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伤寒论》学习:什么是太阴病

涂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21/09/02
帖子
2279
获得点赞
347
声望
83
所在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
《伤寒论》学习:什么是太阴病

【原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学习理解】

先把《黄帝内经》对太阴病的描述来对比。《黄帝内经》原文:“(伤寒)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按照《黄帝内经》的描述,伤寒发病首日邪气在太阳,二日在阳明,三日在少阳,四日传入太阴。然后五日传入少阴,六日传入厥阴。邪气传入太阴的症状特征是“腹满而嗌干”。
太阴病必有腹满症状。腹满,现在医生们用“腹胀”来称谓。腹胀有两个产生机制,一个是病人吃入的食物在胃肠内不能被消化,于是也无法吸收。另一个是病人的胃肠蠕动减弱或不协调,失去排空动力。这两个机制同时呈现,才会出现腹胀。前一个机制古人称之为寒,后一个机制古人称之为虚。寒有两种,实寒和虚寒。平常身体强壮的人,受凉和吃了不洁食物也会出现急性胃肠炎,此时表现为实寒,病人的特征性症状乃是呕吐和腹泻,为消化不良造成的。食物不能被消化,于是不能被吸收,而病人的胃肠道蠕动功能是健全的,于是胃肠蠕动增强而出现呕吐和腹泻,把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食物从上、下两条通路排出,以免造成进一步伤害。这是病人在平时正气不虚弱下的情况。在胃肠道,消化功能靠粘膜层,蠕动功能靠中间的平滑肌层。平时正气不虚的人,在受寒或不洁食物损害下粘膜层可以受到损害,于是暂时失去消化吸收功能,而中间的平滑肌层不受伤害,功能正常,从而可以增强蠕动而呕吐、腹泻。这种情况称为实寒证,又称为“寒邪直中”。而太阴病,中层的平滑肌受到损害,蠕动功能减弱,于是腹满(腹胀)。此种情况称为虚寒证。平时正气有所虚弱,在全身其它部位遭受寒邪攻击而患伤寒,邪气从三阳传入太阴,则会出现腹满症状。可能有呕吐和腹泻,也可能没有。
太阴病还有“嗌干”症状。嗌,指咽喉。自觉咽喉干燥。咽喉干燥提示津液不足。液,指富含营养物质的液体。津,指营养物质很少的液体。譬如唾液和胃肠道消化液是液,而汗液是津。津液不足乃是导致邪气从三阳传入太阴的诱因。病人在平常没有遭受邪气攻击的情况下,胃肠道平滑肌的功能还是可以胜任工作的,蠕动正常,遭受邪气攻击并且导致津液不足,则必然导致平滑肌功能不足,出现腹胀。这是因为,胃肠道不仅各种消化酶不足而不是消化吸收食物,干脆消化液也不足,再加上胃肠道蠕动功能本来就缺乏储备功能,于是不消化食物不能从上、下两条道路及时排出而出现腹胀满。

《伤寒论》的理论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上的,并不违背《黄帝内经》的理论,而是对它的补充、完善。所以,我们解读伤寒论,不要否定《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说太阴病的特征性症状是“腹满而嗌干”。在此基础上,《伤寒论》告诉我们,还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前面说了,《黄帝内经》已经给我们指出了,太阴病必有腹满。这里告诉我们,还可以有呕吐和腹泻。胃肠道因为遭受邪气攻击而其粘膜失去消化吸收功能,并且中层的平滑肌功能也减弱了。于是必有腹胀满,也可以有呕吐腹泻。这是因为平滑肌功能并不是完全丧失,只是减弱了。“食不下”,描述胃肠蠕动排空功能减退了,病人自觉食物堵在腹内。病人有呕吐和腹泻,一般呕吐出现于太阴病的开始,然后不呕吐,而是出现腹泻,并且越来越频繁(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太阴病还可以有腹痛症状。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太阴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是虚寒。不管是实寒还是虚寒都是寒,寒证一定不可以使用苦寒泻下药。如果使用苦寒泻下药,也胃肠道中层的平滑肌功能彻底丧失,于是“胸下结硬”
。胸下,指上腹部。胸下结硬,指上腹部更加胀得厉害。本来还可以呕吐和腹泻,多多少少可以把一些不能消化吸收的有害食物排出,现在彻底停止呕吐和腹泻,腹胀加重。

什么是太阴病?总而言之,太阴病就是病人的中焦正气虚弱,遭受寒邪攻击而一方面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另一个方面胃肠道蠕动功能则减退。古人称之为中焦虚寒证。主要症状有:腹胀、咽喉干燥;可以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切忌使用寒性和苦味药物。《黄帝内经》云:“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味苦性寒药都不能使用。
 
【原文】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学习理解】
根据《黄帝内经》的观点,太阴病的必有症状是“腹满而嗌干”。说嗌干,即咽喉干燥,而不说口渴,这是因为咽喉干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津液不足而不欲饮水,即不渴。另一种是津液不足而欲饮水,即口渴。嗌干提示津液不足,津液不足本来应该口渴欲饮水,但是当病人阳虚阴盛时则不能耐受饮水而不欲饮水,此曰不渴。太阴病的病理机制是阳虚阴盛,不口渴。
太阴病的本来症状是腹胀、呕吐、腹泻和腹痛、咽喉干燥而不欲饮水。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既然腹泻是太阴病的主要症状之一,那么就应该有脱水(津液不足),有脱水就应该有口渴,而太阴病的病人偏偏不口渴。道理就在于它的病理机制是阳虚阴盛。原文谓之曰“藏有寒”。一“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既然如此,当然是应该使用单纯温阳的四逆汤之类的方或药啦。四逆汤由三味药组成:附子、干姜、炙甘草。用炙甘草这个方当然最合适,如果不方便的话,单用干姜或附子效果也是很好的。如果手头上没有附子或干姜,用桂枝,或肉桂,或生姜都有效。总而言之使用辛甘发散药补助阳气驱散寒气就是了。此乃“服四逆辈”所表示的意思。
在此对照一下,如果病人腹泻而口渴欲饮水,这是五苓散证。病人已经走过了阳虚阶段,以津液不足为主要病理机制,病人阳气在恢复,而津液不足成为主要矛盾。当今的学界大家一般认为五苓散是利尿剂,茯苓、猪苓、泽泻属于利尿药,这毫无疑问是误解。确实这些药有利尿作用,但是它们的治疗作用并非利尿,因为利尿作用的效果不是解决津液不足的问题,而是加重津液不足的矛盾。西药有很真正的多利尿药,都是不可以使用的。五苓散的作用机制是疏通水道。阳气好比是水泵,阳气不足的情况下主要矛盾是缺乏动力,补助阳气而增加动力,使用四逆辈。既然缺乏动力,你为了疏通水道而给病人灌水显然是逻辑不通的,于是病人虽然咽喉干燥而津液不足,却不欲饮水。当病人阳气在恢复,此时的主要矛盾就在于水道不通,通调水道在要务。病人阳气还没有完全恢复,故而需要使用桂枝增加动力。病人水道堵塞了,使用茯苓、猪苓和泽泻疏通水道。病在中焦之虚,故而使用白术。病人津液不足,故而口渴而可以适当饮水。
 
【原文】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学习理解】
太阴病,从西医角度说就是急性胃肠炎,从中医角度说就是脾胃虚寒证。其实西医说的急性胃肠炎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呕吐、腹泻而没有腹胀,这不是太阴病,这是寒邪直中,病人平时脾胃强壮而发生急性胃肠炎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呕吐、腹泻和腹胀,这才是太阴病。病人平时就有脾胃虚弱,发生急性胃肠炎则除了呕吐、腹泻之外还有腹胀满。

急性胃肠炎,不管是前面说的哪种情况,都是用“四逆辈”可以很有效治疗的。

急性胃肠炎,它一方面是胃肠道消化不良,另一个方面还有炎症。西医的治疗方法也很简单并且有效,抗菌消炎和补充液体。如果再加上“四逆辈”中药那就更不用说的好效果,单纯使用“四逆辈”其实效果也很好。

急性胃肠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样,都是以恶寒、发热、脉浮为首要症状起病,然后再出现呕吐、腹泻(和/或)腹胀。此时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样,也是桂枝汤证。然后呕吐、腹泻必定导致脉不浮,此时就不可以再使用桂枝汤了。为什么不能再使用桂枝汤呢,因为桂枝汤之中有白芍。如果去掉白芍即属于“四逆辈”,为所宜。

说脉浮,不要局限地理解为浮脉,而是泛指脉不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太最初是浮脉,然后邪传阳明则是洪大脉,也属于脉浮之类。而急性胃肠炎由于频繁呕吐和腹泻,脉浮则成为不可能。为什么呢,因为水道不通的缘故,也因为里虚寒的缘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表实寒证,太阴病型急性胃肠炎是里虚寒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太阳病是表寒证,宜麻黄汤或桂枝汤。急性胃肠炎乃是里寒证,宜用“四逆辈”。

病人以恶寒、发热、脉浮、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这还是属于桂枝汤证,意味着虽然有呕吐和腹泻,但是病情还是以表寒证为主,类似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表虚自汗证,用桂枝汤治疗。此时呕吐腹泻必不多,否则就不会脉浮。

所谓脉浮,即是皮下组织没有水液储留,全身水道是通畅的。等到水道不通了,则皮下组织水液储留而脉沉。或者里阳太虚弱而脉微细了,也不属于脉浮。此时当然禁忌使用白芍等一切阴寒药。

原文说“可发汗”,这是古人的错误认识。桂枝汤不是发汗药,而是调和营卫药。表气虚寒证,即是营卫不和,宜桂枝汤调和营卫,
 
【原文】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学习理解】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这句话是一个省略句,意思是说,病人以伤寒起病,起病症状是恶寒、发热、脉浮而不紧,手足不寒,重要的是已经出现了呕吐、腹泻等急性消化道症状,这是“伤寒系在太阴”。说“手足自温”,为什么要说这句呢,因为病人有呕吐、腹泻症状,而一般来说出现呕吐腹泻症状本不该手足自温的,应该手足凉。而病人手足不凉。这是“系在太阴”。为什么说系在太阴呢,这是因为出现呕吐腹泻有如下几种情况:
1)急性胃肠炎。这不是“系在太阴”,而是发生于太阴。
2)急性胃肠炎之外的急性外感,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伤寒,最多见并且最典型的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这种情况虽然可能出现呕吐腹泻,但是一定不是突出症状,而是很轻微。这不判断为太阴病。
3)急性感染发生于肝胆。譬如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它也是以恶寒、发热、脉浮、呕吐腹泻而手足不凉为主要症状而起病。这是“系在太阴”。

明白了这些,那么接下来的原文就顺理成章了。“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懂西医的医生都明白,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都“当发身黄”。不过,黄疸的发生与否和黄疸程度还与小便多少有密切关系。小便多则可能不发黄,小便少则必发黄。这是因为胆红素会从小便排出。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肝胆疾病为什么容易出现呕吐腹泻呢,尤其是腹泻。因为胆汁助消化被严重越弱了。实际上主要是消化不良性腹泻,而不是炎症性腹泻。故曰“系在太阴”,即连累了太阴,而不是病在太阴。连续腹泻七八天,而且腹泻很频繁,这是为什么呢,又没有出现急性胃肠炎。这是因为病人没有控制饮食,进食了不少的油腻性食物。频繁腹泻可能导致烦躁不安,但是这种烦躁不安并不是阳明病。然后病人的病情会自然而然地缓解下来,于是腹泻会自动停止。为什么呢,因为“脾家”(即胃肠道)本来就不虚弱,反复腹泻会把消化道不消化而腐败的食物排出去。
 
再补充第二种情况,其实有第四种情况:伤寒传经,如果按照黄帝内经说的,第四天传到太阴,这也是真正的太阴病。这种太阴病属于危重证,伤寒发展到微循环衰竭,多器官损害,表现于消化道就是太阴病。
 
【原文】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学习理解】
太阳病,其病理机制乃是表寒证。今误用苦寒下法,损伤里阳而导致腹胀满而疼痛。这是邪气侵犯到消化系统器官,呕吐、腹泻、腹胀满,尤其是出现腹痛。此证以桂枝加芍药汤主之。所谓桂枝加芍药汤,其实就是小建中汤没有使用怡糖。为什么不使用怡糖呢,因为毕竟病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消化道以休养生息为最佳。小建中汤乃是治疗腹痛证的良方,但是以病人消化吸收功能不减退者为宜。如果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则不宜加怡糖。怡糖虽然比淀粉类容易消化吸收一些,毕竟还需要消化吸收。病人身体有能量储备的,不必进食,而可以暂时停止饮食,则消化系统疾病康复得更快。脂肪和蛋白质类食物更加必须暂时禁止。

“属太阴”与“系太阴”不同,属太阴乃是疾病已经发生于太阴,系太阴乃是疾病并没有发生于太阴。太阳病本来并没有发生于太阴,而使用下法导致太阴发生疾病,出现腹胀满,时时作痛。桂枝加芍药汤主之,也就是小建中汤去怡糖主之。
 
总结一下。

《伤寒论》关于太阴病的条文不多,比较简单。太阴病是消化吸收不良并蠕动功能减退的疾病。其实太阴病是严重程度差异很大的一类疾病。最轻者如急性胃肠炎伴腹胀(不伴腹胀者属于另一类疾病),治疗很简单,使用四逆辈很快就会痊愈。最重者如伤寒病邪气传入太阴,发生全身微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不全,表现于消化道即称为太阴病。属于危重症,也是治以四逆辈,但是有一定的病死率。此外,还有“系在太阴”和“属太阴”。系在太阴乃是西医说的肝胆系统急性感染导致胃肠道消化吸收不良症。此种系在太阴者,其太阴病症状会自然痊愈。属太阴乃是太阳病误下而导致消化道疾病,出现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治疗,也是可以治愈的。
 
阳明病是“胃家实”,太阴病是“脾家”虚。

胃是府,是阳,是消化系统的功能,即对食物消化吸收的效果。阳明病胃家实,意思是说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功能是好的,不存在消化吸收不良,于是不会呕吐、腹泻、腹痛等。但是,会出现不大便多日,可以腹胀,这种腹胀属于实胀,故曰胃家实。实胀的治疗原则乃是苦寒攻下。病人阳气亢奋,能够承受苦寒之药。

阳明病,胃家实而脾家不虚。脾家乃指消化系统的器官和它的结构,属于物质性的东西。消化系统的物质结构是好的,粘膜层和平滑肌层都是结构完好的。但是,病人津液不足,大便干燥而难于排出去。故而不大便多日,腹胀。

太阴病是脾家虚。即消化系统器官的结构被破坏,譬如胃肠道粘膜和平滑肌层被破坏,故而功能减退,出现消化吸收不良,呕吐、腹泻、腹痛、腹胀。此种腹胀属于虚胀。虚胀不能使用苦寒攻下药,而应该辛温助阳。

所以,阳明病切忌辛温,太阴病切忌苦寒。
 
这里再引用《黄帝内经》专门阐述太阴、阳明,脾与胃的原文。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
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阳道实阴道虚”。

这句话说的意思是,阳病是实证,阴病是虚证。道,指道理,逻辑。

阳病的病理机制是实。何谓实?邪气盛是也。所以,阳病是指邪气盛的疾病。
邪气侵犯人体,最初并不是导致人体的结构损害而功能减退,而是相反,会促进人体的功能亢进。这种情况古人称之为阳病。阳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是邪气和人体的正气都强盛,此名为实证。

阴病的病理机制是虚。何谓虚?正气虚弱是也。邪气侵犯人体,本来需要正气相应地增强,现在正气不能增强,而是转而减退了。此名为虚证。为什么正气会减退呢,因为器官的结构被破坏了。那么病人的阳气和阴气都虚弱。

邪气侵犯人体,它当然会破坏人体的器官结构。但是,最先是器官的结构没有被破坏,为什么呢,因为反应性加快新陈代谢。邪气不断地破坏人体的结构,而人体加快新陈代谢而及时修复,故而功能不减退,而新陈代谢增强。此种状况古人称之为阳病。邪气盛而正气不虚,乃是实证。

持续的邪气破坏和邪气自身越来越增强,最终会导致人体的器官结构被破坏,于是就会转化为阴病,器官结构被破坏而功能减退,邪气盛而正气虚弱,乃是虚证。

消化系统也是这种情况。邪气盛而正气不虚,这是胃家实。邪气盛而正气虚弱了,这是脾家虚。

阳明病是实证,太阴病是虚证。这是阳道实阴道虚的道理。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虚邪贼风。一切邪气对人体的作用结果都是损伤人体的器官结构,从而导致人体的功能减退,即邪气都是虚邪。譬如最常见的风邪即是如此。

虚邪贼风侵犯人体,最先一定是阳受之,也就是不能削弱人体的器官功能,而是导致全身阳气亢奋。表现为阳证,而不是一开始就表现为阴证。

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邪气侵犯人体的消化系统器官,最先一定是阳证,然后才会出现阴证。但是,如果是饮食不节和起居不时损害人体的消化系统,那一开始就表现为阴证,即虚弱之证,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腹泻、腹痛、腹胀之类的症状。
 
“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虚邪贼风侵犯人体的消化系统,阳受之而呈现胃家实,也就是消化系统功能不减退,而邪气盛,新陈代谢加快,于是“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所谓喘呼,即呼吸加快。身热,即体温升高。不时卧,即烦躁不安。然后,疾病由实转虚而入于脾,脾家虚,即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出现呕吐腹泻腹胀腹痛之类的症状。“久为肠澼”,指消化道结构受损不能完全修复,于是转化为慢性疾病,长期腹泻。
 
“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这段话告诉我们,胃家病不会导致人体的气力减弱,脾家病才会。
 
太阴本气为湿,治湿经方比如泻心汤,参苓白术散,升阳益胃汤为太阴方。尤其半夏系方剂,可视为太阴代表方。
太阴少阴合病多见,太阴气虚多见。
太阴薄食,表面为湿,其实为虚为燥为枯。小建中也是太阴经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