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伤寒论》学习:什么是少阳病

涂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21/09/02
帖子
2098
获得点赞
325
声望
83
所在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
什么是少阳病

《伤寒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黄帝内经》: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伤寒病邪气传经顺序是,首先太阳,再到阳明,再到少阳。按照《伤寒论》的观点,太阳病的主要症状是恶寒、头项强痛和脉浮;阳明病的主要症状是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少阳病的主要症状是口苦、咽干、目眩。

要搞清楚什么是少阳病,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太阳病和阳明病。太阳病就是病人的阴气充足的情况下感染病原微生物,阳明病是病人的阴气虚弱的情况下感染病原微生物。那么少阳病就是病人阴气不足的程度处于太阳病与阳明病之间的状况。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是这样,那么传变顺序应该是从太阳病到少阳病再到阳明病呀,如何解释反而是从阳明传到少阳呢?其实这是因为事物发展变化总是曲折性的,而不是直线性的。当然,事实上传变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从太阳传阳明再传少阳,也可以从太阳传少阳再传阳明。

太阳病,由于病人阴气充足,于是允许病人一直发热,直到邪气清除为止而汗出而痊愈。譬如麻黄汤证就是这样的,病人恶寒、发热、无汗,直到邪气清除而汗出而解。有战而汗出而解者,有不战而汗出而解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只要病人出汗,意味着邪气清除了,否则就会不出汗而维持发热状态。这就好比是木材与烧火,木材充足则不必熄火,直到把邪气烧灭为止。阳明病,由于病人阴气虚弱了,不管邪气有没有清楚都必须控制火势,否则生命之火就会熄灭,于是一边发热一边出汗,发热是因为邪气未除,出汗是因为阴气虚弱。太阳病因为阴气充足而恶寒,阳明病因为阴气虚弱而恶热。理解了这个道理,就可以明白处于太阳病与阳明病之间少阳病可能呈现什么样的状况。最典型的状况是一阵发热而恶寒无汗,又一阵发热而恶热有汗,所谓寒热往来。出汗退热是让病人阴气有所恢复,而发热是为了清除邪气,但是它会消耗阴气。当然在现实中往往不这么典型,但是我们可以从症状表现来揣摩是不是属于少阳病。

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这三个症状都是病人阴气不足的表现。口苦是味觉细胞功能障碍,咽干是唾液腺分泌功能障碍,目眩是视神经细胞或者视网膜细胞功能障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细胞功能障碍呢,乃是因为这些细胞的合成代谢减弱了,古人称之为阴气虚弱。当然这三个症状只是病人全身细胞功能障碍的最敏感最容易显示出来的表现而已。譬如《黄帝内经》则突出了耳聋和胸胁痛。

总而言之,少阳病就是病人全身细胞功能障碍的轻度,古人称之为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出现内热,少阳病属于轻度内热。
 
《伤寒论》原文:“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上面说了,除了太阳病是阴气充足之外,阳明和少阳病都是阴气不足。阴气充足意味着寒,阴气不足意味着热。阳明病是纯热病,少阳病是寒热交替。阴气充足的时候病人的免疫细胞充分发挥免疫效力,阴气不足的时候需要控制阳气而休养生息。当人体阴气充足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运动,譬如你可以剧烈运动而不会感觉惊悸。身体很健康的人,他们剧烈奔跑的时候会感觉自己的心脏跳得太厉害吗,不会,只会气喘吁吁,无法再增加奔跑速度。而阴虚的人剧烈奔跑的时候会感觉自己的心脏受不了,这就叫做惊悸。阴气虚弱的人,没有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时,而且处于静息状态的时候,也不会惊悸,但是当他被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即使处于静息状态也会感觉惊悸。如果病人还出现呕吐,则惊悸会加重。呕吐是一个运动状态。当病人不要说作运动,即使是出现呕吐时也觉得惊悸,这是少阳病的一个症状。从西医的角度说,惊悸是病人的心脏功能减退的表现。

少阳病,两耳无所闻。这是病人的听觉细胞功能减退的表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两耳无所闻,耳聋的意思。综合《伤寒论》和《黄帝内经》,少阳病有口苦、咽干、目眩、耳聋和胸胁痛的症状。目眩是视觉细胞功能减退,而聋是听觉细胞功能减退,咽干是唾液腺细胞功能减退,口苦是味觉细胞功能减退。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吧,味觉细胞功能减退应该是失去味觉,吃什么都没有味道吧,而不是吃什么都是苦味,不吃东西也有苦味。吃甜味的糖也是苦的,这是味觉细胞不仅功能减退,而且功能紊乱。功能紊乱,古人称之为火。阴虚则产生邪火。

少阳病,目赤。许多人,尤其是近代的中医官方都认为目赤是火热证,其实这个认识是片面的。炎症红肿热痛,红和肿都是是热证。不对!《黄帝内经》说,“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红和肿是寒证的表现,而不是热证的表现。因为它们都是形体的变化。所以目赤不是热,而是寒。什么是寒?寒是功能减退,而不是功能亢进,也不是功能紊乱。但是,目赤是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这是热证。在寒的基础上出现热证,这就是少阳病。譬如你的手被冻伤,首先出现肿,这是寒,然后出现红,这是热。

少阳病,胸中满而烦。胸闷和烦躁的意思。胸闷是寒还是热呢,它是寒,而不是热。烦躁不安是寒还是热呢,它是热而不是寒。譬如你冠心病发作而出现胸闷,或者你心功能不全突然加重而出现胸闷,这是寒还是热呢?这是寒!而不是热!不管什么病,病人出现胸闷,作为医生你是给他使用寒凉药还是温热药呢,应该使用温热药,不可以使用寒凉药。如果病人出现烦躁不安,你给他使用寒凉药还是温热药呢?应该使用寒凉药。胸中满,这是寒,是阳气虚弱。烦躁不安,这是热,是阴气虚弱。所以病人应该阴阳双补。

少阳中风。《伤寒论》说的“中风”,指的是阳邪(风邪)侵犯人体。少阳中风,意思是说邪气已经在化热。伤寒一日的时候,邪气是阴邪,是寒邪。然后邪气已经化热,但是还不是纯热证,这是少阳病。纯热证是阳明病。

少阳病,不可以使用吐法和下法治疗,为什么,因为寒热相兼。吐法和下法都只能使用于纯热证,寒证不可以使用,寒热相兼也不可以使用。寒证使用吐法和下法会导致病情恶化,寒热相兼证使用吐法和下法会导致心悸和惊。悸,即心悸,指感觉心跳得厉害。惊,指容易受惊吓而出现心悸。惊悸,是病人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属于阴虚而导致心功能不全,也就是心功能不全偏于阴气的情况。在临床上,心功能不全有两种情况,有偏于阳虚者,他没有心悸。有偏于阴虚者,它有心悸。
 
“胸中满而烦”。“而”字在这里表示转折,“但是”的意思。胸中满,这是寒证,本来不该出现烦躁不安。“但是”,病人又出现烦躁不安,这是热证的表现。
 
【目眩】
对眩字应该准确理解。玄,指黑色,引申为看不清。目眩,指眼睛看不清。因为看不清可以是光线的问题,也可以是眼睛的问题。眩指眼睛的问题。

譬如,明明是大白天,光线很好,可是病人眼睛看到好像是在傍晚天黑过程中。而且还与傍晚不同,往往还有眼花。古人称之为眩,目眩。譬如老花眼和夜盲症都是这样的情况。

目眩的直接原因是视觉细胞功能减退,全身原因是少阳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