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gl200218 于 2015-12-3 16:15 编辑
筋伤药方汇编:
1 三色敷药(《中医伤科学讲义》)
[组成] 黄荆子(去衣炒黑)8份,荆皮(炒黑)8份,全当归2份,木瓜2份,丹参2份,羌活2份,赤芍2份,白芷2份,片姜黄2份,独活2份,甘草0.5份,秦艽1份,天花粉2份,牛膝2份,川芎1份,连翘1份,威灵仙2份,防风2份,炙马钱子2份。
功效与适应证] 消肿止痛、祛风湿利关节。治损伤初、中期局部肿痛,亦治风寒湿痹痛。
[制用法] 共研细末,用蜜糖或饴糖调拌厚糊状,敷于患处
、
2 伸筋片(《临床正骨学》)
[组成] 制马钱子21g,地龙30g,乳香、没药、麻黄、麻根炭、五加皮、防己、血竭、骨碎补各9g。
[制用法] 上药共研为细末,依法制片,每片重0. 3g,每次5片,每日3次。
3 坚骨壮筋膏(《中医伤科学讲义》)
组成] 第1组:骨碎补、川续断各90g,马钱子、白及、硼砂、生草乌、生川乌、牛膝、苏木、杜仲、伸筋草各60g,羌活、独活、麻黄、五加皮、皂角核、红花、泽兰各30g,豹肾(代)24g,香油5 000g,黄丹2 500g。 第2组:血竭30g,冰片15g,丁香30g,肉桂60g,白芷30g,细辛60g,乳香30g,没药30g,麝香15g。
4 消瘀止痛药膏(《中医伤科学讲义》)
[组成] 木瓜60g,大黄15g,蒲公英60g,栀子、地鳖虫、乳香、没药各30g。
[功效与适应证] 消瘀、退肿、止痛。治骨折,筋伤初期肿胀、疼痛剧烈一般无皮肤破损之局部损伤者。
[制用法] 共研为细末,用蜜糖或凡士林调敷。
5 舒筋止痛水(《林如高正骨经验》)
[组成] 三七粉、三棱、当归尾各18g,红花30g,生川乌、生草乌、五加皮、怀牛膝、木瓜各12g,樟脑30
[功效与适应证] 祛风止痛、舒筋活血。治跌打损伤局部肿痛者。
[制用法] 上药入70%乙醇500ml或高梁酒1 000ml中浸泡备用。用药水涂搽患处,每日2或3次。
6 疏风活血汤(《林如高正骨经验》)
[组成] 赤芍、连翘、当归各9g,川芎4.5g,荆芥、蝉蜕、甘草、防风、西洋参、木香各3g,川贝、天麻、桃仁各6g。
[功效与适应证] 疏风理气、化瘀和伤。治头颈部软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