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针推理论 从十一脉灸经到《黄帝内经》之一足太阳脉(新)

现代中医冲虚子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20/07/19
帖子
84
获得点赞
20
声望
8
所在地
山西太原
十一脉灸经指的是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书中,被脉书整理者取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乙本,以及在江阴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汉简《脉书》(也称为《阴阳十一脉灸经》丙本,下均简称丙本)。

对经络学的研究和梳理,目的是理清中国古代医学发端的情态和演绎路线,更好的理解和弄懂古代医学。在诸君阅读本系列文章之前,请允许冲虚子先申明一些基本观点。冲虚子认为:人体经脉的发现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建设的启端。古代医学家者在长期大量的医学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不断发展的解剖学、皈依于当时新兴的对宇宙万物认识的哲学、文化思想,比如天六地五思想,以十一条经脉为人体的基本物质构成,归纳这些经脉和人体健康的关系,理论化了脉灸(砭石和艾灸)治疗法。他们的科学成果记录在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不仅仅是)《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乙本和丙本。冲虚子称这个时期为十一经脉时期,大概对应的是我国春秋、战国和秦汉之际。这个时期之前呢?冲虚子认为可能还有更早的分期,但目前冲虚子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从西汉初年到末年,受月令思想的影响,以及解剖学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大量的医学临床实践的推动,进入十二经脉时代,此时还发现了穴位(部分)、别络、孙络、皮部以及奇经八脉,并形成基本完整的经络医疗学理论,针灸技术理论。这个时期可称为十二经脉时期,而可称为内难(《黄帝内经》、《难经》)时期。《难经》比内经晚,虽非《内经》的解经之作,它对之前包括《内经》在内的诸多医经著作的释难,它和内经一道成为构筑中国古代医学理论创始期的重要文献。之后,所谓的医经理论花开两枝,一枝沿着《难经》的道路,继续在经络、针灸上深入研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络针灸医学,集大成之作就是作于西汉末到东汉延平年这个期间的《黄帝明堂经》(当时尚有多部同类型著作,连同《黄帝明堂经》均亡佚,现可见黄龙祥《黄帝明堂经缉校》),以及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等。另一枝则由张仲景将自古以来的药物治疗、本草研究成果和医经相结合,在东汉末年构筑成伟大的六经辨证理论和方法,由此形成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医学框架和体系,其成果体现为他编著的《伤寒杂病论》。

为了说明上述理论观点,冲虚子将计划撰写“从十一脉灸经到《黄帝内经》”和“从十一脉灸经到《伤寒杂病论》”两个大系列文章。“从十一脉灸经到《黄帝内经》”系列,讨论的是从春秋到西汉末年大约500年上下的医学理论和技术发展。这个时期尽管只分为两个阶段,但十一经脉时期可能还存在“足臂”、“阴阳”和“所产病”等期,甚至之前还可以早分期。内难期自然可分为内经和难经两个阶段,但众所周知,《内经》非一时所为,自然也是可以分为若干时期的。这些问题如果都搞清楚了,那中国古代医学建设初期的秘密就破解了。这个工程是巨大的,意义更大。冲虚子也计划分若干阶段来完成,首先研究十一经脉,研究的办法就是通过比较,看清楚每个阶段的发展,再找出特点和规律来。我们先看《足臂十一脉灸经》的足泰阳脉:​

足泰阳脉:出外踝娄中,上贯腨,出于郄;支之下胂;其直者,贯臀,挟脊,出项,上于头;支颜下,之耳。其直者,贯目内眦,之鼻。其病:病足小趾废,腨痛,郄挛,脽痛,产痔,腰痛,挟脊痛,£痛,项痛,首痛,颜寒,产聋,目痛,鼽衄,数癫疾。诸病此物者,皆灸太阳脉。(本系列文章十一脉灸经文本均依马继兴先生校本,非原马王堆帛书整理者文本。非必要,不再解释校注原由,需要者详见马继兴《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下册,冲虚子注)

诠释并讨论:《足臂十一脉灸经》(后文皆简称《足臂》)十一条脉的排列次序为先足后臂,在足系列中,顺序是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臂系列里,依次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阳明。这几部十一脉灸经都只有“脉”一词,而无“经脉”一语。“脉”也有多种写法,如眽、脈等,都是脉字。泰阳脉,即太阳脉,古代太和泰、大通假,都是大的意思。这里的“足”并不只是现在经常用的脚的意思,而是泛指下肢。就如足臂的“臂”,也不是手臂,而是包括手和手臂的上肢。足泰阳脉从脚踝外侧的凹处起始,上行穿过小腿肚,到膝关节后的腘窝(即郄,此处有后来确定的委中穴)这个地方,分出一条支线到脊背下部两侧肌肉处,主脉从膝关节后的腘窝向上穿过臀部,沿着脊椎两侧到达后脖子,上行到头顶,从头顶分出一条支脉到两眉之间,最后到耳部。头顶的主脉继续直行到内眼角,最后到鼻子处。上述的文本里有两个“出”字,需要专门讨论一番。《说文﹒出部》说:“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汉书﹒文帝本纪》:“大水溃出。”颜注:“上涌曰出。”出在这里的意思并不是到达,而是涌出之意。就是脉动在这个位置突出地表现了出来,其他的时候则是在皮肉之下。文本中的出的位置恰在脉动突出的地方,所以可以将“出”理解为十一脉灸经里的专用术语(参见黄龙祥《经络学说的由来与演变》一文)。

从上述的足泰阳脉的循行路线可以看出,一条主脉从脚部到头部(最后到鼻部),两条支脉一条到腰部,一条到耳部,其循行如射线一般,只出不回环。

这条经脉上容易得的病是:小姆脚趾不能动,“废”在古医书里指的都是运动障碍,在《足臂十一脉灸经》里用的是“废”这个词,《阴阳十一脉灸经》用“痹”,到了内经里,变成了“不用”,意思都是一样。小腿肚痛,膝关节痉挛,臀部(即脽)痛,生痔疮,腰痛,脊椎两侧痛,脖子痛,头痛,面部发凉,耳聋,眼睛痛,流清涕,流鼻血,频发癫病。只要得了这些病,都可以通过灸太阳脉来治疗。可以看出,凡是本条脉循行经过的部位,都可以通过灸本脉以治疗。这就是十一脉时期古人的总结。那具体灸哪里呢?是哪里发病灸哪里吗,不是,比如,癫病灸哪里呢?现在完全可以肯定,当时还没有发现穴位,只有经脉。十一脉灸经都没有说灸的具体位置,但之后的文献却给了我们需要的信息。比如,《素问》、《灵枢》中也有的:“刺臂泰阴脉”(《素问﹒刺禁论》),“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素问﹒刺疟论》)说的并不是灸、刺整条经脉,而是指灸某条经脉的某一个具体的部位(点位)。有专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经脉的广义名称和狭义名称不同(见韩健平著《马王堆古脉书研究》第21-25页,中国社科1999年版),黄龙祥依照内经里的原有术语,继续称之为标本。意思是,任何一条经脉(线)上的病症,都可以通过灸某个固定点位(类似于之后的穴位)来治疗。冲虚子总结整理了各脉疾病灸点,待十一脉讨论完后见《十一脉疾病灸点表》。

再看《阴阳十一脉灸经》里的足巨阳之脉:

足巨阳之脉:系于踵、外踝娄中,出郄中,上穿臀,出厌中,挟脊,出(於)于项,上头角,下颜,挟頞,系目内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运,腘如结,腨如裂,此为踝厥,是巨阳脉主治。其所产病:头痛,耳聋,项痛,枕强,疟,背痛,腰痛,尻痛,痔,郄痛,腨痛,足小趾痹,为十二病。

诠释并讨论:《阴阳十一脉灸经》(后文皆简称《阴阳》)里各经脉的排序和《足臂》又不同。《阴阳》是先阳后阴,依次为:足巨(太)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肩脉(相当于臂太阳脉)、耳脉(相当于臂少阳脉)、齿脉(相当于臂阳明脉),足太阴脉、足厥阴脉、足少阴脉、臂(巨)太阴脉、臂少阴脉。最令人惊奇的是用了肩脉(相当于臂太阳脉)、耳脉(相当于臂少阳脉)、齿脉(相当于臂阳明脉)这样的名称,此问题极为复杂,待后篇专门讨论。上述所引《阴阳》,是马继兴先生以丙本(张家山汉简《脉书》)为基础,对马王堆《阴阳》甲本、乙本所做校释的本子,已非原整理者的文本。

“足巨阳之脉”,即《足臂》之足泰阳脉,《灵枢﹒经脉》作膀胱足太阳脉。“系”是连接的意思,“踵”是脚跟,“娄中”是空隙,“厌中”就是股骨大转子部位,“颜”是双眉中间,“头角”即额角,“頞”是鼻梁,“目内廉”也即目内眦,眼睛的内侧部位。《阴阳》足巨阳脉的循行路线是:从足外踝后和脚后跟之间的凹陷处开始,上行到膝腘窝,从大腿后部上行穿过臀部,再从股骨大转子那里行到皮层,沿着脊柱的两侧到后颈部皮层,再到头部两侧的额角,再到双眉之间,再沿着鼻梁两侧,最后分别到眼睛的内侧眼角处。我们可以看到,《足臂》和《阴阳》足泰阳脉的循行路线主线基本一致,但两者的不同也是明显的。主要如,《阴阳》足泰阳脉只是一条循行路线并无支线,《足臂》足泰阳脉除了一条主线外,尚有两条很短的支脉;《足臂》足泰阳脉循行终点是鼻部,而《阴阳》的终点是目内眦。关于支脉的问题,由于十一脉灸经里,只有《足臂》的足太阳脉和足少阳脉各有两条支脉,《阴阳》十一条脉里没有一条支脉,所以我们只能认为,十一脉灸经时期开始产生支脉概念,并只发现了太阳脉和足少阳脉的各两条支脉。

其实,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在所患病的描述上。《足臂》用“其病”开始进行描述,言简意赅,语义清晰,而《阴阳》却使用了“是动则病”和“其所产病”来归类说明。《阴阳》的这种“是动则病”和“其所产病”对各脉所患病的描述格式被《灵枢﹒经脉》所继承。后世出于对内经的崇拜心理,对“是动则病”和“其所产病”作了各种解释,如《难经》说“是动”为气病,“所生”为血病;张志聪说“是动”为外因病,“所生”为内因病;徐大椿说“是动”是本经病,“所生”为别经病……大多数现当代专家或从A或从B,亦是人云亦云耳。冲虚子认为这些解释都不对。为什么说这么呢,简单比较就可以发现问题:

表1:足巨阳脉“是动则病与“其所产病”相同病种异同比较表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运腘如结腨如裂此为踝厥
其所产病头痛项痛枕强背痛腰痛尻痛腨痛足小趾痹耳聋


“是动则病”共列病9种,7种和“其所产病”相同;“其所产病”共列病11项,8项和“是动则病”同,所以,过去认为的外因内因、气病血病的区别都是无稽之谈。廖育群先生解决了这个千年难题。他通过分析比较,首先指出,“是动”和“所生病”不是疾病种类的划分,再进一步认为:“整个‘所生病’均是出自注释、研究原本之人。他对原本完全赞成的则照搬;认为不足的则有所补充;观点完全不一致时则记下自己的看法。”(廖育群著《岐黄医道》第21页,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就是说,“是动则病”和“所生病”虽然都是对病种的总结,但两者既非同一作者,更非同一时间。前者是原创者的记载,后者是后人的再一次的总结、补充和确认。廖育群先生说的很形象,后者的“所生病”是对前者“是动则病”的确认、修正和补充。正因为如此,原创者的疾病记载后同时附有治则“是巨阳脉主治”,后人对治则没有新的认识,则就不再需要特别注明。后人为了明确,专门指出病数(“为十二病”),这些也都能说明“是动则病”和“所生病”的关系和区别。如果我们将“是动则病”和“所生病”的内容和《足臂》比较,则会对历来错误的解释认识得更清楚。

表2:《足臂》与《阴阳》足泰阳脉病种异同比较表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运腘如结腨如裂此为踝厥
其所产病头痛项痛枕强背痛腰痛尻痛腨痛足小趾痹耳聋
《足臂》其病首痛目痛项痛挟脊痛腰痛郄挛腨痛病足小趾废产聋产痔颜寒数癫疾鼽衄脽痛£痛
在十一脉灸经没有被发掘出来之前,很多人认为《内经》就是中医理论的源头,现在显然不能再这样看了。十一脉灸经就是《内经》之前的医经,这点在《灵枢经﹒经脉》中得到了清晰的验证。

再看《黄帝内经﹒灵枢经﹒经脉》(下均称经脉篇)对足泰阳脉的描述: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眥,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颠疾,头顖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可以将上述文本分为经脉循行、其病、“是动则病”、“所生病”、治则等5个部分,分别和十一脉灸经比较,见表3。

表3:经脉篇和十一脉灸经之膀胱足太阳脉内容异同比较

项目
篇目
经脉篇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循行路线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眥,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足泰阳脉:出外踝娄中,上贯腨,出于郄;支之下胂;其直者,贯臀,挟脊,出项,上于头;支颜下,之耳。其直者,贯目内眦,之鼻。足巨阳之脉:系于踵、外踝娄中,出郄中,上穿臀,出厌中,挟脊,出(於)于项,上头角,下颜,挟頞,系目内廉。
其病其病:病足小趾废,腨痛,郄挛,脽痛,产痔,腰痛,挟脊痛,£痛,项痛,首痛,颜寒,产聋,目痛,鼽衄,数癫疾。
是动则病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运,腘如结,腨如裂,此为踝厥,
所生病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颠疾,头顖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其所产病:头痛,耳聋,项痛,枕强,疟,背痛,腰痛,尻痛,痔,郄痛,腨痛,足小趾痹,为十二病。
治则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诸病此物者,皆灸太阳脉。是巨阳脉主治。
对照表3,我们小结如下:

从循行路线看,经脉篇的膀胱足太阳脉从头到脚循行,而《足臂》和《阴阳》则都是从脚到头的,循行路线完全相反。膀胱足太阳脉的循行起点为目内眥,点位和《阴阳》相同,两条支线的概念应该是承自《足臂》。膀胱足太阳脉的循行路线描述更加具体而详细,但这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它的最大特点是完成了和脏腑的结合,这不仅表现在将这条经脉命名为膀胱足太阳脉,文中更有“从巅入络脑”、“络肾属膀胱”这些和脏腑相联系的记叙。如果说,十一脉灸经还只是初步发现了十一条和人体直观疾病(外科疾病)有关联的经脉诊疗线的话,那经脉篇已经发展到可以通过经脉诊疗脏腑疾病(内科疾病)的水平了,而且,这个发展是质的性质的。

在病患的记载上,经脉篇继承了《阴阳》的模式,即“是动则病”、“所生病”模式。但令人不解的是,经脉篇的作者并不了解“是动则病”、“所生病”的含义,这个角度看,经脉篇的作者可能继承的是前人的文本(如《足臂》或《阴阳》等等)而不是医家的直接传承,经脉篇的作者可能不一定是有临床经验的医家,而是医学文献的整理者。后世对“是动则病”、“所生病”的不同认识产生的诸多争论都缘于此。而且经脉篇的作者可能同时得到了类似于《阴阳》和《足臂》文献,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以“是动则病”、“所生病”的描述来说明:“是动则病”部分,经脉篇和《阴阳》完全一致;“所生病”部分,两者绝大多数相同,而《足臂》独有的鼽衄、癫病却被吸收到经脉篇里。当然,经脉篇也不是照单全收,比如“颜寒”就没有出现在经脉篇里。也有这样的可能,经脉篇不是直接继承了各种版本的十一脉灸经,而是在它之前已经有人完成了多种脉灸经的整合,经脉篇是继承这个版本下来的。

在治则上,经脉篇的发展是极其显著的。十一脉灸经只是知道了脉灸的位置,尚不能判断其疾病的性质,那自然意味着灸法也比较单一,但经脉篇则不同。经脉篇已经对脉的性质做了基本的分类,即:盛、虚、热、寒、陷下五类。脉象不同自然治法不同,如“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经脉篇还特意对盛(实)虚的脉象做了一个补充说明: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禁服》中有段与此相近的话:

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络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热病》中有:

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气下乃止。

有人认为经脉篇里的这句话是整合上述两篇而成。冲虚子觉得不像。《禁服》中,总结的脉象是盛、虚、紧、代、陷下,没有寒热,但盛为寒中,虚为热中,用盛、虚代替了寒热。经脉篇里的盛、虚、寒、热各为一种,不可合并。《热病》更是呈现了针刺的复杂程度,和《禁服》、《热病》相比,经脉篇的脉象显得原始,只是原则性的治法,没有具体的针法。所以,冲虚子还是觉得经脉篇要古老一些。

还有一个问题,热、寒是脉象还是病症呢?按照张介宾的解释:“内寒者气至迟,故宜久留其针”,“内热者气至速,故宜疾去其针”,那热、寒的确是病症。这样的解释且不说内寒者针刺时间长,内热者针刺时间短有没有道理,单就文字看,是讲不通的。盛、虚、陷下都是脉象,为什么热、寒就不是呢?如果热寒是病症,那还应该对判断热、寒做技术解释。所以,冲虚子还是认为,盛、虚、热、寒、陷下五类为当初确定的脉象种类,《禁服》、《热病》等都是之后的发展篇章了。(欢迎关注冲虚子公众号“非阴阳五行”,学习科学的中医,让中医护佑健康人生)
 
诱发经脉感传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果会有差异。《灸经》用的是艾灸,《经脉》用的是古琴乐音。文中的寒热指的是循经的皮肤温度,不是全身的。
 
后退
顶部