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十
刘某某,男,49岁,1990年2月16日初诊。患者1年来时常胸前闷痛,2个月前曾在某医院检查诊为冠心病,服用潘生丁、冠心苏合丸等药收效甚微,遂邀余诊治。症见胸前闷痛牵及胁肋,伴心烦易怒,晨起恶心,口苦,心下痞满,得嗳则舒,苔黄腻,脉弦滑。心电图示下壁心肌供血不足,B超检查肝胆未见异常。
若您诊治,当如何?
医案解析时间到:
本案为迟炳周医案:
【辨证】证属肝郁化火,胃逆痰阻。
【治法】治宜解郁泻火,和胃降浊。
【处方】大柴胡汤加减。柴胡、郁金、杭芍药、延胡索、川楝子、炒枳实各12克,法半夏、黄芩、生姜各10克,大黄6克,甘草5克。水煎服,日1剂。
3剂后,自觉胸痛著减,心烦口苦诸症亦明显减轻。以上方稍事增损服至15剂,诸症悉除,心电图恢复正常,病告痊愈。
【按语】活血化瘀、宣痹通阳、芳香开窍为治胸痹之常法。然细审本案病情,胸痛连胁,心烦易怒,口苦,一派气郁化火之候;而痞满嗳气,乃胃逆浊阻之凿据。证涉肝胃,囿正常法恐难奏功,法宜肝胃并治,用大柴胡汤疏肝和胃,正与本证相切,故收捷效。
名家条文注解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日数过多,累经攻下,而柴胡证不罢者,亦须先与小柴胡汤,以解其表。经曰∶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者,是也。呕止者,表里和也;若呕不止,郁郁微烦者,里热已甚,结于胃中也,与大柴胡汤下其里热则愈。柴胡、黄芩之苦,入心而折热;枳实、芍药之酸苦,涌泄而扶阴。辛者散也,半夏之辛,以散逆气;辛甘和也,姜枣之辛甘,以和荣卫。
清·吴谦《医宗金鉴》太阳病传过三阳之经十余日,医不随经施治,反二、三下之,未致变逆,后四、五日,惟见少阳寒热往来之柴胡证仍在者,宜先与小柴胡汤解表和里。如或不愈,其呕不止,心下满急,郁郁微烦,此为少阳表里均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攻里和表,自可愈也。
方有执曰:过经与坏病同,不知何逆,而二、三下之,适所以致逆,故曰:反也。下而又下,阳明虽未伤,而少阳亦未除,故曰:柴胡证仍在也。呕不止,郁郁微烦,乃邪扰二阳,故曰:未解也。
程知曰:此言过经误下,有用大小柴胡两解法也。盖其人之邪,因屡下而深入,若表证未罢,必先用小柴胡和其半表,而后可兼攻其里也。
程应旄曰:此条与阳明经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下之条,细细酌量,阳明证呕在上,而邪亦在膈之上,未入府,故不可下;此条呕不止,心下急,乃邪在膈之下,已属胃,乃可下也。可下不可下,此等处最不容误也。
林澜曰:呕不止,则半表里证犹在,然心下急,郁郁微烦,必中有燥屎也,非下除之不可,故以大柴胡兼而行之。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病从外来者,当先治外而后治其内。此屡经妄下,半月余而柴胡证仍在。因其人不虚,故枢机有主而不为坏病。与小柴胡和之,表证虽除,内尚不解。以前此妄下之药,但去肠胃有形之物,而未泄胸膈气分之结热也。急者满也,但满而不痛,即痞也。姜、夏以除呕,柴、芩以去烦,大枣和里,枳芍舒急。而曰下之则愈者,见大柴胡为下剂,非和剂也。若与他药和下之,必有变证,意在言外。呕不止,属有形;若欲呕,属无形。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下后柴胡证仍在,若但有少阳经证而无阳明腑证,先与小柴胡汤,应当解矣。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是经迫而腑郁,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经腑双解则愈矣。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而不解,此证仍宜汗解可知也。反二三下之,水气当内陷手少阳三焦,而病胁下满痛,或上燥而口苦咽干,此即为柴胡证。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虽大便不行,仍当先与小柴胡汤以解外。若胃底胆汁上逆而呕,小半夏汤所不能止,于是胃中燥气迫于心下,而心下急,郁郁微烦,则宜于小柴胡汤中加枳实大黄以和其里,里和而表气自解矣。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是论述少阳兼见阳明里实的大柴胡汤证的证治。太阳病是它的来路。"过经十余日,过经就是邪气已经越过太阳经,也就可以说太阳的表证已经不存在了。过经就是说这一经的邪气已经过去了,但是意味着这个病没好,它要到别的经去了,由此而及彼,由太阳而到其他经了。不是行其经尽故也,和咱们讲的太阳病,头痛至七八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那条意思是不同的,这个叫过经,《伤寒论》大概提了三条讲过经的。过经过哪儿去了?这里指到了少阳,底下就说明这个问题。传到少阳,就应该用和解之法,用小柴胡汤,反二三下之,这个反就是错误了,不应该那样去做。后四五日,泻下以后又经过四五天,柴胡证仍在者,柴胡证仍然存在的,虽然是误下了,治疗是错误的,但是柴胡证还仍然存在,先与小柴胡汤,先给吃小柴胡汤,不能够吃其他的药方。吃了小柴胡汤,如果小柴胡汤发生作用了,正胜邪却,少阳之气能够驱邪外出,那就有作解的可能了。咱们过去也讲过,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胡汤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就可以有好的一个方面;可能发生战汗作解的情况,上边已经讲过了。但是也有另一种情况,呕不止,服用小柴胡汤以后这个人出现呕不止,这个呕不止就是原来的呕,因为小柴胡汤就有喜呕,现在呕加剧了,严重到了呕不止的程度。为什么他呕不止?因为胃里有热,是个大柴胡汤证了。胃里有热,由于误下后邪热不但在少阳,而且并于阳明,阳明胃热已甚,气结不舒,所以就呕不止,胃气上逆。心下急,心下就是胃脘的部分,急,急者极也,是说胃脘胀闷得很厉害,到了极点了,他就受不了了,或者心下疼痛,疼痛得到了极点了,他也急。心下急这个急或者是胀闷,或者是出现疼痛,反正这个地方难受,不舒服到了极点,不可以忍耐了。这是一个虚邪,还是一个实邪?这当然是一个实邪了。一个呕不止,一个心下急,一个是胃气上逆,一个是胃气凝结。胃气凝结,所以才胀满疼痛,而到了不可忍受的程度。郁郁微烦者,郁郁和少阳证默默不欲饮食都是刻画、反映少阳证的特点。默默不欲饮食是一个静默的意思,面部表情不高兴,无欲状,很静默的,实际上就有抑郁的意思,是少阳胆气抑郁的反映。现在郁于里了,不是在表情方面了,而是在心里,所以也是用个叠字,叫郁郁,郁而又郁,气机不得舒畅啊,比默默加重了。烦,是郁郁微烦,实际上就是郁烦,气郁作烦。气郁于内,所以他就发烦。这个微烦,不等于说烦得轻,他是在里烦,不是显露在外面的,所以叫郁郁微烦,是气郁在里而作烦,是这么一个证候。大便虽然是以前泻下了,后四五日,大便也没下来。舌苔一般要见黄苔了,口苦得也非常厉害,不但是心下急,胸胁苦满也更加严重。这个病既有少阳病未解,又出现了阳明胃气的凝结,怎么办?是还要吃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已经无能为力了,小柴胡汤只能治少阳的问题,不能解决阳明胃实的问题,所以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给他吃大柴胡汤,用点儿泻下,大便一经泻下,少阳的阳明的两经之邪,都得到解除,这个病就好了。少阳三禁,叫禁汗、禁吐、禁下,这是言其常法。现在,又是可下之法,下之则愈,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个就是一个变法,知常能够达变啊。要是少阳本身的病,当然不能用下法,也不能用汗法,这是一个原则。人家少阳本身的病用汗法下法,那是错误的。现在的问题,它是少阳之邪并于阳明,阳明和少阳为病,有心下急、有呕不止、有郁郁微烦,还有大便的秘结,这时候就得用点儿下法,不用下法就解决不了阳明胃实的问题。在柴胡汤基础之上,不用承气汤,这一点儿大家要清楚,大柴胡汤不等于大承气汤。为什么?因为大柴胡汤,它是以柴胡为基础的,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法,还有柴胡、还有黄芩、还有半夏、还有生姜、还有大枣,只是把人参、甘草去掉了,所以它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上了大黄、芍药、枳实,去掉了一个生甘草,所以这和大承气汤不一样。下之则愈里有和解少阳兼下阳明的一个治疗方法,和单纯的泻下之法,或者是单纯用小柴胡汤的和解之法,都有所不同。所以《伤寒论》这本书,方法也好,辨证也好,不是一个孤立的、片面的,是一个辩证的东西,有常法,有变法。这样它就活了,就不是教条。大柴胡汤这个方子临床使用是很广泛的,为现在的医学家所重视。我们看一看,首先少阳是在太阳阳明中间的,少阳属夹界,所以它外合于太阳,而内里又合于阳明,因此在柴胡剂群里,在外头要是太阳少阳并病,就有柴胡桂枝汤;如果内里少阳阳明并病,就有大柴胡汤。因为少阳主枢,这个经是个半表半里,外邻于太阳,内又能近于阳明。大柴胡汤是小柴胡汤减去人参、甘草,减去补药了,减去甜药,为什么?因为心下急,呕不止,郁郁微烦说明胃气凝结,胃气实了,再用些甜药一补,就不对了,所以把它减掉了。人家心下都急了,都胀得疼得那样难受了,还给加什么人参甘草,再补那不更急了吗?所以把它去掉了。为什么加大黄、枳实、芍药?因为阳明胃已经有实了,阳明成实,所以大黄配枳实,就是半个承气汤,大承气汤不是四味药吗,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现在大黄配枳实是半个承气汤,它是来泻阳明之热的,能利阳明的凝结,枳实有利气消痞的作用。所以这个方子才有泻下的作用,下之则愈。芍药是一个酸药,和大黄是酸苦涌泄为阴,芍药也能于土中伐木,也能够平肝胆气之逆,所以要加芍药。这个方子也有生姜。小柴胡汤有生姜,大柴胡汤也有生姜,但是大柴胡汤的生姜比小柴胡汤剂量增加了几乎一倍,生姜五两,小柴胡汤的生姜是三两。为什么要增加生姜的剂量?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生姜是辛散的,心下急,呕不止,既有饮气上逆,又有胃气凝结,所以用生姜以散结止呕,还能去水饮之邪;另外,生姜有偏于上的作用。因为凝结的部位是在心下,不是在腹,不是在脐下,大柴胡汤的大黄是荡涤肠胃、推陈致新、走而不守的,现在,用五两生姜,既有健胃作用,味辛又有一点儿升宣的作用,而使大黄泻下胃里凝结不至于很直接地一下子就把它推下去。意思就是说,有生姜这种升宣作用,使大黄治心下胃中的凝结能够发挥治疗作用,不至于哗就一过而下,还没把病治下去,大黄的药劲已经完了,不会发生这个问题。就比如我们现在用桔梗,一些药要往上边来,要用桔梗载诸药以上浮,使力量作用在上焦,这大家都知道,桔梗是舟楫之官啊。生姜对大黄,也有这个意义,它使大黄治胃的作用能够持久,不会发生突然而过的一时性的作用。这都是组方用药一些巧妙的地方。大柴胡汤这个方子里有争议,争议的关键是大黄的问题,有的说是有大黄,有的说没有大黄。陈修园说酌大黄,酌,就是斟酌的酌,八柴四枳五生姜,芩芍三两二大黄,大黄要斟酌斟酌,可以用的时候就用,不可以用的时候就不用。如果从原文来看,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这样的提法,这个方子是应该有大黄的,没有大黄怎么能下之,则愈?大柴胡汤一定要用大黄,要把这个问题确定下来。煎服法上说,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汤也,这是对的。大柴胡汤这个方子很好,在临床使用的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现在中西医结合啊,西医同志也很喜欢用这个方子,治疗各种急腹症,都要以大柴胡汤这个方子为加减。这里,我个人的体会,凡是疼痛病,肚子疼痛而有些靠边的,就是边上有点儿疼痛的,这个方子都管用。在临床上看,心下这个地方难受而且加上边上,胁或者胁的往前一点儿的,靠一点儿边的,或者小肚子也靠点儿边儿的,它都管用。为什么?因为大柴胡汤里兼少阳,少阳就是靠一边,靠侧面,带有一定的侧面的疼痛,上腹部也好,下腹部也好,这个方子都是管用的。属于实证的,气火交郁,一些实性的疼痛,这个方子是可用的。掌握这么一个前提,这是我个人的经验。现在用它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是很好的;热性下利,下利红白,粘液,大便有时也难通,里急后重,肚子觉得疼,脉弦而有力的,这个方子也管用,所以也治痢疾;急性阑尾炎这个方子也管用,要加上一点儿什么桃仁啊,加上点儿鸡血藤啊,效果也是很好的;胃溃疡出血,大便黑,或者吐咖啡色物,心烦口苦,脉弦而滑的,这个方子也管用。大柴胡汤是个很好用的方子。什么急性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这些病,肚子疼得很严重的,上边见呕吐,这个方子是有效的。它能够清肝胆,又能够荡涤肠胃,既治气而又治血,这个方子的面儿是很广的。在这个方子基础之上,加上什么活血药;加上什么理气药,再加上一些清热解毒的,治疗一些急性的疼痛啊炎症啊,的确是有效果。大柴胡汤证不是一般的,还是挺厉害的?有的人认为,大柴胡汤和大承气汤来比,泻下作用缓和一些。大承气汤厉害,叫大承气。这样的认识对不对?当然是对的,大柴胡汤里有大枣,大承气汤里厚朴加枳实还加芒硝。但是大柴胡汤这个方子也是够厉害的。根据我个人的体会,一个就是柴胡,一个就是大黄,咱们从这两味药说起。这个大黄,大家都知道,推陈致新,荡涤肠胃,说大黄是破结的,用大黄的前提,一定得要有凝结,没有凝结的时候一般都不用它。所以,古人就管它叫推陈致新,有推陈致新的作用。柴胡这个药,虽然看着像个气分药,在《神农本草经》中说是它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主治肠胃中结气,一个结了;饮食积聚,还是结;寒热邪气,发冷发烧;还可推陈致新,也有个推陈致新。大黄的推陈致新再加上柴胡的推陈致新,这两个合在一起,这个药的作用就是很可观的,所以用的时候希望大家还要注意,大柴胡汤泻下是很厉害的。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往往有一些病就是小柴胡汤证往前再发展一步就是大柴胡汤证,那么还非用大柴胡汤不可。比如临床上看到胸胁苦满,或者说是胃脘疼痛,气郁结到一定程度就化热了,不但是肝胆气郁,而且胃气也凝结了,化热化燥,舌头上一见黄,大家知道一见黄,这时候就得用大柴胡汤。如果舌苔还是白的,还可以用小柴胡汤。要把舌苔看清楚了,是白还是黄。另外,一到大柴胡汤证了,就有一些难以忍受的问题,所以加个急,郁郁微烦,心下急,疼也好,闷也好,胀也好,都是很严重的,不堪忍受,这时候用小柴胡汤就不行了。
刘某某,男,49岁,1990年2月16日初诊。患者1年来时常胸前闷痛,2个月前曾在某医院检查诊为冠心病,服用潘生丁、冠心苏合丸等药收效甚微,遂邀余诊治。症见胸前闷痛牵及胁肋,伴心烦易怒,晨起恶心,口苦,心下痞满,得嗳则舒,苔黄腻,脉弦滑。心电图示下壁心肌供血不足,B超检查肝胆未见异常。
若您诊治,当如何?
医案解析时间到:
本案为迟炳周医案:
【辨证】证属肝郁化火,胃逆痰阻。
【治法】治宜解郁泻火,和胃降浊。
【处方】大柴胡汤加减。柴胡、郁金、杭芍药、延胡索、川楝子、炒枳实各12克,法半夏、黄芩、生姜各10克,大黄6克,甘草5克。水煎服,日1剂。
3剂后,自觉胸痛著减,心烦口苦诸症亦明显减轻。以上方稍事增损服至15剂,诸症悉除,心电图恢复正常,病告痊愈。
【按语】活血化瘀、宣痹通阳、芳香开窍为治胸痹之常法。然细审本案病情,胸痛连胁,心烦易怒,口苦,一派气郁化火之候;而痞满嗳气,乃胃逆浊阻之凿据。证涉肝胃,囿正常法恐难奏功,法宜肝胃并治,用大柴胡汤疏肝和胃,正与本证相切,故收捷效。
名家条文注解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日数过多,累经攻下,而柴胡证不罢者,亦须先与小柴胡汤,以解其表。经曰∶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者,是也。呕止者,表里和也;若呕不止,郁郁微烦者,里热已甚,结于胃中也,与大柴胡汤下其里热则愈。柴胡、黄芩之苦,入心而折热;枳实、芍药之酸苦,涌泄而扶阴。辛者散也,半夏之辛,以散逆气;辛甘和也,姜枣之辛甘,以和荣卫。
清·吴谦《医宗金鉴》太阳病传过三阳之经十余日,医不随经施治,反二、三下之,未致变逆,后四、五日,惟见少阳寒热往来之柴胡证仍在者,宜先与小柴胡汤解表和里。如或不愈,其呕不止,心下满急,郁郁微烦,此为少阳表里均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攻里和表,自可愈也。
方有执曰:过经与坏病同,不知何逆,而二、三下之,适所以致逆,故曰:反也。下而又下,阳明虽未伤,而少阳亦未除,故曰:柴胡证仍在也。呕不止,郁郁微烦,乃邪扰二阳,故曰:未解也。
程知曰:此言过经误下,有用大小柴胡两解法也。盖其人之邪,因屡下而深入,若表证未罢,必先用小柴胡和其半表,而后可兼攻其里也。
程应旄曰:此条与阳明经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下之条,细细酌量,阳明证呕在上,而邪亦在膈之上,未入府,故不可下;此条呕不止,心下急,乃邪在膈之下,已属胃,乃可下也。可下不可下,此等处最不容误也。
林澜曰:呕不止,则半表里证犹在,然心下急,郁郁微烦,必中有燥屎也,非下除之不可,故以大柴胡兼而行之。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病从外来者,当先治外而后治其内。此屡经妄下,半月余而柴胡证仍在。因其人不虚,故枢机有主而不为坏病。与小柴胡和之,表证虽除,内尚不解。以前此妄下之药,但去肠胃有形之物,而未泄胸膈气分之结热也。急者满也,但满而不痛,即痞也。姜、夏以除呕,柴、芩以去烦,大枣和里,枳芍舒急。而曰下之则愈者,见大柴胡为下剂,非和剂也。若与他药和下之,必有变证,意在言外。呕不止,属有形;若欲呕,属无形。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下后柴胡证仍在,若但有少阳经证而无阳明腑证,先与小柴胡汤,应当解矣。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是经迫而腑郁,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经腑双解则愈矣。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而不解,此证仍宜汗解可知也。反二三下之,水气当内陷手少阳三焦,而病胁下满痛,或上燥而口苦咽干,此即为柴胡证。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虽大便不行,仍当先与小柴胡汤以解外。若胃底胆汁上逆而呕,小半夏汤所不能止,于是胃中燥气迫于心下,而心下急,郁郁微烦,则宜于小柴胡汤中加枳实大黄以和其里,里和而表气自解矣。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是论述少阳兼见阳明里实的大柴胡汤证的证治。太阳病是它的来路。"过经十余日,过经就是邪气已经越过太阳经,也就可以说太阳的表证已经不存在了。过经就是说这一经的邪气已经过去了,但是意味着这个病没好,它要到别的经去了,由此而及彼,由太阳而到其他经了。不是行其经尽故也,和咱们讲的太阳病,头痛至七八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那条意思是不同的,这个叫过经,《伤寒论》大概提了三条讲过经的。过经过哪儿去了?这里指到了少阳,底下就说明这个问题。传到少阳,就应该用和解之法,用小柴胡汤,反二三下之,这个反就是错误了,不应该那样去做。后四五日,泻下以后又经过四五天,柴胡证仍在者,柴胡证仍然存在的,虽然是误下了,治疗是错误的,但是柴胡证还仍然存在,先与小柴胡汤,先给吃小柴胡汤,不能够吃其他的药方。吃了小柴胡汤,如果小柴胡汤发生作用了,正胜邪却,少阳之气能够驱邪外出,那就有作解的可能了。咱们过去也讲过,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胡汤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就可以有好的一个方面;可能发生战汗作解的情况,上边已经讲过了。但是也有另一种情况,呕不止,服用小柴胡汤以后这个人出现呕不止,这个呕不止就是原来的呕,因为小柴胡汤就有喜呕,现在呕加剧了,严重到了呕不止的程度。为什么他呕不止?因为胃里有热,是个大柴胡汤证了。胃里有热,由于误下后邪热不但在少阳,而且并于阳明,阳明胃热已甚,气结不舒,所以就呕不止,胃气上逆。心下急,心下就是胃脘的部分,急,急者极也,是说胃脘胀闷得很厉害,到了极点了,他就受不了了,或者心下疼痛,疼痛得到了极点了,他也急。心下急这个急或者是胀闷,或者是出现疼痛,反正这个地方难受,不舒服到了极点,不可以忍耐了。这是一个虚邪,还是一个实邪?这当然是一个实邪了。一个呕不止,一个心下急,一个是胃气上逆,一个是胃气凝结。胃气凝结,所以才胀满疼痛,而到了不可忍受的程度。郁郁微烦者,郁郁和少阳证默默不欲饮食都是刻画、反映少阳证的特点。默默不欲饮食是一个静默的意思,面部表情不高兴,无欲状,很静默的,实际上就有抑郁的意思,是少阳胆气抑郁的反映。现在郁于里了,不是在表情方面了,而是在心里,所以也是用个叠字,叫郁郁,郁而又郁,气机不得舒畅啊,比默默加重了。烦,是郁郁微烦,实际上就是郁烦,气郁作烦。气郁于内,所以他就发烦。这个微烦,不等于说烦得轻,他是在里烦,不是显露在外面的,所以叫郁郁微烦,是气郁在里而作烦,是这么一个证候。大便虽然是以前泻下了,后四五日,大便也没下来。舌苔一般要见黄苔了,口苦得也非常厉害,不但是心下急,胸胁苦满也更加严重。这个病既有少阳病未解,又出现了阳明胃气的凝结,怎么办?是还要吃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已经无能为力了,小柴胡汤只能治少阳的问题,不能解决阳明胃实的问题,所以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给他吃大柴胡汤,用点儿泻下,大便一经泻下,少阳的阳明的两经之邪,都得到解除,这个病就好了。少阳三禁,叫禁汗、禁吐、禁下,这是言其常法。现在,又是可下之法,下之则愈,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个就是一个变法,知常能够达变啊。要是少阳本身的病,当然不能用下法,也不能用汗法,这是一个原则。人家少阳本身的病用汗法下法,那是错误的。现在的问题,它是少阳之邪并于阳明,阳明和少阳为病,有心下急、有呕不止、有郁郁微烦,还有大便的秘结,这时候就得用点儿下法,不用下法就解决不了阳明胃实的问题。在柴胡汤基础之上,不用承气汤,这一点儿大家要清楚,大柴胡汤不等于大承气汤。为什么?因为大柴胡汤,它是以柴胡为基础的,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法,还有柴胡、还有黄芩、还有半夏、还有生姜、还有大枣,只是把人参、甘草去掉了,所以它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上了大黄、芍药、枳实,去掉了一个生甘草,所以这和大承气汤不一样。下之则愈里有和解少阳兼下阳明的一个治疗方法,和单纯的泻下之法,或者是单纯用小柴胡汤的和解之法,都有所不同。所以《伤寒论》这本书,方法也好,辨证也好,不是一个孤立的、片面的,是一个辩证的东西,有常法,有变法。这样它就活了,就不是教条。大柴胡汤这个方子临床使用是很广泛的,为现在的医学家所重视。我们看一看,首先少阳是在太阳阳明中间的,少阳属夹界,所以它外合于太阳,而内里又合于阳明,因此在柴胡剂群里,在外头要是太阳少阳并病,就有柴胡桂枝汤;如果内里少阳阳明并病,就有大柴胡汤。因为少阳主枢,这个经是个半表半里,外邻于太阳,内又能近于阳明。大柴胡汤是小柴胡汤减去人参、甘草,减去补药了,减去甜药,为什么?因为心下急,呕不止,郁郁微烦说明胃气凝结,胃气实了,再用些甜药一补,就不对了,所以把它减掉了。人家心下都急了,都胀得疼得那样难受了,还给加什么人参甘草,再补那不更急了吗?所以把它去掉了。为什么加大黄、枳实、芍药?因为阳明胃已经有实了,阳明成实,所以大黄配枳实,就是半个承气汤,大承气汤不是四味药吗,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现在大黄配枳实是半个承气汤,它是来泻阳明之热的,能利阳明的凝结,枳实有利气消痞的作用。所以这个方子才有泻下的作用,下之则愈。芍药是一个酸药,和大黄是酸苦涌泄为阴,芍药也能于土中伐木,也能够平肝胆气之逆,所以要加芍药。这个方子也有生姜。小柴胡汤有生姜,大柴胡汤也有生姜,但是大柴胡汤的生姜比小柴胡汤剂量增加了几乎一倍,生姜五两,小柴胡汤的生姜是三两。为什么要增加生姜的剂量?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生姜是辛散的,心下急,呕不止,既有饮气上逆,又有胃气凝结,所以用生姜以散结止呕,还能去水饮之邪;另外,生姜有偏于上的作用。因为凝结的部位是在心下,不是在腹,不是在脐下,大柴胡汤的大黄是荡涤肠胃、推陈致新、走而不守的,现在,用五两生姜,既有健胃作用,味辛又有一点儿升宣的作用,而使大黄泻下胃里凝结不至于很直接地一下子就把它推下去。意思就是说,有生姜这种升宣作用,使大黄治心下胃中的凝结能够发挥治疗作用,不至于哗就一过而下,还没把病治下去,大黄的药劲已经完了,不会发生这个问题。就比如我们现在用桔梗,一些药要往上边来,要用桔梗载诸药以上浮,使力量作用在上焦,这大家都知道,桔梗是舟楫之官啊。生姜对大黄,也有这个意义,它使大黄治胃的作用能够持久,不会发生突然而过的一时性的作用。这都是组方用药一些巧妙的地方。大柴胡汤这个方子里有争议,争议的关键是大黄的问题,有的说是有大黄,有的说没有大黄。陈修园说酌大黄,酌,就是斟酌的酌,八柴四枳五生姜,芩芍三两二大黄,大黄要斟酌斟酌,可以用的时候就用,不可以用的时候就不用。如果从原文来看,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这样的提法,这个方子是应该有大黄的,没有大黄怎么能下之,则愈?大柴胡汤一定要用大黄,要把这个问题确定下来。煎服法上说,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汤也,这是对的。大柴胡汤这个方子很好,在临床使用的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现在中西医结合啊,西医同志也很喜欢用这个方子,治疗各种急腹症,都要以大柴胡汤这个方子为加减。这里,我个人的体会,凡是疼痛病,肚子疼痛而有些靠边的,就是边上有点儿疼痛的,这个方子都管用。在临床上看,心下这个地方难受而且加上边上,胁或者胁的往前一点儿的,靠一点儿边的,或者小肚子也靠点儿边儿的,它都管用。为什么?因为大柴胡汤里兼少阳,少阳就是靠一边,靠侧面,带有一定的侧面的疼痛,上腹部也好,下腹部也好,这个方子都是管用的。属于实证的,气火交郁,一些实性的疼痛,这个方子是可用的。掌握这么一个前提,这是我个人的经验。现在用它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是很好的;热性下利,下利红白,粘液,大便有时也难通,里急后重,肚子觉得疼,脉弦而有力的,这个方子也管用,所以也治痢疾;急性阑尾炎这个方子也管用,要加上一点儿什么桃仁啊,加上点儿鸡血藤啊,效果也是很好的;胃溃疡出血,大便黑,或者吐咖啡色物,心烦口苦,脉弦而滑的,这个方子也管用。大柴胡汤是个很好用的方子。什么急性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这些病,肚子疼得很严重的,上边见呕吐,这个方子是有效的。它能够清肝胆,又能够荡涤肠胃,既治气而又治血,这个方子的面儿是很广的。在这个方子基础之上,加上什么活血药;加上什么理气药,再加上一些清热解毒的,治疗一些急性的疼痛啊炎症啊,的确是有效果。大柴胡汤证不是一般的,还是挺厉害的?有的人认为,大柴胡汤和大承气汤来比,泻下作用缓和一些。大承气汤厉害,叫大承气。这样的认识对不对?当然是对的,大柴胡汤里有大枣,大承气汤里厚朴加枳实还加芒硝。但是大柴胡汤这个方子也是够厉害的。根据我个人的体会,一个就是柴胡,一个就是大黄,咱们从这两味药说起。这个大黄,大家都知道,推陈致新,荡涤肠胃,说大黄是破结的,用大黄的前提,一定得要有凝结,没有凝结的时候一般都不用它。所以,古人就管它叫推陈致新,有推陈致新的作用。柴胡这个药,虽然看着像个气分药,在《神农本草经》中说是它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主治肠胃中结气,一个结了;饮食积聚,还是结;寒热邪气,发冷发烧;还可推陈致新,也有个推陈致新。大黄的推陈致新再加上柴胡的推陈致新,这两个合在一起,这个药的作用就是很可观的,所以用的时候希望大家还要注意,大柴胡汤泻下是很厉害的。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往往有一些病就是小柴胡汤证往前再发展一步就是大柴胡汤证,那么还非用大柴胡汤不可。比如临床上看到胸胁苦满,或者说是胃脘疼痛,气郁结到一定程度就化热了,不但是肝胆气郁,而且胃气也凝结了,化热化燥,舌头上一见黄,大家知道一见黄,这时候就得用大柴胡汤。如果舌苔还是白的,还可以用小柴胡汤。要把舌苔看清楚了,是白还是黄。另外,一到大柴胡汤证了,就有一些难以忍受的问题,所以加个急,郁郁微烦,心下急,疼也好,闷也好,胀也好,都是很严重的,不堪忍受,这时候用小柴胡汤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