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万物生长靠太阳,一身之枢在少阳

梦回杏林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13/11/15
帖子
17542
获得点赞
9433
声望
113
所在地
 
  
  下文摘自《郝万山讲抑郁症的辨证与治疗》
  
  ======

  胆和三焦的阳气,像初升的太阳,不亢不烈,但木行展发疏泄的运动趋向,对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心阳心火的振作、肝气的疏泄条达、脾胃之气的升降、太阳表气的布达,以及精神情志的舒畅,有着决定性的促进激发、调节控制作用。《内经》说少阳主枢,一人之计在于少阳胆和三焦

  天人相应,人体脏腑的代谢和精神情志的活跃与欢愉,在春季和清晨对少阳木气疏泄展发之力的依赖程度最强。此时如果少阳木气展发不足,支持无力,于是气机郁遏,代谢低下,心神失养,痰浊蒙蔽,精神抑郁、思维迟钝、重度乏力等症状就加重或者复发了。夏季和中午阳气甚大,人得天阳相助,症状就减轻了。秋冬、下午、傍晚,自然界的阳气逐渐内收、下降、潜藏,天人相应,人体五脏六腑中主要脏器的代谢功能也逐渐趋于平缓,此时对少阳木气展发疏泄的依赖程度也就降低了,即使少阳木气展发不足,也无所谓了,于是抑郁症的各种症状也就暂时减轻或者缓解了。据此,益少阳,助疏泄,畅三焦,化痰浊,是对抑郁症的基本治法

  现在和20世纪中期的差异是什么?为什么抑郁症的发病率提高了10倍呢?现在脑力劳动者多了、体力劳动者少了,
室内坐着多了、室外运动少了,高能饮食多了、粗茶淡饭少了,近看屏幕多了、远看山水少了。大家想一下,你到地铁里,每一个年轻人都拿着手机在看,谁到野外去看过山水啊。乔布斯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他确实改变了世界,人们天天拿着手机看,于是不去大自然了,抑郁症的发病率提高了10倍。

  精神压力多、轻松愉快少,网络交流多、见面沟通少,这些因素导致人体气机下降,心理敏感和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这是导致抑郁症高发的原因之一。曾有一位患者,从小长在美国,后来回国创业,创办的公司很快身家几个亿,但他得了严重的抑郁症。他的父母找我给他治。这个孩子在美国长大,不认为中药能治病。我知道他出生在河北省秦山县,
我对他说:你不吃药就回到秦山县,徒步走。太阳出来你就去走,太阳落山你就住下来,走遍秦山县乡乡村村的路,把当地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故事搜集搜集。他回到秦山县,在阳光下走路,没有走完,抑郁症就好了。我发现,骨折外伤、手术后、病后、经前、经后、产后、减肥后、青春期、老年期者,都可以引发抑郁。这说明,抑郁情绪,或者说抑郁症,和身体状况不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认为修复身体就可以平复情绪,通过调节身体健康状况就可以使抑郁症得到治愈
  
 
看这篇,想起来了一些,三焦可以理解为淋巴系统。
于是桂枝汤,柴胡汤,柴桂姜都可以治少阳。
 
治病与养生都重要,二者不可偏废。
史上有不少医家,治病功夫厉害却不能长寿。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养生不够。
 
治病与养生都重要,二者不可偏废。
史上有不少医家,治病功夫厉害却不能长寿。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养生不够。

  主要是事业心太强了,积劳成疾,
  自知养生之道而无法施行,自会医治之术亦无力回天。
  古有黄元御……,今有倪海厦、李春波、王正龙……

  这也证明了:
  医术再高也无逆天道之能,
  长年过用的身心摧残是无法用方药挽回的,
  健康长寿的主要决定因素不是医疗保障而是生活方式!

  
  古代的中医大师,基本上都是养生家,编撰医籍的同时还写过不少养生专著,
  只是今人对其辨证用药治法案例的兴趣大,而对其养生理念方法的关注不多。

  比如:
  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
  孙思邈《千金方》的{养性}和{食治}两篇;
  吴正伦的《养生类要》
  万密斋有《万氏家传点点经》
  朱丹溪《丹溪心法》的{不治已病治未病}
  张从正《儒门事亲》{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
  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

  中医还有一个专门的养生流派,比如:
  三国养生家嵇康的《养生论》
  宋代著名养生学家蒲虔贯的《保生要录》
  元朝养生家王珪(痰证学说开创代表人物之一)的《泰定养生主论》
  清代养生家李渔的《闲情偶寄》{颐养部}

  等等……
  
 
看这篇,想起来了一些,三焦可以理解为淋巴系统。
于是桂枝汤,柴胡汤,柴桂姜都可以治少阳。

到底三焦是什么东东?这个问题我反复研究过。

三焦历来就有从两个角度去定义:

一是从人体部位上去定义,把人体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温病学把这个用得出神入化。

二是从人体功能上去定义,把三焦看成是营养物质和水液代谢的通道。

《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十八难说:“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

《灵枢-本藏》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也”。

这些论述表明:三焦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管理营养物质和水液代谢的通道。

我认为:淋巴循环系统是人体的防卫系统,相当于中医说的正气或卫气,而不是三焦。三焦很可能就是最新发现的组织液循环系统。
 
中国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解剖学结构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 (马帅莎)北京医院李宏义教授团队重大原创性科学发现发布会23日在北京举行。据悉,该团队首次发现“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解剖学结构,提出在已知的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之外,还存在第三种体液循环系统,即“组织液循环网络”系统,并开拓了从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角度研究经络穴位的新领域。
人体中存在大量组织液,约占成年人体重的20%。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对组织液是否全身循环尚不明确。北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李宏义表示,从2006年开始,团队采用医学磁共振示踪成像技术和高分辨率生物成像技术,进行大量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解剖学结构,并首次提出“组织液循环网络”学说。
“组织液不仅在局部扩散,而且能够像血液、淋巴液一样全身流动,在血管外膜、神经和皮肤等多种解剖学部位形成组织液循环网络。”李宏义说,其中,血管外膜组织液的流动方向与静脉血流方向相同,与动脉血流方向相反;组织液循环网络的动力学机制与心脏的机械搏动相关;组织液循环网络具有重要的生理学功能。
针对组织液循环和经络穴位的关系是否真实存在这一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解剖与组胚学系主任马超表示,一系列形态学研究数据表明,人体组织液传输路径的解剖学结构和四肢的穴位分布有密切联系,可以形成从特定外周穴位到内脏器官的连续通道,以上发现为穴位和经络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李宏义还在会上呼吁绘制“人类组织液连接组图谱”,力争在数年内,阐明“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解剖学分布、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功能、与疾病的关系等,同时绘制与穴位连接的“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图谱”,在此基础上再与传统的经络穴位进行比对。
“这一工作将建立起一个融贯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全新理论——‘组织液循环网络’理论,推动医学诊断和治疗新技术发展,为维护人类的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服务。”李宏义说。
“如果绘制出与体表穴位相关的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图谱,将不仅为传统‘穴位给药’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科学解释,也将科学系统建立一种新型给药方式。”北京医院副院长张烜亦表示,在穴位区注射药物,通过与这个穴位连接的特定组织液循环网络,有可能实现针对特定器官的靶向药物治疗,从而避免全身给药对其他相对正常组织器官的不利影响。
 
中国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解剖学结构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 (马帅莎)北京医院李宏义教授团队重大原创性科学发现发布会23日在北京举行。据悉,该团队首次发现“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解剖学结构,提出在已知的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之外,还存在第三种体液循环系统,即“组织液循环网络”系统,并开拓了从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角度研究经络穴位的新领域。
人体中存在大量组织液,约占成年人体重的20%。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对组织液是否全身循环尚不明确。北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李宏义表示,从2006年开始,团队采用医学磁共振示踪成像技术和高分辨率生物成像技术,进行大量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解剖学结构,并首次提出“组织液循环网络”学说。
“组织液不仅在局部扩散,而且能够像血液、淋巴液一样全身流动,在血管外膜、神经和皮肤等多种解剖学部位形成组织液循环网络。”李宏义说,其中,血管外膜组织液的流动方向与静脉血流方向相同,与动脉血流方向相反;组织液循环网络的动力学机制与心脏的机械搏动相关;组织液循环网络具有重要的生理学功能。
针对组织液循环和经络穴位的关系是否真实存在这一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解剖与组胚学系主任马超表示,一系列形态学研究数据表明,人体组织液传输路径的解剖学结构和四肢的穴位分布有密切联系,可以形成从特定外周穴位到内脏器官的连续通道,以上发现为穴位和经络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李宏义还在会上呼吁绘制“人类组织液连接组图谱”,力争在数年内,阐明“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解剖学分布、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功能、与疾病的关系等,同时绘制与穴位连接的“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图谱”,在此基础上再与传统的经络穴位进行比对。
“这一工作将建立起一个融贯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全新理论——‘组织液循环网络’理论,推动医学诊断和治疗新技术发展,为维护人类的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服务。”李宏义说。
“如果绘制出与体表穴位相关的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图谱,将不仅为传统‘穴位给药’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科学解释,也将科学系统建立一种新型给药方式。”北京医院副院长张烜亦表示,在穴位区注射药物,通过与这个穴位连接的特定组织液循环网络,有可能实现针对特定器官的靶向药物治疗,从而避免全身给药对其他相对正常组织器官的不利影响。

  这就是“经络”的实质结构之一。
  十多年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的张维波教授就发现了,当时用猪做的试验:注射凝胶阻断猪的〈足三里〉和〈内关〉两个穴位,导致了严重的胃胀气。
  2017年的时候又发现鱼的身上也有组织液通道,发表了相关论文。

  我觉得:
  经络的物质础是{组织液通道+神经结网络}的复合体,
  相当于西医理论中的{神经-体液}两个调节通道协同。
  
 
现代医学运用高科技手段,对人体组织和中药进行微观研究,这非常有利于中医的发展。
 
中国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解剖学结构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 (马帅莎)北京医院李宏义教授团队重大原创性科学发现发布会23日在北京举行。据悉,该团队首次发现“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解剖学结构,提出在已知的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之外,还存在第三种体液循环系统,即“组织液循环网络”系统,并开拓了从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角度研究经络穴位的新领域。
人体中存在大量组织液,约占成年人体重的20%。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对组织液是否全身循环尚不明确。北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李宏义表示,从2006年开始,团队采用医学磁共振示踪成像技术和高分辨率生物成像技术,进行大量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解剖学结构,并首次提出“组织液循环网络”学说。
“组织液不仅在局部扩散,而且能够像血液、淋巴液一样全身流动,在血管外膜、神经和皮肤等多种解剖学部位形成组织液循环网络。”李宏义说,其中,血管外膜组织液的流动方向与静脉血流方向相同,与动脉血流方向相反;组织液循环网络的动力学机制与心脏的机械搏动相关;组织液循环网络具有重要的生理学功能。
针对组织液循环和经络穴位的关系是否真实存在这一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解剖与组胚学系主任马超表示,一系列形态学研究数据表明,人体组织液传输路径的解剖学结构和四肢的穴位分布有密切联系,可以形成从特定外周穴位到内脏器官的连续通道,以上发现为穴位和经络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李宏义还在会上呼吁绘制“人类组织液连接组图谱”,力争在数年内,阐明“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解剖学分布、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功能、与疾病的关系等,同时绘制与穴位连接的“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图谱”,在此基础上再与传统的经络穴位进行比对。
“这一工作将建立起一个融贯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全新理论——‘组织液循环网络’理论,推动医学诊断和治疗新技术发展,为维护人类的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服务。”李宏义说。
“如果绘制出与体表穴位相关的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图谱,将不仅为传统‘穴位给药’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科学解释,也将科学系统建立一种新型给药方式。”北京医院副院长张烜亦表示,在穴位区注射药物,通过与这个穴位连接的特定组织液循环网络,有可能实现针对特定器官的靶向药物治疗,从而避免全身给药对其他相对正常组织器官的不利影响。
过去这个叫细胞间质通道,其实淋巴也是由这个间质通道进化来的,其运动可能受淋巴系统影响较大。
 
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 》(第5版)的第四章“三焦结构及其生理病理”做了有益的探索,值得一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