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阴阳类论》诸篇:雷公学派宝贵文献记录了脉学的一段发展史(下)①
冲虚子
冲虚子曾在《<阴阳类论>诸篇:雷公学派宝贵文献记录了脉学的一段发展史(上)》中说过:雷公学派的《素问˙阴阳类论篇》、《灵枢经˙禁服》和《灵枢经˙五色》展示了三阳三阴合病脉诊法到人迎气口对照脉诊法的发展历史,它之前的是十一脉灸经的十一脉诊法,之后的学术发展就是我们现在还使用的独取寸口脉诊法。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知识点。下面逐一予以讨论。
一、帛书、汉简医书中的三阳三阴
本文先选和马王堆帛书《阴阳脉死候》内容差不多而更容易阅读的张家山汉简《脉书》。《脉书》云:
凡三阳,天气殹,其病唯折骨裂£,死。
凡三阴,地气殹,死脉殹,腐臧阑肠而主杀,阴病而乱,则不过十日而死。
在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古文献中,马王堆帛书《阴阳脉死候》和张家山汉简脉法(两者是一个系统的不同抄本)是最早出现三阳三阴词语的,比它们略早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里有三阴一词而无三阳。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太阳、阳明和少阳三种阳脉,表达的是天之气,如果发病,就会出现骨折、皮肤龟裂,为死症。“裂£”的£和马王堆帛书对照,应该是“肤”字。如果骨折、裂肤是死症,那裂肤可能就不是皮肤的龟裂,而是因外伤导致皮开肉绽。这些都不可能是死症,但由于没有消炎手段,最终因破伤风等而死亡。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感觉到,在当时对阳脉和疾病的关联关系认知,只是和骨折、皮肤龟裂,其认识是肤浅而稚嫩的。太阴、少阴和厥阴三种阴脉,表达的是地之气,如果发病,就会呈现出死脉,五脏腐烂、肠子腐烂,并导致死亡。三阳、三阴对照,似乎三阳关联的疾病是外在的,类似我们现在的外科,三阴关联的是身体内部的病,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内科。
我们简单分析上述张家山汉简,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比如,“凡三阳”句和“凡三阴”句记载了通过经脉的阴阳属性去诊断病情的办法,提示我们古人发现了经脉阴阳属性的不同以及分别和疾病之间的联系,只是这种联系还很简单。在内经的所有学术流派里,唯有雷公学派对三阳三阴极为重视并有多篇专论,加上《灵枢经˙经脉篇》对经脉学的发展,由此完全可以判断,雷公学派是三阳三阴理论的继承者,是古代经脉理论的传承人和发展者。马王堆医学帛书及张家山脉法无疑是雷公学派的先师。张家山汉简脉法记载了我国古代医学脉诊学的初期形态,初步建立了诸如盈、虚、滑、卫、静、动等脉象。在雷公学派的脉诊里,保留和继承了虚、滑等少数脉象种类,更新增了弦:浮、不沉、急、不鼓、悬、不绝、钩等脉象,完成了最基本的脉象建设。更重要的是,三阳三阴这种数字加阴阳属性的词语的建立,就表明了古人对经脉阴阳气强弱的重视和探讨。也更印证了冲虚子的判断,阴阳气强弱概念的产生和建立是和脉诊相关的,至于流注的问题恐怕是之后的衍生理论了。
二、十一脉灸经时期如何切脉呢?
二、十一脉灸经时期如何切脉呢?
相脈之道,左£□□□□按之,右手直踝而簞(探)之。它脈盈,此獨虛,則主病。它脈滑,此獨涩,則主病。它脈靜,此獨動,則生病。夫脈固有動者,骭之少陰,臂之泰陰、少陰。是主動,疾則病。此所以論有過之脈也,其餘謹視當過之脈。(据马继兴先生整理文本,见《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下卷)》第95-100页,上海科技出版社2015年版)
相脉的“相”,和我们现在还使用的相亲的“相”意思一样,就是视、看、察看、考察的意思。脈:古写脉字。今遵马继兴先生据《太素》卷十四“诊候之一”所补“手上去踝五寸”6字,(见马继兴《中国出土故医书考释与研究(下)》第96页,上海科技2015年版)。《素问˙三部九候论》中也有:“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一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不待切脉。”裴注:“切,按之。”簞:《素问》和《太素》本句中均为“弹”,马继兴先生将“簞”解释为探,高大伦(《张家山汉简<脉书>校释》)、周祖亮等(《简帛医药文献校释》)均释为“弹”,冲虚子认为还是理解为弹击为合理,即用手轻轻拍打、叩打。这句话的意思是切脉的时候,左手到距离踝骨五寸(冲虚子认为是手踝骨以上五寸处,即大概为曲泽或少海穴处)的地方按住,右手伸到足内踝处轻轻叩击(后按住切脉)。“它脉”指右手所相脉,“此脉”指左手所相脉。如果右手所切的这条脉脉象充盈,也就是《禁服》所说的“盛”、《脉经》的“实”,左手所切的脉为虚,那就可以判断有病情。如果右手所切的脉脉象为滑脉,左手切出涩脉,也可以诊断为得病。如果右手所切脉为静脉(平和舒缓之脉),左手切出动脉(搏动力度大、快慢不宁之脉),那就证明有病。这种脉诊法可以诊断是不是得病,但什么病、哪个位置有病却不得知,说明了这种脉法的古老和原始。但古人这时已经发现了诸如盈虚、滑涩、动静等三组可以比较的脉象,这是难能可贵的。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临床,逐步将这些脉象和具体的疾病结合起来相对就不是很难的事情了。
“夫脈固有動者”一段算是对上述脉法的补充说明。“夫”古汉语语法里称为发语词,是要表达意见时先用的词语,本身无意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体有三条固有的容易触摸到的动脉,即足(骭)少阴脉、臂太阴脉和臂少阴脉。这里只提出三条阴脉,这是承《足臂十一脉灸经》里的“三阴之病乱,不过十日死”,“三阴病杂以阳病,可治”。说明当时对三阳还没有认识。三阴会按照一定的频率搏动,如果出现过错(指超过了这个频率),就会得病。这里说的是这三条阴脉搏动过速后导致得病的情况,其余的经脉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固:原本;骭:同“胫”,小腿或小腿骨,这里指代“足”;疾:快速;过:过错、错误。
这里有两个学术问题需要讨论。一是切脉位置在哪里。如果用左手、右手两处的所切脉象来比较,那应该不在同一条经脉上,或不在同一条经脉两处距离很短的位置上,按照大多数注家的解释,这两处是在足内踝处和距离足内踝五寸的同一天经脉上,这样的切脉会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冲虚子认为,“左手上去踝五寸按之”的位置是手踝骨以上五寸处,即大概为曲泽或少海穴处,“右手直踝而簞(探)之”的位置是足内踝陷下窝血管密集的地方。如此,才可以形成经脉运行的闭环,尽管当时还没有这样的理论总结,但并不妨碍事实上存在这样的做法,正如王冰所注:“手足皆取之。然手踝之上,手太阴脉。足踝之上,足太阴脉。”实际情况并不如王冰想的那样,可能并不明确是在哪条经脉上,而只是在脉动突出而明显的位置。冲虚子认为,《禁服》中的人迎寸口脉法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进步的。
三、《三部九候论篇》中的脉法和汉简《脉书》脉法的关系
《三部九候论篇》的中心是对所谓三部九候脉诊法的阐述。三部九候脉法依照中国古代天地人三才理论,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有再分出三候,从而对应了九这个大数。这完全是古代文化的产物,当和医学科学无关。上部指脖子以上的头部,其三候分别为天→两额的脉动点(候头角气),地→两颊动脉(候口齿气),人→耳前动脉(候耳目气)。中部没有明说,根据语义,应该是胸腹部,其三候分别为天→手太阴(候肺),地→手阳明(胸中气),人→手少阴(候心)。下部更没有说清楚,其三候分别为天→足厥阴(候肝),地→足少阴(肾),人→足太阴(候脾胃)。其具体的操作法没有阐述,反而加了一段和三部九候没有关系的脉法,即抄录自我们现在看到的汉简《脉书》“以左手足上……”一句。之后去的文字应属于岐伯学派的阐发,我们先看下表。
“夫脈固有動者”一段算是对上述脉法的补充说明。“夫”古汉语语法里称为发语词,是要表达意见时先用的词语,本身无意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体有三条固有的容易触摸到的动脉,即足(骭)少阴脉、臂太阴脉和臂少阴脉。这里只提出三条阴脉,这是承《足臂十一脉灸经》里的“三阴之病乱,不过十日死”,“三阴病杂以阳病,可治”。说明当时对三阳还没有认识。三阴会按照一定的频率搏动,如果出现过错(指超过了这个频率),就会得病。这里说的是这三条阴脉搏动过速后导致得病的情况,其余的经脉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固:原本;骭:同“胫”,小腿或小腿骨,这里指代“足”;疾:快速;过:过错、错误。
这里有两个学术问题需要讨论。一是切脉位置在哪里。如果用左手、右手两处的所切脉象来比较,那应该不在同一条经脉上,或不在同一条经脉两处距离很短的位置上,按照大多数注家的解释,这两处是在足内踝处和距离足内踝五寸的同一天经脉上,这样的切脉会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冲虚子认为,“左手上去踝五寸按之”的位置是手踝骨以上五寸处,即大概为曲泽或少海穴处,“右手直踝而簞(探)之”的位置是足内踝陷下窝血管密集的地方。如此,才可以形成经脉运行的闭环,尽管当时还没有这样的理论总结,但并不妨碍事实上存在这样的做法,正如王冰所注:“手足皆取之。然手踝之上,手太阴脉。足踝之上,足太阴脉。”实际情况并不如王冰想的那样,可能并不明确是在哪条经脉上,而只是在脉动突出而明显的位置。冲虚子认为,《禁服》中的人迎寸口脉法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进步的。
三、《三部九候论篇》中的脉法和汉简《脉书》脉法的关系
《三部九候论篇》的中心是对所谓三部九候脉诊法的阐述。三部九候脉法依照中国古代天地人三才理论,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有再分出三候,从而对应了九这个大数。这完全是古代文化的产物,当和医学科学无关。上部指脖子以上的头部,其三候分别为天→两额的脉动点(候头角气),地→两颊动脉(候口齿气),人→耳前动脉(候耳目气)。中部没有明说,根据语义,应该是胸腹部,其三候分别为天→手太阴(候肺),地→手阳明(胸中气),人→手少阴(候心)。下部更没有说清楚,其三候分别为天→足厥阴(候肝),地→足少阴(肾),人→足太阴(候脾胃)。其具体的操作法没有阐述,反而加了一段和三部九候没有关系的脉法,即抄录自我们现在看到的汉简《脉书》“以左手足上……”一句。之后去的文字应属于岐伯学派的阐发,我们先看下表。
汉简《脉书》和《素问˙三部九候论篇》脉法比较表
| 《脉书》 | 《三部九候论篇》 |
相脉位置 | 左手上去踝五寸按之,右手直踝而簞(探)之。 | 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 |
脉象 | 它脈盈,此獨虛,則主病。它脈滑,此獨涩,則主病。它脈靜,此獨動,則生病。 | 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真藏脉见者胜死。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
小结 | 夫脈固有動者,骭之少陰,臂之钜陰、少陰是主動,疾則病。此所以論有過之脈翳,其餘謹視當過之脈。 | 察其府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 |
通过上面的这张比较表,我们竟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问题:《三部九候论篇》完全曲解了汉简《脉法》,其提出的脉法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我们现在已然知道,《三部九候论篇》里的“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这一部分是有出处的,出处来自《脉书》,不是岐伯学派的本门独技,也就是说对这一段的解释应该依从于《脉书》,而非《三部九候论篇》。第二,《脉书》脉法的操作办法是切身体的两处脉动,通过这两处脉动的不同脉象对比而得出诊断结果,如“它脈盈,此獨虛,則主病。它脈滑,此獨涩,則主病。它脈靜,此獨動,則生病”等。相比《禁服》,也是通过切身体的两处脉动,再通过比较而得出诊断结论的脉诊法,不同的是,《禁服》已经明确为两处切脉点为人迎和寸口,这完全是基于《脉书》脉法的发展和进步。(详见拙作《《阴阳类论》诸篇:雷公学派宝贵文献记录了脉学的一段发展史(中)》)第三,《三部九候论篇》除了抄录了《脉书》几句文句外,并不理解《脉书》脉法的特点和具体的操作办法,说明不是直接传承的,而是从某处得到了《脉书》的只言片语而妄自杜撰的伪脉法。《三部九候论篇》的作者不理解两只手动作的目的,把眼睛盯到了“五寸”这个字眼上,瞎说什么“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对弹的理解也是毫无道理,弹击的目的只是让脉动管(血管)膨胀,从而容易找到并感受到脉动的力度、速度和强度等脉象,和弹之应不应并没有关系。冲虚子之所以敢断言《三部九候论篇》的这段文字是伪脉法,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那就是《三部九候论篇》的作者把这段话和三部九候脉法合起来阐述,但三部九候脉法是绝对不可能使用“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这样的切脉手法的。所以,冲虚子不认为三部九候脉法是临床经验基础上产生的,只是岐伯学派把天地人三才理论医学化的设想。这是冲虚子的一家言,请各位同道批点。
对《周礼》里的脉诊的认识
《周礼》原名《周官》,王莽时改为现名,始列入儒家经典。《周礼》的成书于何时、作者是谁历来争论不休,冲虚子认为是掌握了一些周朝典章资料的或战国晚期或西汉文人撰写的以表达政治理想之作,也有人认为是王莽伪作。《周礼˙天官冢宰第一˙疾医》里有一句谈到脉法的文句,曰:
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漱上气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
两:在这里是第二的意思。参:读sān,在这里是第三的意思。《周礼》说,一年四季都有疾病的产生,日常通过五味、五谷、五药来保养,如有病就通过观察其气、色、声来判断严重不严重。如果确诊,就应该观察双目、两鼻孔、两耳、嘴以及肛门和尿道口(包括阴道口)的开闭情况,第三是通过脉诊切得心、肝、脾、肺、肾、胃、膀胱、三焦、大肠小肠等九藏的脉象,通过其异常,来判断病情,定出治疗方法。这是冲虚子的翻译,郑玄的注可不是再这样的,他对“藏之动”的注解是:“谓脉至与不至。”郑玄不知这个“动”字,正是《阴阳十一脉灸经》里的“是动则病”那个“动”字,即变化的意思,指和身体健康时不一样的脉象。所以,长期以来大家对《周礼》中的这句话的理解都是错误的,这样的错误对后世的脉学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