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经方中,是这样用“不同种类的五谷杂粮”来“养五脏”和“安五脏”的:
一、通过“补益扶正”来“养五脏”,用的是“谷薯及其制品”
1、小麦-补中益气:如[甘麦大枣汤];[厚朴麻黄汤]
2、山药-补肺脾肾:如[肾气丸]、[薯蓣丸]、[栝蒌瞿麦丸]
3、粳米-和胃固肠:如[麦门冬汤];[桃花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4、大枣-健脾养血:大枣有“木本粮食”之称,在总共260几首经方中,有63首都使用了大枣
5、饴胶-补虚润燥:如[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当归建中汤](饴胶即麦芽糖,为米、麦、粟等粮食发酵糖化制成)
二、通过“清利袪邪”来“安五脏”,用的是“豆类及其制品”
1、赤小豆(杂豆)-清利湿热,解毒排脓: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赤小豆当归散]、[瓜蒂散]
2、淡豆豉(大豆)-解表除烦,宣发郁热:如[栀子鼓汤]、[瓜蒂散]
3、豆黄卷(大豆)-解表祛暑,清热利湿:如[薯蓣丸]
“杂豆粥、豆渣馒头”等添加了一定比例的豆类的饮膳,具有“消化费力吸收缓,饱腹感强饿得慢,清热利尿通大便,利胆降脂平血糖”的功能特点,适合那些“胃热消渴饿得快,嗜食肥甘纤维少,餐后血糖血脂高,湿热尿黄大便粘”的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主食。
如果“脾胃虚寒,中气不足,口淡纳差,腹胀便溏”的人,过量或者频繁的食用“杂豆粥、豆渣馒头”等粗粮饭食,不但不能“养五脏”,反而会损胃气、伤五脏,加重肠胃症状,引起营养不良。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豆类古称“菽”,位列“五谷( 稻、黍、稷、麦、菽 )”之一,“豆类”本是“可以用来养五脏”的,但在“加工食用方法”上有一定要求:
一、不能只是煮水喝,因为煮水溶出的主要是豆类“清利湿热、解毒排脓”的药效,而其中的“蛋白质、淀粉、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溶出量很少。
二、不宜直接吃煮熟或炒熟的整豆,更不要吃生豆,因为这样消化费力、营养的吸收利用率低。而要通过“泡发、碾磨、过滤、发酵、压榨”等“深加工”方法,减轻寒凉渗利之性,去掉过多的膳食纤维(消减胀气因子),并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将豆类制作成“豆浆、豆腐、豆干、豆芽、纳豆、豆豉、豆瓣、豆酱、酱油、腐乳、豆粉、豆油、醋泡黑豆”等营养富集又易于消化吸收的“豆制品”来食用,这样才能达到“养五脏”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