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学习:什么是太阴病
【原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学习理解】
先把《黄帝内经》对太阴病的描述来对比。《黄帝内经》原文:“(伤寒)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按照《黄帝内经》的描述,伤寒发病首日邪气在太阳,二日在阳明,三日在少阳,四日传入太阴。然后五日传入少阴,六日传入厥阴。邪气传入太阴的症状特征是“腹满而嗌干”。
太阴病必有腹满症状。腹满,现在医生们用“腹胀”来称谓。腹胀有两个产生机制,一个是病人吃入的食物在胃肠内不能被消化,于是也无法吸收。另一个是病人的胃肠蠕动减弱或不协调,失去排空动力。这两个机制同时呈现,才会出现腹胀。前一个机制古人称之为寒,后一个机制古人称之为虚。寒有两种,实寒和虚寒。平常身体强壮的人,受凉和吃了不洁食物也会出现急性胃肠炎,此时表现为实寒,病人的特征性症状乃是呕吐和腹泻,为消化不良造成的。食物不能被消化,于是不能被吸收,而病人的胃肠道蠕动功能是健全的,于是胃肠蠕动增强而出现呕吐和腹泻,把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食物从上、下两条通路排出,以免造成进一步伤害。这是病人在平时正气不虚弱下的情况。在胃肠道,消化功能靠粘膜层,蠕动功能靠中间的平滑肌层。平时正气不虚的人,在受寒或不洁食物损害下粘膜层可以受到损害,于是暂时失去消化吸收功能,而中间的平滑肌层不受伤害,功能正常,从而可以增强蠕动而呕吐、腹泻。这种情况称为实寒证,又称为“寒邪直中”。而太阴病,中层的平滑肌受到损害,蠕动功能减弱,于是腹满(腹胀)。此种情况称为虚寒证。平时正气有所虚弱,在全身其它部位遭受寒邪攻击而患伤寒,邪气从三阳传入太阴,则会出现腹满症状。可能有呕吐和腹泻,也可能没有。
太阴病还有“嗌干”症状。嗌,指咽喉。自觉咽喉干燥。咽喉干燥提示津液不足。液,指富含营养物质的液体。津,指营养物质很少的液体。譬如唾液和胃肠道消化液是液,而汗液是津。津液不足乃是导致邪气从三阳传入太阴的诱因。病人在平常没有遭受邪气攻击的情况下,胃肠道平滑肌的功能还是可以胜任工作的,蠕动正常,遭受邪气攻击并且导致津液不足,则必然导致平滑肌功能不足,出现腹胀。这是因为,胃肠道不仅各种消化酶不足而不是消化吸收食物,干脆消化液也不足,再加上胃肠道蠕动功能本来就缺乏储备功能,于是不消化食物不能从上、下两条道路及时排出而出现腹胀满。
《伤寒论》的理论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上的,并不违背《黄帝内经》的理论,而是对它的补充、完善。所以,我们解读伤寒论,不要否定《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说太阴病的特征性症状是“腹满而嗌干”。在此基础上,《伤寒论》告诉我们,还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前面说了,《黄帝内经》已经给我们指出了,太阴病必有腹满。这里告诉我们,还可以有呕吐和腹泻。胃肠道因为遭受邪气攻击而其粘膜失去消化吸收功能,并且中层的平滑肌功能也减弱了。于是必有腹胀满,也可以有呕吐腹泻。这是因为平滑肌功能并不是完全丧失,只是减弱了。“食不下”,描述胃肠蠕动排空功能减退了,病人自觉食物堵在腹内。病人有呕吐和腹泻,一般呕吐出现于太阴病的开始,然后不呕吐,而是出现腹泻,并且越来越频繁(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太阴病还可以有腹痛症状。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太阴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是虚寒。不管是实寒还是虚寒都是寒,寒证一定不可以使用苦寒泻下药。如果使用苦寒泻下药,也胃肠道中层的平滑肌功能彻底丧失,于是“胸下结硬”
。胸下,指上腹部。胸下结硬,指上腹部更加胀得厉害。本来还可以呕吐和腹泻,多多少少可以把一些不能消化吸收的有害食物排出,现在彻底停止呕吐和腹泻,腹胀加重。
什么是太阴病?总而言之,太阴病就是病人的中焦正气虚弱,遭受寒邪攻击而一方面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另一个方面胃肠道蠕动功能则减退。古人称之为中焦虚寒证。主要症状有:腹胀、咽喉干燥;可以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切忌使用寒性和苦味药物。《黄帝内经》云:“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味苦性寒药都不能使用。
【原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学习理解】
先把《黄帝内经》对太阴病的描述来对比。《黄帝内经》原文:“(伤寒)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按照《黄帝内经》的描述,伤寒发病首日邪气在太阳,二日在阳明,三日在少阳,四日传入太阴。然后五日传入少阴,六日传入厥阴。邪气传入太阴的症状特征是“腹满而嗌干”。
太阴病必有腹满症状。腹满,现在医生们用“腹胀”来称谓。腹胀有两个产生机制,一个是病人吃入的食物在胃肠内不能被消化,于是也无法吸收。另一个是病人的胃肠蠕动减弱或不协调,失去排空动力。这两个机制同时呈现,才会出现腹胀。前一个机制古人称之为寒,后一个机制古人称之为虚。寒有两种,实寒和虚寒。平常身体强壮的人,受凉和吃了不洁食物也会出现急性胃肠炎,此时表现为实寒,病人的特征性症状乃是呕吐和腹泻,为消化不良造成的。食物不能被消化,于是不能被吸收,而病人的胃肠道蠕动功能是健全的,于是胃肠蠕动增强而出现呕吐和腹泻,把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食物从上、下两条通路排出,以免造成进一步伤害。这是病人在平时正气不虚弱下的情况。在胃肠道,消化功能靠粘膜层,蠕动功能靠中间的平滑肌层。平时正气不虚的人,在受寒或不洁食物损害下粘膜层可以受到损害,于是暂时失去消化吸收功能,而中间的平滑肌层不受伤害,功能正常,从而可以增强蠕动而呕吐、腹泻。这种情况称为实寒证,又称为“寒邪直中”。而太阴病,中层的平滑肌受到损害,蠕动功能减弱,于是腹满(腹胀)。此种情况称为虚寒证。平时正气有所虚弱,在全身其它部位遭受寒邪攻击而患伤寒,邪气从三阳传入太阴,则会出现腹满症状。可能有呕吐和腹泻,也可能没有。
太阴病还有“嗌干”症状。嗌,指咽喉。自觉咽喉干燥。咽喉干燥提示津液不足。液,指富含营养物质的液体。津,指营养物质很少的液体。譬如唾液和胃肠道消化液是液,而汗液是津。津液不足乃是导致邪气从三阳传入太阴的诱因。病人在平常没有遭受邪气攻击的情况下,胃肠道平滑肌的功能还是可以胜任工作的,蠕动正常,遭受邪气攻击并且导致津液不足,则必然导致平滑肌功能不足,出现腹胀。这是因为,胃肠道不仅各种消化酶不足而不是消化吸收食物,干脆消化液也不足,再加上胃肠道蠕动功能本来就缺乏储备功能,于是不消化食物不能从上、下两条道路及时排出而出现腹胀满。
《伤寒论》的理论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上的,并不违背《黄帝内经》的理论,而是对它的补充、完善。所以,我们解读伤寒论,不要否定《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说太阴病的特征性症状是“腹满而嗌干”。在此基础上,《伤寒论》告诉我们,还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前面说了,《黄帝内经》已经给我们指出了,太阴病必有腹满。这里告诉我们,还可以有呕吐和腹泻。胃肠道因为遭受邪气攻击而其粘膜失去消化吸收功能,并且中层的平滑肌功能也减弱了。于是必有腹胀满,也可以有呕吐腹泻。这是因为平滑肌功能并不是完全丧失,只是减弱了。“食不下”,描述胃肠蠕动排空功能减退了,病人自觉食物堵在腹内。病人有呕吐和腹泻,一般呕吐出现于太阴病的开始,然后不呕吐,而是出现腹泻,并且越来越频繁(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太阴病还可以有腹痛症状。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太阴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是虚寒。不管是实寒还是虚寒都是寒,寒证一定不可以使用苦寒泻下药。如果使用苦寒泻下药,也胃肠道中层的平滑肌功能彻底丧失,于是“胸下结硬”
。胸下,指上腹部。胸下结硬,指上腹部更加胀得厉害。本来还可以呕吐和腹泻,多多少少可以把一些不能消化吸收的有害食物排出,现在彻底停止呕吐和腹泻,腹胀加重。
什么是太阴病?总而言之,太阴病就是病人的中焦正气虚弱,遭受寒邪攻击而一方面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另一个方面胃肠道蠕动功能则减退。古人称之为中焦虚寒证。主要症状有:腹胀、咽喉干燥;可以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切忌使用寒性和苦味药物。《黄帝内经》云:“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味苦性寒药都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