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伤寒论》解读:阳寒与阴寒

涂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21/09/02
帖子
2279
获得点赞
347
声望
83
所在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
《伤寒论》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解读】

这段原文说的是,出现恶寒症状的疾病应该区分阴阳,如何区分阴阳。恶寒伴发热的是阳,恶寒不伴发热的是阴。

恶寒,怕冷的意思,属于主观感觉。发热,又称为身热,是体温升高的意思,属于客观现象。主观感觉与客观现象之间是可以相互矛盾的。所以,恶寒与发热可以有四个组合:
1)恶寒而身热。
2)恶热而身凉。
3)恶寒而身凉。
4)恶热而身热。

“病有发热恶寒者”,即第一种情况。这是“发于阳”造成的。“无热恶寒者”,这是发于阴,即第三种情况。

所谓发于阳,也就是病在表,在三阳经,病人正气不虚,所以有力量把阳气激发起来而升高体温,目的当然是为了抵抗邪气。譬如伤寒、中风邪气在太阳经。所谓发于阴,是病在里,在三阴经,病人正气已经虚衰了,没有力量把阳气激发起来,体温不能升高,甚至身凉。譬如休克状态,这是邪传三阴的情况。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所谓七日,乃是指从出现恶寒到痊愈通常需要七日。所谓六日愈,是从出现休克状态到痊愈通常只需要六日。当然并不是说发于阴者病情比发于阳者更轻,而是发于阴者已经走过了三阳阶段而进入三阴阶段,所以距离痊愈反而更近。

发于阳七日愈比较好理解,因为急性外感性疾病确实是病程一周痊愈。恶寒乃是首发症状,出现恶寒算病程开始,即发病。从出现恶寒症状开始计算,到痊愈通常是一个星期。发于阴六日愈似乎不好理解,因为未必是发病次日即邪气传入三阴。合理的解释是,七日和六日的说法本身就是当时学界的说法,未必是高度统一的认识。因为伤寒传变时日本身就不可确定,有快有慢。按照伤寒论的观点,邪气传变并没有严格的时日规定,而按照黄帝内经则是一日传一经。还有病死而不痊愈的呢。所以,作者只是指出当时学界比较盛行的说法而已。

急性外感病,邪在三阳经是发于阳,邪传三阴经是发于阴。发热恶寒,只是指出三阳经中的太阳经疾病状态。邪传阳明则是第4种情况,恶热而身热。这也是发于阳,七日痊愈吗,不能这么说。休克状态也并不是都恶寒而身凉,还有恶热而身凉的呢,第2种情况。身凉是微循环衰竭,休克的表现。恶热是病人的邪气强盛而身体阴气不足。黄帝内经说,“阴虚生内热”。所谓内热,指的是病人自觉身体热,不管客观上身体是不是热的。“阳虚生外寒”。所谓外寒,即客观上病人身体凉,不管病人自觉是不是怕冷。内指病人的主观感觉,外指病人的客观表现。无热恶寒,这是内外皆寒,毫无疑问是阴证。
 
发于阴,内之不足也,答案不是很明显了吗。阴脏五,阳腑六,甲己相合,子午相冲,所以六日来复,七日来复。轮回之道。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