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2、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雷公学派的三阳三阴观以及三阳三阴合病论

现代中医冲虚子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20/07/19
帖子
84
获得点赞
20
声望
8
所在地
山西太原
2、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雷公学派的三阳三阴观以及三阳三阴合病论

冲虚子


三阳三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范畴,构成了十二经脉的阴阳属性特征,和脏腑的结合是描述和认识脏腑特点的重要渠道,更重要的是,张仲景将三阳三阴改造为六经理论后,使之成为张仲景医学理论的基础,将中国古代医学有经脉学跨越到药物学状态,开创出中国古代医学的新气象。本文以讨论雷公学派对三阳三阴的认识为主,结合其他医学学派的相关观点,对内经的三阳三阴观做一些分析。重点是三阳三阴合病论。

雷公学派对三阳三阴的阐述集中在《素问˙阴阳类论篇》。有关三阳三阴的文段为:​

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至为客。

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藏终始。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软而动,九窍皆沉。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阴阳皆壮,下至阴阳。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生死之期,遂合岁首。

在本文中,我们只讨论第一段里阴脉、阳脉的名称。为了便于论述,冲虚子把有关脉象的部分另劈一文——《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雷公学派的脉学》,这里只讨论三阳三阴的基本理论。经脉开始起名是绝对不会叫几阴几阳的,从《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都可以看清楚。冲虚子认为,三阳三阴的叫法受同时代阴阳学的影响,在医家发现了诸经脉的阴阳气强弱区别而产生的。也可以说,是随着脉学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三阳指的是太阳脉,包括足太阳膀胱脉、手太阳小肠经;二阳脉指的是阳明脉,包括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一阳脉指的是少阳脉,包括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三阴脉指的是太阴脉,包括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二阴脉有阙文,根据新闻判断判断应为少阴脉,包括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一阴同样有阙文,既然判断二阴为少阴,那一阴自然就是厥阴了,包括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各脉所包括的经脉是我们现在的理解,在当时是不是这样,其实是有疑问的。

第二段:雷公学派认为,三阳脉如经线一般上下循行于人体,二阳脉“网维于身”(见王洪图、李云重校《黄帝内经太素(修订版)》第573页,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一阳(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则是游来荡去。这是对这三对经脉的循行路径形象的描述。为什么提出这三对六条经脉呢?但因为这六条阳脉贯穿于五脏,故充分了解了这六条阳脉,也就了解了五脏阳气的始终。雷公学派认为阴脉之间表现出了位置关系,即三阴脉(原文误为三阳,冲虚子注)为表,二阴脉为里,一阴的阴气的即将消亡。阴脉如月亮的朔晦表达着人体阴阳气的强弱。通过三阳可以了解五脏阳气的始终,对三阴的观察是为了了解阴阳气的强弱变化。为什么对阴阳气的强弱变化这么在意呢?古人认为,脉象是阴阳气的强弱变化的结果。所以冲虚子更愿意把三阳三阴理论归入诊断学的范畴。

再下一段,雷公学派首先认为,“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这一句通过阴、阳对比的手法对三阳三阴做了解释。需要解释的有三处,卫:有人理解为卫气,有人解释为“胃”的音转。冲虚子觉得都不能说明白。这段文字是典型的古人经常使用的文词对比的手法,用父、母比对阴阳,用卫、雌比对雄雌,以对应上句里的“不知阴阳,不知雌雄”。所以这里的“卫”不管现在看到的的什么字,只能表达雌雄的“雄”的意思。纪:《淮南子˙原道》高绣注:“纪,通也”。独使一词很难理解,暂时遵从前人的解释为交通阴阳的使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三阳是阳经的总统、三阴的纲纪,二阳如雄性般释放出较强的阳气,一阳是阳经的枢纽。三阴如母,滋养诸阴经,配合三阳,二阴如雌性般温柔含蓄,一阴交通着阴经和阳经。​

“二阳一阴”句以下是阴阳脉合病理论,为雷公学派三阳三阴理论的核心内容,被冲虚子认为是雷公学派学者所创始,或最早记录。自王冰以来,特别是林亿、张介宾等皆用五行学说解释这一段,绝对是大错特错的。这几篇论文是阴阳学说和医学结合的产物,而非五行搀入的结果。所以不能用五行理论来解释。阴阳脉合病的理论基础除了当时的最新医学实践外,主要是和阴阳学说结合而创制的新学问,目的是解释疾病病因(属于病理学),解释脉象(属于诊断学)。比如,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脉象?古人认为从脉象里感受到的快慢、强弱、滑涩、浮沉等,是因为“气”的性质和强弱等不同,这个“气”自然是经脉气,只有把阴阳属性不同的经脉与同一阴阳属性、不同脉气强弱的经脉组合到一起,可能就会表达不同的脉象,再由此对应到具体的疾病上,如“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一句,从结果的外伤四肢,得到伤脾的归因,而此病切得少阴脉沉的脉象,故推算出二阴二阳合病的结果。注意,冲虚子的意思是,三阳三阴合病的理论是从结果推导出是哪一个阳脉和哪一个阴脉共同作用,而不是从哪一个阳脉和哪一个阴脉共同作用就可知道会得什么病。三阳三阴合病这一部分不太好理解,故逐句解释如下。

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软而动,九窍皆沉。意思是说,如果阳明脉和少阴脉同时发病,一定是阳明病。脉象是软而搏动明显,九窍都处于病的状态。沉:引为“病”义之说有一定的道理。

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如果是三阳和一阴同时发病,作为一阴的厥阴不能阻止极为强势的太阳脉气,故在内表现为五脏皆病,在外则出现了惊厥。这和前文三阳至盛“积并则为惊”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当二阴、二阳发病时,发病部位在肺部,如果少阴脉出现沉脉,那就说明肺邪伤了脾脏,连带四肢都会出现病情。如果是二阴、二阳脉交替发病,那发病部位就在肾,病人精神狂躁、乱骂乱走。

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二阴一阳”有多种不同的断句法,如王冰“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马莳等“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张介宾“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吴崑“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现多从张介宾断句,冲虚子更认同吴崑断句。冲虚子对这句的理解是,如果是二阴和一阳同时发病,病从肾脏引发,二阴之气(这里指足少阴肾经之气)在心脘下空窍穿梭,阻闭了一阳脉气的通行,四肢也难以举动。

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如果一阴和一阳同时发病,切有代脉和绝脉,此时阴气到心脏,或到头部,或到三焦,一会到这个脏,一会到哪个脏,毫无规律,可能出现咽喉干燥的现象,这是病到了脾脏的表现。“病在土脾”的“土”字为衍字,由上面的“病在肺”、“病在肾”可知。有人将“出入”解释为二便排出、饮食摄入,不妥,用“不知”来说饮食摄入显然是不对的,故不从。

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如果二阳和三阴同时发病,阴脉气不和阳脉接触(指阴脉其不消耗阳脉气),阳脉气也不能阻止阴脉气,阴阳脉气分离,这时如果出现浮脉,病情就会演化为肿瘤,如果出现沉脉,就会演化为脓疡。“至阴皆在”无法理解,存疑。

以上就是雷公学派阴阳脉合病的全部内容。奇怪的是缺一阳三阴(三阴一阳)、三阳二阴(二阴三阳)、三阳三阴(三阴三阳)合病(见下表)。本段还有“阴阳皆壮,下至阴阳。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生死之期,遂合岁首”一句,丹波元简和龙伯坚均认为是错简,冲虚子认同,故不予讨论。

阴阳脉合病表​

阳阴脉合病​
内容​
阴阳脉合病​
一阳一阴​
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
一阴一阳​
一阳二阴​
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
二阴一阳​
一阳三阴​
三阴一阳​
二阳一阴​
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软而动,九窍皆沉。​
一阴二阳​
二阳二阴​
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
二阴二阳​
二阳三阴​
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
三阴二阳​
三阳一阴​
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
一阴三阳​
三阳二阴​
二阴三阳​
三阳三阴​
三阴三阳​


讨论:

雷公学派三阳三阴阴阳气强弱和岐伯学派的差异。首先,雷公学派内部也有分歧,如《灵枢经˙禁服篇》记载:

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问。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具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藏府之病。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病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病在手太阴。

其三阳三阴的依次关系为:少阳<太阳<阳明;厥阴<少阴<太阴。这与同为雷公学派《阴阳类论篇》的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显然不同。以阳明为三阳的还有《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灵枢经˙终始篇》、《灵枢经˙九针论》《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占绝大多数。根据冲虚子的分类,除了《灵枢经˙终始篇》为后人搜集和整理的以外,其他的均属于岐伯学派。奇怪的是,岐伯学派也非铁板一块,此学派的《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也和《阴阳类论篇》一阳,将太阳视为三阳。其中的原因现在还不能分析清楚,大概各学术学派内也不可能所有学术观点都一致吧。再说阴脉的阴气强弱认识,见下表。​

《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之气强弱的不同论述​

篇目​
主要引文​
阴阳气强弱​
素问˙阴阳类论篇​
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
少阳<明阳<太阳
厥阴<少阴<太阴​
灵枢经˙禁服​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病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病在手太阴。……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
少阳<太阳<阳明
厥阴<少阴<太阴​
素问˙经脉别论篇​
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阳明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少阳藏独至,是厥气也,蹻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阴(疒娟之右)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少阳<阳明<太阳
少阴<厥阴<太阴​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少阳<太阳<阳明
厥阴<少阴<太阴​
素问˙腹中论篇​
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月真)胀而头痛也。​
少阳<太阳<阳明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
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
阳明为三阳
太阴为三阴​
灵枢经˙九针论​
足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厥阴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足之阴阳也。
手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心主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手之阴阳也。​
太阳<少阳<阳明
少阴<厥阴<太阴
太阳<少阳<阳明
少阴<心主<太阴​
灵枢经˙终始篇​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
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少阳<太阳<阳明
厥阴<少阴<太阴​
对太阴为三阴的认识是一致的,二阴、一阴的认识有分歧。《灵枢经˙九针论》的观点最奇特,只是一家言,这些都说明在医学理论草创期各种观点的纷争。

对《阴阳类论篇》写作时代的判断决定着对其理解和诠释的正确性。我们知道,五行学说搀入医学且大行其道是在西汉中期以后。如果我们认定雷公学派的这七篇文章为内经的早期论文,那写定时间一定是在战国晚期到秦汉之间,至晚也应该在汉代初年。从文中尽显阴阳而不见五行就可以知道,这几篇论文是阴阳学说和医学结合的产物,而非五行搀入的结果。所以自王冰以来,特别是张介宾等用五行学说解释本篇,绝对是大错特错的。正因为如此,冲虚子才发力用先分学术流派、再判写作时间之法重新学习和研究内经,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根本性错误。

雷公学派三阳三阴理论的核心内容,不仅指明了经脉致病,同时列举了多种经脉发病的致病结果,以及诊断。《著至教论篇和》《阴阳类论篇》的关系:前者的三阳合至致病论或是对经脉致病极端情况的强调,如此的话,前者可以视为是三阳三阴合病论的一部分,但也有可能后者是前者的学术发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