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黄帝内经》学习:脾瘅的基本病理机制

涂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21/09/02
帖子
2098
获得点赞
325
声望
83
所在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
《黄帝内经》学习:脾瘅的基本病理机制

【原文】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
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学习理解】

这段原文指出了脾瘅(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脾,指人体从外界,细胞从细胞外液摄入营养物质的功能系统。脾是功能,发挥其功能的肉体结构称为胃。合称为中焦。从气的角度说,中焦产生气,上焦推动气运行,下焦形成气的运行通道。脾摄入营养而产生气。摄入营养物质不能过少也不要过多,过多的情况,古人称之为脾瘅。脾摄入营养过多,于是就可以产生口甜的感觉,唾液含糖过多的缘故。尿液也是甜的。

“此五气之溢也”。这是“五气”太多了而溢出。溢出于口腔就口甘,溢出于尿液则尿甜。所谓五气,直接指的是五藏之气,泛指全身的气。

“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脾胃系统摄入五味(酸苦甘辛咸)分别进入五藏(肝心脾肺肾),脾负责分派五气于五藏。在分派之前会藏于胃(胃泛指全身的肉体。五味摄入后首先会藏于肉体,因为五藏不是指肉体,而是指五个不同的功能系统)。“津液在脾”,津液泛指富含营养的液体,具体来说,可以溶解营养的液体称为津,富含营养的液体称为液。津液还没有被脾藏分派到五藏之前,它还在脾藏的时候。“故令人口甘也”。如果已经分派出去了,就变成了其它的味道了。就是说,脾胃系统摄入过多营养,于是甘味的营养就会过多,溢出于唾液之中就会发生口甘。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这是平常吃多了造成的疾病。病人必然平常吃多了“甘美”的饮食。甘味指碳水化合物即淀粉类食物、双糖和单糖。美味指的是肉类,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于是就会导致肥胖。肥胖会导致内热证。什么是内热证?就是新陈代谢发生紊乱,阳胜于阴。为什么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呢?因为产生了异常的精。吃多了碳水化合物会导致“中满”。中满就会产生异常的精。所谓中满,乃指中焦气满而溢出。所谓中焦,耐指从外界摄入营养的功能系统和相应的肉体结构。中焦的气太强盛了,会发生气溢出,溢出于唾液之中就会导致口甘。如果“上溢”,则导致消渴证。上溢,指向上焦溢出。其实溢出于唾液也好,溢出于尿液也罢,这都还是中满本身的表现。进一步就会溢出于上焦,则产生内热证,表现为消渴。消是指消瘦,渴是指口渴。中满是气有余,消渴则是气不足。中满也好,消渴内热也罢,其基本病理机制都是脾瘅。

“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治疗脾瘅,最基本的方法可以使用佩兰。佩兰味辛性平,辛能发散、行气行血,即加快新陈代谢,而又不会破坏阴阳平衡,不导致寒或热。加快了新陈代谢,等于是增加了消耗而又不会导致脾虚。人体的肉体结构时时刻刻都在推陈出新,加快推陈出新,从西医的角度说相当于多运动锻炼。加快新陈代谢的药物多了去,辛味都有这个作用,为什么不推荐其它药,偏于推荐佩兰呢,因为它是阴阳平衡的,不偏寒热。“除陈气”,意思是说消除异常的精。从而才可以产生正常的精。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基本的哲学道理。西医鼓励病人多运动,《黄帝内经》推荐使用佩兰,道理是一致的。目的都是推陈出新。

譬如,缺乏运动也是产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缺乏运动使骨骼肌不能推陈出新而产生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导致餐后血糖升高。长时间餐后血糖升高导致糖毒性而损害肝细胞引起肝脏胰岛素抵抗,发生空腹血糖升高。
 
脾瘅发展下去就被称为消瘅。以消瘦为特征的脾瘅。之所以消瘦,不是因为没有吃的,吃得不多,而是因为被“火”烧掉了,吃得多而白吃了,病人仍然越来越消瘦下来。所以古人称之为内热。不过,此热往往总是局限于气分,一般不太容易损伤到血分,它不像外感热病。所以,李东垣说“胃伏火邪于气分”。当然在糖尿病的终末期还是可以侵犯到血分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