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

明山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23/02/28
帖子
157
获得点赞
12
声望
18
年龄
25
所在地
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岳美中

岳老属于自学成才的大家。他成才之路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大多数人都很有借鉴的意义。

岳老幼年时即熟读四书五经,到25岁时因肺病不愈,方自学中医自救。后来因为家庭条件和社会因素,一直半工半读。没有老师教导,便自己反复阅读揣摩医书。同时攒钱买药,亲自来品尝药性。再结合各家中药学说,摘选验证,写成了二十多册的《实验药物学》笔记。

岳老总结自己的学医之路,有两点重要的因素。一是读书的能力和习惯,而是注重临床。

学医之初,岳老从《医学衷中参西录》下手。临证稍久,觉得其方笨伯,又转学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温热著作,然而效失参半,疗效总不能很快的提高。究其原因,一是没有研究透他们的学术,二是他们的方子也确实有些琐细沉弱。(明山曰:张锡纯和温病四大家,无疑也都是伤寒大家。要研究好他们的学术,都得先要参透掌握好《伤寒杂病论》。)

彷徨之中,岳老又重读《伤寒论》、《金匮要略》。“见其察症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准当前之象征,投药石以祛疾。其质朴的学术,直逼实验科学之堂奥。”于是发愤苦读。起初参阅诸家批注,其中不乏精到之言,但也不少穿凿附会之处,反不如专研原著之有会心。将读书所得用于临床,果然疗效大增。稍后,又涉猎唐代《千金》、《外台》诸书,觉得其中精华,亦是祛疾之利器。

第二个阶段,岳老认识到了偏执于古方的弊端。一是所遇疾病多,所持方法少。二是经方究竟偏于温补,而疾病变化多端。因此岳老与同仁交流看法,总结了一些认识:“仅学伤寒易涉于粗疏,只学温热易涉于清淡;粗疏常致于偾事,清淡每流于敷衍。应当是学古方而能入细,学时方而能务实;入细则能理复杂纷乱之繁,务实则能举沉寒痼疾之重。从临床疗效方面总结,治重病大证,要注重选用经方;治脾胃病,李东垣方较好;治温热及小病轻病,叶派时方细密可取。”

第三个阶段,岳老逐渐感觉,执方死方以治活人,即使是参合古今,参酌中外,也难免有削足适履的情况。但若脱离成方,又无规矩可循,走到相对主义。于是岳老深入学习了《矛盾论》等唯物辨证法的著作,结合中医著作和临床经验,从研究药物如何配伍入手,进而探讨方剂如何组织,颇有成效。

明山曰:推荐阅读为什么我劝想学中医的你读一读毛选?(修订转发版)

最后岳老总结了一些学习的要点。

一,读书宁涩勿滑,临证宁拙无巧。要把主要的经典著作读熟、背熟,搞懂每一个词句。读医书还要边读边记,勤于积累。临证时既要有分析,还要有事后的总结。

二、自视当知其短,从师必得所长。岳老读到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觉得有自己未见之义,便向其学习。

三、读书多些有益于专,知识博些源头更活。“专一地研讨医学,可以掘出运河;整个文化素养的提高,则有助于酿成江海。”

四、勤能补拙恒斯效,俭可养廉贞自清。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任应秋

任老自小熟读四书五经,十三经皆能成诵,有着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小学基础。十七岁便开始跟师学习中医,后又在上海就学,得丁仲英、曹颍甫、陆渊雷亲炙。其起点与受教育程度,大多数人难以望其项背。因此,其研学观点与路径,也深值得我们借鉴。

任老从陈修园的《公余医录六种》入手,半年成诵。后又读《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一年成诵。(明山曰:早在清朝,便有一种说法,北有医宗金鉴,南有陈氏修园。医宗金鉴和陈修园医书,皆是不错的学习书籍。其中的陈修园医书,深得李可老中医推荐。)

受黄宗羲“先穷经,后证史”的影响,任老认为理法方药,理排第一。应该先学习好《黄帝内经》,才说得上打下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这时候再学习临床各科,学习各家学说,才能左右逢源,事半功倍。因此任老又开始了《素问》、《灵枢》的学习。

对于经典的学习,有三个重点。一是篇章句读。合理的篇章句读,有利于我们对经典各章各节的把握。二是校勘。正确的校勘,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三是注解。准确的注解,有利于我们接近作者的本意。但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都要结合临床现实来考虑。(明山曰:中医是经验的医学,一切应以临床实际为准。)

在《名老中医之路》中,任老提及了许多关于内经的校勘书籍,有意深入研究的朋友可以看看:

林亿的《新校正》、胡澍的《素问校义》、俞樾的《读书余录》、孙诒让的《札迻》、顾观光的《素问校勘记》、《灵枢校勘记》、张文虎的《舒艺室随笔》、于鬯的《香草续校书》、冯承熙的《校余偶识》、江有诰的《先秦韵读》、沈祖绵的《读素问臆断》,以及日人丹波元简的《素问识》、《灵枢识》等。

同时任老也列举了一些注家:

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马莳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张介宾的《类经》、《类经图翼》、张志聪的《素问集注》、《灵素集注》、黄元御的《素问悬解》、《灵枢悬解》、王冰的《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吴昆的《素问吴注》、高世栻的《素问直解》。尤其推荐丹波元简的《素问识》、《灵枢识》、丹波元坚的《素问绍识》。

有了学医门径之后,便得讲究方法。任老总结多年经验,提出四个方面的经验:

一、精读。任老介绍了苏东坡读书法:读书之前,提出问题。每次带着一个问题读书,每读一遍书解决一个问题。

二、勤写。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口到。读书勤做笔记,可以做概括缩写式的,可以做提纲挈领式的,可以做摘要式的,可以做综合式的,可以做心得式的。

三、深思。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善记。不仅要时时锻炼自己的机械记忆,还有发挥联想记忆。同时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分类。任老在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时,便整理编写了许多小书。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姜春华

姜老少壮时看病,白天接诊,晚上总结。如果有疗效,就依前处理;如果没有疗效,就参照比对前人的治法,学习借鉴。在运用中学习记忆,姜老发现这样比单纯的广泛学习,要有效率得多。同时呢,姜老还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加深掌握程度。(明山曰:这便是输出式学习法,与前文任应秋整理小书的学习方法异曲同工。)

学习《伤寒论》时,姜老借鉴了徐灵胎《伤寒论类方》的方法:

由综合到分析,又由分析到综合。如把桂枝汤证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得到桂枝汤整个的适应范畴。

先是综合各条,后是分析主治症状。如附子,把凡有附子的方子列在一起分析,是附子所主证,用笔圈在字旁,再加综合,得出附子治脉沉微或欲绝,恶寒或背恶寒,四肢厥冷,漏汗不止,身疼痛,总括起来是强心镇痛。

在汤证和主治的基础上对于药物的配伍作用也进行分析。如,麻黄配桂枝、配附子、配石膏,分别各药配伍的不同,治疗的病情也不同。掌握仲景的配伍规律,以此规律配方,即是仲景方。

(明山曰:后世吉益东洞也依此法,撰写了《类聚方》、《药征》。但姜老认为《药征》有些缺点,带有主观。冯世伦冯老撰写了《张仲景用方解析》,将方子归纳得很好,方便记忆。黄煌黄老则认为方子有方根,撰写了《张仲景50味药证》、《经方100首》、《中医十大类方》。)

后来姜老也发觉仲景方药不够用,于是学习了《外台秘要》。先将一个病种各子目各自分开看,看每一症中有几方,一方中有哪几味药,几张方子中共同用的有哪些,哪些是十方用九必用的,哪些十方中只一、二用的,以多用常用为准。再看全病方剂,哪些药常用,哪些少用,哪一些是主药,哪些为辅佐兼治之药。用统计处理得出治疗某病主治的药物,然后再以仲景配伍之法辨证论治。

《千金》的方子比较起《外台》,则药味多,症状多,不容易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后来姜老仔细体会,明白到孙思邈属道家,和陶弘景是一脉相承的,药路与张仲景不同。

姜老学习《外台》获得了杂病的治疗,学习《千金》获得了五脏虚实综合症群的治疗。学习《难经》时,姜老则点拨可以参考徐灵胎的《难经经释》,辅以张山雷的《难经汇注》。
 
这是你的学习笔记么,还是啥呀,我想咨询你一个问题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岳美中

岳老属于自学成才的大家。他成才之路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大多数人都很有借鉴的意义。

岳老幼年时即熟读四书五经,到25岁时因肺病不愈,方自学中医自救。后来因为家庭条件和社会因素,一直半工半读。没有老师教导,便自己反复阅读揣摩医书。同时攒钱买药,亲自来品尝药性。再结合各家中药学说,摘选验证,写成了二十多册的《实验药物学》笔记。

岳老总结自己的学医之路,有两点重要的因素。一是读书的能力和习惯,而是注重临床。

学医之初,岳老从《医学衷中参西录》下手。临证稍久,觉得其方笨伯,又转学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温热著作,然而效失参半,疗效总不能很快的提高。究其原因,一是没有研究透他们的学术,二是他们的方子也确实有些琐细沉弱。(明山曰:张锡纯和温病四大家,无疑也都是伤寒大家。要研究好他们的学术,都得先要参透掌握好《伤寒杂病论》。)

彷徨之中,岳老又重读《伤寒论》、《金匮要略》。“见其察症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准当前之象征,投药石以祛疾。其质朴的学术,直逼实验科学之堂奥。”于是发愤苦读。起初参阅诸家批注,其中不乏精到之言,但也不少穿凿附会之处,反不如专研原著之有会心。将读书所得用于临床,果然疗效大增。稍后,又涉猎唐代《千金》、《外台》诸书,觉得其中精华,亦是祛疾之利器。

第二个阶段,岳老认识到了偏执于古方的弊端。一是所遇疾病多,所持方法少。二是经方究竟偏于温补,而疾病变化多端。因此岳老与同仁交流看法,总结了一些认识:“仅学伤寒易涉于粗疏,只学温热易涉于清淡;粗疏常致于偾事,清淡每流于敷衍。应当是学古方而能入细,学时方而能务实;入细则能理复杂纷乱之繁,务实则能举沉寒痼疾之重。从临床疗效方面总结,治重病大证,要注重选用经方;治脾胃病,李东垣方较好;治温热及小病轻病,叶派时方细密可取。”

第三个阶段,岳老逐渐感觉,执方死方以治活人,即使是参合古今,参酌中外,也难免有削足适履的情况。但若脱离成方,又无规矩可循,走到相对主义。于是岳老深入学习了《矛盾论》等唯物辨证法的著作,结合中医著作和临床经验,从研究药物如何配伍入手,进而探讨方剂如何组织,颇有成效。

明山曰:推荐阅读为什么我劝想学中医的你读一读毛选?(修订转发版)

最后岳老总结了一些学习的要点。

一,读书宁涩勿滑,临证宁拙无巧。要把主要的经典著作读熟、背熟,搞懂每一个词句。读医书还要边读边记,勤于积累。临证时既要有分析,还要有事后的总结。

二、自视当知其短,从师必得所长。岳老读到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觉得有自己未见之义,便向其学习。

三、读书多些有益于专,知识博些源头更活。“专一地研讨医学,可以掘出运河;整个文化素养的提高,则有助于酿成江海。”

四、勤能补拙恒斯效,俭可养廉贞自清。
总结得好!
学习中医,要达到第三阶段确实不易,但坚持不懈必有所成!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金寿山
原创 郑明山TEO 明山曰 2023-03-15 17:21 发表于上海

金老学医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只借书不买书。因为借的书要还,逼着你非及时看不可,好的段落章节,还要把它抄下来。书读百遍,不如抄书一遍。这和很多人只买书不看书,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金老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偷师。揣摩别人的方子,从中学到许多本领。但学问还是要自己做的。金老学习《伤寒论》时,和任应秋一样,整理了很多小书,有以方归类的,有以证归类的,还写出了自己的见解。

(明山曰:在这方面上,前人做了很多工作。错简重订派,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俞昌《尚论篇》。维护旧论派,陈修园 《伤寒论浅注》;张志聪《伤寒论集注》。辨证论治派,按方类证:柯琴《伤寒来苏集》;按法类证:尤怡《伤寒贯珠集》;按症类证:沈金鳌《伤寒论纲目》;按因类证:钱璜《伤寒溯源集》;分经审证: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解》。但只有经过自己的整理,才能把古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金老说,学医须苦学,要做到三个勤。一曰口勤:勤背诵,勤问学。二曰手勤:勤翻书,勤查书。三曰笔勤:勤笔记,勤文章。其次要博学,只有了解古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阅读古书时,才有可能真正通晓其义理。


然后要多思,读书既要从有字眼处着眼,又要从无字处着眼。比如说,学叶天士,不思考的人会想当然地以为叶氏用方非仲景法。然而事实上,仲景之秘,惟叶氏能变通。举《叶案存真》两个医案:

某,舌缩,语音不出,呼吸似喘,二便不通,神迷似寐,此少阴肾液先亏,温邪深陷阴中,瘈痉已见,厥阳内风上冒。处方为阿胶、鲜生地、玄参、鲜石菖蒲、黄连、童子便。程门雪评:叶氏此方实从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化出,彼则寒伤少阴,故用附子、干姜温经,葱白通阳,人尿、猪胆汁反佐为引;此则热伏少阴,故用阿胶、玄参育阴,鲜生地、川连清温,鲜石菖蒲通窍达邪,童子便为引。一寒一热,两两相对。

某,证见脉微、下利、厥逆、烦躁、面赤戴阳,即用白通加人尿汤,处方为泡生附子、干姜、葱白,煎好冲人尿一杯。程门雪评:两相对照,益见前案是以阿胶、玄参、生地当白通汤中附子,以黄连当干姜,以石菖蒲当葱白,而用人尿则相同。护阴清温之法从通阳温经之方脱胎而出,可谓推陈出新。

多思的同时要活学,把所学运用到临床,以临床来检验所学。

最后金老说,不学《内经》而治学,犹如无根之萍。历代医家,特别是宋以后的各家学说,无不渊源于《内经》而又各有发挥,反过头来大大丰富了《内经》,发展了《内经》,《内经》原书中的某些词句,已经不是原来的含义。把它加以整理,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郭士魁
原创 郑明山TEO 明山曰 2023-03-18 21:49 发表于上海

郭老是治疗冠心病的大家。其由博返约,深入建树治疗特定疾病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要说中医的精髓在哪,除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外,必属于其精辟独到的病机分析。只有抓住了疾病的病机,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住治疗的方向和原则。郭老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紧紧抓住气滞血瘀、胸阳不振这个病机,采用活血化瘀、芳香温通的治则,博采众方,实践检验,创制了众多效方。

在创制效方的过程中,郭老反复对每一味药进行分析研究,查资料,品味道。把握住每味药的独特性,精简药味,靶点治疗。

(明山曰:姜春华姜老则进一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药物的作用。先将一个病种各子目各自分开看,看每一症中有几方,一方中有哪几味药,几张方子中共同用的有哪些,哪些是十方用九必用的,哪些十方中只一、二用的,以多用常用为准。再看全病方剂,哪些药常用,哪些少用,哪一些是主药,哪些为辅佐兼治之药。用统计处理得出治疗某病主治的药物,然后再以仲景配伍之法辨证论治。)

一个偶然的机会,郭老从古籍中找到一个治疗牙痛的验方,叫“哭来笑去散”。郭老如获至宝,在这个方的基础上稍加化裁,制成宽胸丸,简便验廉。古籍验方中记录了中医丰富的治疗经验。在博采众方的过程中,如何从中抓住核心的起效药物和剂量,不仅是对我们的考验,更是我们治学的方向。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郭士魁
原创 郑明山TEO 明山曰 2023-03-18 21:49 发表于上海

郭老是治疗冠心病的大家。其由博返约,深入建树治疗特定疾病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要说中医的精髓在哪,除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外,必属于其精辟独到的病机分析。只有抓住了疾病的病机,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住治疗的方向和原则。郭老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紧紧抓住气滞血瘀、胸阳不振这个病机,采用活血化瘀、芳香温通的治则,博采众方,实践检验,创制了众多效方。

在创制效方的过程中,郭老反复对每一味药进行分析研究,查资料,品味道。把握住每味药的独特性,精简药味,靶点治疗。

(明山曰:姜春华姜老则进一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药物的作用。先将一个病种各子目各自分开看,看每一症中有几方,一方中有哪几味药,几张方子中共同用的有哪些,哪些是十方用九必用的,哪些十方中只一、二用的,以多用常用为准。再看全病方剂,哪些药常用,哪些少用,哪一些是主药,哪些为辅佐兼治之药。用统计处理得出治疗某病主治的药物,然后再以仲景配伍之法辨证论治。)

一个偶然的机会,郭老从古籍中找到一个治疗牙痛的验方,叫“哭来笑去散”。郭老如获至宝,在这个方的基础上稍加化裁,制成宽胸丸,简便验廉。古籍验方中记录了中医丰富的治疗经验。在博采众方的过程中,如何从中抓住核心的起效药物和剂量,不仅是对我们的考验,更是我们治学的方向。
这是筛选有效药物的好方法!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李聪甫
原创 郑明山TEO 明山曰 2023-03-21 17:07 发表于上海

李老是穷苦孩子出身,他读完私塾后,便到药店做了三年学徒。期间攒钱买书,自己勤学苦读,打下了一点基础。再后来拜师跟诊三年,便独立坐诊,两年后医名鹊起。

学徒期间,李老勤学善问,晚上躺到床上,再把一天所做的事回顾一遍,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很快就获得了老板和伙计们的认可。

三年里,他分门别类地读了许多书,读一遍,加圈点;读两遍,加批语;读三遍,记笔记,读四遍,再默诵。按照学习顺序,有下面这些书:

《药性赋》、《药性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方集解》、《濒湖脉学》、《诊宗三昧》、《金匮心典》、《素灵类纂》、《伤寒来苏集》、《伤寒明理论》、《士材三书》、《医宗必读》、《医门法律》。

在读书的同时,还记了十几万字的笔记《医门轨范》。

李老总结他练基本功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择善本,苦奠基,追源而上。理法方药,每一大类,选择一到两本好书奠基,打稳基础,再追源而上。比如伤寒论的奠基,李老就选择了《伤寒来苏集》。

二、勤于问,精于思,辨明泾渭。尤其是读经典,往往语义精深,一定要好好思考,提出问题,才能读懂读透,化为己用。

三、重实践,究成败,积累心得。临床实践既是积累经验的门路,更是验证所学的门径,尤其是脉诊的掌握提升和疑难杂症的治疗。

四、育兴致,明志向,术要专攻。

五、览群书,广学识,相得益彰。李老特别推荐毛泽东的《矛盾论》,主张学习唯物辩证法,是提升中医水平的不二法门。

李老经历坎坷,学医不易,尤其精勤。他叮嘱后学,切记“业精于勤,荒于嬉”。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刘渡舟
原创 郑明山TEO 明山曰 2023-03-22 16:37 发表于上海

刘渡舟刘老是伤寒大家,这就不用过多介绍了。他治学之路非常扎实,治学之初便学了张、马合著的《黄帝内经》、《本草三家注》(即张志聪《本草崇原》,叶桂《本草经辑要》,陈念祖《本草经读》),《注解伤寒论》,《金匮心典》等著作。后又背诵《医宗金鉴》的诸多心法要诀。

刘老同样强调背书,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刘老点出,自学有三忌。一忌浮,浮光掠影地浏览一下是没有什么结果的。二忌乱,三忌畏难。

作为伤寒大家,他指出了一条学习伤寒论的路径。

首先打好基础,即内经中的阴阳辨证思想和方法,以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知识,同时学懂吃透背熟《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和《长沙方歌括》。

第二步,至少看四五遍原文,领会仲景的组文布局精神,从条文中悟出条文外的东西。

第三步,看各家注解。先读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方解》。再看徐灵胎《伤寒论类方》,柯韵伯《伤寒来苏集》,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此后可涉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钱璜《伤寒溯源集》。最后看看丹波元坚的《伤寒论辑义》。

刘老还著有《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可供学习。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彭履祥
郑明山TEO 明山曰 2023-04-08 11:10 发表于上海

和以往医家一样,彭老也强调早期应下熟读硬背的功夫,后期应用于临床才能灵活自如。要专心熟读指定的经典和临床医籍,过早随师临证无甚益处。临证学习时,要求注重理法的活用,不得随意抄录一方一药。对于不解之处,应到对应的书籍查阅,加深体会。对于临床课的学习,要一面读书,一面临床,收获就更大,理解也更快。

彭老学医,强调一个细字。要求扩大眼界,善于互参,求其正反,识其要旨,知其隅反。书宜读活,切忌拘泥呆板。

选读参考医著,不论经典和后世医著,在通读的基础上,应重点选择其主要部分加以熟读,后世的注释则以参阅为主,然而其中注释论述精粹,归纳全面的,亦可熟读。

《内经》,在通读的基础上,重点熟读和详读一些重要专论,如有关阴阳、脏象、经络、诊法、病机等。至于参读注家,可选薛生白《医经原旨》,简要易懂;徐灵胎《内经诠释》,扼要适用;张景岳《类经》,注释平正,分类周详,便于查阅;张隐庵、马元台等注家亦应合参;张隐庵编写的十二经络歌和经穴分寸歌等,便于诵读和记忆。

《难经》为解释《灵》、《素》之疑难而设问,结合《内经》学习,侧重记忆其理论原理。

《伤寒论》除“平脉法”不必作原文读外,其余全部原条文应细读熟读,再选择理论平正的注释,作为辅导理解的资料参读。该书注家很多,彭老认为,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和陈修园编纂的《伤寒论浅注》及《长沙方论》比较平正。后者既采纳其他几士家注释精练平正部分,又有编者的按语和小结,为便于记忆,对每一方剂编写了歌括和方论,不但简明易记,而且尽量将主治、大法、煎服法编入歌中,并将药物剂量、加减法等如实地编写进去,对初学者都是适用的。

《金匮要略》是论杂病证治的专著,原文亦应熟读。但注家很多,可选尤在泾的《金匮心典》,其注释简明,可作入门向导;魏念庭的《金匮本义》,周扬俊、赵开美的《金匮二注》,陈修园的《金要略浅注》及《金匮方歌》等著作,均可参读。其中精粹的论注部分应该熟读。

脉学和诊断学的专著不多,大多散在各家综合性的著述之中。《四诊抉微》、《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脉诀规正》、《濒湖脉学》、崔紫虚《四言脉诀》、黄坤载《四圣心源》、《黄氏脉学》等,都是较平正的专著,除重复的内容外,最好尽量多熟读。

温病学以王孟英编篡的《温热经纬》、吴塘的《温病条辨》为主要必读书,包括条文和自注。其他注家和评论作为参考,如章虚谷《医门棒喝》、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杨粟山《寒温条辨》等。

内、妇、儿杂病学的历代著述很多,以参阅为主。对有概括性的临床基础著作,如《医宗金鉴》的“杂病心法”、“妇科心法”、“幼科杂病心法”、“外科心法等,具有提纲望领,尽量全面概括,理法方药齐备歌括易于诵读记忆等优点,可作为熟读的临床基本书籍。参阅书籍很多,择其要者读之。如《 诸病源候论》是较早的病因症候学专著,《千金方》、《外台秘要》是汉唐以来医学发展的大成,尤其《于金方》记载了不少新的发现和发展,如对虫类药的认识和运用等。金元诸大家对医学的几个方面各有创见,如张子和《儒门事亲》长于汗、吐、下三法的运用,刘河间《河间六书》对火热证之治疗;朱丹溪《丹溪心法》、《脉因证治》,不仅对阴虚学说有得,而对“郁证”、“痰证”的研究认识尤有独到之处又如李东对脾胃阳虚、中气下陷的病机和辨证论治有新的发明《东垣十书》贯穿了他这一思想。明清以来,如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无论在理论和临床方面,都较全面地阐发和总结了前人的学术经验,尤其后者对阴阳偏颇、水火失济为病的机理和救治法,研究较为深入。王肯堂《证治准绳》是一部较丰富的临床治疗学,既有理法,又有方药。张石顽是一位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家,所著《张氏医通》,理论联系实际较密切。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杂病源》都是较好的临床基础专论;《慎疾白言》、《迥溪医案》是他的医话医案专著,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指导意义,《兰台轨范》是杂病治疗专著。喻昌的《医门法律》,既有精彩的医案医话又有杂病证治和鉴别诊断方面的独特见解,论精辟阐发透彻,理法方药严谨。林佩琴的《类证治裁》是简明扼要的临床参考书。李用粹的《证治汇补》,丹波元简的《杂病广要》,都是汇集前人各家精华,条分缕析,既精且详,前者还补上了自己的见解。尤怡的《金匮翼》也是较出色的临床著述。

以上著述,都是较好的参阅书籍,虽各有特点然与中医基本理论并无相悖之处,而其特点,正是各家之长,学者尤宜重视。

中药、方剂学,既是基础,又是临床,可放在基础和临床课之中安排学习,选读易于诵读牢记的书,药物方面可读龚之林的《药性赋》或张洁古的《药性赋》等著作,参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张璐的《本经逢源》等。方剂学可选读汪仞庵的《医方集解》,陈修园的《时方歌括》等,加上《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经纬》、《温病条辨》、《医宗金鉴》等书中的方剂,基本能满足需要。

其他医案、医话,散在各家著述中,亦有单独论述者。如喻昌的《寓意草》、徐大椿的《慎疾色言》、《洞溪医案》,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其他还有江瓘汇编的《名医类案》以及后来各家医案、医话专著不少,均可浏览。但在读这些医案专著时,必须在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以后进行,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另外,应多选读有论有案的书,如喻嘉言的《寓意草》、《先哲格言》之类,读后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当然,上列医籍,仅其中一部分,还有不少参考书,若精力许可,不妨多选。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周凤梧
原创 郑明山TEO 明山曰 2023-04-22 21:27 发表于上海

周老读《金匮要略》,引陈修园之语,对人大有裨益:“学者必先读《伤寒论》,再读此书(指《金匮要略》),方能理会。盖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金匮》以《伤寒论》既有明文不复再赘,读者当随症按定六经为大主脑,而后认症处方,才得其谛。”

于诊脉,明其发于《内经》,展于《难经》。陈修园言,《濒湖脉诀》可为学脉之要书。然而学习诊脉,必要多多实践,方能领悟真谛。舌诊与脉诊同样重要。《辨舌指南》可供一读,乃民初曹炳章所著,书中列章分节,条目井然,且有论有图,有治法,有医案,又有方药,能使后学辨舌察病,审病用药,不致茫无依据。

坐诊后,周老深觉自己尚还知陋识浅,于是加紧学习。方法有三:第一,在药店柜台上检阅本市各医家的处方,以资观摩,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第二,利用诊余,向药店药工学习膏丹丸散的制作程序,并亲自操作练习,同时还熟认了三百多种中药饮片;第三,结合诊疗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夜间着重攻读临床各科医著,对照思索,记录心得。这时期读过的书有《笔花医镜》、《医学心悟》、《医宗金鉴》中的“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心法要诀”、“补名医方论”等部分。以及《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时方妙用》《医方集解》、《阴纲目》、《医林改错》等。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学习,效果是好的,而在永安堂的认药、制药,使周老在临床处方遣药方面终生受益。周老一直认为,医者不识药,终是一大憾事。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读哪些书

笔者以山东科技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名老中医之路》合订本为底本,对97位医家读过的中医书(主要是古籍)进行了统计。 经统计,97位医家均有关于读书的记述,所提及的书共有320种。 总结出名老中医读书的几个特点:



第一,必读经典。排名靠前的著作均为经典,如《内经》《难经》《伤寒》《金匮》《神农本草经》等。还有些医家只提及读“四大经典”,未列具体书目,故经典是医家普遍重视的,是学医必读之书。



第二,重视基础。除了经典,如《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学》等基础性著作也受到重视,明显高于单纯临证著作。



第三,多未必善。虽然医家提及的书有320种,但仅1人提及的有197种,占61.5%。真正被名老中医普遍重视的并不是很多,也就是说读书应有重点。抓住重点,再博览群书,是学习中医应注意的。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背哪些书

学习中医不仅要读书,还要背书,这是古今医家成才的共同经验。



刘渡舟先生说:

“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 名老中医不仅提出背诵书目,还多有论及背诵的意义与方法。


岳美中先生说:

“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


沈仲圭先生说:

“根据我的经验,年青时要读熟几本书做底子。因年轻记忆力强,一经背诵,便不易忘记,可以终身受益,同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陈鼎三先生认为:

“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关于背诵,名老中医有许多经验,今摘录数则如下。



任应秋:

“我学习经典著作如《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都是二十岁以前读背的,也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朝斯夕斯地读和背,基本本把它记下来了。”



姜春华:

“现在看来,趁年轻记忆好,读熟了后来大有用处,这也可说是学习中医最基本的基本功。”



方药中:

“我用小纸片把要背的东西写上一小段带在身上,反复默念,走到哪里念到哪里,一天能背熟几个小段。”


哈荔田:

“我背书时不用默诵法,而是在僻静处朗朗诵读,俾声出之于口,闻之于耳,会之于心,之后则在喧闹环境中默忆背过的内容,所谓‘闹中取静’。如此,则不惟能熟记,且能会意。”


路志正:


“伯父教我诵读中医典籍的方法是:先是低吟,即自念自听,吟读数十遍或百遍之数,有若流水行云,出口成诵,形成自然记忆。他反对高声朗读或强记在心,否则忘却亦快。低吟之后,要逐渐放慢速度,边读边体会文中涵义,所谓‘涵味吟诵’,务求弄懂原文。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逐渐使我认识到背诵和理解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许多名篇大作及中医经典都是这时诵读的,至今不少原文仍能朗然成诵,深感得力于当年窗下功夫。”


谢海洲:


“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泉,有了熟读乃至重点篇章能够背诵的硬功,博览各家各派,才能抓住重点。老一辈所以能引经据典,脱口而出,如数家珍,就是因年轻时下过一番苦功。经典读熟了,以后才有豁然贯通之妙。尤其在青少年时,奠基更为重要。我四岁时,随祖父课徒的学生念些歌赋,虽不理解,念得多了,也就记住了。背,不单纯是记忆的问题,还有加深理解的作用。学习方歌、药物更是如此,不背不成。熟背才能得心应手,口到笔到,熟能生巧……这种背诵的‘童子功’,对学中医的人是必备的。”


总之,老一代名医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学好中医必须背诵,而且背诵宜早,必须坚持不懈。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读书路径
读中医书,通常要讲究次序。通过分析《名老中医之路》医家的读书经验,可知学习中医读书的入径主要有二,一是由浅入深,一是由深而浅。 由浅入深,即从流溯源,就是先读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然后再读经典。



如袁鹤侪先生说:

“初学入门,可以选读诸如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金匮浅注》《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及《频湖脉学》《本草备要》等书,如此在医理上虽未深通,而在临床应用上,苟能灵活运用,亦颇小道可观。然欲达到精通医理,则相去尚远。仍须溯本求源,从根本做起。 要认真研讨《内经》《难经》《脉经》等经典。此后,宜进一步学习《伤寒》《金匮》《千金》《外台》《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参以金元四大家及各种医籍。这样才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医理论。此须假以时日,方能得其精髓,明其灵活变通之妙。”


由深而浅,即从源到流,其入径与上述相反,主张从经典入手。



如任应秋先生说:

“首先要读好《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几部经典著作,因为它是汉代以前许多医学家的总结,许多文献的结晶,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把它读得烂熟,才能算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又如方药中先生回忆恩师陈逊斋的教导时说:


“陈老要求很严,又十分耐心。他很注意学习方法,强调立足点要高,一定要从经典学起,旁及各家,然后由博返约。他认为《伤寒》《金匮》应该是临床家的‘看家本领’所在,在此基础上,上溯《内经》,下及后世,才能对中医学有系统的了解。”


两种途径,看似相反,其实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无论从源至流,还是从流溯源,最终都要源流贯通、源流合一。 至于选择哪条途径,并非一成不变。



王文鼎先生弟子回忆先师学医经历:


“投拜到当时名医郑先生门下为徒。郑先生第一次讲课,就反复申言:欲为良医,当从《内》《难》学起,方有根底。否则专恃一二方书,即使为医,亦走方郎中而已。文鼎本当遵师教诲,循序渐进,打下坚实根基。怎奈由于文史水平所限,对秦汉文章难以理解,真是读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新,十分苦恼。 何况他学医是为急切谋求生计,便向郑老师请求赐教看病之法。郑老师失望之余,只好把他介绍给颜闻修老师。颜师倒也因材施教,让他读些应用方书,诸如《珍珠囊药性赋》《汤头歌诀》《神农本草经》及《医学三字经》等,引其入门。但颜师亦谓:这些浅近之书只可敷于应用,未可深入堂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海鳖,理固然也。”


此外,刘季三先生在论教学实践时谈到读书的先后,论述详细,可法可据,摘转于下:


“学生第一年先学《伤寒论》,要求背的烂熟,约用三个月。第二步学《金匮》,同样要求背的烂熟,又约用三个月,共六个月。下半年内除每天念原文一遍外,可以参考各家的注本,全年大约可看《伤寒》注本二十种左右,《金匮》注本五种左右。 在这一年中,要求眼有看,看《伤寒》《金匮》;耳有听,听《伤寒》《金匮》;口有道,道《伤寒》《金匮》。专心致志地学,随时诱导,随时启发,随时讲解,随时提问,促使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悟机,深入钻研,巩固提高。 第二年学习《内经》《本经》,要求重点熟记,不要求全部背诵。看注解时,要求以《伤寒》《金匮》来解释《内经》《本经》,又要求以《内经》《本经》回过去解释《伤寒》《金匮》。这样循环往复,《内经》《本经》读熟了,《伤寒》《金匮》是更熟了。四部经典熟悉之后,阅读温病学说及各大家的《内经》注解和《本经逢原》《本经疏证》《本草思辨录》,另外,学习有关这方面的著作二十种左右。 第三年是由约及博的阶段,鼓励学生多读书,不仅大家、名家的书要读,即便是《串雅》内、外编也要读,读得越多越好。读书要写笔记,写心得体会,要用《内经》著作为尺度,来分析评价。这一年大约可看医书四十种左右。第四年是继续巩固理论知识,从事临床实践的阶段。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


先生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由浅入深,抑或是由深而浅,都可达到登堂入室。至于孰先孰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相应地选择。应注意的是,两种途径虽可融通,但要把握重点,即经典,即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其本,清其源,方能得其幽微。



4.博与约






中医古籍浩如烟海,除了要选择读书入径之外,还应注意处理好博与约的关系。所谓博,是指读书宜广博,数量宜多,种类宜宽,即博览群书。所谓约,就是精,是指读书宜专精知守,不宜泛而无归。从学习中医的角度,既要博,又须约,而关键在于处理好博与约的关系。



张赞臣先生说:

“非博则无以专,欲专则必须博,两者似相矛盾,实则相辅相成也。” 博览的好处是见多识广,不存门户之见。


张伯臾先生认为:

“中医治学之道,以《内经》《伤寒杂病论》为基础,但同时又必须撷采众长,这样才能增进学识,提高医术。”


魏长春先生:

“在熟读精思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广泛地学习前人的著作和经验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金元四大家及温病学派叶、薛、吴、王的著作,更应反复研读。但在学习时必须择善而从、摒斥门户派别之偏见。” 但如果只知博览,抓不住重点,往往收效也就不大。


张泽生先生说:

“太多太宽,郢书燕说,泛泛而过,印象不深,有时反滋其惑。看了丹溪书,则从痰从阴虚治;看了景岳书,则从阳虚治;今天重用苍朴、二陈,明天又重用熟地、山药。这样治无定见,方药容易变乱。当然在学医或初业医时,可以广采博搜,增加知识,诱使自己去探索。”


博览通常需要有一定基础,尤其是经典的基础,然后再博览群书,这样才能博采众长。



王静斋先生说:

“学医要从四部经典著作入手,熟读以后,再博览群书;经过认真临床,方能得之于心,应之于手。”


屠揆先先生说:

“先叔父尝教导我说:‘为医之道,首先学好四大经典著作,这是根本。 各家学说,必须博览,相互参证,方能逐步深入。识见既多,思路既广,临证之际,自能应付裕如。’”


韩百灵先生说:

“若专精基于博览,博览必识主体之学,临证有所宗而有所舍,而后必有独识而独得,必由博而返约。是学贵于专精,而放眼于宽,方不致一叶障目,两豆塞耳,泰山不见,雷霆不闻,是为聋瞽,必无所为。”


面对众多的中医古籍,前辈们通常采取由博返约的方法。



杨志一先生认为“由博返约”有二层含义:


“一是在博览群书之后,应该归纳出其中的要点和规律,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有所发现,否则就是死读书;二是在有了宽广的基础和全面知识之后,应该定向发展,应该在某个方面或某个专题上多下功夫,深入研究,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才能更上一层楼。”


张泽生先生说:

“治病要有定法,读书要有选择,有批评,合我者用之,不合者弃之,要去芜存菁,活用前人的经验。我主张经典著作要熟读精读,其他可以泛读博览,最后要重点反复研读一本实用书籍,从此书到临床,从临床到此书,反复数次,定型以后,可参看一些名家医案医话,杂志文章,广搜博取,丰富自己的临床。这样实践功夫才能纯熟,这就叫做‘取精于宏’。”


李克绍先生治学主张:

“要博览群书,更要由博返约”,认为“除了经典著作之外,还要广泛地阅读其他医家的著述,尤其是历代名家的著述”,但“仅仅是读得博还不行,还要由博返约,才能真正学到手。所谓由博返约,就是从全面资料之中,归纳出几个重点,从不同的现象之中,找出其共同规律。” 就一生的读书而言,不仅要由博返约,而且还要由约返博,不断交替。


周筱斋先生说:

“回顾学医经历,深感治学过程是:始于约——进于博——终于由博返约;达到‘炉火纯青’,犹不可以为峰极。”


程门雪先生弟子回忆:

“程氏治学,可分三次变化:始则杂而不专,仅是一般的从师与学校二个卒业,奠定了做医生的基础,而一无特长的时期;继则由教学而专于《金匮》,是为‘由杂而专’的一变。三十六岁以后,则博涉群书,大约除《千金》《外台》《本草纲目》等巨帙鸿编作为备查外,其他名著及清代各家,无不泛览,每读则多加笺批,这是‘由专而博’的一变。四十二岁以后,则如上文所引,‘书不求多,数种经典已足’,而且‘缩为五、七言歌诀,以便诵读’,认为这样做,是他自己‘晚学之始基,亦即补读之一法’。 这第三变是‘由博而返约,由粗而入精’,到了炉火纯青、无远勿届、无往匪适的程度。古人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这个“道”字是讲的为政达到‘至治’,也可借喻为治学的最高境地了。”


5.宁涩勿滑






《名老中医之路》记载了许多读书原则与方法,“宁涩勿滑”便是其中之一。所谓宁涩勿滑,就是强调读书宜用心精读,在细节上下功夫。尤其是经典著作,不仅要读熟、背熟,还应该精研字词,弄清含义。



岳美中先生在谈到“读书宁涩勿滑”时说:

“对主要经典著作要扎扎实实地下功夫,读熟它,嚼透它,消化它。读每本书都要在弄清总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细抠,一句句一字字地读懂。无论是字音、字义、词义,都要想方设法地弄明白。不可顺口读过,不求甚解,不了了之。也不可用望文生义得简单办法去猜测。更不能拿今天的意思硬套上去……这样逐字逐句地读书,看似涩滞难前,实则日积月累,似慢实快。那种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的读法,不过是捉摸光景,模糊影响,谈不到学问。”



任应秋先生持有同样的观点,认为对于重要典籍宜“迂顿”而“非速化”。他说:

“我们读《灵枢》《素问》等,亦只能采用‘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苏东坡《又答王庠书》语,笔者注)的方法进行,宁可‘迂顿’一些,不求‘速效’之术……至于在读的时候,态度务须认真,精神务须集中,遇到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地方,必须查问清楚,不应该一知半解,自以为是。”


蒲辅周先生以“活到老、学到老”的恒心读书,

“每读一部中医文献,无论是巨著,还是中短篇,始终坚持一丝不苟,从头读起,一字一句,一章一节,竭泽而渔,不使遗漏。即使读两遍、三遍,也不改易这种方法。”他常说:“学无止境,每读一遍,皆有新的启发。”


赵金铎先生认为:


“在细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很多难题将人涩住,是顺口溜过,还是抓住不放?这是治学上的一个大问题。”因此,他读书首先是“从头到尾地通读一遍,领会精神,窥其全豹。”之后便是细读,因为“只作全面、一般性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下功夫精钻细研,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细。我细读《内经》,采用了先纵后横的方法。所谓纵,就是以某一部《内经》原著为蓝本,逐字、逐句、逐篇地进行学习;所谓横,就是将其他医家对《内经》的论注,对照互参,分门别类地贯穿错综。”


陈慎吾先生极力推崇仲景学说,其弟子回忆说:


“老师认为,学习《伤寒论》应有阶段性。初学阶段,必须通读、精读、熟读,以至背诵记忆,将全书精神基本掌握;经过这样一番功夫之后,再用归纳、分析、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掌握要领。” 为什么前辈们十分强调读书宜精?陈鼎三先生的弟子回忆老师说:“先师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认为一本书,只读一遍,其真正价值是不可能理解透彻的,往往很多地方会被忽略过去,如果忽略的地方恰好是全书的精华所在,那就太可惜了。特别是对经典著作及各家各派的代表著作反复精读,乃是古往今来有所建树的医家卓有成效的途径之一。”


金寿山先生说:

“学中医,在没有学通的时候,尽管苦学,不通的地方还是很多,会陷入困境,一定要熬过这个关。我是熬过这个关的。铁杵磨成针,只要工夫深,终有一日会得豁然贯通。这以后,一通百通,左右逢源,学起来便容易了,这叫做‘顿悟’,是从苦学中生出来的‘巧’。但没有苦便没有巧,没有‘渐悟’便没有‘顿悟’。”


刘季三先生

“治学刻苦严谨,终日手不释卷……凡所读之书均逐字推敲,联系实际,切磋琢磨,重点处圈点批注,抄录记载。”他认为《伤寒论》一书应终生诵读不废,且须过三关,其中第三关是在通读及阅读各注家之后,再回到原文进行精读,他说:“各家之说,各有是处,亦各有非处,自不得不由博返约,取原文逐篇逐条逐句逐字细为参详:此经何以有此证?此证何以用此方?此方何以加此药减此药?反复推求,必至无疑义而后已。”


此外,前辈们读书为求细,常常结合笔记,或圈或点,或写心得,二者宜有配合。前辈的经验告诉我们:初时的宁涩勿滑是为了日后的游刃有余,读书耐得清苦,以后方能致远。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读书与临证
蒲辅周先生临终前曾告诫其子:


“我一生行医十分谨慎小心,真所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学医首先要认真读书,读书后要认真实践,二者缺一不可。光读书不实践仅知理论,不懂临床;盲目临床,不好好读书是草菅人命。你要牢牢紧记!我的一生就是在读书与实践中度过的。”的确,读书与实践(临证),二者不可偏废,是学习中医必须终生坚守的原则。 学医之初,通常是先读书、背书,打下基础,然后临证,这是大多数医家走过的共同道路。


张珍玉先生说:

“背诵原著,学习理论是重要的,是基础。但理论必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才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才能变成有用的活的理论。”


接触临床后,仍不能忽略甚至放弃读书,而是应养成边读书、边临证的习惯,这也是大多数医家成功的共同经验。



袁鹤侪先生


“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昼以医人,夜以读书,锲而不舍”。


曹炳章先生


“清晨看书是起床后第一要事。中年以后,凡诊务稍闲,便手不离卷,直至晚年,毫不松懈”。


彭静山先生回忆自己行医之路时说:

“做为一个医生,必每天治病,每天读书。治病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治病,两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这是我的经验。”


路志正先生独立应诊后,

“凡日间疑似难辨、立法处方无把握者,则于晚间研读有关书籍,即是古人‘白天看病,晚上读书’的方法。”


岳美中先生

“几十年的生活,基本是‘日理临床夜读书’,临床常无暇日,读书必至子时”。即使六十岁以后,先生仍坚持“温课”,并以“要有恒”、“有专一”、“要入细”等作为自我约束的“自律”。


读书与临证,有时还以集中一段时间交替进行。



蒲辅周先生刚开始应诊时,由于家传的缘故,求诊的人较多,有效者,亦有不效者。尽管病号接踵,先生还是决心停诊,闭门读书三年,把《内》《难》《伤寒》《金匮》《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熟读、精思,反复揣摩,深有领悟。如此以后在临床上方能得心应手。他说:

“当时有很多人不了解我的心情,认为我闭户停诊是‘高其身价’,实际是不懂得经典的价值所在。”


临证读书与初学读书有所不同,除了经典著作外,临床各科及医案等尤为重要。



路志正先生独立应诊后,仍坚持读书。

“凡日间疑似难辨、立法处方无把握者,则于晚间研读有关书籍,即是古人白天看病,晚上读书’的方法。尤其是阅读一些医案,如喻嘉言《寓意草》《章楠治案》《柳选四家医案》《临证指南医案》等,以提高辨证分析能力,从前人验案中得到启发。前贤谓读书不若读案,确有一定道理。”


张伯臾先生在诊病之余,

“深入研读东垣、丹溪、景岳等名家医论及《名医类案》《柳选四家医案》《临证指南医案》,并常置《类证治裁》于案头,随时翻阅”。后来,遇到疑难杂症增多,以平时熟用之法取效不多,“遂再次攻读《千金要方》。随着阅历的加深,读起来就别有一番感受”,并探索出一些治疗疑难杂症的思路。


谭日强先生

“每日利用诊余时间,或温旧课,或读新书。所谓新书,是指何廉臣、恽铁樵、陆渊雷、张锡纯等所著的书及皇汉医学等,颇有新的启发。”


张泽生先生“取精于宏”的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他说:

“当业医一段时间后就要有定见。治病要有定法,读书要有选择,有批评,合我者用之,不合者弃之,要去芜存菁,活用前人的经验。我主张经典著作要熟读精读,其他可以泛读博览,最后要重点反复研读一本实用书籍,从此书到临床,从临床到此书,反复数次,定型以后,可参看一些名家医案医话,杂志文章,广搜博取,丰富自己的临床。这样实践功夫才能纯熟。这就叫做‘取精于宏’。”
 
《名老中医之路》探踪之读书笔记
做笔记既是读书方法,也是读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古人讲“不动笔墨不看书”,养成良好的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有助于提高阅读质量、积累学术资料。前人读书,讲究“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所谓“手到”,就是记笔记。尽管当今获取资料的方法简便、高效,但从读书的角度讲,记笔记仍有不可取代的意义。



任应秋先生认为:


“一边阅读,一边写笔记,是帮助我们领会和记忆文献内容的一种读书方法。也是积累科技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


岳美中先生也说:


“读医书,还要边读边记,勤于积累。积累的形式则宜灵活。比如说,可以结合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专题摘要积累,读书时留意于此,随时摘抄记录,并部别类居,主要的加以标志,散漫的贯以条理,怀疑的打上问号,领悟的作出分析,大胆地附以已见。日积月累,对日后的研究工作是会有好处的。”


曹炳章先生在研读医籍时


“每有心得必随手录之;即便在卧间餐时,偶有所悟必认真摘记。”他常说:“涓涓细流可汇成千里大江,磊磊泥沙能积为万仞高山。其间寓意之深长,很能启发后学。”


他的学生回忆说:

“先生阅读前人名著和同人撰述时,一有所得,每必顺手载入笔记或录成卡片。并告诫我们别小看这只字片言,一旦用时方知字字值千金。因此,先生总把平时摘录的笔记,卡片,不论其内容如何,文字多寡,一概珍视,并分类收藏。毕生持之以恒,及至暮年,虽几经战乱,所藏卡片仍不下数万则。” 赵金铎先生认为“记”是读书的三个重要环节之一,“记”除了背诵以外,还要写读书笔记。他说:“作笔记不单是照抄所涉猎的精辟论述,更重要的却在于将所读所学的东西经过一番犹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一样的气化吸收过程,通过综合、归纳、分析,变成自己的东西,并用自己的话写出要点及体会。还有不应忽视的一点,是记录读不懂、搞不通或有质疑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查考钻研,请教研讨于师友。”


记笔记必须勤奋,刘炳凡先生说:


“每读一书,应将要点、疑点、难点简明标记,获得解答即时笔录。运用于临床后,有所心得,又随时小结,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步入医林以来,我共写下学习笔记近一百万字。”


沈仲圭先生说:

“笔记可分两种:一种是原文精粹的节录,作为诵读学习的材料;一种是读书心得,这是已经经过消化吸收,初步整理,并用自己的文字作了一定程度的加工的东西,比起前一种笔记来,进了一步。在学习过程中,这两种笔记都很重要,前一种是收集资料的工作,后一种是总结心得的工作。”


关于做笔记的方法,任应秋先生有专篇论述,颇切实用,笔者将其中要点加以概括,以飨读者。



①概括和缩写:把已读过的书的内容,作一个非常概括而简短的叙述,扼要说明某一本书的内容,主要讲的什么问题。这样写的好处是能帮助自己抓住书里所讲的要点,加深对所读书的理解。



②纲要笔记:即按照书的先后内容,或问题的主次来写。一般是依照原文的次序进行一番简明扼要的复述,体现出全书或全篇的逻辑性。纲要笔记,与我们常说的写作提纲很相似。写这种笔记省时间,重点突出,便于记忆。



③摘记:在读书过程中,对一些论述、命题、定理、公式、警语、事例、数字、引文、例证,新的材料、新的观点等进行摘抄。摘记最好用卡片纸,将阅读发现的材料随时记上。做资料卡片要注意四点:第一,要有科学分类;第二,要摘记实实在在的东西;第三,同一张卡片所记资料必须属于同一分类;第四,要写明资料的名称、作者、出版时间和出处,图书要写清楚页码、版本等。



④综合笔记:就是把不同书籍和若干资料中的相同内容,综合到一个题目或专题下,写一份笔记。综合笔记可以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做起来又不太费劲。



⑤心得笔记:在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个问题之后,自己有所收获、体会、见解,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好处是能巩固学习效果,检验学习的情况,使自己心中有数。如果在写心得笔记时,发现对某一问题理解还不够深透,不够清楚明白,可再回过头来再读原文。如果感到书中有讲得不够恰当的地方,可在笔记中提出来,做为以后继续学习的线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