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七
胡某某,52岁。初诊:1986年5月14日。自述一月来上下牙齿相互磨切,格格有声,不由自主,终日不止。曾用针刺、中药和西药镇静,效果不显,遂来求治。见其啮齿声高清脆,连连不断,前牙已磨掉三分之一,口有浊气。伴有心中烦闷,心下痞满,时有干呕,小便色黄,舌红苔中心黄,脉弦数。
若您诊治,会从何处入手?
医案解析时间到:
本案为张东明医案
【辨证】症为湿热内蕴,阻于中焦,气机不畅,脾胃升降失常而致。
【论治】治以苦寒清热,辛热宣通,少佐甘温调补之法。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味:半夏9克,黄连9克,黄芩7克,干姜4克,生姜4克,党参6克,竹茹9克,丹皮7.5克,生姜6克,大枣4枚。2剂。
【二诊】服药后自觉心中豁达,心烦、痞满等症消失。磨牙间隔时间延长,且能控制。苔白,脉数。药已中病,仍守原方,继投3剂,一月之痼疾痊愈。
您想对了吗?
条文名家注解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症也。呕多虽有阳明症,不可攻之。若有下症,亦宜大柴胡。而以他药下之,误矣。误下后有二症者,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不全发阳,不全发阴,故误下之变,亦因偏于半表者成结胸,偏于半里者心下痞耳。此条本为半夏泻心而发,故只以痛不痛分结胸与痞,未及他症。
泻心汤,即小柴胡去柴胡加黄连干姜汤也。三方分治三阳。在太阳用生姜泻心汤,以未经误下而心下痞硬,虽汗出表解,水犹未散,故君生姜以散之,仍不离太阳为开之义。在阳明用甘草泻心汤者,以两番误下,胃中空虚,其痞益甚,故倍甘草以建中,而缓客气之上逆,仍是从乎中治之法也。在少阳用半夏泻心者,以误下而成痞,邪既不在表,则柴胡汤不中与之,又未全入里,则黄芩汤亦不中与之矣。胸胁苦满与心下痞满,皆半表里症也。于伤寒五六日,未经下而胸胁苦满者,则柴胡汤解之。伤寒五六日,误下后,心下满而胸胁不满者,则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以和之。此又治少阳半表里之一法也。然倍半夏而去生姜,稍变柴胡半表之治,推重少阳半里之意耳。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故仍名曰泻心,亦以佐柴胡之所不及。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呕而发热,柴胡证具,不解经邪,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是表阳未陷,邪犹在经,宜复与柴胡汤,以解经邪。此虽已下之,不至为逆,必蒸蒸而振栗,却发热汗出而解。若下后经证已罢,心下满而硬痛者,此表阳内陷,热入而为结胸也,宜大陷胸汤。但满而不痛者,此里阴上逆,而为痞也,柴胡汤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参、甘、姜、枣,温补中脘之虚寒,黄芩、黄连,清泻上焦之郁热,半夏降浊阴而消痞满也。方以半夏名,因原有呕证,下后气愈逆而呕愈增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此承上,凡柴胡汤病证节引起误下成结胸,误下成痞之变证。水气入里,胃不能受,故呕。太阳表证仍在,故发热。有表复有里,故曰柴胡汤证具,非必兼「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胁下痞硬,小便不利」诸证也。误下不见变证,语详柴胡汤为汗剂条,兹不赘述。若下后变证,见心下满而硬痛,则痰涎停蓄中脘,为宿食阻格而不下,故用甘遂、硝、黄以通之。设病满而不痛,不因误下而始见,则胸胁苦满及头汗出而心下满,何尝非小柴胡证。今出于误下之后,是当与结胸同例,而为水气之成痞,故宜以半夏泻心汤,生半夏以去水,黄芩以清肺,黄连以降逆,干姜以温胃,甘草、人参、大枣以和中气。脾阳一振,心下之痞自消矣。以其有里无表,故曰柴胡不中与之。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是论述误下少阳以后出现的三种不同情况,很有辨证意义。第一段是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第二段是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第三段是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少阳病就是呕而发热,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呕还发热,这是少阳受邪,气机不利,所以呕而发热是小柴胡汤的一个概括证候、代表之症。柴胡汤证具,小柴胡汤的证候已经具备,应该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而以他药下之,未用小柴胡汤,而用了其他药物泻下了。这是错误的治疗,违反了禁汗、禁下、禁吐的少阳三禁。到了金元四家的时候,李东垣还说禁利小便,三禁变成四禁了。误下以后有没有变化?如果这个人身体好,虽然是误下了,是柴胡证仍在者,少阳之邪未内陷,小柴胡汤的证仍然还存在的,就复与柴胡汤,还得给他吃柴胡汤。为什么叫复与?因为第一次就应该给他吃,如果误下以后柴胡证仍在,不要犹豫,还给他吃柴胡汤。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还不算错误,为什么?这个人的邪气没变。
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服小柴胡汤后作解,就和未经误下,吃柴胡汤作解有点儿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误下以后,虽然是柴胡证仍在,毕竟是正气,脾胃之气受到了一定的挫伤,再吃小柴胡汤透热、和解少阳之邪,这种作解就要形成战汗而解。蒸蒸形容正气由里向外抗邪;而振,农村叫哆嗦、发冷,这一振二三十分钟,然后却发热,却字,然后,先恶寒却后又发热,这一发热,正气拒邪而外出,所以汗出而解。有的说叫战汗作解,为什么战汗作解?因为他误下了一次,有这么个情况。大家可能读这一条以后就得出这个结论,误下少阳证以后,再吃小柴胡汤,就得战汗作解。不错,《伤寒论》是这么说的,这事儿也不能太机械,有人没经过误下,吃了小柴胡汤也有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的。这是一个情况,误下少阳以后,还可以吃小柴胡汤。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倘若不是柴胡证仍在,而是出现心下结满,按之石硬而硬痛的,这就变成结胸了。少阳的半表半里,半表之热就进来了,热与水结就成结胸了。这是个新提法,和过去咱们学的不一样。因为太阳病下之后,热入因作结胸,误下太阳,热入因作结胸,这是误下少阳,是少阳之邪构成的结胸,所以跟过去那个病的来路不同。既然是构成结胸了,那没有别的,还是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如果这个人心下满,还是接着要心下满,但是不痛,只是心下满,但是局限的意思,但满就是发满,没有其他硬、疼的问题。此为痞,这个就叫心下痞。柴胡不中与之,柴胡汤也不中给他了,大陷胸汤也不可以给他了,为什么?因为这是心下痞,心下痞是由于误下少阳以后脾胃之气受伤,脾胃的升降之气失调,反映在心下,心下这个地方气的往来、交通、出入就发生了痞塞的病变,所以他的心下就痞。
另外,这个病的来路是呕而发热者,呕都是胃气不和,胃里有痰,所以它构成半夏泻心汤证的这种心下痞,这种心下痞古人就叫痰气痞。痞当什么讲?痞者塞也,就是痞塞了,不通了,壅塞了。为什么壅塞、痞塞?因为脾和胃的升降之气不调,如果气能升而升,气能降而降,升降都正常,就不在这里堵得慌了。现在升降不利,胃气降,降不下去,脾气升,升不上来,所以在这个地方就痞了。那么为什么在心下痞,不会到肚子去痞?因为胸属于阳,腹属于阴,胸为阳,腹为阴,心下是个夹界,在中的夹界,上不承上,下不承下,不上不下,这个地方就是阴阳交换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发生痞塞是有道理的。
少阳之气不和,就是半表半里之气不和,半表半里之气不和是从横面上看的,是这么来看的,半表半里之气不和是横面的。这是横面的,这是纵面的。这么来看这个地方是个半上半下,要这么来看是半表半里,所以都处在一个阴阳枢纽的地方,对不对?所以脾胃的阴阳之气,脾属阴,胃属阳,脾胃的升降之气失调了,它的病变反应是在心下,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这三个方子都叫和解之法,都是去滓重煎之法,都是小柴胡汤的变化之法,应该看到这一点。这里为什么说是柴胡不中与之也?第一段是说的柴胡,第二段是说的大陷胸汤,底下这一句话概括来说,是柴胡汤也好,大陷胸汤也好,可是都不能吃了,为什么?因为这个病似少阳而非少阳。堵得慌、心下痞,有点儿像少阳,但又没有胸胁苦闷的主证,所以它非少阳。在辨证的时候,不要以为是个小柴胡汤证,它现在没有少阳的胸胁苦闷,只是心下有点儿闷。
似结胸而非结胸,心下有硬满,心下硬满有的时候也像结胸,但是它不疼痛,不是按之石硬,所以也不是结胸,大陷胸汤也不可以吃。应当吃什么?应当吃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是三个泻心汤里的主方。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都叫泻心汤,都治脾胃不和的心下痞塞。这三个方子里,半夏泻心汤是个打头的,是泻心汤的一个主方。半夏泻心汤的主证,一个是有呕,心下痞它有呕,一个是大便有点儿不调,倒不见得腹泻了,为什么?因为这个病是以他药下之,所以脾气不升,它就有一点儿大便不调,胃气不降它就有点儿呕,同时心下痞。这个痞是个气痞,它和结胸的热与水结是不同的。半夏泻心汤为什么以半夏为名?一个因为它有呕,半夏能够治呕,能够去痰水,《神农本草经》说半夏能治疗伤寒寒热,心下坚(心的下边就坚,坚者坚硬也),胸胀咳逆,所以半夏能治心下的痞结。半夏能治心下的痞结。气的痞塞,而且还很牢固的,就叫痞结。张仲景的用药方法不是后世的本草学,而是汉朝的一些用药的规律,所以学《伤寒论》,了解《伤寒论》的方子,有的时候得看《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还反映了张仲景用药的一些规律。
半夏能治心下痞、心下痞结,我们说半夏泻心汤是三个泻心汤的代表方,道理就是在这个地方。半夏泻心汤是七味药组成的,实际上就是小柴胡汤减去柴胡,加上黄连,生姜变成干姜,换了一味药,改了一味药。小柴胡汤把柴胡去了,因为不是胸胁苦闷,它是心下痞,是胃的问题,不是少阳的问题。这个方子有三组药,一个是辛味药,半夏、干姜是辛味药;一个是苦药,黄芩、黄连是苦药;一个是甜药,人参、甘草、大枣这都是甜药。古人概括地叫辛开苦降甘调之法。
辛开苦降甘调之法,这是古代解释药方的方法。你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他解释药都很朴素的,不是像后世说的那么花哨,说的那么详细,人家就是说的苦以降之,辛以散之就完了,他就是根据古代的用药的方法来解释的。《黄帝内经》说酸苦涌泄为阴,辛甘发散为阳,阴阳的概念很朴素的,不是那么太细的。阴阳之气痞塞了,具体说是脾胃的升降之气在这里痞塞了,堵住了,交通不利了,治疗得调和脾胃,所以这个方子叫和解之法。脾属于寒的,胃属于热的,各代表阴、阳一方,黄芩、黄连降胃气之逆,它往下来,苦降;干姜、半夏这个辛药,能够散脾气之寒;再加上甜药,人参、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补中气。为什么它脾胃的升降气失调了?主要还是由于条文说的误下之后伤了脾胃。在临床不见误下,脾胃虚弱也可以出现脾胃不足的升降失调,所以必须加上人参、大枣、炙甘草来补脾胃之气,脾胃之气足了,升则升,降则降,病就好了。
《伤寒论》的这三个泻心汤治疗胃病,我们现在在内科杂病叫胃病,给治疗胃病开了一个阀门,一个治疗的方法。为什么?因为这个病单纯寒,单纯热,都好治,就怕寒热错杂之邪,也有寒、也有热,这个很不好治。治寒它还有热,治热还有寒,如果不学到泻心汤的方义,没有理论指导,在临床治这个病就难了,也有点儿效,但总不彻底。一会儿用香砂六君子,觉得好一点儿,好像也不行,又烧心烧得厉害了,吐酸水吐得厉害了,用之有热了,赶快用点儿黄连清清胃;一清,酸水少一点儿,嘈杂好一点儿了,大便又拉稀了,还是两个问题,总不平衡。
我在门头沟带学员,第一次开门办学,有一个患者就是胃气不和,心下痞,吃了一百多付药都没解决,喝几付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五六服就好了。现在这个病包括近代医学的胃炎,急性、慢性的胃炎,也包括一些溃疡病,胃溃疡、消化道溃疡里的一些胃气不和的病,还有肝炎,只要是有这些症状,心下痞,寒热升降之气不和,这个方子都有效。
半夏泻心汤证心下痞叫痰气痞,内里有痰,有没有根据?以前我对这个问题都不太相信,反正古人就这么一说呗,反正因为它有半夏了,有半夏就说有痰,叫痰气痞。有一次就治一个病人,司机,好喝酒,就得了这个心下痞,恶心呕吐。脉弦而滑,按之无力,脉弦滑就属于有痰饮,按之无力是脾胃虚,又是心下脾胃的呕吐,这是半夏泻心汤证。半夏泻心汤的原方就上去了,吃完了以后,他是个司机,说话也很直,说吃过药就好了,行了,我的病好了,我说怎么的?他说这里不堵得慌了,药还挺有劲的,吃药以后拉了一些痰沫子,拉了一些就好了。我一听,这不是痰下去了嘛。吃小陷胸汤拉黄涎,吃半夏泻心汤能拉那个白色的,是痰的那种东西,所以《医宗金鉴》就管它叫痰气痞,是有实际基础的。
胡某某,52岁。初诊:1986年5月14日。自述一月来上下牙齿相互磨切,格格有声,不由自主,终日不止。曾用针刺、中药和西药镇静,效果不显,遂来求治。见其啮齿声高清脆,连连不断,前牙已磨掉三分之一,口有浊气。伴有心中烦闷,心下痞满,时有干呕,小便色黄,舌红苔中心黄,脉弦数。
若您诊治,会从何处入手?
医案解析时间到:
本案为张东明医案
【辨证】症为湿热内蕴,阻于中焦,气机不畅,脾胃升降失常而致。
【论治】治以苦寒清热,辛热宣通,少佐甘温调补之法。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味:半夏9克,黄连9克,黄芩7克,干姜4克,生姜4克,党参6克,竹茹9克,丹皮7.5克,生姜6克,大枣4枚。2剂。
【二诊】服药后自觉心中豁达,心烦、痞满等症消失。磨牙间隔时间延长,且能控制。苔白,脉数。药已中病,仍守原方,继投3剂,一月之痼疾痊愈。
您想对了吗?
条文名家注解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症也。呕多虽有阳明症,不可攻之。若有下症,亦宜大柴胡。而以他药下之,误矣。误下后有二症者,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不全发阳,不全发阴,故误下之变,亦因偏于半表者成结胸,偏于半里者心下痞耳。此条本为半夏泻心而发,故只以痛不痛分结胸与痞,未及他症。
泻心汤,即小柴胡去柴胡加黄连干姜汤也。三方分治三阳。在太阳用生姜泻心汤,以未经误下而心下痞硬,虽汗出表解,水犹未散,故君生姜以散之,仍不离太阳为开之义。在阳明用甘草泻心汤者,以两番误下,胃中空虚,其痞益甚,故倍甘草以建中,而缓客气之上逆,仍是从乎中治之法也。在少阳用半夏泻心者,以误下而成痞,邪既不在表,则柴胡汤不中与之,又未全入里,则黄芩汤亦不中与之矣。胸胁苦满与心下痞满,皆半表里症也。于伤寒五六日,未经下而胸胁苦满者,则柴胡汤解之。伤寒五六日,误下后,心下满而胸胁不满者,则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以和之。此又治少阳半表里之一法也。然倍半夏而去生姜,稍变柴胡半表之治,推重少阳半里之意耳。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故仍名曰泻心,亦以佐柴胡之所不及。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呕而发热,柴胡证具,不解经邪,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是表阳未陷,邪犹在经,宜复与柴胡汤,以解经邪。此虽已下之,不至为逆,必蒸蒸而振栗,却发热汗出而解。若下后经证已罢,心下满而硬痛者,此表阳内陷,热入而为结胸也,宜大陷胸汤。但满而不痛者,此里阴上逆,而为痞也,柴胡汤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参、甘、姜、枣,温补中脘之虚寒,黄芩、黄连,清泻上焦之郁热,半夏降浊阴而消痞满也。方以半夏名,因原有呕证,下后气愈逆而呕愈增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此承上,凡柴胡汤病证节引起误下成结胸,误下成痞之变证。水气入里,胃不能受,故呕。太阳表证仍在,故发热。有表复有里,故曰柴胡汤证具,非必兼「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胁下痞硬,小便不利」诸证也。误下不见变证,语详柴胡汤为汗剂条,兹不赘述。若下后变证,见心下满而硬痛,则痰涎停蓄中脘,为宿食阻格而不下,故用甘遂、硝、黄以通之。设病满而不痛,不因误下而始见,则胸胁苦满及头汗出而心下满,何尝非小柴胡证。今出于误下之后,是当与结胸同例,而为水气之成痞,故宜以半夏泻心汤,生半夏以去水,黄芩以清肺,黄连以降逆,干姜以温胃,甘草、人参、大枣以和中气。脾阳一振,心下之痞自消矣。以其有里无表,故曰柴胡不中与之。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是论述误下少阳以后出现的三种不同情况,很有辨证意义。第一段是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第二段是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第三段是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少阳病就是呕而发热,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呕还发热,这是少阳受邪,气机不利,所以呕而发热是小柴胡汤的一个概括证候、代表之症。柴胡汤证具,小柴胡汤的证候已经具备,应该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而以他药下之,未用小柴胡汤,而用了其他药物泻下了。这是错误的治疗,违反了禁汗、禁下、禁吐的少阳三禁。到了金元四家的时候,李东垣还说禁利小便,三禁变成四禁了。误下以后有没有变化?如果这个人身体好,虽然是误下了,是柴胡证仍在者,少阳之邪未内陷,小柴胡汤的证仍然还存在的,就复与柴胡汤,还得给他吃柴胡汤。为什么叫复与?因为第一次就应该给他吃,如果误下以后柴胡证仍在,不要犹豫,还给他吃柴胡汤。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还不算错误,为什么?这个人的邪气没变。
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服小柴胡汤后作解,就和未经误下,吃柴胡汤作解有点儿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误下以后,虽然是柴胡证仍在,毕竟是正气,脾胃之气受到了一定的挫伤,再吃小柴胡汤透热、和解少阳之邪,这种作解就要形成战汗而解。蒸蒸形容正气由里向外抗邪;而振,农村叫哆嗦、发冷,这一振二三十分钟,然后却发热,却字,然后,先恶寒却后又发热,这一发热,正气拒邪而外出,所以汗出而解。有的说叫战汗作解,为什么战汗作解?因为他误下了一次,有这么个情况。大家可能读这一条以后就得出这个结论,误下少阳证以后,再吃小柴胡汤,就得战汗作解。不错,《伤寒论》是这么说的,这事儿也不能太机械,有人没经过误下,吃了小柴胡汤也有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的。这是一个情况,误下少阳以后,还可以吃小柴胡汤。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倘若不是柴胡证仍在,而是出现心下结满,按之石硬而硬痛的,这就变成结胸了。少阳的半表半里,半表之热就进来了,热与水结就成结胸了。这是个新提法,和过去咱们学的不一样。因为太阳病下之后,热入因作结胸,误下太阳,热入因作结胸,这是误下少阳,是少阳之邪构成的结胸,所以跟过去那个病的来路不同。既然是构成结胸了,那没有别的,还是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如果这个人心下满,还是接着要心下满,但是不痛,只是心下满,但是局限的意思,但满就是发满,没有其他硬、疼的问题。此为痞,这个就叫心下痞。柴胡不中与之,柴胡汤也不中给他了,大陷胸汤也不可以给他了,为什么?因为这是心下痞,心下痞是由于误下少阳以后脾胃之气受伤,脾胃的升降之气失调,反映在心下,心下这个地方气的往来、交通、出入就发生了痞塞的病变,所以他的心下就痞。
另外,这个病的来路是呕而发热者,呕都是胃气不和,胃里有痰,所以它构成半夏泻心汤证的这种心下痞,这种心下痞古人就叫痰气痞。痞当什么讲?痞者塞也,就是痞塞了,不通了,壅塞了。为什么壅塞、痞塞?因为脾和胃的升降之气不调,如果气能升而升,气能降而降,升降都正常,就不在这里堵得慌了。现在升降不利,胃气降,降不下去,脾气升,升不上来,所以在这个地方就痞了。那么为什么在心下痞,不会到肚子去痞?因为胸属于阳,腹属于阴,胸为阳,腹为阴,心下是个夹界,在中的夹界,上不承上,下不承下,不上不下,这个地方就是阴阳交换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发生痞塞是有道理的。
少阳之气不和,就是半表半里之气不和,半表半里之气不和是从横面上看的,是这么来看的,半表半里之气不和是横面的。这是横面的,这是纵面的。这么来看这个地方是个半上半下,要这么来看是半表半里,所以都处在一个阴阳枢纽的地方,对不对?所以脾胃的阴阳之气,脾属阴,胃属阳,脾胃的升降之气失调了,它的病变反应是在心下,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这三个方子都叫和解之法,都是去滓重煎之法,都是小柴胡汤的变化之法,应该看到这一点。这里为什么说是柴胡不中与之也?第一段是说的柴胡,第二段是说的大陷胸汤,底下这一句话概括来说,是柴胡汤也好,大陷胸汤也好,可是都不能吃了,为什么?因为这个病似少阳而非少阳。堵得慌、心下痞,有点儿像少阳,但又没有胸胁苦闷的主证,所以它非少阳。在辨证的时候,不要以为是个小柴胡汤证,它现在没有少阳的胸胁苦闷,只是心下有点儿闷。
似结胸而非结胸,心下有硬满,心下硬满有的时候也像结胸,但是它不疼痛,不是按之石硬,所以也不是结胸,大陷胸汤也不可以吃。应当吃什么?应当吃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是三个泻心汤里的主方。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都叫泻心汤,都治脾胃不和的心下痞塞。这三个方子里,半夏泻心汤是个打头的,是泻心汤的一个主方。半夏泻心汤的主证,一个是有呕,心下痞它有呕,一个是大便有点儿不调,倒不见得腹泻了,为什么?因为这个病是以他药下之,所以脾气不升,它就有一点儿大便不调,胃气不降它就有点儿呕,同时心下痞。这个痞是个气痞,它和结胸的热与水结是不同的。半夏泻心汤为什么以半夏为名?一个因为它有呕,半夏能够治呕,能够去痰水,《神农本草经》说半夏能治疗伤寒寒热,心下坚(心的下边就坚,坚者坚硬也),胸胀咳逆,所以半夏能治心下的痞结。半夏能治心下的痞结。气的痞塞,而且还很牢固的,就叫痞结。张仲景的用药方法不是后世的本草学,而是汉朝的一些用药的规律,所以学《伤寒论》,了解《伤寒论》的方子,有的时候得看《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还反映了张仲景用药的一些规律。
半夏能治心下痞、心下痞结,我们说半夏泻心汤是三个泻心汤的代表方,道理就是在这个地方。半夏泻心汤是七味药组成的,实际上就是小柴胡汤减去柴胡,加上黄连,生姜变成干姜,换了一味药,改了一味药。小柴胡汤把柴胡去了,因为不是胸胁苦闷,它是心下痞,是胃的问题,不是少阳的问题。这个方子有三组药,一个是辛味药,半夏、干姜是辛味药;一个是苦药,黄芩、黄连是苦药;一个是甜药,人参、甘草、大枣这都是甜药。古人概括地叫辛开苦降甘调之法。
辛开苦降甘调之法,这是古代解释药方的方法。你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他解释药都很朴素的,不是像后世说的那么花哨,说的那么详细,人家就是说的苦以降之,辛以散之就完了,他就是根据古代的用药的方法来解释的。《黄帝内经》说酸苦涌泄为阴,辛甘发散为阳,阴阳的概念很朴素的,不是那么太细的。阴阳之气痞塞了,具体说是脾胃的升降之气在这里痞塞了,堵住了,交通不利了,治疗得调和脾胃,所以这个方子叫和解之法。脾属于寒的,胃属于热的,各代表阴、阳一方,黄芩、黄连降胃气之逆,它往下来,苦降;干姜、半夏这个辛药,能够散脾气之寒;再加上甜药,人参、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补中气。为什么它脾胃的升降气失调了?主要还是由于条文说的误下之后伤了脾胃。在临床不见误下,脾胃虚弱也可以出现脾胃不足的升降失调,所以必须加上人参、大枣、炙甘草来补脾胃之气,脾胃之气足了,升则升,降则降,病就好了。
《伤寒论》的这三个泻心汤治疗胃病,我们现在在内科杂病叫胃病,给治疗胃病开了一个阀门,一个治疗的方法。为什么?因为这个病单纯寒,单纯热,都好治,就怕寒热错杂之邪,也有寒、也有热,这个很不好治。治寒它还有热,治热还有寒,如果不学到泻心汤的方义,没有理论指导,在临床治这个病就难了,也有点儿效,但总不彻底。一会儿用香砂六君子,觉得好一点儿,好像也不行,又烧心烧得厉害了,吐酸水吐得厉害了,用之有热了,赶快用点儿黄连清清胃;一清,酸水少一点儿,嘈杂好一点儿了,大便又拉稀了,还是两个问题,总不平衡。
我在门头沟带学员,第一次开门办学,有一个患者就是胃气不和,心下痞,吃了一百多付药都没解决,喝几付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五六服就好了。现在这个病包括近代医学的胃炎,急性、慢性的胃炎,也包括一些溃疡病,胃溃疡、消化道溃疡里的一些胃气不和的病,还有肝炎,只要是有这些症状,心下痞,寒热升降之气不和,这个方子都有效。
半夏泻心汤证心下痞叫痰气痞,内里有痰,有没有根据?以前我对这个问题都不太相信,反正古人就这么一说呗,反正因为它有半夏了,有半夏就说有痰,叫痰气痞。有一次就治一个病人,司机,好喝酒,就得了这个心下痞,恶心呕吐。脉弦而滑,按之无力,脉弦滑就属于有痰饮,按之无力是脾胃虚,又是心下脾胃的呕吐,这是半夏泻心汤证。半夏泻心汤的原方就上去了,吃完了以后,他是个司机,说话也很直,说吃过药就好了,行了,我的病好了,我说怎么的?他说这里不堵得慌了,药还挺有劲的,吃药以后拉了一些痰沫子,拉了一些就好了。我一听,这不是痰下去了嘛。吃小陷胸汤拉黄涎,吃半夏泻心汤能拉那个白色的,是痰的那种东西,所以《医宗金鉴》就管它叫痰气痞,是有实际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