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
此《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由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著,经宋代林亿等校正。全书共三十卷,二百三十二门,收集药方五千三百首,该书有述有作,验方经方兼备,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医学巨著,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此为清光绪四年长洲黄学熙刊江户医学据北宋本影刻本。
日本嘉永2年(1849)江户医学据北宋本影刻《备急千金要方》,后清光绪时期黄学熙得到书版,重新刷印成此书。
孙思邈为京兆(今陕西省)华原人,隋唐著名道士及医者,被誉为“药王”。隋文帝与唐太宗均曾征召孙氏为官,都再三推辞。孙氏因年幼时曾遭风寒,屡造医门,汤药费用高昂,倾尽家产,遂发奋学医,自弱冠起行医,并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写成《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认为人命关天,价值千金,所以取此书名。孙氏著书目的为使家家自学,人人自晓。该书约成于唐永徽三年(652 年),卷首述及大医习业与精诚之道、理病、证候、处方、用药、合和法与服饵法等原则与方法。孙氏对医者养成教育与医德独到见解,对后世医者启发甚深。其次,孙思邈将妇人方置于论治之首卷,与历代综合性医书篇章安排迥异。孙氏写到“夫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胎姙生产崩伤之异故,是以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疗”,为传统妇科医学定下基调。在妇人方之后,孙思邈依次阐述少小婴孺之方、面口舌齿喉、风毒、伤寒、五脏六腑、消渴方、丁肿方,以及脉法、针灸、孔穴等,同时也论及药物、食品与养性诸法,不仅只于备急而已,亦可供日常保健之用。(介绍参考)
《千金要方》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搜集了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内容丰富,是唐代中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对后世中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并对日本、朝鲜传统医学之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大致目录
影宋本备急千金要方序、备急千金要方目录、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林亿撰)、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
卷一:序例
卷二:妇人方上
卷三:妇人方中
卷四:妇人方下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
卷五下:少小婴孺方下
卷六上:七窍病上
卷六下:七窍病下
卷七:风毒脚气
卷八:诸风
卷九:伤寒上
卷十:伤寒下
卷十一:肝藏
卷十二:胆腑
卷十三:心藏
卷十四:小肠腑
卷十五上:脾藏上
卷十五下:脾藏下
卷十六:胃腑
卷十七:肺藏
卷十八:大肠腑
卷十九:肾藏
卷二十:膀胱腑
卷二十一:消渴尿血、淋闭水肿
卷二十二:丁肿痈疽
卷二十三:痔漏
卷二十四:解毒并杂治
卷二十五:备急
卷二十六:食治
卷二十七:养性
卷二十八:平脉
卷二十九:针灸上
卷三十:针灸下
影宋本千金方考异、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
林亿撰《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
林亿,宋代人,官阶五品。精医术。尝任朝散大夫、光禄卿直秘阁。籍贯欠详。嘉祐二年(1057年)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与掌禹锡、苏颂等校定《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二十卷。又于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与高保衡、孙兆等共同完成《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唐以前医书校订刊印,为保存古代医学文献和促进医药传播作出贡献。其治学严谨,如校《素问》,采数十家之长,端本寻支,溯流清源,改错六千余字,增注两千余条。
书名背页刻:江戶醫學影北宋本,光緖戊寅夏五購自東瀛,印於上海長洲黃學熙記。
目录卷端下刻:金澤文庫
书末有牌记刻:嘉永紀元江戶醫學北宋槧本景摹開雕
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宋朝追封妙应真人,道教尊为天医妙应广援善济真君,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此为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藏本。框20.9x14.7厘米,13行23字,白口, 间中有黑口,左右双边,顺黑鱼尾,版心中镌"千金要方"及卷次,下镌叶次及刻工。钤印:莊兆祥印、莊兆祥、莊兆祥教授知足書室藏書。
—
文件名: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唐.孙思邈撰.清光绪四年长洲黄学熙刊江户医学据北宋本影刻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原色版(对页◫)文件大小:1.12G
感谢书格站长未曾提供资源。
此《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由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著,经宋代林亿等校正。全书共三十卷,二百三十二门,收集药方五千三百首,该书有述有作,验方经方兼备,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医学巨著,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此为清光绪四年长洲黄学熙刊江户医学据北宋本影刻本。
日本嘉永2年(1849)江户医学据北宋本影刻《备急千金要方》,后清光绪时期黄学熙得到书版,重新刷印成此书。
孙思邈为京兆(今陕西省)华原人,隋唐著名道士及医者,被誉为“药王”。隋文帝与唐太宗均曾征召孙氏为官,都再三推辞。孙氏因年幼时曾遭风寒,屡造医门,汤药费用高昂,倾尽家产,遂发奋学医,自弱冠起行医,并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写成《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认为人命关天,价值千金,所以取此书名。孙氏著书目的为使家家自学,人人自晓。该书约成于唐永徽三年(652 年),卷首述及大医习业与精诚之道、理病、证候、处方、用药、合和法与服饵法等原则与方法。孙氏对医者养成教育与医德独到见解,对后世医者启发甚深。其次,孙思邈将妇人方置于论治之首卷,与历代综合性医书篇章安排迥异。孙氏写到“夫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胎姙生产崩伤之异故,是以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疗”,为传统妇科医学定下基调。在妇人方之后,孙思邈依次阐述少小婴孺之方、面口舌齿喉、风毒、伤寒、五脏六腑、消渴方、丁肿方,以及脉法、针灸、孔穴等,同时也论及药物、食品与养性诸法,不仅只于备急而已,亦可供日常保健之用。(介绍参考)
《千金要方》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搜集了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内容丰富,是唐代中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对后世中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并对日本、朝鲜传统医学之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大致目录
影宋本备急千金要方序、备急千金要方目录、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林亿撰)、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
卷一:序例
卷二:妇人方上
卷三:妇人方中
卷四:妇人方下
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
卷五下:少小婴孺方下
卷六上:七窍病上
卷六下:七窍病下
卷七:风毒脚气
卷八:诸风
卷九:伤寒上
卷十:伤寒下
卷十一:肝藏
卷十二:胆腑
卷十三:心藏
卷十四:小肠腑
卷十五上:脾藏上
卷十五下:脾藏下
卷十六:胃腑
卷十七:肺藏
卷十八:大肠腑
卷十九:肾藏
卷二十:膀胱腑
卷二十一:消渴尿血、淋闭水肿
卷二十二:丁肿痈疽
卷二十三:痔漏
卷二十四:解毒并杂治
卷二十五:备急
卷二十六:食治
卷二十七:养性
卷二十八:平脉
卷二十九:针灸上
卷三十:针灸下
影宋本千金方考异、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
林亿撰《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
林亿,宋代人,官阶五品。精医术。尝任朝散大夫、光禄卿直秘阁。籍贯欠详。嘉祐二年(1057年)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与掌禹锡、苏颂等校定《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二十卷。又于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与高保衡、孙兆等共同完成《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唐以前医书校订刊印,为保存古代医学文献和促进医药传播作出贡献。其治学严谨,如校《素问》,采数十家之长,端本寻支,溯流清源,改错六千余字,增注两千余条。
书名背页刻:江戶醫學影北宋本,光緖戊寅夏五購自東瀛,印於上海長洲黃學熙記。
目录卷端下刻:金澤文庫
书末有牌记刻:嘉永紀元江戶醫學北宋槧本景摹開雕
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宋朝追封妙应真人,道教尊为天医妙应广援善济真君,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此为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藏本。框20.9x14.7厘米,13行23字,白口, 间中有黑口,左右双边,顺黑鱼尾,版心中镌"千金要方"及卷次,下镌叶次及刻工。钤印:莊兆祥印、莊兆祥、莊兆祥教授知足書室藏書。
—
文件名: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唐.孙思邈撰.清光绪四年长洲黄学熙刊江户医学据北宋本影刻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原色版(对页◫)文件大小:1.12G
感谢书格站长未曾提供资源。
附件
-
127.5 KB 查看: 110
-
320.8 KB 查看: 86
-
255.9 KB 查看: 97
-
1.1 GB 查看: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