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四部医纬·人身第二》

唐融儿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14/09/29
帖子
2677
获得点赞
930
声望
113
年龄
44
所在地
湖南浏阳
由上篇可知,医学不是岐伯、黄帝讨论出来的,而是逐渐累积发展起来的。于是,经典并非不能更改,而要不断通过实践,去验证理论、修正理论。今日,吾人已置身于历史的十字路口,焉能不有所为。



中医的本体论:天人一体、天人相通、天人合一。

人是世界的一部分,整个世界都是由精微之物组成。人与外界可以交换组成部分。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灵魂,是许多人朴素的世界观,也是中医最基本的理念。天人分离,导致了疾病、烦恼、灾祸。天人合一,才能健康、愉悦、幸福。顺应自然才能天人合一,反自然会使天人分离。



精气神

精者,宇宙之本原也!为一元本体论。中西方均有诸多一元论,如火本论、水本论,原子论等。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人也是由精组成。精是超现象、微不可见闻的,故又称精微。宇宙万物都由精微组成,故以人的角度看,自身之精微即內精,外物之精微为外精。人皆由父母而生,由男精和女精结合而成,此先天之元精也。人由元精而生,自胎腹就不断吸收外精,渐而成人。

气者,精之所化也。人之摄外精:一由饮食、一由吐纳。空气由气体、水份和微量成份组成。而吐纳包括肺呼吸和皮表腠理呼吸。人通过吐纳摄取有形外气而补內精,而內精又可以化为无形内气。人一身之气,本由精生。精气实为一体,气为能量状态,精为物资状态。精生气犹木生火,气化精犹火燃木。精气平衡、转化顺畅,则健康,反之则病变。

精气化为无形者:神。仁、义、礼、智、信诸属,皆神之所主。神失形则无寓,形失神则为尸。形神分离者,失眠也。神之乱者:烦躁、郁闷、忿恚。神之病者:颠、狂、卑、怯、恐、懵。

气虽周布全身,却统聚于中;精藏于下;神摄于上。督脉统领诸阳,精藏于命门穴以下,气统于命门穴以上、哑门穴以下,神扬于哑门穴以上。精如屋基,气如屋架,神如屋顶。

劳心过度,神伤日久,必累及气与精;气虚日久,必使精亏,而神无所依;精亏日久,必使气下陷,而神不得清扬。精亏则腰膝酸软,肢寒畏冷;气虚则吐纳、运化失调;神伤则健忘、迟钝、茫然若有所失。临床常诸症并见,看似纷繁,其理一也!精宜纳、气宜行、神当清扬。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扬。

津亏而神浮散,使人烦;津多而神溺,使人呆讷;精亏而神无所养,使人神弱;气滞而神不扬,使人昏;痰浊而神不清,使人闭。



卫气营血

气分有两途,一呼吸、一饮食。《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呼吸者:肺为气分之始,心气传导于中,气化精微沉于肾,肾为气分之根。饮食者:胃为气分之始,肠道传导于中,成精微于肝,故肝为气分之末。肝生血,为血分之始,心传导于周身,入肾排其溲溺,肾为血分之末。-----故肾既为气之根,又为血之终。

饮食下肚,糟粕由大肠而下,精微入于肝。肝则生阴血,阴血输于肺与氧气(阳)结合,输回于心,再周布全身。输于肢体者,带回污秽,阳秽输于肺排除,阴秽输于膀胱排出。肝阴又由心输于肾,而成肾阴。肾阴生肾阳,肾阳入督脉散布于全身,温煦全身筋骨、十二经络、奇经八脉。故曰:肝阴不降、肾阳不生。心亢者肝阴亦不能沉降,肾阴虚、日久必至阳虚。此人体阴阳生化之道,不明此理者,难为明医!

气者,无处不在,司呼吸、主运化、行血脉、开阖腠理、藏精养神。气不行,必生诸变。脉外之气曰卫气;脉内之气曰营气;肺胃之气曰宗气(人体摄生由此两途,肺胃为气之源,故曰宗);先天之气曰元气。气在脏腑曰:心气、肝气、胃气、脾气、肾气诸等。又有中气之谓,中气非独一脏腑之气,乃主运化、司吐纳之气,诸脏腑共司之,上养神,下藏精。

古者谓血旺者“荣”,血枯者“失荣”。古之“荣”“营”同音,常混相杂用。余以为实有别也!荣血者,血中津水、精微也;营气者,行血之气也。今人所谓之“高血压”,营气旺也,非荣血旺。

阳虚自汗,卫虚使腠理自开,故谓之卫弱营强;实非营强,卫自虚也,故不发热也。桂枝汤证,营气、荣血俱旺,虽风寒袭表,然营气迫血中津水外溢,故发热自汗。凡发热自汗者,不可复用麻黄迫血中水外溢。

麻黄汤证,风寒郁闭营卫,气血闭于里则水津逆行,故多涕、唾、涎水。必以桂枝通阳行气,以麻黄迫血中水外溢以发汗,是以多用麻黄则伤阴,故麻黄汤证当多喝开水。



穴位与经络

针灸起源于疼痛,最开始按压、按摩。人们疼痛的时候,会自然的用手按压、按摩疼痛部位,这就是所谓“阿是穴”的起源。逐渐,人们发现按压其它特定部位,反而效果更好,这就是穴位的起源。按压穴位时,会导致疼痛、或麻胀感传递,而且路径相对固定,这便是经络的起源。

按之不足,便击打之、摩擦之,推拿之,熨烫之、针刺之,这便是推拿、刮痧、拔罐、艾灸、针刺的起源。人们受伤体表有瘀血时,便会刺破皮肤,排放瘀血。后来发现,刮痧、拔罐能够使组织中的积痰瘀血溢出,也能将脏腑积痰瘀血导于皮下,再刺而放之。于是又在此基础上放血治疗。积痰瘀血既除,则经络气血通畅,则病愈!

穴位的发现肯定早于经络。随着穴位增多,又发现了穴位之间的联系,于是产生了经络。经络不包括大血管、主神经、大淋巴腺体,但是却与血管、神经、淋巴三大系统密切相关。穴位分布于小血管、神经末梢、淋巴末梢周边,通过对末梢的刺激,影响这三大系统,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三大系统以血液系统为统帅,故药物治疗淋巴疾病和神经疾病时都以理血药开路,这也是针砭放血、刮痧的治病原理。

经络就隐藏在这三大系统之间,是看不见的存在。神经系统如轮毂,淋巴系统如内胎,血液系统如外胎,那么经络就是充斥其中的空气。而穴位就是气孔,气孔可以充气、也可以泄气;与车轮气孔不同的是,经络上的气孔不止一个。

上篇回顾了经络学的发展史:四经、五经、六经学派,经气都是上行的,即由足向头。因为气本性上行,浊阴下沉;从临床实践来看,寒从脚入,由下而上。而手六经主要用于内伤疾病辨证,经气可能是由里走向指端的。到了十二经学派,将十二经按表里关系排列,经气始于手太阴肺经,最后传至足厥阴肝经,又传回手太阴肺经。如此罔替不竭。余以为此说实源于藏象学派,以十二脏腑匹配十二时辰,可取之处颇多、符合临床实践。但十二经气巡行次序,其有助于临床者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早期经络并不联系脏腑,而《甲乙经》之俞穴分类法则是受藏象学派影响的产物。宋代以前,流行的是《甲乙经》之俞穴分类法,这是因为《灵枢经》一度失传。今传《灵枢经》主体部分应成书于东汉末年,但是其中涉及“相术、乐理、风水”等部分,是六朝人添加。因为《难经》《脉经》《针灸甲乙经》均未提到这些内容。《伤寒论》的内容与《素问》交集颇多,而与《灵枢经》却几乎不相干。因此:以十二经络为理论基础的经脉分类法、以经统穴法,肯定是后起之秀。



有形之液态者:津、血、痰涎唾。《伤寒论》云:风家禁汗,亡血家禁汗,湿家禁汗,疮家禁汗。惜未言其所以然,以致学者茫然。余尝思之,无非津与血。西学论血液循环系统,血与体液可通过毛细血管互通有无。津中水满则渗入血,血中水满则渗入津;津枯则血中水补之;血枯则津中水补之。仲景四禁,皆因不可亡其血也(使血容量降低)。发汗必亏其津,遂使血中水补津之不足,必致亡血。

生脉散,是以人参、麦冬促进水的吸收、运化,五味子收涩保水。大剂量服用可迅速增加血容量,故得其名。三才汤又不同,增血中之水而不收敛,血中之水又经尿外排。故无生脉急救之能,而善补周身之津,排血中之热,又无敛邪之虞,不亦善哉!凡忌亡血者,发汗、泻下、利尿均不宜。输液能救阴,但不能补阴。因不能治本,只适合救急,不能作为滋阴之常态疗法。

古人区分了唾、涎、痰。唾乃体液从口腔外溢,故肾寒而唾增,骤寒而骤增。从口腔上部溢出唾液,是肾水;从舌底溢出唾液,是脾水。故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舌底溢水,是真虚!当培土制水!

狭义之痰,即肺中嗽出之痰。所谓阻滞经络之痰就是涎。身体异常导致脾胆分泌、胃肠运化、肝脏代谢失常,本当代谢的粘腻物进入血液,继而进入体液、经络、脏腑……这就是涎。唾粘而长垂,即已成涎。忧愁思虑、忿恚抑郁,最易引起此类病变。涎随血液进入肺部,则风干浓缩为痰。肺部的不同病变,导致不同类型的痰。风痰粘而不浓,起泡、垂而不断,实由消化系统功能受损所至,故治疗重不在肺。疏肝、利胆、健脾、和胃、利水、泻下、补气、温阳,均是化痰之法。

痰再浓缩,即成积聚、痰瘤;与血共同硬结者,为血瘤,即成岩证。故消化正常者,多无痰。若无痰,肺病不过有咳无嗽、有喘无哮。又有肝气旺者,粘腻物被肝脏吸收,积聚于肝最易成肝病。瘦而岩证者,多属阳亢阴虚,当以汲水洗血、化痰为第一法。

凡人体运动少的部位气血易滞,就是淋巴组织多的部位。从颈侧、咽喉到心窝,从左腋窝贯穿双乳到右腋窝,这两条线的交叉点就是膻中。膻中是人体交通中心、十字路口,体液中的痰最易郁结于此。心脏是血液系统的中心,冠脉最易堵塞,血液中的痰最易郁结于心包络。藏相学最早只有十一脏腑,后来才加了膻中,又有易为心包络者。其实膻中和心包络位置相近、密切相关,完全可以视作一个脏腑两个方面,病在气分即在膻中,病在血分即在心包络。临床上膻中、心包络常同病,治疗二者痰阻瘀滞的常用药也基本一致:枳实、桃仁、郁金、瓜蒌籽、石菖蒲等。成方则有大小陷胸法。


有形之固态者:筋骨、皮肉、毛发、脏腑。

中医的脏腑理论是起源于人体解剖的。但是,随着我们对脏腑相互影响的认识越来越深,完全超越了人体解剖所能解释的,特别是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疾病的传变,不全是解剖学能够验证。通过人体解剖并结合临床医学实践,医学家们创立了一种部分超出经验的中医理论:藏相学说。藏相学说来源于经验,并不能完全被解剖学所验证,但能被临床医学所验证。

遗憾的是,汉代医学家这种经验与理性并重、归纳和演绎结合的理念,并没有被后代医学家所完全继承。首先是被魏晋玄学神秘化,特别是自赵宋以来,脱离经验、实践去玄谈的风气日益盛行。这导致了藏相学说在汉代以后几无进步。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汉代医学从事解剖的真相被掩盖了,宋代以后只有法医才保留解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