又有何大任本《脉经》的翻刻本出现。从而形成了所谓何大任本和龙兴本两大系统。约在明代嘉靖年间,有一种佚名氏翻刻本(此本),是现存唯一接近宋版《脉经》原貌的刊本。

校定脉经序、脉经序

卷一
脉形状指下秘决第一
平脉早晏法第二
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
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
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
持脉轻重法第六
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
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
辨脉阴阳大法第九
平虚实第十
从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
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
迟疾短长杂脉法第十三
平人得病所起第十四
诊病将瘥难已脉第十五

卷二
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
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
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
平奇经八脉病第四

卷三
肝胆部第一
心小肠部第二
脾胃部第三
肺大肠部第四
肾膀胱部第五

卷四
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
平杂病脉第二
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
诊四时相反脉证第四
诊损至脉第五
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第六
诊百病死生诀第七
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八

卷五
张仲景论脉第一
扁鹊阴阳脉法第二
扁鹊脉法第三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

卷六
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
胆足少阳经病证第二
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
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
大肠手阳明经病证第八
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
膀胱足太阳经病证第十
三焦手少阳经病证第十一

卷七
病不可发汗证第一
病可发汗证第二
病发汗以后证第三
病不可吐证第四
病可吐证第五
病不可下证第六
病可下证第七
病发汗吐下以后证第八
病可温证第九
病不可灸证第十
病可灸证第十一
病不可刺证第十二
病可刺证第十三
病不可水证第十四
病可水证第十五
病不可火证第十六
病可火证第十七
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
重实重虚阴阳相附生死证第十九
热病生死期日证第二十
热病十逆死证第二十一
热病五脏气绝死日证第二十二
热病至脉死日证第二十三
热病脉损日死证第二十四

卷八
平卒尸厥脉证第一
平湿脉证第二
平阳毒阴毒百合狐惑脉证第三
平霍乱转筋脉证第四
平中风历节脉证第五
平血痹虚劳脉证第六
平消渴小便利淋脉证第七
平水气黄汗气分脉证第八
平黄胆寒热疟脉证第九
平胸痹心痛短气贲豚脉证第十
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
平五脏积聚脉证第十二
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
平呕吐哕下利脉证第十四
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淡饮脉证第十五
平痈肿肠痈金疮侵淫脉证第十六

卷九
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
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
平产后诸病郁冒中风发热烦呕下利证第三
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第四
平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第五
平咽中如有炙脔喜悲热入血室腹满证第六
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
平妇人病生死证第八
平小儿杂病证第九

卷十
手检图三十一部

熙宁二年七月十四日署衔、绍圣三年六月敕命指挥施行文

卷前题:朝散大夫守光祿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等類次

王叔和,名熙,字叔和,以字行,高平(今山西高平,一说山东济宁)人。西晋时期著名医学家,曾任晋太医令。他性格沉静,喜好著述,博通经方,深识医理,尤其对脉学有深刻的研究。西晋时,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简编残乱,濒于失传,王叔和对其中的《伤寒论》部分进行了搜集整理和编撰工作,颇有功于仲景。此外,还将以往文献中有关脉学的内容加以集录和整理,结合个人实践经验,著成《脉经》十卷。

林亿,北宋医学家 ,精医术。任朝散大夫、光禄卿直秘阁。所校注的《脉经》不仅是后世《脉经》诸本之祖本,而且林亿校注该书所采取的文献学方法亦是后世整理古医籍之典范。

刊印信息
明代翻刻宋嘉定时期何大任本

责任人信息
晋代 王叔和 撰
宋代 林亿 等类次

行款版式
六册。半叶框 20.3x15.1 厘米,十二行行十九至二十二字以二十字为多(小字双行,字数不等), 白口单黑鱼尾,左右双边

絃、弦、眩、慎、癥、敦、眶、完、竟缺末笔

序文信息
校定脉經序:國子博士臣高保衡尚書屯田郎中臣孫奇光祿卿直秘閣臣林億等謹上
脉經序:晉太醫令王叔和撰

《校定脉經序》后有:熙寧元年七月十六日奉聖旨鏤版施行一篇(署銜:高保衡、孫奇、林億)

书后有:熙寧二年七月十四日署銜一篇(署銜:王安石、趙抃、曾公亮、富弼)

紹聖三年六月敕命指揮施行文一篇(署銜:向宗恕、曾繰、鄧平、郭直卿、王仲薿、檀宗益、趙挺之、龔原)

钤印信息
江戶醫學藏書之記、多紀氏藏書印、躋壽館記、廣壽院架藏記

脈経
内閣文庫漢書子の部
[請求番号]303-0050[保存場所]本館[人名]選者:王叔和(晋)/編者:林億(宋)[数量]6冊[書誌事項]刊本 ,明[旧蔵者]医学館[関連事項]宋紹聖3年刊本 覆宋
 

附件

  • 3.5 MB 查看: 27
  • 3.8 MB 查看: 21
  • 3.6 MB 查看: 55
  • 3.6 MB 查看: 24
  • 3.5 MB 查看: 46
  • 3.6 MB 查看: 54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