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再说说新冠的寒热吧!

夜视仪

声名远扬
杏叶会员
注册
2020/10/15
帖子
4780
获得点赞
832
声望
113
所在地
昆明
很多人把恶寒直接就当成寒症了,把无汗就直接当成麻黄汤症了,这都是有问题的。

新冠的感染是瘟疫,好歹看看吴又可的《瘟疫论》啊

“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其时邪在伏脊之前,肠胃之后,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越于经,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用麻黄桂枝之类强发其汗。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

我不是说一定就是用达原饮,而是告诉你,几百年来的经验都表明,感染瘟疫后的人体是会有恶寒现象的,并不能以此来定这个病毒就是寒湿的性质,古人都研究这么多年,有无数的例证了,原因在于病毒的感染一开始就已经入五脏了,这就是说在六经里已经是三阴的范畴了,三阴是可以合并三阳症的,或者说内部脏腑有问题的时候,三阳必定会出问题,可能表现出太阳的症状,可能表现出阳明的症状,可能表现出少阳的症状,这种例子非常多啊,太阳病的身痛,恶寒,发热,阳明病的腹泻,呕吐,便秘,少阳病的头晕,干呕,口苦,咽痛都有啊,到了太阳病可以用太阳病的药,你可以用麻黄剂,可以用葛根汤,可以用大青龙,但是有一点,你的脉要对啊,脉要浮要有力啊,只有这种脉才能发的出汗呀,脉沉脉微是禁止发汗的呀,就连脉弦的少阳病都是用柴胡和解,怎么就变成只能发汗来解热了呢。是不是没见过汗出热不解,很快又开始发烧的情况啊。

瘟疫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有很多种可能性

更有表里先后不同:有先表而后里者,有先里而后表者,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里偏胜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而又分传者。从外解者,或发斑,或战汗、狂汗、自汗、盗汗;从内陷者,胸膈痞闷,心下胀满,或腹中痛,或燥结便秘,或热结旁流,或协热下利,或呕吐、恶心、谵语、舌黄、舌黑、苔刺等证。因证而知变,因变而知治。”

“疫邪为病,有从战汗而解者;有从自汗、盗汗、狂汗而解者;有无汗竟传入胃者;有自汗淋漓,热渴反甚,终得战汗方解者;有胃气壅郁,必因下乃得战汗而解者;有表以汗解,里有余邪,不因他故,越三五日前证复发者;有发黄因下而愈者;有发黄因下而斑出者;有竟从发斑而愈者;有里证急,虽有斑,非下不愈者。此虽传变不常,亦疫之常变也。有局外之变者,男子适逢淫欲,或向来下元空虚,邪热乘虚陷于下焦,气道不施,以致小便闭塞,小腹胀满,每至夜即发热,以导赤散、五苓、五皮之类,分毫不效,得大承气一服,小便如注而愈者。或宿有他病,一隅之亏,邪乘宿昔所损而传者,如失血崩带,经水适来适断,心痛疝气,痰火喘急,凡此皆非常变,大抵邪行如水,惟注者受之,传变不常,皆因人而使,盖因疫而发旧病,治法无论某经某病,但治其疫,而旧病自愈。”


我见过发斑的情况了,有些人比较轻,就是起一些红疙瘩,有些人是直接有出血了,热迫血溢啊。有些人直接不能吃饭,胃部痞闷胀满没有食欲,能喝水还好,有些人不能喝水,那就直接是干烧了。有的人脱水好几公斤呢,不要以为这是好事啊,伤阴后的恢复是非常难的,伤寒这种病你可能一剂麻黄汤葛根汤出汗后,第二天跟正常人一样了,新冠可不是啊,内里损伤很严重呀,不发烧自我感觉正常后都好几天了,还能因为运动出现心肌炎猝死,高烧几天的人大概有一半导致肺炎了呀,只是很多人没去拍CT而已,这个的恢复动辄是按月算的,伤阴的修复比伤阳困难多了。



所以说有是症用是药,脉症都要有对应,脉症不符就别强行发汗,热的出路也不是只有靠汗解,还有下法呢,疾病对人的影响也是,你哪里弱他就越是攻击哪里,阳明有问题的,就很可能导致热结,肠胃不通,承气汤症都会有高热,何况病毒导致的阳明病,只是未必就是承气汤症,而很可能是整个人体循环的停滞,出现脉微,脉数,这种是表里三焦俱热,也就是说热无法散发,整个身体的流通出现停滞了,一方面里热导致心率的上升,想要把热散出去,但是气血又不能达表,就无法在人体皮肤完成热交换,气血不能达表的原因恰恰是因为病毒和人体免疫系统在打仗,整个的气血都在为这个服务呢,皮肤的供血不足,会恶寒,但是这不是受寒啊,这种情况下人体是不会出汗的,脉是不浮的,强行发汗反而是逆身体而行,导致内里空虚,这个时候最合适的方剂反而是升降散,这个方剂的效果非常好,对于发汗后又开始发烧的,效果比再次使用布洛芬扑热息痛这种药的效果好很多,对老年人也比较友好,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腹泻的要么不要用,要么大黄减量,对于因为发烧而脾胃停止运转的,效果就更好了,他的退热未必是通过大便和出汗,很可能是先退热,再大便通畅,继而有汗,这个汗其实是津液得复的反应,人体趋于正常了,自然的汗解,而不是药物的作用。

后期遗留的问题,有柴胡症口苦的,依旧可以用柴胡剂,只是需要考虑肺部还有余热,以及身体缺水的问题,花粉知母生石膏之类可能用到,如果烧的时间太长,那么很可能有肺部炎症,咳痰严重,需要考虑苇茎汤了。
 
这种说法才是中医基础中之基础。
可惜中医基础教程裡,却从未曾见过此种说法。
而且有很多所谓中医,还是以西医的方法去研究中药,甚至去现範中药。
 
现在持有楼主观点的专家很多,估计这也是这次新冠没啥人敢推荐麻黄剂的原因吧
就我这次治疗的经验:
在新冠初期,寒像明显的用葛根汤,热像明显的用麻杏石甘汤,身痛剧烈的合九味羌活丸,老人及体虚患者用人参败毒散。
事实证明,退热非常快,一剂退热乃是正常情况。
此法虽好,但是有个明显缺点。
就是新冠传变太快,两三天后很多人就风寒化热,病入阳明了,这时候再用麻黄剂就不合时宜了。
 
现在持有楼主观点的专家很多,估计这也是这次新冠没啥人敢推荐麻黄剂的原因吧
就我这次治疗的经验:
在新冠初期,寒像明显的用葛根汤,热像明显的用麻杏石甘汤,身痛剧烈的合九味羌活丸,老人及体虚患者用人参败毒散。
事实证明,退热非常快,一剂退热乃是正常情况。
此法虽好,但是有个明显缺点。
就是新冠传变太快,两三天后很多人就风寒化热,病入阳明了,这时候再用麻黄剂就不合时宜了。
我试过,如果不发热了,用小剂量麻杏石甘汤散肺热还行,我母亲一开始的时候脉象有力,我还是用过葛根汤,汗出热退,只是后期又烧起来的时候,就觉得不能再发汗了,而我自己发病直接就脉微,脉微是发不出汗的,所以一开始想着是内热,用犀角地黄汤,想着脉有力了,看看能不能自己出汗退热,实际上还是不行,即使是里热,其实还是虚,免疫系统工作的时候,连脏腑的机能都衰弱了,吸收都成问题,最后用了升降散,这个方子还真好,我姥爷90岁的人,我给用了,也退热了,小朋友也是一剂就起效。
 
我试过,如果不发热了,用小剂量麻杏石甘汤散肺热还行,我母亲一开始的时候脉象有力,我还是用过葛根汤,汗出热退,只是后期又烧起来的时候,就觉得不能再发汗了,而我自己发病直接就脉微,脉微是发不出汗的,所以一开始想着是内热,用犀角地黄汤,想着脉有力了,看看能不能自己出汗退热,实际上还是不行,即使是里热,其实还是虚,免疫系统工作的时候,连脏腑的机能都衰弱了,吸收都成问题,最后用了升降散,这个方子还真好,我姥爷90岁的人,我给用了,也退热了,小朋友也是一剂就起效。
以疏利为要。
 
瘟疫也有寒湿疫,跟体质、地域、季节的不同相关,辨证治疗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

这次疫情,北方多寒包火,江南和西南多寒湿疫,岭南多风热(风温)夹湿。
体壮的实性体质的人多高热咽痛,体虚的虚性体质的人多表现为胃肠道症状。

外感热病传变较快,太阳表证阶段为体温上升期,发热极期为阳明热盛,一般要随证转方,
如果要一方治到底,就须用扶正祛邪、寒热并用的和解剂大合方,如[清肺排毒汤]之类的。
 
最后编辑:
我试过,如果不发热了,用小剂量麻杏石甘汤散肺热还行,我母亲一开始的时候脉象有力,我还是用过葛根汤,汗出热退,只是后期又烧起来的时候,就觉得不能再发汗了,而我自己发病直接就脉微,脉微是发不出汗的,所以一开始想着是内热,用犀角地黄汤,想着脉有力了,看看能不能自己出汗退热,实际上还是不行,即使是里热,其实还是虚,免疫系统工作的时候,连脏腑的机能都衰弱了,吸收都成问题,最后用了升降散,这个方子还真好,我姥爷90岁的人,我给用了,也退热了,小朋友也是一剂就起效。
我也觉得可能是地域差异吧。
升降散,也是我的常用方,一般都是合银翘散在用,对风热感冒效果不错。
单用感觉势单力薄了些
 
瘟疫也有寒湿疫,跟体质、地域、季节的不同相关,辨证治疗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

这次疫情,北方多寒包火,江南多寒湿疫,岭南多风热(风温)。
体壮的实性体质的人多高热咽痛,体虚的虚性体质的人多表现为胃肠道症状。

外感热病传变较快,太阳表证阶段为体温上升期,发热极期为阳明热盛,一般要随证转方
如果要一方治到底,就须用扶正祛邪、寒热并用的和解剂大合方,如[清肺排毒汤]之类的。
不觉得是这样,病毒就是一种,甚至不同毒株也是一个意思,区别在于不同地域的温度湿度不一,那么人体的运行方式就有差异,这个是大差异,小差别就是各自不同人体的差异
 
我也觉得可能是地域差异吧。
升降散,也是我的常用方,一般都是合银翘散在用,对风热感冒效果不错。
单用感觉势单力薄了些
升降散治大头瘟效果好,明代《万病回春》称之为:内府仙方:
[营卫同调法](升降散,表里双解).jpg
 
不觉得是这样,病毒就是一种,甚至不同毒株也是一个意思,区别在于不同地域的温度湿度不一,那么人体的运行方式就有差异,这个是大差异,小差别就是各自不同人体的差异
病毒或许是一种,但配合各地的气候环境加上不同人的体质,出了很多种。
我治了100多人,以下是总结。

江苏这边,这个病邪表现的共同点都是外寒,外被寒束,里面的变化比较多,看个人体质。
我治的比较多的组合如下:
1、外寒 + 里 热 (苔红不腻)
2、外寒 + 里 湿热 (苔红且腻)
3、外寒 + 里 寒燥 (苔白且干)
4、外寒湿 + 里 湿热 (和2类似,但有头身重的症状)
5、外寒湿 + 里 热燥 (和4类似,但苔红且干)

第2种是见得最多的,八成都是,我用的是三仁汤加生石膏为基础方加减。
 
真正难的地方是第二阶段,称之为恢复期,也就是烧退后的一周,这时候免疫系统是废墟级别,一点战斗力都没有。
而这阶段很多老毛病会被拉出来,有的人是哮喘,有的人是癫痫,有的人是鼻炎等等,都是多年不发,甚至20年都没发过的老毛病。
这个老毛病出来后很难治,恢复期免疫力极差,不但要排痰同时祛残留在体内的新冠病毒,而且要治这被带出来的老毛病,然后发现以前的方法治这些老毛病,一点用都没有,为什么呢?免疫力不够。
这时候就得加扶正的,根据体质来加,

阴虚的 玄麦甘桔颗粒 + 橘红颗粒
阳虚的 桂附地黄丸 + 苏黄
脾胃虚的 参苓白术散 加减
 
病毒或许是一种,但配合各地的气候环境加上不同人的体质,出了很多种。
我治了100多人,以下是总结。

江苏这边,这个病邪表现的共同点都是外寒,外被寒束,里面的变化比较多,看个人体质。
我治的比较多的组合如下:
1、外寒 + 里 热 (苔红不腻)
2、外寒 + 里 湿热 (苔红且腻)
3、外寒 + 里 寒燥 (苔白且干)
4、外寒湿 + 里 湿热 (和2类似,但有头身重的症状)
5、外寒湿 + 里 热燥 (和4类似,但苔红且干)

第2种是见得最多的,八成都是,我用的是三仁汤加生石膏为基础方加减。
江苏也冷,体表也是收缩状态,病毒影响,应该加剧了这种收缩情况,有恶寒
 
真正难的地方是第二阶段,称之为恢复期,也就是烧退后的一周,这时候免疫系统是废墟级别,一点战斗力都没有。
而这阶段很多老毛病会被拉出来,有的人是哮喘,有的人是癫痫,有的人是鼻炎等等,都是多年不发,甚至20年都没发过的老毛病。
这个老毛病出来后很难治,恢复期免疫力极差,不但要排痰同时祛残留在体内的新冠病毒,而且要治这被带出来的老毛病,然后发现以前的方法治这些老毛病,一点用都没有,为什么呢?免疫力不够。
这时候就得加扶正的,根据体质来加,

阴虚的 玄麦甘桔颗粒 + 橘红颗粒
阳虚的 桂附地黄丸 + 苏黄
脾胃虚的 参苓白术散 加减
这个倒是真的挺麻烦的,我用的是小剂量麻杏石甘汤 和苇茎汤加浙贝麦冬,比较关注的是肺的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只要不忌,窃以为都可加人参当归,这样康复后会好些。
 
刚开始的时候,只要不忌,窃以为都可加人参当归,这样康复后会好些。
预防的时候似乎可以,就像用玉屏风,让身体高速运转一下,抵抗力会强,如果能够很快杀灭病毒,可能就没那么严重的症状
 
病毒或许是一种,但配合各地的气候环境加上不同人的体质,出了很多种。
我治了100多人,以下是总结。

江苏这边,这个病邪表现的共同点都是外寒,外被寒束,里面的变化比较多,看个人体质。
我治的比较多的组合如下:
1、外寒 + 里 热 (苔红不腻)
2、外寒 + 里 湿热 (苔红且腻)
3、外寒 + 里 寒燥 (苔白且干)
4、外寒湿 + 里 湿热 (和2类似,但有头身重的症状)
5、外寒湿 + 里 热燥 (和4类似,但苔红且干)

第2种是见得最多的,八成都是,我用的是三仁汤加生石膏为基础方加减。
  
  江浙富庶之地、鱼米之乡,早在朱丹溪《格致余论》中就说过: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之八九。
  现在湿热体质的比例更高。
  
 
真正难的地方是第二阶段,称之为恢复期,也就是烧退后的一周,这时候免疫系统是废墟级别,一点战斗力都没有。
而这阶段很多老毛病会被拉出来,有的人是哮喘,有的人是癫痫,有的人是鼻炎等等,都是多年不发,甚至20年都没发过的老毛病。
这个老毛病出来后很难治,恢复期免疫力极差,不但要排痰同时祛残留在体内的新冠病毒,而且要治这被带出来的老毛病,然后发现以前的方法治这些老毛病,一点用都没有,为什么呢?免疫力不够。
这时候就得加扶正的,根据体质来加,

阴虚的 玄麦甘桔颗粒 + 橘红颗粒
阳虚的 桂附地黄丸 + 苏黄
脾胃虚的 参苓白术散 加减
  
  正虚邪恋,病去如抽丝,恢复阶段确实比急性期长很多。
  别说得一场疫病,就是一晚上不睡觉也要很多天才能恢复,中医常说:一日不卧,百日难复。
  
 
刚开始的时候,只要不忌,窃以为都可加人参当归,这样康复后会好些。
  
  疫病往往造成急性虚证,所以有人称[人参败毒散]为抗疫第一方,
  俞嘉言用此方倍人参去前胡独活救人无数,当时(明末清初)的百姓吃不饱饭,那是真虚啊,倍人参很适合,而如今用此方人参的剂量则需根据患者平时的营养状态来调整用量。
  
  https://www.baidu.com/s?ie=UTF-8&wd=急性虚证
  
 
病毒或许是一种,但配合各地的气候环境加上不同人的体质,出了很多种。
我治了100多人,以下是总结。

江苏这边,这个病邪表现的共同点都是外寒,外被寒束,里面的变化比较多,看个人体质。
我治的比较多的组合如下:
1、外寒 + 里 热 (苔红不腻)
2、外寒 + 里 湿热 (苔红且腻)
3、外寒 + 里 寒燥 (苔白且干)
4、外寒湿 + 里 湿热 (和2类似,但有头身重的症状)
5、外寒湿 + 里 热燥 (和4类似,但苔红且干)

第2种是见得最多的,八成都是,我用的是三仁汤加生石膏为基础方加减。
  
  请教老师,您见到的舌苔不厚不腻而是薄白或者薄黄的患者多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